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倾世嫡谋(重生)——斯人若彩虹

时间:2017-12-09 16:18:30  作者:斯人若彩虹
 
    安平郡主将书小心翼翼的收到怀里,“自然是从师傅您老人家这里了!”
 
    “你……你……一个时辰就全记住了?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竟这么聪明呢?”老者不可置信的看着安平郡主。
 
    安平郡主笑眯眯道,“您别误会,我可没这么大本事,不过呢,有的人不会武功,但是并不代表她记性不好呀!”
 
    老者这才记起昨日跟在安平郡主身后,低调的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少女,“原来这世上真有人能过目不忘呀!”
 
    安平郡主得意道,“那是自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您老人家可要长记性了!”
 
    老者哼声道,“不肖之徒,竟然敢算计为师!”
 
    “那也是师兄做的好榜样,徒儿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安平郡主毫不犹豫的将宋子清推出来作挡。
 
    果然,老者立刻想起来了,气呼呼道,“哼!我明日就找他算账!”
 
    安平郡主见好就收一溜烟走了。
 
    姚可清昨天熬夜将书默了出来,累的一张小脸惨白,把默写好的书给了安平郡主之后倒头就睡,直睡到第二日晚上才醒,脸上犹没有一丝血色,房嬷嬷看的直掉眼泪,“小姐这是何苦呢?这般耗费心血,若是叫郡主知道了,郡主该是何等内疚!”纵使姚可清过目不忘,在短短的一个时辰内要强记那么多内容,也是极其费心神的,如今她这般虚弱,还不知道多久才能补回来。
 
    姚可清拥着被子气若游丝道,“晨儿对我那么好,数次救我于危难之际,难得有我能做点儿什么的时候,自然要竭尽全力,再说了,她马上就要成亲了,就当是我给她的贺礼了!”
 
    房嬷嬷心疼的不知如何是好,叹着气让小厨房炖补气养血来,“小姐主意正,嬷嬷人微言轻,管不住你,只是小姐好歹也爱惜些自己的身子,赶明儿请个大夫来调养调养才好!”
 
    姚可清“唔”了一声应了,忽的想起宋子清前两日跟她说过的一件事来,“我记得已逝的祖母是冒州曹家的人,如今太医院有位曹太医是祖母的侄孙,若是要请,就请这位曹家表哥来吧!曹家也是姚家的一门至亲,日后要走动的勤快些!”
 
    说了这么多话,姚可清觉得浑身无力的很,也坐不住了,歪歪的倒在床上,房嬷嬷看的又是一阵心疼,“小姐就好好歇着吧,这些嬷嬷来安排就是了!”
 
    隔天房嬷嬷就把曹太医请来了,因有些亲戚关系,倒也不避嫌,直接领到姚可清屋子里了,曹太医看到姚可清白的近乎透明的脸色吓了一跳,把完脉之后略心安了一些,“劳累过度以至身体亏损,要多将养,切忌再劳心费力了!”
 
    房嬷嬷惶恐的连声应了,还不忘再三叮嘱姚可清,“听见太医说的没?小姐以后万万不可再如此行事了!曹太医既是大夫,又是兄长,小姐就是不听老奴的话,曹太医的话可不能不听!”
 
    姚可清勉强笑了笑,“知道了,我就是想做什么,如今也有心无力了!”
 
    房嬷嬷看着姚可清一副了无生气的模样,眼泪又涌了出来,曹太医安慰道,“也不用太担心,表妹如今年岁还小,身子复原的也快,养两三个月的功夫也就没大碍了!回头我开个方子先吃着,表妹有些体寒,趁着现在也一起调养了!”
 
    姚可清点点头,“如今我身子乏力,精神不济,表哥想知道的事过些日子我再跟表哥说吧!”
 
    曹太医忙道,“这事儿不急,不急,你身子要紧!”
 
    房嬷嬷不知他们在打什么哑迷,一脸疑惑的带曹太医去开方子,又殷勤的留了饭才将人送走。
 
    姚可清如今一病,手头上的事都移交给姚可怡了,姚可怡前一阵才被生母代姨娘打了一巴掌,正是伤情的时候,便一门心思的打理起家务来,竟然也没出什么差错,连姚可容挪院子的事都是她全权负责的。
 
    朱氏在姚崇明面前都夸她能干,“三小姐如今越发能干了,这才几个月的功夫,就全部上手了,原本以为二小姐一病,妾身少不得要多费些心了,没想到三小姐接手过来竟也料理的十分妥当!”
 
    姚崇明骨子里是有些重男轻女的,所以历来也关注儿子们的教育,对女儿甚少过问,除了姚可柔之外,余下的女儿一个月见过的次数掰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此时对于朱氏对姚可怡的夸奖也就没放在心上,反倒是夸起了朱氏,“那也是夫人你教养有方!”
 
    朱氏咯咯一笑,“瞧老爷说的,这是咱们姚家的姑娘争气,倒叫妾身捡了便宜了!”
 
    姚家的姑娘确实争气,在姚崇明不管不问的情况下长成一派大家闺秀的模样,更是一个两个都定下了十分体面的亲事,景山侯府陈家,平国公府宋家,一个比一个有权势,让姚崇明脸上十分有光。
 
    “怡姐儿今年也有……也老大不小了吧?”姚崇明突然道。
 
    他本来想说姚可怡有多少岁了,结果却实在是记不得姚可怡的年纪了,只好改口。
 
 442、过继
 
    “是呢,三小姐就比二小姐小了一个月,早几个月就满了十三了!”朱氏答道。
 
    姚可清只比姚可怡大了一个月,就已经定了亲事了,姚可怡比姚可清也小不了多少,现在却还没着落,姚崇明道,“那也该开始相看人家了,夫人近来多带怡姐儿出去走动走动,有合适的人家不妨试探一番!怡姐儿虽然是庶出,但是我姚家子女是一样教养的,再者代氏是良妾,又是代尚书的侄女,她两个姐姐的亲事定的那样好,到了她也不能差了!”
 
    朱氏有些支吾道,“带出去走动倒是没什么,只是老爷也说了,怡姐儿是庶出,纵使咱们说的天花乱坠的,单庶出这一点儿就难有好际遇!大小姐虽然是三小姐的亲姐姐,也是庶出,但是早年就记在了……四小姐生母名下,也算是嫡出了,自然跟三小姐不一样了!”
 
    朱氏说的也有道理,姚崇明沉吟道,“总不能两个姐姐嫁了高门大户,轮到怡姐儿就嫁个普通门第的吧!怡姐儿后面还有两个妹妹,到时候岂不是要嫁的一个不如一个了?”
 
    说来还是为姚可柔担心,怕失去了生母庇护的姚可柔不能许得一门好姻缘,所以才想将姚可怡嫁的好一点,庶出的都嫁的好了,嫡出的没道理嫁的比庶出的差!
 
    朱氏想了想道,“妾身倒是有个法子,妾身膝下只有五哥儿一个孩儿,不若将三小姐过继到妾身名下,如此一来三小姐也是嫡出了!”
 
    姚可怡是二房的女儿,如果要将姚可怡记在朱氏名下的话就要将姚可怡过继到长房来,过继到了长房,就是长房的子嗣,跟二房再没有干系了。如今姚家长房和二房分的明明白白的,再也不像以前那般混为一谈了。
 
    姚崇明微微皱眉,虽然无论是长房的孩子还是二房的孩子,说到底都是他的骨肉,如今长乡侯府唯他一个老爷,就是过继到了长房也没什么,但是于礼法上来说长房的一切却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这也是这些年来他不愿亲近长房方氏留下来的那两个孩子的原因。
 
    朱氏猜到姚崇明会犹豫,也没多说什么,只道,“不过是个名分罢了,外人看重这个,妾身倒觉得能得实惠才是最重要的,身份这东西咱们自己家里怎么算还不是老爷您做主不是?”
 
    确实只是个名分,显然将姚可怡过继到朱氏名下利大于弊,姚可怡借此抬高身份,在亲事上就有更大的选择权,也能给姚家带来更多的利益。
 
    姚崇明想通这一点,脸色也明朗起来,“夫人说的不错,我想了想将怡姐儿过继到夫人名下对怡姐儿确实更好一些,难得夫人如此识大体,主动提出来,为夫深感欣慰!”
 
    朱氏矜持道,“妾身是姚家的媳妇,自然一切都是为姚家,为老爷着想,只是三小姐有了着落,就单余五小姐一个也不好,妾身觉得不如将五小姐记在四小姐生母名下,三小姐以后陪着二小姐,大小姐出嫁了,独留四小姐一个也孤单寂寞的很,有五小姐作陪,四小姐也有个伴儿!”
 
    一说是为姚可柔好,姚崇明果然略一思索就应了,“甚好,我一道往族里去信,将这两样事一起办了!本是一家人,也不用太讲究形式,到时候在家里摆个宴,一家人吃个饭就是了!”说到族里,姚崇明想起住在府里的唐氏母女三人,“芸姐儿配给二皇子做侧妃,也不辱没她的身份,馨姐儿也及笈了,夫人就一道带出去吧!”
 
    姚可芸姐妹得罪了姚可清,之后就再也没机会出去兴风作浪了,唐氏不甘,但是朱氏不买她的账,她只好求到姚崇明这里来了,姚崇明一个男子也不能带着侄女儿出去,就将事情又推给朱氏。
 
    这等小事朱氏自是不会驳姚崇明的面子,“一切都听老爷安排,馨姐儿性子腼腆,若是她愿意跟着妾身出去走动,妾身便拿她跟怡姐儿一样看待!”
 
    “辛苦夫人了!”姚崇明这句谢倒是真心实意的,没有了姚可柔从中作梗,如今他们的夫妻关系倒是一派和睦。
 
    姚可怡终于也成了嫡女,多年前姚可容被记作嫡女时,她心里是多么的不甘和愤怒,可是时间是一计良药,渐渐抚平她内心的沟壑,恢复容貌之后的她也看淡了身份这个东西,是嫡是庶都无所谓了。
 
    她曾经那么讨厌姚可清,她一直以为那是因为姚可清是嫡女,而她却是庶女,嫡庶有别的念头让她分外不待见姚可清,可是渐渐的经历的多了,她才明白过来,与其说是讨厌,不如说是妒忌,那个时候她其实是羡慕姚可清的,泰山崩于眼前从面不改色的从容,世间万事万物过眼却不曾入她心,她羡慕她的淡定从容,羡慕她的睿智果敢,羡慕她所有她没有的那些……与身份无关。
 
    姚可怡要过继到朱氏名下的消息传开,代姨娘和姚可容都十分高兴,当年姚可容是因为姚可怡的缘故才能被记作嫡女,这些年来她一直对姚可怡充满愧疚,如今姚可怡也被记作嫡女,总算能让她减轻一些心里的愧疚感。
 
    姚可怡去见朱氏,朱氏却发现姚可怡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高兴,“你好像并不怎么高兴?我记得你以前是十分想要一个嫡女的身份的,我也答应过你,一定会让你得偿所愿,如今我总算是办到了,可是你……”
 
    “我很高兴,母亲!”姚可怡如此自然的称呼朱氏为母亲,并不觉得不习惯,“当年您治好了我的脸,如今又给了我嫡女的身份,虽然母亲您现在已经在姚家站稳了脚,不再需要我帮您做什么,但是您对我的恩情,我会永远铭记在心!”虽然已经看淡了这个身份,但是朱氏践行承诺给了她这个身份的这份情她却要永远记住。
 
    当年姚可怡毁容之后,朱氏用从苗家盗来的秘药治好了姚可怡,并且二人结成同盟,相互扶持,虽然当初两人是各怀目的相互利用才走在一起,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却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朱氏一帆风顺,力所能及的时候也想多帮帮姚可怡。
 
 443、下嫁
 
    朱氏要过继姚可怡,姚可梦也要记在小苗氏的名下,这么大的事儿,唐氏听说后吓了一跳,急急忙忙写了信送往冒州,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她写的那封信就原封不动的搁在了她的枕头上,正打算午睡片刻的唐氏看到那封信,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
 
    晚上姚可清房里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姚可清睡的极沉,并没有觉察。
 
    几天不见没想到她竟然憔悴成这个样子,宋子清整个心疼的都揪成了一团,轻轻触碰那张没什么血色的脸,柔软而嫩滑的手感让他上瘾了,舍不得离开。
 
    她治家倒是有本事,消息捂的严严实实的,她都病了好几日,他安插在府里的探子却一丝都没有察觉,若不是截获了唐氏的信,他还不知道她竟然病了,还病的那样严重,警觉如她,却丝毫没有觉察到他的碰到,他的抚摸她也毫无知觉。
 
    宋子清今天晚上来的目的一是探探姚可清的情况,而是商量商量唐氏的事,但是一看到姚可清憔悴的模样,他就舍不得让她再受累了,如此只能他自专一回了。
 
    一连数日,宋子清晚上都会偷偷的来看姚可清几眼,而姚可清却毫不知情,白天精神好的时候想着有好些日子没有宋子清的消息了,他也不曾写信来,觉得有些奇怪,又挂心姚景行那边的进展,强撑着精神写了封信,还未写完自己就先皱眉了,信上的字跟自己正常情况下写的也差了太远了,将信纸揉成一团丢了,歇了写信的心思。
 
    安平郡主从宋子清处得知姚可清病了的消息,匆匆忙忙来看她,“你……你怎么病成这样了?”
 
    安平郡主从未见过姚可清如此虚弱的模样,吓的都有些结巴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