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大惊失色:“珊儿,爹把你气傻了?”
宁珊甩手丢过去一本批错了需要重写的折子,砸在贾赦跟前:“我再说一遍,回你的宁寿宫去,安分呆着。”奖励的事情没必要提前告诉贾赦,免得他喜形于色被人察觉出来。这个念头他也是早早就有了的,原本还想寻个合适的时机慢慢来做,但有了贾赦这神来一笔,说不定可以一步到位呢。但是这一点更不能告诉贾赦,一旦他得瑟起来,普天之下能拦住的人不多,宁珊虽然能做到,但也觉得相当费神,还是掐死在萌芽之前好些。
贾赦背着手倒退,关注着宁珊的脸色直到磨磨蹭蹭出了乾清宫,才忧伤的问裘世安:“珊儿是不是真的生气了?可我不是有意闹腾啊,要是真的因为我搞砸了这届恩科,对珊儿的名声会有多大影响?”
裘世安劝慰道:“陛下英明神武,不会受半点影响。说到底还是那些举子小家子气,太上皇大驾光临,亲自巡考是多大的殊荣,他们却享不得福,才会吓成那样。您瞧着朝上那些大人们,跟您说话哪个不是自如随意的?”当然轻松了,朝上没怎么大换血过,一班老臣都是认识贾赦的,更有过去一起淘古玩听戏曲乃至喝花酒的交情在,想严肃认真也板不起来啊。但是远在民间的学子们哪里知道太上皇私下里的真正德行,受惊实属平常,倒是不被吓到的的确可以算是特殊人才了。
要说能做到一宫总管的,口才就没有弱的,揣摩人心更是看家本事,被裘世安一哄,贾赦果然安心下来:“就是说么,寡人亲自监考他们是多大的荣耀?就算没考上,回去跟人一说,自己是太上皇亲自巡考那一场的也得被人供起来。切,小家子气的,没见过世面,不中用……”
裘世安面不改色的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依奴才来看,陛下英明不在皇帝之下……”贾赦第一喜欢听人夸大儿子能干,第二喜欢听人夸他和大儿子一样能干……
其实已经不那么气冲冲的太上皇陛下回到寝宫才想起来:“敬大哥,你敢骗寡人,寡人要拆了你的道观!”
正在内室清修默诵经文的贾敬耳朵一跳,手下一抖,一本珍藏了三朝的《道经》瞬间身首异处了:“蠢材,会试尚未结束,你怎么敢擅自开门出来?”这货脑袋里灌大米粥了吗?就算他任性,那么多考官也敢由着他?他儿子也能忍?虽然对宁珊了解不多,但是当自己唯一的亲生女儿侍疾的时候也不忘三句话提起一回的人是不可能忘得了的——吃醋了却不肯承认的敬大老爷在某些层面上幼稚起来其实跟贾赦也不过一丘之貉。
第234章 武举开端
在宁寿宫里打成一团的太上皇和敬道长都不知道身在乾清宫的皇帝陛下有多开心。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开创一来历经千年, 虽然以此选拔出众多能人志士, 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但究其根本, 还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士人学问空疏, 盖因科举考试注经义, 出题又只限于四书五经,这大大约束了举子们的学习范围和思想境界。前朝甚至有过士子束书不观, 只要拟上一、二百道题目, 或取前科进士文章加以记诵, 入场誊出,亦可侥幸中式。乃至名列前芧之士子,竟有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 字体偏旁者, 学问之空疏, 于此可见一班。
其次便是八股闭塞民智,以八股取士, 士子为猎取功名,终日埋首于空洞的形式和陈腐的内容,所学的与修己治人毫无关系。这样的人做官也没什么大贡献,反而容易贻害无穷。
而科举制度导致的科场清浊流之分也衍生出诸多问题, 进士及第并经翰林院磨练者可任高官,称为清流;举人以下的永远沉在不层, 为浊品。这些下级官吏因无升迁机会, 便滥用职权, 贪污舞弊,假公济私。前朝吏治日益腐败,根源就在于胥吏弄权。在宁珊看来,这所谓清浊流之分,分的不恰当不算,还在某称程度上起到了把人推往浊流的反作用。
故而,宁珊是有些整改科举的,他知道这事儿不能急于一时,不然引起天下士子的反弹就得不偿失了,但贾赦这么一通胡闹,让诸多士子受惊心慌,乃至于吓得面无人色不能正常考试却可以成为借口,为开创新的科举制度开辟捷径。
相对于文举,宁珊决意开创武举。
本朝以武立国,这一点就确保了说服群臣的难度减少了起码一半。
第二日早朝,宁珊不等众人开口就率先抛出了这一话题:“白屋之内,闾阎之人,但有文武才能,灼然可取。朕欲开创武人科举,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群臣茫然,片刻后,犹如油锅里滴入沸水,“轰”的一下炸开了。
没捞到恩科主考官之职的礼部尚书第一个蹦起来:“陛下不可,科举制度乃是为了选拔天下人才为陛下所用,臣冒昧说一句,这其实也是历朝帝王用来笼络天下士子的最基本,也是最厉害的手段。陛下若将粗莽武夫也列入此列,不免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呐!”
宁珊幽幽道:“朕就是你口中的粗莽武夫出身。”礼部尚书腿一软,趴在了地上。
兵部尚书则另有看法:“不知陛下设立武举所谓何目的?”
这个话题宁珊比较欣赏,立刻答道:“朕希望通过武举的选拔,增添中低层军官的数量和质量,一次来增强武功和军事上的核心竞争力。”
兵部尚书先点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陛下,恕臣放肆,以行伍出身才是武将们的‘正途’,空会说大话的‘纸上谈兵’非但无用,反而是祸害。”
宁珊点点头:“你的意思朕明白,当然,即使设立了武举,取中的进士们也必然要低真正行伍之人一头,不过爱卿不妨想一想,若将来我朝官兵不但武艺过人,亦熟识兵法战策,那么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会翻几倍?”
兵部尚书仍然摇头:“陛下是军中出身,必定明白,不真正上了战场,看再多兵书也是枉然。”
宁珊针锋相对:“但对兵法一窍不通,上再多次战场也只会冲锋而不懂谋略。”
兵部尚书立即道:“故而京中有军师,营中有谋士。”
宁珊道:“远水不解近渴,战机稍纵即逝,若凡事都要来回传令等待军师谋士们策划,不免贻误良机。若场上的主将能够娴熟调兵,于战局有极大的益处。朕过去数次亲驰疆场,对此感受颇深。朕一个人,一旦亲征便只能指挥一路兵马,另外几路难免调动不顺,为此错失良机多次,深感遗憾。”
兵部尚书有些被说服了,毕竟他们的陛下是鼎鼎大名的将军皇帝,数次打的敌军望风而逃,他对战局的感受不是颇深,而是最深。
没多大关系的兵部尚书是个严苛的阶级主义者:“此话仍有不通,过去哪一朝的主帅是从小兵慢慢成长为参将、牙将、偏将、副将最后成为大将军?多是世家相传,臣说句掉脑袋的话,陛下若不是宁家出身,世袭武将之职,只怕也未必会有那般成就。”宁珊的宽厚仁和是出了名的,故而大臣们说话都敢直。
宁珊微微一笑:“爱卿说的有道理,朕的成就固然有宁家的教导帮扶,但世袭武将统兵也有反面例子,诸位想一想太上皇,觉得朕说的可在理?”
“呃……”大家都闭嘴了,太上皇出身的贾家也是世袭武勋,但那一家的男子都是什么货色众人不说了然于胸,也是心中有数的。的确,世袭武勋一旦后代不长进,也只能没落下去,这样的人再出来掌兵,就等着破国吧。
贾赦尤不自知已经被树立为反面典型,还在宁寿宫里不折不挠的跟敬大道长“不忘祖宗遗风”的苦练王八拳,偶尔还起几个飞脚。
趴着的礼部尚书被宁珊叫起:“爱卿不必惊慌,朕在朝上提出此案便是为了广纳谏言,大家畅所欲言,无需顾忌。”
事不关己的刑部尚书率先开口道:“敢问陛下,既然有此提案,是否也有了相应的考虑和打算,可否示下?”
宁珊爽快道:“朕拟此事由兵部主持,考试科目大约是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当然,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孙子、吴起)等。至于考试程序和取录情况嘛,比照文举,亦有秀才、举人、进士等名目。”
兵部尚书听得最认真:“那么是先考刀、矢、弓、石,其次考骑术射猎,最后考教兵法战策吗?”
宁珊道:“初步计划是这样的,不知爱卿可有什么提议?”
户部尚书慢吞吞道:“陛下说开创武举是为了选拔将才,以微臣愚见,便该将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能之上,‘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不妨先考策论,看看举子们是否胸有丘壑,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那后面的武试也就不用参加了。”
宁珊略一考量:“也有道理。”
礼部尚书不敢再提武人粗鄙的事情,但仍然对“礼”这一字最为重视:“以微臣愚见,既然是选拔将才,那么对考生外相貌亦该有相应要求,‘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也当列入选拔标准之中。”
宁珊略有不满:“倘若一个人的谋略武艺均是上上乘的,只因身有残疾、或是相貌不佳便要剥夺他的上进之路吗?”
在这一点上,礼部尚书毫不让步:“现在盛行的文举亦有此要求,因‘貌古而陋’、‘跛足独目’而落榜之人比比皆是,自古如此。”
宁珊隐晦的撇撇嘴,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值得弘扬的好事儿,不过确实事实如此,毕竟是千百年来的沉疴宿疾,想要一朝改制纯属做梦,还是先把武举的事情搞定,再来慢慢整治这种看脸选才的愚蠢制度吧——完全忘记自己那张赛过潘安压倒宋玉的俊颜的皇帝陛下,他将在看到太上皇的那一刻想起这个严峻的问题——本朝别说选才看脸了,估计立太子的时候都避免不了美貌附带的弊端。
鉴于吏部尚书已经进了贡院,吏部的发言人便由第二顺位的左侍郎担任:“敢问陛下,选出来的举子该如何安置?直接就让他们进入军中是否不大妥当?”
这个问题宁珊也考量过:“可以按照出身和军事素养来衡量,取中者一半一半。武勋之家出身,或者世代军户者,可以考虑授营职,直接带兵,倘若只是普通习武出身,从未涉足战事者,授卫职,选为宫廷侍卫。”
这种分配还是合理的,群臣都表示陛下十分英明。不过对于具体分配还需要斤斤计较:“不知陛下预备以几品赏赐武举取中的举子?倘若比照文举,三甲一鼎也不过是六七品而已,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这个问题宁珊回答的毫不犹豫:“名衔与文举相同,皆取三等。前三名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余名不等,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三甲百十名,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朕拟营职之列授武状元为正三品的参将,或同等级别的京营副总兵一职,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卫职则授武状元为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于守备等营职。”
话音一落,下面又炸锅了:“陛下此举是否有重武轻文之嫌,既然武举比照文举,那么授官也该相同。为何文状元只能是区区从六品,而武状元却直升正三品?”
宁珊丝毫不让步:“自古穷文富武,培养一个武人难度大于文人十倍,故而相应的奖赏也要对得起付出。”
武将们一声爆喝,均觉陛□□贴人心,自己面上与有荣焉;文臣们则暗地里气炸肺,凭什么说粗莽武夫比他们强十倍啊?!这是红果果的重武轻文,陛下果然是行伍出身,心里就向着武将。
第235章 武举确立
面对强势的皇帝陛下和得意洋洋的武将们, 文臣们斗争欲|望高涨, 摩拳擦掌誓要讨一个文武平等, 反而没人再质疑开设武举的正确与否了。
皇帝陛下很满意这种效果,声东击西这种战术他在战场上玩儿的特别熟练, 想让一群脑子生锈的老家伙顾不上跟他争执开设武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件更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打个岔,果然,效果好到开武举的诏书三天就发下去了。
以乘风破浪般的速度, 开设武举选拔将才的消息在独孤皇朝的大地上传扬开来。虽然宁珊在诏书上写明了, 由武举出身的将领要低于行伍出身的将领,但仍然打消不了大家的热情, 民间习武之风兴盛一时。
消息传到军中, 也没掀起多大的喧哗,军中将领多是臣服于宁珊之人, 对他的建议不会反驳,何况又早已声明在先,武举出身者低他们一等, 那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何况一次科举才能取中几个,他们也都是看过文举的,自然心中有数, 几十年里, 武举出身之人在军中都占不了多少份额, 反而如此行事, 以后他们手下将领精武艺通兵法, 带起兵来越发便利,何乐而不为呢?
果然后来独孤皇朝的军队战斗力与日俱增,武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渐渐在军中占有相当比例,不过始终不曾越过行伍出身,使得双方没有巨大矛盾。同时由于历代郡王都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公平公正,为军中增添了无数出类拔萃的将才,这些有志有学之士带领军队披荆斩棘,奋勇杀敌,使得独孤皇朝威名远扬直至海外。
等文臣们反应过来似乎中了陛下的调虎离山之计的时候,首次武举已经在京中召开了。因为是初次举办,一应流程尚且不算完备,规制也略有混乱,连主考官们都有些手足无措,不过磕磕绊绊的,总算顺利开展下去了。按照朝臣们协商主张的,称武举为“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等武艺;二场试营阵、派兵、战车、战法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一二,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皇帝陛下一言堂的决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值得纪念的首次武举,报名人数不足五十,实际来参加的更加可怜的只有三十余人,故而直接跳过童试、乡试、会试这些日后逐渐完善的和文举相同的地方考试,直截了当的殿试。宁珊当场宣布一甲取三名,头名武状元;二名武榜眼;三名武探花。考试揭晓后,立即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允诺赏赐给武状元一套皇帝穿过的盔甲。
这极大的激发了与试者的热情,宫中教军场上尘土飞扬,直打的飞沙走石四起,看不清中间比武的人为止。贾赦一面兴致勃勃的坐在高处观赏,一面被呛得咳嗽连连,比他咳嗽的更起劲儿的是坐在他下首,距离场中更近那么一小步的敬大道长。
160/186 首页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