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陛下总是被打脸——左耳听禅

时间:2017-12-03 16:20:03  作者:左耳听禅
  偏偏何大锤却似乎沉醉其中,脑袋依然固执的扭着,连脚下的路都不看。
  穆成也不出声,直到他转过来时没有看到前面的柱子,咚的一声撞了上去,才轻笑一声,道:“看什么呢?”
  何大锤捂着脑袋转过头来:“没……没啥。”
  没啥是啥?
  穆成皱眉,但见他不说,也懒得多问,只是提醒他别耽误时间,世子还在等着他们呢。
  何大锤哦了一声,忙跟了上去,心里庆幸还好自己脸皮又黑又厚,不然估计就要让将军看出他现在脸上发烫了。
  刚刚无意中看到一个仙子一样的人,他脑子里瞬间把这些年看过的春宫图全过了一遍。
  不过这想法太猥琐了,也太亵渎仙子了,他可不敢说。
  何大锤讪讪地想着,挠了挠头,亦步亦趋的跟在穆成身后,想着待会儿得去打听打听那仙子是哪个宫的宫女,看公主能不能赐给他当媳妇儿。
 
 
 
 
第132章 封王
 
  魏祁与楚瑶进驻楚京的第五天, 接连收到三个消息,且都是关系着天下大局, 令人无比震惊的事。
  一是徐公等人突然发难, 指出如今的燕帝并非先帝所生,而是丞相刘承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知从何处抱来的。
  大燕当朝太傅康恒远亲自站出来认同了徐公的说法, 并携两名已经致仕的太医作证,证明根据当年的脉案记载, 先帝早在纳林氏为妃时就已经气虚体弱,没有了生育的能力, 林贤妃根本就不可能怀上先帝的子嗣。
  二是几个藩王之中, 魏王首先明确表示不再承认如今的燕帝的身份, 不再以大燕朝廷为尊,并自立为王,在魏国登基为帝。
  三是登基后的魏帝颁下的第一条圣旨, 便是封珍月公主楚瑶为王,封号长宁, 并将原有的楚国国土全部赐给长宁王为封地。
  此令一出,天下哗然,竟比前两条消息还让人震惊。
  同意女子随军领兵也就罢了, 如今竟然还封这个女子为王,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下人议论纷纷,指责楚瑶牝鸡司晨者不在少数。
  然而魏国此时虽已拿下楚国,但到底还没有一统天下, 只要魏国内部认可了这件事,其他人说再多也没有什么用。
  但偏偏,魏国国内真就默许了这件事,眼睁睁看着这份圣旨颁布了下来。
  一是因为楚瑶嫁到魏国之后对魏国的贡献有目共睹,武将里几乎没有人反对这个决定。
  二是新晋为魏帝的魏延在朝堂上舌战群雄,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他的理由大概可以总结为如下内容:
  “楚国骤然间国破,民心不稳,让他们立刻就诚心诚意的归顺于我们是不大可能的,只怕很多将领都会有二心。”
  “何况如今楚国大半兵力都在孟家手里,孟家手中又有孟氏临终前亲手所托的兵符,难保他们不会以此为由,称楚国先王将楚国交付与了他们,之后如我大魏一般自立为王。”
  “若是如此,我们先前的努力就白费了,打了半天,又拱手将楚国送给了别人,岂不吃亏?”
  “虽然也不是不能再从他们手里夺回来,但到底劳民伤财,不划算。所以,与其咱们自己花时间去收服那些将领,劝降孟家,不如直接封公主为王,将楚国赐给她做封地。”
  “左右公主是我魏国的儿媳妇,楚国在她手里就等于在我魏国手里,将来等她诞下子嗣,这封地不还是要留给她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不就是我魏家的孩子?有何区别?”
  明明说的都是歪理,偏偏又真是这么回事,让人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有人仍旧心有不甘,站出来道:“那若是您封王的圣旨颁了下去,孟家却仍旧不承认这道旨意,坚持自立为王呢?”
  魏延双目微狭,神情认真地道:“那就看公主怎么做了,这不正是她证明自己对我大魏忠心的时候吗?”
  楚瑶手握穆家军,又跟在魏祁身边,手边有一批随时可以调动的魏国兵马。
  如果孟家不从,她究竟是按照魏延的圣旨将楚国收入囊中,还是偏袒孟家把楚国拱手相送,这就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了。
  反驳的人想了想,觉得这样的结果似乎也不错。
  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这一步,届时公主若偏袒孟家,就可以让陛下及太子看清她的真面目,今后不再轻易被她蒙蔽。
  若公主为了魏国而对孟家兴兵,就可以借此机会断了她和孟家的感情,免得她今后和孟家往来甚密。
  于是封楚瑶为王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朝中众人各有所思,虽然不见得十分满意,却也勉强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个决定。
  自始终中魏延根本就没提孟家已经把兵符交还给楚瑶的事,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被戏弄了尤不自知,还沉浸在考验公主一番的念头里。
  殊不知即便不给楚瑶封王,楚国也已经是魏国的了。
  魏祁接到这份圣旨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蒙的。
  魏延在颁布圣旨前并没有跟他打招呼,甚至连自立为王登基为帝的消息都是尘埃落定后才让人随着圣旨一起带给他的。
  他刚被人称为太子的时候还以为对方疯了。
  “太子,这圣旨是颁给长宁王的,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何时能来接旨?”
  那来宣旨的人笑着问道。
  圣旨不同于其它文书,受封的人理应准备好香案来亲自接旨的。
  但魏祁却直接把所谓的圣旨卷了起来,道:“公主怀了身孕,这两天身子不适,这圣旨我待会儿带给她就是了,你先下去吧。”
  啊?直接带给她?这是不是……不太合适?
  如此恩宠,不是理应亲自出面叩首感谢君恩吗?
  那人在原地愣了片刻,犹豫着该不该再劝一下,让长宁王自己出来接旨的时候,却被魏祁一道冰冷的目光扫了过来,吓得打了个哆嗦,赶忙退了出去。
  魏祁没再理他,拿着圣旨直接奔凤栖宫去了。
  身份上的变化来的太突然了,他不想吓到楚瑶,所以还是决定自己亲自过去跟她说。
  可饶是如此,楚瑶还是吓了一大跳,嘴里含着的杏脯差点儿直接咽下去。
  “封我为王?”
  她不可置信的将圣旨拿了过来。
  魏祁笑了笑:“我也没想到。前些日子我还念叨父亲怎么还不给我回信说楚国兵符的事,结果今日他就直接送来了这么一道圣旨。”
  这意思就是让楚瑶自己把那些兵符收着了。
  楚瑶沉默半晌,摇头失笑:“父亲真是……说到做到。”
  答应了让楚国继续做藩国就绝不反悔,楚家倒下了就直接把楚国给她,让她自己做主。
  楚瑶心里有些想不明白,身为一国之君,究竟是心多大才能对唾手可得的国土如此不在乎呢?
  想不通就索性不想,左右如此一来反而更加稳妥,楚国的人员安排不用做太大变动,民心军心也都更易稳定下来。
  只是没想到,封王的消息散开之后,竟然有人借机提议,说长宁王有孕在身,又逢封王这等喜事,应在封地内广发赦令,普天同庆。
  关押在牢中的楚氏一族乃是长宁王血亲,也是长宁王腹中胎儿的亲人,为给尚未出世的孩子积福,理应赦免楚氏一族死罪才是。
  这消息传到楚瑶耳朵里,楚瑶冷笑一声,直接以一句“谋逆之罪不可赦”为由拒绝了,仍旧在数日后将楚氏一族全部问斩。
  放过他们?笑话!
  楚家当初敢谋害她的父母,将来就敢谋害她的孩子。
  这样的祸害,难道要留着他们给她的孩子平添危险吗?
  没有将他们全部像楚岱山三人一样凌迟处死就已经是她的仁慈了,还妄想她能饶过他们的性命?做梦!
 
 
 
 
第133章 书信
 
  楚瑶被封为长宁王的时候, 周昊接到了第二道召他回京的命令。
  战事一直没有进展,两个月前又折损了手中五万大军, 周王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是跌落谷底。
  “世子, 相隔半月不到君上那边就再次催您回京,怕是有人在他耳边故意说了些什么, 不然君上应该不会如此的。”
  幕僚对周昊如此说道。
  周昊轻笑, 狭长的眼睛却比以前都眯得更紧。
  “还能是谁?左不过我那几个兄弟呗。”
  当今燕帝被指血统不正,魏王率先自立为王, 直接龙袍加身登基为帝,这让多少人都红了眼?
  大燕这些年虽然每况愈下, 但在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之前, 几个藩国之间没有谁敢直接站出来做这样的事, 即便是攻打大燕,用的也是清君侧的名义。
  魏王这次之所以敢如此,也是因为得了徐公的支持, 而徐公及康恒远等人更是亲自站出来质疑了幼帝的血脉,不然即便魏国现在在战局上占有优势, 魏王也不敢轻举妄动。
  “大燕朝廷屹立数百年,积威甚深,所以才能让四海臣服。”
  “但魏国原本是跟我们大周并驾齐驱的藩国, 父亲怎么可能甘愿屈居其下?势必也要跟魏国一样自立为王,与之分庭抗礼的。”
  “既然我大周要自立了,父亲就成了皇帝,真正的一国之君, 我这个世子也就成了太子,国之储君。”
  “那几个兄弟原本就对我这世子之位虎视眈眈,如今换做太子之位,又怎么可能不动心?自然是要想尽办法让父亲废了我的。”
  幕僚听了眉头微皱,道:“世子和太子,差的不就是个虚名而已吗?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啊。”
  “虚名?”周昊挑眉,“这天下间在意虚名的人难道还少吗?”
  学子们读书为何愿意去有名的书院找有名的先生?除了这些人有真才实学之外,另一点不就是因为将来说出去面上有光,能凭借着“我是谁谁门生”这样的名头在外行走广结善缘吗?
  就拿珍月来说,“徐公门生”这四个字给她带来了多大的便利?
  若非这重身份,现在天下间骂她牝鸡司晨的读书人至少要再多一半!
  “何况一旦正式自立为王,就表示今后不再接受任何人的辖制,无论今后能不能攻下大燕,只要我周国能像现在这般占据一方土地,就都算是独立的一国,不用像以往那般看人脸色,年年上缴无数岁贡。”
  “关起门来一家独大说一不二,谁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我那几个弟弟向来目光短浅,又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幕僚面色有些沉重:“那世子,您打算怎么回复君上?若是君上接连下令您却始终不肯回去,只怕君上要生出生么误会。”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周昊身份有些特殊,既是将领又是世子,手中掌握着周国近半兵权。
  谁知道周王是不是因为担心他拥兵自重,学着魏王那样自立门户,所以才急着把他召回去想要收回兵权?
  周昊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投向赵国的方向。
  “但愿能早日得到那边的消息,不然真怕是有些麻烦。”
  好在赵国那边如他所愿,没几日便寄来了一封书信。
  周昊将信拆开迅速看了一遍,多日来阴沉的面色终于好看了几分,当即召来自己的一众部下,吩咐拔营,向信中所说的方向而去。
  …………………………
  大燕,刘承烦躁的将几张纸团成一团,随手扔到了地上。
  “康恒远和那个太医呢?还没找到吗?”
  阿四垂首,面色羞愧地跪了下去。
  “没,属下有罪,还请大人责罚。”
  在他的眼皮子地下,在京城这个他自以为牢不可破连只苍蝇都不可能放跑的地方,竟然硬是被那几个人跑掉了。
  虽然事后追上了他们,抓住了其中一个太医,但康恒远和另一名太医还是逃走了,被抓的那人也因伤势过重,没等撑回京城就一命呜呼了。
  刘承摆了摆手:“徐公有备而来,你找不到也属正常。”
  跑掉的是康恒远,他说有备而来的却是徐公,原因无他,凭康恒远那个脑子,还没那个本事像现在这样摆他一道。
  这背后一定都是徐公安排的,包括他们逃走的那条地道,包括让他们事先将家人送出京城,以及之后的所有事宜,一定都少不了徐公的手笔。
  不然这两人一旦被他找到,他就会逼迫他们反口,说之前质疑幼帝血脉的事情是假的,是无中生有随口编造的。
  徐公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自然就会安排好这几个人身后的一切,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阿四的神情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轻松一些,仍旧跪在地上,有些愤恨地说道:“那些读书人平日里不是都自诩傲骨吗?怎么这个时候一个个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虽说小皇帝的确不是先帝的亲骨肉,但当初所有的证据都已经被他们毁掉了,徐公所谓的脉案根本就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是假的。
  但偏偏那些读书人根本不看这些,一口咬定小皇帝的血脉就是有问题。
  “因为是徐公说的啊,谁会怀疑徐公说的话呢。”
  刘承轻叹一声,头痛地抚了抚额。
  当初他为什么一定要想办法除掉徐公,一是因为珍月手中的东西,二就是因为徐公此人的确留不得。
  一个在天下读书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登高一呼八方响应的人,怎么能留?
  就拿小皇帝的血脉来说,即便天下人都怀疑,即便明眼人一看就觉得小皇帝不是先帝的孩子,但只要没有证据,谁敢站出来理直气壮的说一句?
  所以他留着小皇帝,留着这所谓的先帝血脉,这样就能在先帝驾崩之后顺利的接掌大燕,挟天子以令诸侯。
  将来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杀死小皇帝,然后将这个罪名安到某个藩王的头上,自己再以为小皇帝报仇为由擒拿这个藩王,就能理所当然的顺利登基。
  谁知道徐公却突然发难,指出了小皇帝的血脉有疑。
  这些年徐公从未出现在京城,也未见过小皇帝的样子,他是不可能忽然就想到这一点的,一定是有人告诉了他。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