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鱼水春来——鹿青崖

时间:2017-11-30 15:34:19  作者:鹿青崖
  魏家到底家大业大,用的摆的,比于家可讲究多了,单从于桑这间屋子看来,也知她还是过的颇为顺意的。
  她走到窗前去看窗台小几摆着的景泰蓝香炉,耳朵一竖,便听得外间有小丫鬟走了过来。
  有人轻声问来人:“可有何事?太太正跟亲家夫人们说说话呢!”
  那来人闻言迟疑了一下:“倒也没什么要紧事儿,只是孙姨娘那边,找了人往四爷那里递了话,想解了禁闭,出来呢!”
  “那四爷如何说?”问话的丫鬟声音有些凝重。
  “四爷自是答应了呗!咱们太太如今坐月子,小少爷那肯定管不了了,孙姨娘不管还让谁管呀?”
  守门的丫鬟闻言轻轻叹了口气,顿了一下,又吩咐了那丫鬟道:“这事就先别跟太太提了?太太若是知道孙姨娘出来了,八成是要不高兴的,这事儿先捂着吧,往后再说吧。”
  她二人又说起了闲话,可听了一耳朵墙角的于小灵,却经不住挑了挑眉。
  而此时终于正大光明迈出了房门的孙姨娘,却望着于桑正房的方向,长长地出了口气……
 
  ☆、第二二二章 兵老爷
 
  
  十一月的天气冷到不行,今年整个要比往年早冷上小半个月,于小灵懒得出门,在家里却也不闲着,若说要做什么,那自是为自己绣嫁妆了。
  正是他那副雪兔毛香翡翠的抹额提醒了程氏。程氏下了命令,专程找了几个丫鬟,没日没夜的陪着她绣嫁妆。
  于小灵苦不堪言,而她要嫁的那个人,心里憋着的一口气,就快要呼出来了。
  徐泮悉心留意着秦九那伙贼人在海上的动静,可那伙人也晓得自己趁火打了一回劫,正被朝廷的兵将恨到了心眼儿里。他们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得了便宜便要卖乖,变着法子在海上打转,说什么都不上岸。
  徐泮没了办法,只能一面操练着兵,一面派人盯着岸上的走动,他心里愤愤,就不信他们还能藏到了明年去。
  秦九他们自是藏不到明年去的,若只说吃食倒也勉强够用,只可惜今岁天气太过异常,西北来的寒风一阵一阵的刮过来,好似要将人的皮都剥掉一般,即便船上的水手都是壮汉,可有些携家带口的,也难免遭了殃。
  海上的风也没个确定的东南西北,每日除了围着人打转再没旁的事,一进十一月,下完了雨,便病倒了四五个孩子和妇人。
  若是人少也就罢了,左右不过偷偷送上岸去,可病了的人却越发的多起来,一个个都送上去,怎么可能捂的住?
  因而岸边异动一起,徐泮就立即听到了风声。
  他欣喜若狂,可却万分谨而慎之,挑着捡着派了几位当地官兵的女眷,悄悄地过去询问,便是船上下来的妇人嘴紧,可孩子们年岁小,也难免漏了风声去。
  没过几日,徐泮便摸清了秦九船上的状况。
  徐泮自是不打草惊蛇,只派人暗中盯着,又打着朝廷的名义,广施恩泽,施粥施米,想着法子接近他们。
  而这些船上下来的人,全没想到朝廷竟这般慈善,一来二去的,竟也不那么藏着掖着了,又恢复了几分平民百姓的模样。
  徐泮看着自己不动声色的就捏住了这群倭匪的软肋,心中的喜悦简直溢于言表,他商量吕千户道:“倭匪如何杀的尽?今日杀了秦九,明天又冒出来张九、王九,话说回来,若是百姓过得安康,也不去当那水匪假寇了!”
  他这番感慨,反倒让吕千户反复打量了他几眼,眼里渐渐起了肃然:“伯爷年纪虽轻,见识却是不俗。自古便有官逼民反的说法,百姓若不是过不下去了,谁去干那些有家不能回的勾当?其实百姓最是好说话不过,没有战事,安居乐业再赋税也少收一点,他们一句反话都没有的。”
  二人说到此处,又觉得只能感慨,却使不上力气,不由得便是一阵沉默
  而沉默之间,徐泮却忽的心中一动,他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正了颜色,朝吕千户说道:“秦九放火抢劫,屡扰村民,其罪当诛。可他手下的匪贼,尤其是那些妇女孩子,虽也有罪,却也可以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况如今看来,朝廷广施恩泽,他们便颇为动容了,若能特意招安一二,说不定便从内里乱了秦九等人的阵脚!”
  他这边话音一落,吕千户便当即眼睛一亮,拍手道:“伯爷好计谋!”
  徐泮闻言心中虽喜,却仍然是谨慎有加,道:“秦九身边那位高姓幕僚,也算得足智多谋了,不知他可否已然料到了咱们的计策?”
  “不论他料不料得到,咱们都该走这一步,况那匪船之上,仍是秦九当家,先乱了乱他再说!”吕千户笑道。
  徐泮闻言点了点头,眼中仍留了几分沉思。
  吕千户知道他是被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先生吓到了,毕竟以秦九的头脑,那日便是能想到不来岚山村,也不会想着反其道而行之,去偷袭刘公村。
  出此计策的定是高先生无疑,于其说他们与秦九斗,倒不如说是同这位高先生斗法。
  既然是斗法,那便要看谁更加技高一筹,算无遗策了。吕千户也不再多言,任由徐泮深思熟虑去了。
  青州飘起了鹅毛雪,冷厉的寒风伴着雪花往人身子里钻,青州知府怜惜近海的村镇遭了匪患,又遇了寒,下令开仓放粮不说,还往那些贫困人家送棉送药。
  这方举措惠及的贫困百姓虽未达多少,可百姓们感恩戴德的心,一时激荡起来,百年难得一见。
  更有日照附近卫所的军户,挤出了发下的军饷为百姓添砖加瓦,百姓受宠若惊,又惊又喜,个个见到了官兵便要跪下叩头,不消几日,街上跑着的小儿们嘴里,便多了一首打油诗:
  天不美,冷煞人,鹅毛卷进匪患村;
  兵老爷,心贴人,米粮做瓦不见尘!
  不知哪里来的游方道士拾笔做了这首诗,教了孩童学会,转身端着官府施的粥,拂袖去了。
  徐泮翘着嘴角,安坐军营之中,静静等着海上的反应。
  果然不过五六日,便有可疑的小船靠了岸,下来几个五大三粗的人,将好的差不多的几个妇人孩子接回去,又言语警告了其他人一番。
  徐泮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晓得,归顺的种子已然种下,警告和监视都挡不住它的生根发芽。
  没过几日,徐泮便接到了消息,说秦九那里杀了好几个人,船上见了血,匪人没能被震慑住,反而越发不安稳了。
  接着,海上又派了人上岸,送了不少钱财下来。如此恩威并施的手段,做的这般难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罢了。
  秦九那里施了恩,官府当然不能不作为,再加上早就安排了人潜伏其中,煽风点火,秦九那里想收到的效用没收到,反而越加的危机凸现。
  这日清晨,徐泮照例一早操练,便见有人急步来报,说是天刚亮,便有人从海上来了,这回来的人,同以前再不一样。那人虽也穿着布衣短褐,相貌却颇为文秀,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便透着几分读书人的书卷气。
  徐泮听得眼睛放光,拳头捏得噼啪作响,沉了口气,道:“先不要打草惊蛇,紧盯着他。我随你们前去看看。”
  徐泮说完这个话,便吩咐周千户他们继续带兵操练,自己不动声色地离了去。
 
 
  ☆、第二二三章 高先生
 
  
  有人穿了粗布短褐装扮成平常百姓,便也有人能脱了金甲皂靴,装作来往货商。
  徐泮带了邵班傅平前往,掺杂在人群中隐藏了行踪,不消多时,便摸到了那群上岸养病的妇人小孩的居处。
  徐泮得了耳报,说今次从海上上岸的人,并未来得及往那妇人小孩处去,反而找了个早点铺子吃起早点来了。
  徐泮见他们这般沉稳行踪,心中更是确定来人八成便是那高先生,他越发谨慎起来,并不敢随意抛头露面,捡了个茶馆的二楼坐上去,从上往下的俯瞰着那群人。
  来人不是高先生,也没有了旁人。
  朝廷广布恩泽广得人心,妇人、孩子本就一心向往安定,难忘故土。如今在朝廷官府处得了好处,心中摇摆自是不能停下。
  秦九是个糙人,年轻时还有几分谋略在心中,如今年龄大了,又带了一方人在海上称王称霸,混得风生水起,算谋不如从前,暴虐却更胜往日。
  消息传到海上,高先生不过是一个错眼的功夫,秦九便拿出了杀伐果决的态度,一挥刀便是好几条人命。温热的血溅了出来,却寒了人的心。那些下边的人明面儿上消停下,实则越发不忿,憋在胸中。
  秦九倒也知晓一二,总觉得拿了钱,这些人也就安定下来了。却不想落叶归根、安居乐业的思想,是上千年从老祖那里传下来的,哪里是几个臭钱可以消除的?
  钱花了,也没收到成效。秦九这才慌了起来,说什么都非得让高先生亲自走这一趟,两边儿都劝一劝。越是关键时候,越不能闹了内讧,自乱阵脚。
  高先生原名高就,父亲是个南北行商,母亲倒是个秀才的女儿。他本也是要走仕途这条路的,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这边刚考上秀才归了家,父亲却因为出门行商,得罪了当地县令的衙内,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活活打死了,而他的母亲散尽家财也没救出自己的丈夫,一气之下便投了江。
  家破人亡的高就,连父母的尸首都找不回来,忽然就对仕途心灰意冷了。他扯下了四方巾,便投了匪贼,从此孤身漂泊,四处与官府作对,仗着一脑袋的计谋,想做那算无遗策的智多星。
  高就得了秦九的委托,这厢领着三个壮汉,边吃早点,边听些市井里的传闻。
  他越听心中越觉得不好,他着实没能想到青州的官府竟是那般爱民如子。这爱民爱得突如其来,往年不见半分慈善,今年却装起了佛陀。
  高就当然不信,他觉得这就是一场阴谋。可是,架不住官府这里放的粮,施的布都是真刀真枪,百姓不管什么阴谋不阴谋的,只知道自己受了惠,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用句难听的话说,有奶便是娘。这些小民有什么大追求,无非就是图一个温饱安居罢了。高就越听心越沉,更没想到身后还有双眼睛自上往下的盯着他。
  徐泮见他初初用饭,还有几分闲适的文人做派,然而越是吃到了最后,反而有些食不下咽的意味了。
  徐泮知他为何如此,心中却连连猜测他会如何应对,只一心想跟着他听个明白。
  高就一行用过饭,胡乱在街市上转了几转,便着意掩了行踪,往船上下来的妇人孩子处去了。
  这些人住在镇子上的淮口街,这条街住的人鱼龙混杂,小商小贩,船工纤夫都有,最适合藏匿行踪不过,船上下来的人也不敢俱都住在一处,怕被官府瓮中捉了鳖,只围着一个姓刘的妇人,零散住着。
  这位刘姓妇人夫家姓吴,人人都喊她五柳嫂子。她三十岁上下的年纪,精明强干,是个能领人的人。
  五柳嫂子上船做寇,倒也有两年多的工夫了,在如今这一众妇人当中算是时间久了。她做活利索,说话掷地有声,又会为旁人考虑,人人都愿意听她的。此番她正是因为五岁的小儿子生了病,才带着人下了船的。
  当初她上船为匪,也是因为过不去了,她的丈夫老吴是个老实人,只知道打个鱼种个菜。后来也是因为被水匪抢了家,五柳嫂眼看着孩子哭的哇哇叫,丈夫又只知道哀声叹气,才拍了板子,带着一家子人辗转上了秦九的船。
  她说话有分量,又是个自愿入匪的,高就这才直接便找了她。
  大门咚咚咚的响了几声,长长短短的透着特殊的号子,五柳嫂子闻声不敢耽搁,拧着眉头,替他们开了门。
  门扉甫一打开,五柳嫂子便当先吃了一惊:“先……先生?”
  高就连忙对她做了噤声的手势,笑了笑,带着人侧身进了小院。
  那边关紧了院门,五柳嫂才又惊奇地问道:“先生怎么来了?怎地劳您大驾?”
  “什么大驾不大驾的,我就是来看看孩子们。”高就笑了笑,面上又露了几分往日的气定神闲,眼睛转了转,将小院扫了一圈。
  五柳嫂子本在心里将他亲自过来一事,琢磨盘算了一遍,觉得他这个时候过来,约莫是要传来秦九的意思,说些软硬兼有的话,吓住她们。可当下见他并没有兴师问罪之意,反而态度颇为自然,五柳嫂一时也有些拿不准他的来意了。
  “我们家那小子此番病的厉害,我见天儿伺候他都来不及,院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先生可别嫌弃。”五柳嫂搓了搓手。又问道:“先生可吃饭了?要不要我再去做些来?”
  高就连忙摆手:“不必麻烦弟妹了,我们已经用过,先去看看孩子吧。”
  高就说完就让五柳嫂引了路,五柳嫂子也不好违了他的意思,嘴上客气了几句,便带他去看孩子了。
  五柳嫂子的儿子才五岁,病殃殃的躺在床上,见人来了,也没力气下床说话。
  高就见他身子虚的厉害,颇为爱怜的摸了摸他的头,又从怀里拿出了一小包糖,放到他的床头:“伯伯给你带了几块糖,若是药苦得厉害了了,便吃一颗,含在嘴里,就不苦了。”
 
 
  ☆、第二二四章 五柳嫂
 
  
  贫苦人家的孩子,哪有几个见过糖的?
  这一包五六颗黄溜溜的糖,还没能放进嘴里,那孩子便已是闻到了香甜的气息,眼睛眨巴着,眼看着口水就流了下来。
  “还不快谢过伯伯!”五柳嫂子见状连忙嚷那孩子道。
  那孩子虽体虚无力,可眼里有了糖,倒也使出了力气,勉力喊道:“谢过伯伯!”
  他这一口气喊完,失了气力,人又蔫儿了下去。
  高就见状暗自叹了口气,摸了摸他的头,又道:“好孩子,好好养着,伯伯看你过不了几日便能好了。好好吃药,病好的快,你爹爹在船上还念着你们娘俩呢!”
  那孩子一听“爹爹”二字,天性便让他眼中放了光,那光亮闪了五柳嫂子的眼睛,她眼角扫过高就,心中暗暗品着这句话的要义。
  五柳嫂子没说话,高就却朝她微微颔首:“让孩子歇着吧,咱们出去说。”
  五柳嫂子知道他这是要说要紧事了,低声哄了小孩几句,便跟着高就等人出了房门。
  他们住的这个院儿,虽是门户浅陋,倒也是正正经经的四方院,除了五柳嫂这娘俩,还住这位年愈古稀的老婆婆。老婆婆是船上一位船工的祖母,她年迈了,上不得船,便被安在了此处,靠着左邻右舍照看过日子。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