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勋就是这样想的。
徐玉见和徐玉初并排着进屋时,徐承允也正背到最后几句。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背完这几句,徐承允又道,“这一段的意思是能够敬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之后,便略有些紧张地看着徐勋。
徐勋极为满意地点了点头,“允哥儿,你最近没有偷懒,这很好。”
徐承允有些腼腆地笑了,然后就见着徐玉见和徐玉初进屋,连忙唤道:“二姐姐,五姐姐。”
一家人自是一番笑言。
徐勋望着徐玉见,颇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与骄傲,然后却是拿出一本书递给徐玉见,“恬姐儿,今儿是你生辰,这本书是父亲送给你的。”
徐玉见将书接过来,不意外的,这又是一本与算学有关的书。
徐承允也凑了脑袋过来看书名,待看到是与算学有关的,便道:“父亲,您也送的五姐姐与算学有关的书啊,大姐姐,还有宇表哥,他们也都是送的这个呢,宇表哥送的还是据说失传了的《缉古算经》呢!”
徐勋听了便是一怔。
《缉古算经》?
其他人或许不是很清楚这本书的意义,但徐勋饱览群书,又哪里能不清楚。
这样一本书,孙霖宇却就这样送给了恬姐儿?
心中带着疑惑,但徐勋也没有表现出来,只笑了笑道:“哦?原来他们也都送的书?那父亲的礼物可就一点也不出挑了。”
几人便都笑了起来。
第72章 提亲
徐玉见的生辰之后不久,就到了姜氏与程氏约好要来提亲的日子。
早在老太太点头应允了徐玉初与姜伯羡的婚事之后,姜氏就立即让人给程氏那里去了信儿,所以六月初十这天一早,姜氏早早的就起了身,然后开始忙活起来。
两家本就早有默契,那今天的提亲,也就是六礼中的第一礼了,自然不能有所疏忽。
因为早就知道东宁伯府今天会来提亲,今天的早膳,老太爷和徐勋这个做父亲的也都是在荣寿堂里用的,以待东宁伯府的人上门,也以示对徐玉初婚事的看重。
至于其他女眷,都知道今儿府里有喜事,用完早膳之后却也没有离开,而是都挤在了荣寿堂里,等着看看姜伯羡。
而徐玉初,她被众人打趣得早早的就躲进了碧纱橱去了。
因为待会儿会有外男到,徐家的姑娘们也不好在外面呆着,便都挤到了碧纱橱。
人虽然是进来了,但到底对徐玉初未来的夫婿还有些好奇,除了徐玉见之后,其他三人却都时不时的忍不住往外瞅。
徐玉见打量着徐玉瑶三人。
虽然并不明显,但徐玉瑶和徐玉容之间却分明有些生分了。
最先开始时,徐玉瑶原本是和徐玉容挨着坐的,但后来徐玉容却假借起身端茶水,坐到了徐玉华那边。
这也并不难理解。
徐玉容因为孙氏而丢了那么大的脸面,徐玉瑶又是长房唯一的女儿,她自然难免会对徐玉瑶心生芥蒂,又哪里能再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般的再与徐玉瑶亲近。
徐玉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也有心想与徐玉容亲近,但无奈徐玉容压根儿就不给她机会。
碧纱橱里的气氛于是也因此而略有些尴尬。
也正在这时,外间有仆妇向老太爷和老太太禀告,东宁伯府来人了。
不多时,东宁伯府的人就随着丫鬟到了荣寿堂。
只从东宁伯府来的人,就足以看出姜家对徐玉初是如何满意了。
不仅程氏和姜伯羡来了,就连东宁伯姜振怀也都来了。
要知道,这儿女婚嫁之事,一般都是由当家主母出面的,爷们儿极少直接插手,如今姜振怀一点也不避忌的来了武定侯府,倒叫老太太真正将心放了下来。
一行人不仅带了一对毛色水亮光滑活雁,还带足了各种有着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几乎堆满了半间屋子。
这屋里人本来就多,一时之间倒是越发的显得抗日了。
接下来自然是一阵寒暄。
自打姜家人进了屋,老太太的目光便落在了姜伯羡身上。
姜伯羡本就是个极为出色的少年郎,虽然略有些紧张,但在老太太那略带了挑剔的目光注视下,却也能始终保持平静,倒叫老太太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姜振怀本也是来提亲的,这时当然不会拐弯抹角,直接与老太爷和老太太道:“老太爷,老太太,您二位想必也是知晓我们今天的来意,初姐儿这孩子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我们夫妻二人对这孩子极为满意,有意替我家长子聘了为妻,不知道老太爷和老太太能否舍得这颗明珠?”
这番话叫老太太心里极为熨帖。
老太太本就疼徐玉初,如今要说起徐玉初的婚事,她自然是极为不舍的。
不过,只从姜振怀这恳切的话,就能知道姜家确实是极为诚心的想要娶徐玉初过门的。
因为对姜伯羡的印象极好,老太太倒也没有推托,先饮了口茶,然后道:“咱们武定侯府与贵府也是亲家,贵府公子人品如何,清怡这个做姑母的再清楚不过,既然两个孩子有着这打小的情份,我这个做祖母的,自然也不会拦着。”
无论是姜氏还是程氏,这时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老太太却是仍看着姜伯羡,且注意到,在她这句话之后,姜伯羡原本握着的拳头顿时就松开了。
老太太忍不住在心里暗暗一叹,但随即,她就又释然了。
这样也好。
女子这一生,能遇到一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并不容易,看看姜氏,虽然在她这个做婆婆的这里受了些气,但徐勋却是个一心一意的,只怕,姜氏就算被她再怎么刁难,心里也是甜的吧。
初姐儿……
她也能如她母亲这样,嫁给一个能待她如此的人,这便也是福分吧。
老太太想到这里,又道:“今儿老身就作了主,两个孩子的婚事且就这样定下,六礼的流程也可以开始准备了,不过,初姐儿到底今年才及笄,老身又自来喜爱这个孙女儿,却是要再多留她两年的。”
程氏连连点头,“老太太放心,您疼初姐儿谁都知道,会舍不得也是人之常情,咱们羡哥儿啊,等得起!”
一番话说得屋里众人顿时便笑出了声。
既然达成了共识,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就是双方闲谈。
外面众人说着话的时候,碧纱橱里,姐妹几个也正低声嬉笑着。
“二姐姐,咱们未来的二姐夫,可真是一表人才,也难怪二姐姐会一直惦记着了……”徐玉容轻轻笑道。
徐玉瑶听了这话却皱了皱眉。
这种话,可不是她们这样的闺阁千金该说的。
身为长姐,徐玉瑶就算明知道徐玉容这时候必定不想听她说教,却也忍不住道:“四妹妹慎言,二妹妹与东宁伯世子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平心而论,徐玉瑶这番话也是出于好意。
徐玉容若说话一直这样莽撞,就比如说她先前这句话,若是传到了外人的耳中,岂不成了徐玉初年纪小小就知道惦记男子了?
事实上,话才出了口,徐玉容就知道自己所言不妥,正悄悄打量徐玉初的脸色呢,就听到了徐玉瑶的话。
但,就算明知道徐玉瑶说的是对的,因为前几日徐玉见生辰那天发生的事,徐玉容却也不想与徐玉瑶多说一句,于是冲着徐玉瑶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脸皮,便就将脸撇向一边,一副不想与徐玉瑶多言的样子。
第73章
见着徐玉瑶和徐玉容之间这凝滞的气氛,其他三人都有些无奈。
可是,这个结可不是她们能够解得开的,所以就算有心想在其中调和,徐玉见三人也都是有心无力。
而徐玉容,想到郑氏所说的,用不了多久长房自然就会有人让孙氏难受,到底年纪还小,有什么事也压不住,又忍不住回过头来,朝着徐玉瑶冷笑了一声。
徐玉瑶被她笑得一愣,明明觉得徐玉容这冷笑之中带了些别的意味,但偏偏又想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因为一直思索着徐玉容的态度,接下来姐妹之间的闲谈,徐玉瑶却没怎么参与了。
婚事敲定之后,东宁伯府一行被留在了武定侯府用午膳。
等到下午姜家人离开了,整个侯府里便都带了些喜气。
徐玉瑶离开荣寿堂之后,却没有回晓月楼,而是跟着孙氏一起去了熙风院。
进了屋坐下,孙氏笑道:“瑶姐儿,看你这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徐玉瑶拧眉想了想,到底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便与孙氏讲了徐玉容当里的模样。
“母亲,女儿总觉得,四妹妹那时的模样,就似是……”她想了好一会儿才寻了贴切的语言来形容,“就似是极为笃定地等着看什么好戏一般,无端的就让女儿有些担心。”
孙氏却不以为意。
上次着了身边的丫鬟去徐玉容那里,本就是她刻意为之,为的就是警告徐玉容不要将心思放在孙霖宇身上。
虽然孙霖宇只是孙氏的侄儿,但这个侄儿却是整个孙家这一辈中最出色的,孙氏又怎么能容得其他人扰了他读书呢?
就是这个人是她夫家的侄女儿,也断不能行!
至于后来徐玉容的哭闹,以及郑氏的反击,在孙氏看来,那都不足为提。
如今成了武定侯府真正的女主人,又对整个侯府的情况了如指掌,孙氏笃定了不会有任何事超出她的掌控之外。
就像是郑氏那样脾气不好的人,这次不也一样老实安分吗?
她于是轻轻拍了拍徐玉瑶的手,“瑶姐儿,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母亲自然会看着办,你呀,明年就要出嫁了,现在只要安心准备着就行了,虽然府里有绣娘,但你自己的嫁衣总也得绣上几针的。”
孙氏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也是极为疼爱的,再想到徐玉瑶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出嫁了,一时之间便难免有些不舍。
因为提到自己的婚事,心里的娇羞倒是压过了先前的担心,徐玉瑶只红着脸应了声“是”。
孙氏如今打理整个侯府,自然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徐玉瑶只坐了一会儿便准备回晓月楼。
才站起身,孙氏身边的大丫鬟惜秋就走了进来。
见徐玉瑶在,惜秋先是看了她一眼,然后又带了请示地看向孙氏。
孙氏皱了皱眉,“大姑娘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
惜秋闻言低着头道:“回夫人,偏院的春晓又来了,道是庄姨娘先前晒了太阳,又有些不舒坦……”
孙氏的脸顿时就沉了下去。
“她倒是养了一身的娇气出来!”她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41/256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