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棠锦——玖拾陆

时间:2017-12-11 16:15:36  作者:玖拾陆
 
    可梁嬷嬷,却与这两类都不同。
 
    苏润卿就说过,梁嬷嬷到浣衣局时就已经二十多岁了。
 
    浣衣局里当差,也不在乎年纪,本就设在宫外,也不讲究多少规矩,能有掌事太监点头,手脚麻利就好。
 
    梁嬷嬷洗了三个月,得了尚服的亲睐,提入宫中做了女史,直到许多年后,又被挑到了公主身边。
 
    尚服对梁嬷嬷而言,便是恩人。
 
    否则,还真是于嬷嬷说的,梁嬷嬷只怕还在洗衣服。
 
 第二百一十一章 侄女
 
    马福引着王氏走进了衙门。
 
    不起眼的角落里,陆毓衍低声问身边的安公公,道:“是她吗?”
 
    安公公眯着眼,道:“虽然身材胖了许多,但那张脸的确是橙玉,她跟了公主许多年,杂家不会认错她。”
 
    陆毓衍道了谢。
 
    只看画像,又是多年前的故人,未免于嬷嬷认错,陆毓衍让杨府尹寻了个由头,请了王氏到衙门里,让安公公来认一认。
 
    安公公是从李昀幼时就伺候他的,从前在韶华宫里,也经常见过长安公主与她身边的人手,由他来认,不会出岔子。
 
    “她家里的状况,公公晓得吗?”陆毓衍问道。
 
    安公公嘿嘿笑了笑:“杂家可不是那等打听宫女状况的人,除了她姓王,山西人,杂家就都不知道了。”
 
    送走了安公公,谢筝与陆毓衍一道又去了狄家。
 
    管家搓着手,道:“我们姨娘刚去了衙门里。”
 
    陆毓衍道:“狄老爷遇害,狄夫人又不管事,这白事全靠王姨娘一人操持了。”
 
    “可不是,”管家叹了一声,“姨娘也不容易。”
 
    “给狄老爷老家报信了吗?狄夫人娘家呢?”陆毓衍又问。
 
    管家摇了摇头:“老爷老家那儿都没人了,我们夫人的娘家在江南,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
 
    “平日里走动的姻亲也没有?”陆毓衍奇道。
 
    管家道:“没有的,姨娘的娘家人听说是进京了的,可、可姨娘说,虽然是她掌着家里事情,但不能越过夫人,她的家里人,不能像亲戚一样正儿八经的上门来。”
 
    陆毓衍微微颔首。
 
    狄水杜死在梁松手上,按说他与梁嬷嬷是同乡,又靠着梁嬷嬷走通的路子,与梁松不该起纷争才是。
 
    若有纠纷,大抵是为了裕成庄。
 
    橙玉作为眼线,她传进公主府的讯息,也许是纠纷的起因。
 
    只是,橙玉是她进宫之后才取的名字,要寻些相关事情,就无从下手了。
 
    管家不晓得王氏娘家状况,谢筝又去问了狄夫人。
 
    狄夫人依旧是一问三不知,只说这妾室是狄水杜要抬回来的,她不管俗事许久,就越发不会去管王氏的来历,免得惹了狄水杜的嫌。
 
    谢筝只好退出来。
 
    走在园子里,身后脚步声匆忙,谢筝回过头一看,一个胖乎乎的嬷嬷急匆匆过来。
 
    “妈妈寻我?”谢筝问她。
 
    “姑娘向我们夫人打听姨娘家里事情,我是管采买的,我记得一桩事,”嬷嬷将谢筝拉到一旁,压着声儿道,“差不多是三四年前,有一个叫王灿儿的来寻我,她自称是姨娘的娘家侄女,刚进京没多久,在城西的一家胭脂铺子里寻了差事,问我说,府里买胭脂,能不能去她们铺子里买。
 
    我当时一听,这是好事儿啊,买谁家的不是买,我向那王灿儿买,还能让姨娘高兴高兴,我自然是答应了的。
 
    哪里知道,我买了之后跟姨娘一说,姨娘整张脸就沉下来了,她说她没有叫王灿儿的侄女。
 
    这可把我弄懵了,姨娘发了火,我哪里还管什么真侄女假侄女,再不敢做这门生意了。
 
    后来,那王灿儿寻上门来问我,我就说她了,都怪她乱攀亲戚,害得我在姨娘跟前吃了一顿排头。
 
    结果那王灿儿比我还生气,骂了姨娘一通,说她住在这么好的宅子里,却要跟娘家人撇清关系了,骂得可真不好听。
 
    姨娘身边的婆子过来,把王灿儿拉走了,后来就没来过了。
 
    隔了老久,我问那婆子,王灿儿是不是姨娘的侄女,那婆子那天吃多了酒,稀里糊涂就点头了,酒醒了特特关照我说别说出去。
 
    我琢磨着衙门里来问,我还是要说给你听的。”
 
    谢筝道了谢。
 
    从狄家出来,谢筝就去了那家胭脂铺子。
 
    冬日的下午,街上行人不多。
 
    谢筝走进了铺子里,左右张望着。
 
    铺子的生意还不错,有几位女客正在挑选。
 
    女掌柜三十出头模样,长得清秀,妆容十分得体,迎上来道:“姑娘来看胭脂?”
 
    谢筝笑着道:“王灿儿姐姐今儿个当值吗?”
 
    女掌柜一怔,道:“灿儿姑娘前年就不在我们铺子做了。”
 
    谢筝佯装诧异,道:“我与灿儿姐姐年幼相熟,她跟着家里进了京城,一直与我写信,她告诉过我,她在这铺子里卖胭脂。
 
    前两年,我随着父母去了旧都,书信也就断了。
 
    这次进京来,我想着来寻寻灿儿姐姐,不想,她已经不在这儿了。
 
    掌柜的,她是嫁人了还是出了什么状况?如今还住在京城吗?”
 
    女掌柜打量了谢筝几眼,见她模样端正,说话也客气,不似胡乱寻事的,便道:“从前是银钱不足,才在铺子里做活的,如今王家收成好,就让她回家里去,学些琴棋。还在京中住呢,就住在帽儿胡同,门口有棵大树的就是。”
 
    “帽儿胡同?”谢筝挑眉,道,“我在旧都时听个京里人说过,帽儿胡同住了不少有钱人哩,王家收成好,竟然那般好了。”
 
    女掌柜哈哈大笑起来:“不止帽儿胡同一座宅子,王家如今呀,也是大户了。”
 
    谢筝连声道了谢,这才从铺子里出来,一眼就瞧见了等在街口的陆毓衍。
 
    快步过去,谢筝抬着头,低声与他道:“是帽儿胡同的王家,而且家宅不少。”
 
    陆毓衍勾起唇角笑了笑,有些意外,又没那么意外。
 
    松烟去帽儿胡同打听,陆毓衍与谢筝回到了顺天府里,从库房里翻找王家的契书。
 
    帽儿胡同里,姓王的山西人,就只有一户。
 
    宅子是两年前买下的,费了不少银子。
 
    依着买主的名字,翻到了天黑,又翻出了几张地契,皆是这一两年间购入的。
 
    别说是加在一块,即便是一座宅子,都不是小数目。
 
    即便王氏掌着狄家内院,又是公主的眼线,这些银子,也不是她日积月累能够拿出来的。
 
    若王家没有别的收入,那王氏的银子来路就极有问题了。
 
    松烟正好回来,外头的寒风吹得他鼻尖通红,他站在炭盆旁去了去寒气,这才向陆毓衍回禀王家的状况。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方向
 
    王家搬进帽儿胡同有两年了。
 
    搬进来之前,宅子重新修缮过,王家大门看起来都比周围邻居家的簇新。
 
    松烟在胡同里转了转,大冬天的,也没有三姑六婆站在胡同里唠嗑东家长西家短的,想打听状况,一时还寻不到人。
 
    绕到后门附近,也是赶巧了,王家的两个姑娘向走街串巷的货郎买了些绢花胭脂,那货郎目送王家后门关上,把铜板收好,挑起货担又要走。
 
    松烟上前向他打听。
 
    那货郎打量了松烟两眼,奇道:“怎么?衙门里还打听这王家事情?”
 
    松烟吃惊,指着自个儿道:“你认得我?”
 
    “我认得啊,”货郎点头,道,“**夫一块弄死了亲夫的冯王氏,你还记得吧?她跟我一样是卖这些小玩意儿的,冯家出事时,我还去看了的,认得你的。”
 
    如此一说,松烟也就明白过来了。
 
    只不过,当时那胡同里乱糟糟的,围了不少看戏的人,因此,货郎认得他,松烟却不认得那货郎。
 
    “是打听王家事情,他家几口人,都做什么营生,你可知道?”松烟问道。
 
    既然是衙门里问话,货郎自然是知无不言。
 
    王家的状况,货郎也是听胡同里的住户们说的。
 
    王家一共四代人住在这宅子里。
 
    松烟算了算年纪,最年长的是王氏的父母,往下是王氏的两个兄弟,这两个兄弟也都娶妻生子,也就是王灿儿这一辈的。
 
    连王灿儿在内,一共三个男儿四个姑娘。
 
    王灿儿的大哥已经添了儿子,大姐出嫁,余下的都还未婚配。
 
    这么算来,王家人口也不算少了。
 
    “王家的营生,整条胡同里的人都没弄明白过,”松烟理了理思绪,道,“既不是自个儿开铺面,也没给别家铺子做工,除了大冬天,只要不下雨,王氏的几个兄弟都坐在胡同里,与邻居们打牌下棋,从没见过他们去做什么生意。
 
    有人问过,这一家子老小吃喝嚼用的银子是哪儿来的,却没问出个结果来。
 
    因而胡同里有传言,说王家的银子只怕来路不大光明,不是赌来的就是讹来的,这才说不出口。”
 
    谢筝听了,转眸看向陆毓衍:“看来,王氏的银子果然有问题。”
 
    陆毓衍点了点头:“尤其是这一两年之中。”
 
    这一座座宅子,别说是王氏了,便是添上狄水杜,都是不够的。
 
    除非,这些银子来自裕成庄。
 
    “驸马想换掉狄水杜,莫不是……”谢筝喃喃道。
 
    思索间,一个念头划过了脑海。
 
    狄水杜与王氏是相互制衡的,狄水杜动了裕成庄的银子,按说该中饱私囊,又怎么会给王氏这个眼线添这么多宅子?
 
    “这两人狼狈为奸,亦或是王氏发现狄水杜的手脚后,以此要挟。”陆毓衍将谢筝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松烟听罢,一拍掌心,道:“狄水杜和王氏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那梁嬷嬷肯定是气愤的,梁嬷嬷与这两人反目,狄水杜死在梁松手上便不奇怪了。”
 
    这一切都只是推断,并无证据,但好歹寻到了个能把事情串起来的方向,也算是有了进展。
 
    夜幕沉沉。
 
    公主府里,长安公主勉强用了晚饭,又转身进了书房。
 
    李昀到的时候,长安正站在大案后头,提着笔画着什么。
 
    浓黑的墨汁染开了,长安公主蹙了蹙眉头,将纸张揉作一团,扔进了一旁的纸篓里。
 
    里头,已经有十余个纸团了。
 
    “皇姐在画什么?”李昀开口,见长安公主抬头,他示意内侍将食盒放在桌上,亲手打开,道,“娘娘怕皇姐吃不好,特特让御厨房备了你小时候最喜欢的丸子羹,层层棉布裹着来的,还热着呢。”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