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慕南枝(重生)——吱吱

时间:2017-10-26 15:37:59  作者:吱吱

  他当时就觉得,也许李谦并不太在乎皇上的安危,而是要一个名正言顺南下的借口。
  后来李谦亲自领兵十万雄兵南征,他又仔细地推算了半天,这才恍然明白。
  刘冬月并不是个多嘴的人,俩人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了,这么多年以来,刘冬月不该说的可一句也没有说过。如今却向他说起了京中的形势……他当时心里一动,觉得这其中肯定有深意。再后来,知道王瓒将儿子止哥儿送到李谦的军中,慎哥儿也跟李谦随行,董重锦心中陡然间豁然开朗。
  李谦,这是要一统天下吧?
  只是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把自己推到幕前去。
  可不管怎样,这场仗肯定会打得很艰难,甚至会打个三、五年甚至是十来年。
  他们董家既然已经被贴上了李家的标签,何不再赌一次。
  董重锦决定拿出三分之二的家资,无偿地向李家提供粮草。
  所谓的买卖天下,也就如此!
  他笑意更深,对董家二老爷道:“你把几位帐房先生叫来,把家里的财产盘算盘算,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
  董家二老爷难掩惊讶之色,犹豫道:“难道还要拿出家中的积蓄不成?”
  董重锦说了自己的打算。
  董家二老爷闻言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磕磕巴巴地道:“难道,难道,临潼王……”接下来的话,就算当着自家的兄长,就算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也没有办法说出口来。
  董重锦这次却没有喝斥自家的兄弟,而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告诫般地道:“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不要在外面乱嚷嚷。”
  “我,我知道了!”董家二老爷结结巴巴地道,额头冒出冷汗来。
  京城那边,刘冬月正在和姜宪说话:“我已经跟董老爷私下里说了,至于董老爷有什么打算,我照着您的吩咐,什么也没有问。”
  姜宪“嗯”了一声,很满意刘冬月的办事能力。
  她问起了刘小满:“……他身体还好吧?毕竟是年事已高,你又不用长期在外面奔波了,要多看顾着点。原本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的也没有几个了!”
  刘冬月恭敬地应“是”。
  姜宪想起太皇太妃。
  几次劝她老人家出宫选个寺庙静修,就不必遵守那些宫规了。
  太皇太妃开始还有些犹豫,后来白愫进宫去劝了一回,她老人家就选了姑嫂寺。
  姜宪出手大方,干脆重新建了姑嫂寺。
  如今她和白愫不进宫了,倒时常去姑嫂寺里看看。
  再过几天是重阳节了,慎哥儿又不在家,她寻思着是不是明天去姑嫂寺看看太皇太妃和孟芳苓等人,阿吉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笑着禀道:“郡主,董家大奶奶过来了。”
  董家大奶奶,指的是董珊瑚。
  这么快!
  姜宪不由望了刘冬月一眼。
  刘冬月面上不显,心弦却提得紧紧的。
  不管怎么说,他和董重锦交往这么多年,两人也算得上是知交好友,特别是当董重锦知道他是个阉人时,不仅没有轻视厌恶他,他隐隐流露出很敬佩他的意思。就冲这一点,他就希望董家能平安顺利。所以他才建议姜宪给董家带个话,趁早让董家明白现在是个怎样的局势。董家也好早做打算。
  董珊瑚选了这个时候来拜访……但愿是董重锦懂了他的意思,派了女儿来向郡主投投名状的。
  他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耳朵却一直竖着,明明知道在郡主的治下,他不可能听到什么,却依旧不死心。
  好不容易等到董珊瑚告辞了,他忙去见姜宪。
  姜宪非常高兴,对刘冬月道:“董珊瑚对我说,他父亲已经命她二叔去买粮,而且是多多益善,准备运往王爷帐下。”
  李谦这么多年以来,虽没有再受军饷的困扰,但姜宪刚开始跟着李谦的时候,李谦是怎样辛苦的筹备粮草,又是怎样像土匪似的打劫邵家的,她全都看在眼里。在她看来,若是李谦粮草充足,就可以安安心心练兵,不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她若是能在这上面帮李谦一把就不如帮一把。
  好在是董家眼睛很亮,不仅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还全心全意地照着她的吩咐行事。
  刘冬月也松了一口气,觉得他和董重锦又可以像从前一样做个忘年之交了。
  虽然董重锦是得了刘冬月的暗示才明白这个道理的,其他商贾却是通过董重锦的举动明白过来了。特别是当赵玺下旨训斥李谦野心勃勃,是狼心贼子,拟造圣旨、冒充圣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实则要谋权窜位时,天下一片哗然,北方的那些商贾则恍然大悟,有观望的,更有学着董家开始在市面上收购粮食、棉絮等军需物资,想效仿董家的——董家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实在是让人眼红。如今有机会走这条路,风险再大,也有人愿意去赌。
  南方的朝堂则一分为二。高嚣着和李谦一决高低的占朝臣的一半,还有一半朝臣则保持了沉默,这其中就有以左以明为首的南籍官吏和以姚先知为首的北籍官吏。
  赵玺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殿中一边沉默不语,一边义愤填膺的群臣,心里乱糟糟的,觉得自己大约真的做了一件错事。
  但姜宪不是一直都对他爱护有加,他也对姜宪恩宠不断的吗?姜宪怎么能背叛他?居然会利用他的衣带诏起事……或许,姜宪也像他似的自顾不暇了?
  他朝左以明望去。
  可惜左以明眼观鼻,鼻观心,垂着眼帘什么也看不出来。


第1132章 无声
  赵玺难掩失望。
  顾朝却是看见左以明这样就有气。
  他思忖了片刻,索性上前几步高声道:“叛贼已兵临城下,臣等不能不战,只是不知道首辅大人为何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话?”
  大殿里安静下来。
  左以明抬起头来,疲倦地道:“臣自然是听皇上的。”
  赵玺也一直没有说话。
  大殿里顿时比刚才还要安静。
  顾朝朝赵啸望去。
  赵啸淡淡地道:“大家兵部和内阁的留下来,其他人都散了吧!”
  这样越过赵玺直接做主,还是第一次。
  众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终一个个像鹌鹑似的埋着头鱼贯着走了出去。
  赵啸抬头,目光锐利地望着赵玺,道:“皇上,据臣所知,李谦已驻军淮安……”
  “不可能!”没等赵啸的话说完,赵玺已经站了起来,急急地道,“淮安是苏浙之地,李谦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就进驻了淮安?淮安知府呢?江苏巡抚呢?怎么一个奏折都没有?”
  淮安虽然属于长江以北,但苏浙一带湖河交错,交通便利,很多地方一日即到,在赵玺和很多朝臣的心里,淮安如同金陵的属城,和北方着有很大的区别。
  淮安若是沦陷,那扬州危矣!
  泾阳书院在扬州。
  顾家的产业和族人都在扬州。
  顾朝也急了起来,加之心里并没有把赵玺放在眼里,也就想不到殿前失仪之类的事了,没等赵啸回答赵玺的发问就已道:“侯爷,此话当真!?淮安、扬州等地都没有多少驻军,若淮安失守,整个江北都会落到李谦的手中。侯爷还是要快些拿个主意才是!”
  当初驻守扬州的杨俊可是赵啸坚持要杀的。
  顾朝此时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拦上赵啸一拦。
  左以明、姚先知等几位内阁辅臣也没有想到李谦无声无息的就攻占了淮安,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赵啸,仿佛要赵啸给他们一个交待才是。
  赵啸在心里冷笑,此时才不紧不慢地道:“臣一直关心战事,这才留了个心,和府中幕僚反复推测,觉得李谦若是想攻打金陵,最好是从扬州和镇江南下,这才派了斥侯在这两个地方探查。消息是我刚刚收到的,最多不过一日。李谦领大军南下,照如今的形势看来,李谦估计会驻守淮安,攻下扬州,从扬州渡江,进击金陵。
  “臣也不知道为何兵部、淮安知府和江苏巡抚都没有奏折或是军情上报!?臣不过是个武官,又只领着闽南的军力,朝中这等大事,皇上恐怕要问兵部和吏部的人才是。”
  李瑶是兵部尚书,却很久都没有上朝了。苏佩文掌管吏部,可自从汪几道死后,他就称病在家。朝中因政党纷争没有个结果,更希望李瑶和苏佩文把这两个位置占着,等他们分出个胜负来再动这两人也不迟。
  此时才出了这样的尴尬。
  出事了需要找人负责的时候,没有可追究之人。
  偏偏还有人不愿意放下朋党之争,道:“皇上,两位尚书不管事,可侍郎还在……”
  言下之意,追究侍郎的责任。
  赵啸一时间感到腻歪极了,撇了撇嘴角,没有说话。
  赵玺则是直接拿起用来压书的沉香木如意朝那位辅臣砸了过去,怒道:“先把你给拖出去斩了!”
  那辅臣忙缩到了姚先知的身后。
  姚先知皱了皱眉头。
  赵玺问赵啸:“那现在该怎么办?”
  赵啸道:“臣既然是靖海侯,又是福建两军都督,战事自然是要听兵部,听五军都督府的!”
  在场的人表情都变得微妙起来。
  如今江南名将能战的如杨俊,被抄了家;如李道,跑去投靠了李谦。只剩下了一个赵啸。就算朝中有人要推荐大将军,也没有办法越过赵啸。
  众臣仿佛这才看清楚赵啸的真实面目似的,心中一阵冰冷。
  赵玺的感觉则比其他人更深一些。
  赵啸这是在向他讨官啊!
  如果名不正言不顺,他是不会带兵到扬州和李谦较量的。
  可若封了赵啸大将军,领了将印,以后这兵权又怎么收回来呢?他若是有了反意又该如何呢?
  赵玺左右为难,只好装着听不懂的样子问左以明:“爱卿觉得应该如何?”
  左以明在心里问候着赵啸的祖宗,脸上的神色却严肃冷峻,道:“术业有专攻。打仗的事还是得请教靖海侯。但不管皇上是如何决定的,臣等一定做好粮草兵马供应之事,保证大军所到之处不缺粮,不少饷。”
  至于说最终会怎样,左家各房都有子弟去了北方,虽然家里严禁对外声张,但是未必一定就能一丝口风也没有透出去,好歹能拖一时是一时,他们这些受了左家供养的,又受了行帝恩惠的,以身殉国,正是为家族后代挣个名声,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他道:“只是世也和皇上一样不明白,临潼王怎么就能无声无息地进驻淮安的?靖海侯都知道了,怎么那边的官员却没有一个报信的?”
  大家的目光又重新盯上了赵啸。
  赵啸觉得他要想痛快,就得先把左以明弄得致仕或是闭嘴。
  “臣也正命斥侯在查。”他道,“估计下午就应该有信回来了。”
  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在他们看来,李谦这个人素来温和敦厚,对朝廷也是恭谦有加,并没有因为辖制北方几省而飞扬跋扈。虽说赵啸声称衣带诏是假的,可大家心里却已认定赵玺肯定写了诏书秘密送往北京,不然李谦不会无诏私自带兵南征,这得费多大的力气啊!因而在他们的心里,李谦完全是被赵啸给坑死了,若是想活命,想保全家族,无论如何也要打上几个胜仗,让赵啸没有办法,然后再由皇上出面,好好地安抚两边,权力均分,再一人南一人北,对峙平衡,也就完了。
  李谦就算是打到了金陵,不还是得像从前一样敬着皇帝吗?
  这就好比神仙打架似的,他们这些“小鬼”不要说参与了,就是站在旁边也会被飓风尾给扫到,不如就老老实实地躲在墙角里,就当看一场大戏,等戏收尾了,他们也就都能站出来晒晒太阳,收拾这场闹剧了。
  赵玺听着,心情好多了。
  可赵啸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心里立刻又跟着纠结起来。


第1133章 拖延
  “若晚点得到消息确认李谦在继续南下,还请皇上这时拿个主意才是。”赵啸道,“皇上定下了迎战李谦之人,臣也好准备福建那边剿倭之事了。皇上从前不也跟臣说,让臣多学学镇国公府世子爷,不过短短的年余时间,就要收复高丽了。臣那边的倭寇却还依旧猖獗。金陵这边的战事,实在是有心无力!”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在座的又无一不是人精,没有人听不出赵啸地言下之意——赵啸这是明着向赵玺讨要大将军的职位,否则就不管金陵的事了。
  赵玺听着也是一乐,心里盘算着,若是赵啸真的不管金陵的战事更好,正好让李谦接管了金陵。
  虽说这次的事李谦对他也带着几分恶意,但他和李谦并没有多少矛盾,他还几次示恩于姜宪。与其和赵啸虚与委蛇,还不如和李谦徐徐图之。
  赵玺觉得自己这主意不错,遂装作没有听懂赵啸的话,问几个内阁辅臣:“诸位觉得还有谁可以担当大任?”
  没有谁会傻的在这个时候推荐自己的人。
  或是沉默不语,或是推荐他人,说着“臣不懂兵略,不知道哪位大臣擅长此道”的推脱之词。
  赵玺和赵啸心里都有些冒火。赵玺是觉得臣子们不给他面子,赵啸则是觉得赵玺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处境。他索性道:“既然朝中没有大臣能担任大将军之职,皇上不如和我一起去福建暂避些时日。金陵这边的战事,就交给金大人好了。”
  大殿上顿时寂静无声。
  赵啸总是一副谦和有礼的样子,让他们忘记了这场战事的起因。
  左以明不忍地闭了闭眼睛。
  姚先知则是破罐子破摔地道:“还请皇上拿个主意。”
  赵玺的脸色已经铁青。
  他若真的被赵玺带回福建,不要说后半辈子的命运了,史书上也会把他写成亡国之君的。那还不如就让李谦破城好了。反正他也是被赵啸威胁的,到时候他封了李谦做摄政王,再好好地给姜宪陪礼道歉,想必李谦和姜宪都会原谅他的。特别是姜宪,架子非常大,就为了不给韩太后行礼,宁愿不进宫。
  到时候他当着群臣的面亲自给姜宪行礼,姜宪肯定会喜笑颜开的。
  赵玺瞬间就打定了主意,道:“那就由靖海侯任大将军吧!左爱卿,李大人那边,还请你去说一声,让兵部给靖海侯出具任命的公文。李谦那边的战报,以后一式两份,给一份给靖海侯……还有就是淮安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还请靖海侯快点探明才好。”
  不然大家心里都不踏实啊!
  若是李谦用同样的方法攻陷了扬州,就能从扬州直下金陵,金陵还有个什么打头?
  这里面最急的当然是顾朝。
  他在他们从大殿移去御书房廷议的时候已悄悄给自己随行的随从带话,让他想办法联系上家中的族人,问问淮安的事,让泾阳书院赶紧收拾那些藏书立刻到金陵来避祸。
  靖海侯毕竟和李谦是对手,对李谦的关注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后院。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