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众人诚信跪拜的时候,昏迷着的沈湉被送了过来。
乍见到女儿这个样子,韩氏很是慌乱了一阵子。虽然那女将说沈湉没有大碍,韩氏还是让府里的大夫过来给女儿诊脉,好在大夫诊了脉之后说的话与女将军并无多大出入,韩氏这才放下心来。
许是今日奔波太过的缘故,沈湉睡了好久才悠悠的醒转过来。韩氏见她醒了总算是舒了一口气:“你可算是醒过来了。”。沈湉挣扎着要起来,韩氏亲自将她扶了起来,又拿松花绿缎子的大引枕给她靠在身后:“可把我担心死了,你这孩子要吓死我了,自己有了身孕也不知道,还那么不消停。幸亏这个孩子是个皮实的,要不然有你后悔的。”
沈湉惊道:“母亲,你说我又有了身孕?是真的吗?”沈湉虽然没有打算这么快就要第二胎,但是既然怀了自然只有高兴的份。
韩氏一边让人去端补汤过来,一边忍不住的念叨起女儿来:“母亲骗你作甚,你从马上摔了下来,幸亏被德宁大长公主身边的安将军救了下来。安将军又是个懂医术的,一搭脉便知道你有了身孕,那会子叛军还没有被剿灭干净,就把你送到这里来了。幸亏有安将军相助,若不然你就是没有身孕,从那马上摔下来能得什么好?你这丫头啊,就是太逞强了些。你看魏王妃她们都安生的待在宫里,就你一个宫里宫外的瞎忙活。”
沈湉笑道:“女儿确实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若不然定不会如此行事的。我和她们不一样,母亲还不知道女儿吗?从来不是那等坐以待毙的性子。”魏王妃眼中对太子妃的嫉妒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得出来,沈湉承认自己也有野望,但是她更清楚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有所付出。富贵向来险中求,遇事只会后退,又凭什么得到自己想要的?
娘俩又说了一会宫里的事,待听到城里的叛军已经被剿灭干净后,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惦念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只是这会子她浑身无力,别说进宫了怕是走路都有问题。
没一会,悠然端着托盘过来了,见沈湉醒了过来,不由得笑道:“王妃娘娘醒了?”然后放下托盘就要行礼,被沈湉制止了:“行了,难得没有外人看着,咱们自家人就松散一些,别讲那些虚礼了。”
悠然点点头:“那我就不客套了,娘娘饿不饿?我做了鲫鱼姜丝汤和海参粥,娘娘要不要用一些?”
沈湉点点头:“午膳没来得及吃宫里就出事了,这会子倒真是饿了。”说完也不矫情,将一碗海参粥都吃完了又喝了大半碗的鲫鱼汤。
胃里妥帖了,沈湉觉得自己身上也有了力气。她当下对韩氏说道:“劳烦母亲唤人过来给我梳洗更衣,我要进宫。”
第一百七十四章 回京
韩氏说道:“大夫说了你要静养,那么着急忙活的进宫做什么?”
沈湉回道:“我实在不放心两个孩子,虽说太后娘娘几个都是好的,但是魏妃几个又岂是好相与的?孩子还是在自己身边我才安心。”
韩氏坳不过女儿,又不放心她一个人去,便也按品装扮了陪着女儿一道进宫去不提。
听到宫人的通报,太后连忙让人去请,对着一旁的太子妃笑道:“哀家就知道老五媳妇醒了就会来看她的孩子,这女人当了母亲啊,就是这样,每时每刻就把孩子放在心尖上。”
太子妃笑道:“这也是人之常情,景科每日去文华殿读书,孙媳都担心的不得了呢。何况今日宫里出了这么多的乱子,五弟妹定是放心不下的。”
叛乱已平,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皇宫内外就已经冲洗的干干净净,看不出有一丝异常的情况。只是此刻宫内的警卫俨然比往常严格了许多,便是以沈湉王妃的身份都被盘问了好几次,见状韩氏直接在午门之外等候女儿了。
沈湉进到宫里连忙给太后和太子妃见礼,太后急忙让女官将她扶了起来:“快别多礼了,来坐下吧,我听皇姐说你有了身孕,真是后怕不已,万一有个好歹你让我怎么和老五交代?现在觉得如何了?”
沈湉回道:“已经好多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我记挂着宫里的情形,就想着总要来亲眼看看才能安心些。”
太后拍拍她的手:“你是个好孩子,这次立下的功劳哀家和皇后不会忘记的。”
沈湉笑着摇了摇头:“什么功劳不功劳的,孙媳妇原也不是为了那些虚名。只是孙媳自幼秉承父亲教诲沈家家训‘忠君报国’四个字,虽然我只是个闺阁女子,但是也时时刻刻将这四字牢记在心。危难时刻能为大康的平安稳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未尝不是孙媳的幸运。”
“说得好,不愧是将门虎女!”话音刚落,门外便想起了一个男声。
众人转头去看,只见风尘仆仆的隆德帝带着太子和一干皇子俱都站在大殿门口,想来是把刚才沈湉说的话都听进去了。
沈湉和太子妃赶紧给皇上见礼,隆德帝挥手让她们起来,上前几步走到太后跟前道:“看到母后无恙,儿子心里就安心了。”身后的众人都连忙给太后和太子妃见礼。太后见宫里无恙了便让各王妃公主的都回自己家了。因此这里只有太子妃和沈湉在,太子妃见太子平安无恙,忍不住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倒是沈湉没有看到梁王有些诧异。
太后对儿子道:“看到皇帝平安归来,哀家也放心了。”
隆德帝点点头:“儿子一时大意,酿成大祸。让母后和皇族女眷受此惊吓,当真是愧疚难安啊。”
太后说道:“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想到素日里看着胆小懦弱的临江王竟然会起兵谋反呢?还有那个于东,皇帝看在她母亲的份上素日里对他也是多有优待,没想到竟然也跟着造反,还想着抓着我和皇后几个好用来胁迫皇帝。好在是有惊无险,事儿总算是平安解决了。说起来多亏了老五媳妇及时杀死了他,若不然我们娘几个怕是凶多吉少了。”
隆德帝说:“老五媳妇是个好的,老五也不赖。”
说到这里太后看了一圈诸皇子,诧异的问:“说起来,哀家怎么没看到老五啊?哀家正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他呢。”
隆德帝叹了口气说:“老五为了替朕挡灾,挨了叛军的毒箭,如今还昏迷不醒。朕已经命人将他带进宫来安置在重华宫里,派了御医前去诊治。”
太后大惊:“怎么会如此呢?”
听了这话沈湉也是一愣,她很快的反应过来当下请求道:“请太后娘娘和皇上允许臣妾前去重华宫探望王爷。”
隆德帝点头道:“你去吧,老五身上的伤还没好,你们就先在宫里住下来,请医用药的也便宜些。待老五的伤势好了再回王府也不迟。”
沈湉行了一礼,带着丫鬟宫人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去了重华宫不提。虽然她对梁王没有自己表现出来的那么深情,但是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没了父亲庇护。
这边沈湉在宫里暂住下来,一边养胎一边照顾梁王。因着在这次叛乱中,夫妻两个都立了大功,因此宫人们都不敢怠慢。又有帝后等人时不时的赏赐,因此两人在宫里的日子倒不算难过。
话说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悠然自是带着儿子和沈汐回到了自己家里。索性他们家离着紫禁城远些,未曾遭到什么破坏。晚上沈泽回来了一趟,看到家里一切平安便放心了些。皇宫虽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御林军和城防军却是损失惨烈。除了那些叛变的,剩下的几万名兵士死的太惨烈了些。战事虽然暂时结束了,善后工作却还是任重而道远。因此沈泽也不过是略说了几句话就匆匆走了。
隆德帝给太后请了安之后也没顾上休息,匆匆用了些晚膳就召集了朝中重臣商量平叛事宜。斥候已经发来消息,叛军勾结罗刹国的军队杀害了淤口关的将士,占领了淤口关地区。淤口关是朝廷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重地,离京城不过几百里路。若是被叛军在此休养生息恢复了元气,怕是京城难以安全了。
此时的隆德帝不由得怀疑起自己的情报力量来,临江王是什么时候和罗刹国勾搭上的?他们杀害了淤口关的将领收服了当地大半将士,自己竟然一点也不知道。
不过眼下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派军队去剿灭叛军。隆德帝在群臣当中扫了一圈,原本他是属意沈明昌的,但是想到太子,最终钦点了京畿大营的统领陈光北作为定北大将军统帅此次的军队。陈光北是先皇后的娘家表弟,铁杆的太子党,也曾为大康立下过不朽功劳。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事后
在隆德帝看来,这次的临江王成不了大气候,让陈光北去也是为着压一压诸皇子的小心思。他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不清楚皇子间的暗潮涌动,只是隆德帝存了要磨一磨太子的心思,因此只要不太出格,他对于某些事情向来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御林军和巡防军是拱卫紫禁城和京城治安的主要力量,如今一下子被敌人暗算了大半,隆德帝心里不是不心疼的。他一边派人从京师周围的军队里抽调精兵强将弥补空缺,一边又提拔了一批新的将领。至于叛军余孽,自然是该清剿得的清剿。而对于有功之臣自然是要大力提拔的。
最先被恩赏的是军队,沈泽因功被提拔为正三品的御林军统领,方心简成了禁卫军副统领,就连沈英的夫君李羽也因抓住了凌思训被提拔为正四品的禁军少将。其他的一些有功之臣,也都得到了提拔,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倒是德宁大长公主身份高贵,已经是无爵可加,只能是赏些东西。然后在皇后的提议下,恩泽了德宁唯一的血缘后人乐瑶县主,将她的爵位升为了郡主。
有心人惊讶的发现,在这场事件之中,沈明昌虽然表现平平,但是忠国公府无疑是收获最大的一家了。看看,外甥、侄子、女婿,不是禁卫军就是御林军的,还都是中等以上的将领,沈家竟然不声不响的就占据了京城卫军的大半江山啊。
再想到这次老五两口子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这一点让楚王和吴王等人心里非常不满,总感觉要做点什么才好。
虽然隆德帝等人没什么大的损伤,但是他的近身护卫折损了好几十人。虽然听上去伤亡不多,但是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到站场上那是以一敌百的好手,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让皇帝心里非常心痛。
而且,事后的排查表明,这次事件除了临江王牵头,静阳长公主的夫家广平候府、永康伯府,以及好几个闲散宗室都参与了此次谋逆一事。
这一点让隆德帝懊恼不已,自大康开朝以来虽然对于宗室的参政劝和军权有所限制,但是在财物等方面向来是大方的。好吃好喝的供着,没想到竟然养出这么一些白眼狼来。
天子一怒,浮尸千里。虽然最终没有这么夸张,但是这次隆德帝丝毫没有手软,也不管什么过年不过年了,凡是查出来和叛军有勾结的宗亲王公,俱都废除封号、抄没家产。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流放,丝毫没有手软。这铁血手段一下子震慑了朝廷内外,一时间就连官场的风气都清明了许多。
且不说隆德帝如何懊恼悔恨,又如何处理叛贼,只说沈泽一下子又升到了正三品的御林军统领。悠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自家相公这也升迁的太快了,像坐火箭似的,嗖嗖的。
当然老弟也不差,这次虽然品级没升,但是却被调至太子詹士府任少詹事。中书侍郎虽然是天子近臣,奈何手中没有什么实权啊,上面又压着好几层上司,想要出头也有的熬呢。但是少詹事是总管东宫内外庶务的,上面除了太子就只有一个詹士压着,以安然的年纪等过些年太子即位了,自然少不了他的好处。
便是眼下,这个位子的油水也是异常丰厚啊,有多少土豪富商一掷千金只是为了能给太子请个安,作为东宫办事处的二把手,光明面上的冰敬碳敬就足够丰厚了。
但是悠然隐隐觉得隆德帝这样的举动似乎是别有深意啊。
沈国公似乎也猜到了这一点,以旧疾发作为名婉拒了隆德帝想要委派的实权。并且悄没声息的给沈莲的夫婿郑学文谋了山东地界上的潍县知县,只等着过完年就去上任。山东虽比不得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繁华,但是也不算贫瘠。况且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文化底蕴雄厚,自古以来文人辈出,百姓受的教化也多,是个容易出政绩的地方。
却说郑学文成亲以前一直住在朝廷的廉租房里,成亲时为了面子好看便搬到了沈莲名下的一座二进宅院里。郑学文是个有骨气的,觉得一个大男人却要住媳妇的嫁妆屋子,很是有些羞耻。但是郑老太太看着屋子,却有些不大满意。放定的时候她是去过国公府的,她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也是第一次见到那样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屋子。
郑老太太觉得儿媳妇好歹是国公府的千金,怎么不得陪嫁一套大三进的宅子?没想到只有这样小小的二进宅子,总共也就十来间屋子。她又带来了好几家下人,除了前院留出来两间客厅和儿子的一间书房,其余的屋子都住得满满的。儿媳妇倒是把最好的正屋让给了她住,自己和儿子住了后罩房,只是郑老太太总觉得不满意。儿子成亲的时候,老家来人都是借住在儿子的一个同僚家里,便是郑老太太想着留下娘家人多亲香几天都不能够,这让郑老太太觉得很没有面子。
更让她不满的是自己几次三番的明示暗示要帮儿媳妇管理她的嫁妆,儿媳妇都不搭茬。还将这事告诉了自己儿子,让儿子将自己一通好说。
她原是要发作一番,好叫儿媳妇知道厉害的。只是还没等想出法子来,宫里就出了事。然后在郑老太太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就都尘埃落定了。儿媳妇的娘家人都在这场变故中立了功,连他们家也跟着沾了不少光,街坊邻居的都带了礼物前来庆贺。郑老太太一时间忙着招呼客人,又见儿媳妇将客人们带来的东西都先紧着她挑,心里的不满又压下了去几分。
这会子,儿子的老丈人又帮着谋了一个好差事,郑老太太一时间便只有满意的份了。她虽然大字认不得几个,但也听说过“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啊。在郑老太太的认知里,什么翰林院的差事再清贵,也比不上手握实权的地方官来得实惠。于是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预备着跟儿子去上任了。
听说婆婆收拾东西去了,沈莲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个老太太,虽然有些贪财,好在还是有几分眼色的,算不得太难对付。想了一下,吩咐自己的丫鬟采菱道:“将我给老太太预备的大毛衣裳找出来,我过去一趟。”
第一百七十六章 难民
不说沈莲这里如何安抚婆母笼络丈夫,按例,宫里应该召见一番这些功臣家眷犒赏一番的。但是太后娘娘受此惊吓,原先都是吊着一颗心的,乍然放松下来就有些不好,一下子病倒在床上。皇后等人忙着在慈宁宫里伺疾,自然就顾不上这个了。只是派宫人到有功的臣子家里赏赐了一些东西,也顾不上腊月是不是封笔了,连功臣家眷的诰命一并给升了。
71/218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