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宏昌票号也不是开了一年两年了,而是十几年。这十几年里,请大家想一想,宏昌票号可有短过大家的利钱?没有!大家既然相信我项某人,项某人自然不会让大家失望,还请大家勿要担忧,这个银子宏昌票号不会赖,项某人也不会赖!”
一片寂静中,人群里突然有人说道:“这话你就不用说了,咱们耳朵也都听出了茧子。你就说吧,是有银子还是没有银子?”
“自然是有的,项某人不是说了,哪怕是倾家荡产,这个银子也不会短了大家的,只是需要时间筹,请大家稍等片刻,银子马上就来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突然人群外传来一阵骚动。
随着人群往两边分开,一行车队往这里驶来。
大概有十多辆车的模样,上面堆放的全是一个个贴了封条的箱子。车停下后,便有几个伙计模样打扮的人,将车上的箱子一个个卸下。
与此同时,一名穿着宝蓝色直裰的年轻男子也来到项青山身前。
“高东家!”
“项大东家!”
“替老夫谢谢贵号的王大东家,老夫汗颜,大恩没齿难忘!”项青山拱手作揖道。
高东家笑了笑:“项大东家客气了,我两号之间本就有合作,一直守望相助,万万不当如此说。”
项青山点点头,便来到一个箱子前,把其上的封条撕下,将箱子打开。
随着他的动作,一箱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映入人的眼帘中。
俱是二十两一锭的银元宝,一个个整齐地码在其中。
他掀开一个箱盖,又去掀另一个箱盖,一口气掀开了十多个箱子。这期间他似乎十分激动,步履蹒跚,面色百感交集。
众人就这么看着他,直到他有气无力地弯腰立在一个箱子前。
沉重的呼吸声,他枯瘦如柴的身子突然直起,用了最后一把力气将箱盖掀开,才拍着里面的银子道:“银子,在这!宏昌票号,在这!我项青山,在这!”
他直起腰来,直视众人,掷地有声:“我宏昌票号立世十几载,不坑不骗,世人皆知。今日老夫当众兑银,银票两讫。”
随着他的话,便有人搬来一条长案和一把椅子,放在他面前。
高东家有些唏嘘地叹了口气,道:“项大东家高义,为了筹集这批银子,将多处产业变卖,并以宏昌票号半数股额作为抵押,从我泰隆票号借了一批银子。如今宏昌票号也算泰隆票号旗下分支,所以大家着实不用担心手中的会票会落空,如此地银两不够,去我泰隆票号兑换也可。”
自然有人觉得他是夸大其词,不过会有这种想法的不过是些升斗小民。如今江南一带但凡是做生意的,且买卖做得不小的,谁不知泰隆票号的大名。
独占了定海所有份额,假以时日定会成为大昌最大票号的泰隆票号。
这时,人群里有人站出来,道:“罢,我不兑了,项大东家不容易,这么多年宏昌票号可从没骗过咱们。谁家若是有急事,去了票号里借银,从来没有落空多,息子也算的最低,比那些黑心放印子钱的,不知道低了多少。”
“我也不兑了,当年我爹重病,实在走投无路,便去了宏昌票号借银。我说明缘由,项大东家不光多借了我些,还没收息钱。”
“都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我幼年时就有宏昌票号了,希望宏昌票号能一直做下去,一直诚心诚信,我们老百姓自然是信任的。这次项大东家遭这样的大难,还能兑现所言,我就信你了。以后宏昌票号重建,我家的银子还存这里。”
人群里,接二连三有人站出来说着,因此引发一片骚乱。
“罢了,那我们也不兑了,反正也没几个钱,项大东家不至于短了我们这点。”
“走吧走吧,这些日子也闹够了。”
越来越多的人相携离开。
面对这一幕,项青山忍不住老泪横流。
票号做的就是诚信,做的就是口耳相传,所以他广修路,施恩民众,得了个善名。
可实际上,他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善,百姓嘴里黑心放印子钱的,也少不了他。
只是宏昌票号不放普通百姓,皆是大户或是商人。他从别处赚了黑心钱,扭头对普通百姓施恩,不过是做戏。
今日也是做戏。
可现在他做不了戏了。
他突然觉得自己活了这大半辈子,今时今日才似乎活得明白了些。
一旁,高升若有所思,林毅荣也是满脸感叹地抚着胡须。
人群里,一辆马车停在街边。
马车里的薛庭儴看到这一幕,面色有些怔忪,有些感叹。
……
当然,也有人上前兑银的。
在验证了真伪后,便一一兑清了。
这样的人不少,但兑出的银子却不多,大多数都是些老百姓,且都是小数额。
那些手持大额会票的商人们,或是基于宏昌票号和泰隆票号的名头,或是基于即使兑了银子,也没办法带走的顾虑,大数没有选择兑银。
不过在离开这里后,他们便拿着会票去了泰隆票号,确定泰隆票号认兑宏昌票号的会票,这颗心才真正落了下来。
当然,会是这种情况,也有宏昌票号市面上流通的会票,有半数都在薛庭儴手中的原因。
薛庭儴利用泰隆票号的独特地位,用泰隆票号的会票换了不少宏昌的会票。能用会票换的就用会票换,不能就用现银换。如今这些会票都还给了项青山,并以此作数换了宏昌票号半数以上的股额。
做票号就是如此,看似庞然大物,不可动摇,实则一旦信誉垮了,倾覆就在须臾之间。
同理,要想建立一个信字当头的票号不容易,一个存在了近二十载的票号,让它一直立着比吞并了要好。
最重要的是,江南不能乱。
薛庭儴遥望着那片人群,眼神飘忽着,像似在看那里,又似乎不是。
半晌,他指节轻叩车壁,马车便缓缓动了。
关于福建广东两地剿寇之事,一直没议出结果。
反对的朝臣比想象中更多,且更为坚决。
而多数都是高举着定海位置关键,当初组建浙江水师就是为了定海开阜,如今哪能本末倒置,将浙江水师派往福建广东剿一伙儿海盗之理的说法。
这说辞实在太犀利,谁也不敢打包票浙江水师前往福建广东,就一定能剿得了那伙海盗,且定海不会出事。
最重要的是内阁一直拦着。
今日早朝之时,作为吏部给事中的陈坚突然上书了。
陈坚上书的主要核心点是堵不如疏,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他大量列举了前朝沿海一带倭寇肆掠的许多例子,并对这些例子进行阐述了,解说了海寇和海禁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关联。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前朝每次闹倭寇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朝廷对海禁把控最严格的时候。倭寇并不只是倭寇,还有许多过不下去的沿海百姓,朝堂上几乎人人皆知。
可人人皆知的事情,都选择了忽视,无外乎其中牵扯了巨大利益。
而到了大昌,沿海一带也闹倭寇,可倭寇闹得却并不厉害。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走私的海商以金银作为贿赂,收买大量朝廷命官为其庇佑,所以人人皆知,人人皆无视。
走私猖狂,朝廷收不了商税,中饱的是那些贪官污吏的私囊,而朝廷却连赈灾打仗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与其如此,不如广开海禁,为朝廷广纳四海之商税,而海寇肆掠的事自然迎刃而解。就算不能解,是时有了大量银子,也能扩建水师,大修战船,何愁不能扬我大昌之国威。
陈坚的这次上书是把最后一层遮羞布,当着朝野上下所有人的面撕了下来,几乎直戳核心,让人辩驳不能。
谁都没想到本是在打浙江水师去不去福建广东的仗,怎么就又变成重提大开海禁之事了。
因为陈坚的上书,早朝拖了近一个时辰才结束,事情并没有论出个究竟,可已经有许多眼明之人知道风暴就要来了。
下了朝后,吴阁老罕见没有去内阁,而是回了吴府。
他面色阴沉,浑身充斥着一股低气压。
这几日吴阁老一直心情不太好,下人们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姑娘回来后,老爷就发了几场怒。
姑娘失宠了。
这是吴家上下都知道的事。
姑娘命数和老爷相克,所以老爷才会多年无子。姑娘走后,冯姨娘就怀上了,转年就给老爷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老爷花甲之年喜得麟儿,吴府大摆喜酒,吴家上下喜喜洋洋。
可突然姑娘回来了,老爷连着多日脾气阴晴不定,多少下人受了连累。
她回来做什么,不是自讨没趣,还不如不回来!私下里,没少有下人这么说。
吴阁老怒气冲冲来到吴宛琼住的院子里,与之前雕梁画栋、堆金积玉不同,这院子空得久了,也没有人气儿,柱子上的漆都脱了。
再加上冯姨娘当家后,这院子里的东西都被收进库房,说是放久了败色,怕丢。平时每年都要修葺一二,也没再修了,虽不至于破败,可看着就显得寒碜。
这趟吴宛琼被叫回来,可不是叫她回来长住的,而是吴阁老为了宣泄自己的怒气。
她如今被禁足在这院子里,亲爹明摆着厌弃,下人们自然忽视,再加上冯姨娘有意无意的小鞋,也因此显得格外潦倒。
“你这个丧门星!”
吴阁老像一阵风似的刮进来,吴宛琼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巴掌扇在脸上。
“你这个丧门星!丧门星!你知道你干出的这些事,要让我吴家付出何等的代价?你爹一辈子的脸丢光了,竟要去向那姓徐的低头,如今、如今……”
吴阁老又踢又打,见吴宛琼被扇到在地,就用脚使劲踢着。
他何曾这样过,明显就是怒到极致。
也许别人不知,吴阁老怎会不知陈坚今日为何会提到这出。本来陷入僵持的事,近一年多来无人再提,今日突然提,无外乎因为知道他不会反对。
他不光不会反对,他还要举双手赞同。
若是他一人也就罢,他背后还站着无数个沿海一带的官员。动了别人的利益,哪怕他贵为阁老、次辅,也会人心尽失。
一个小小的宏昌票号,竟让他掣肘至此,且吴阁老知道还没完。只要那些东西在那人手里握着一日,他就要一日受对方威胁。
好你个泰隆票号!好你个薛庭儴!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这个丧门星的女儿!
“你这个丧门星,你怎么不去死!你祸害你爹半辈子没儿子,如今还要把你爹的命祸害掉!当初你生下时,就该把你掐死了才是!丧门星!”
第221章
吴宛琼抱着肚子使劲呛咳着,嘴角泌出一道血丝。
吴阁老惊醒过来,这才发现自己干了什么。不过这怔忪也只是一瞬,很快他厌恶地看了对方一眼,拂袖而去。
莺歌哭着跑进来,扶起自家姑娘。
此时的吴宛琼狼狈至极,脸上红肿一片,发髻散了,衣裳也脏了,整个人形若槁木,一片死寂。
“姑娘,姑娘!你们都死了,就不知道来帮帮忙?”莺歌对着外面骂道。
这才从门外跑进来几个小丫头,帮着她将吴宛琼扶了起来。
这些小丫头都是这次吴宛琼回来后,府里刚送过来的,以前吴宛琼身边服侍的丫头,早已不知流散府中各处。
没人想到她会回来,她也不该回来,这里早就不是她的家了。
吴宛琼眼中干涸,竟是没有眼泪可流。
……
莺歌将吴宛琼扶上榻,便匆匆跑出去找大夫。
那些小丫头们个个不顶用,这几日她早就领教过。如今吴府后宅是冯姨娘管着,莺歌再是傲气,这会儿也坚持不住了。
去了冯姨娘住的院子,里面一片繁花锦簇,丫头们婆子们个个衣着光鲜。不过是个姨娘,门前竟站了四个打帘子的丫头。
莺歌忍着气强笑说明来意,一个丫头将她请进去。
到了里面,冯姨娘正抱着小少爷哄着。
白白胖胖的奶娃,看着就招人喜欢,可莺歌眼里却是藏了针。若不是这两个人,她和小姐何至于会沦落到这种境地。
“你回去劝劝姑娘,让她别和老爷生气,老爷也是气在头上,过阵子就好了,我这就让翠儿去请大夫来,本来按理说我该去看看,可这两日小少爷不舒服,又只要我不要奶娘,还望姑娘不要怪妾身失礼。”
冯姨娘笑吟吟的,年轻的脸光滑白净,是个美人儿。
可看在莺歌眼里,却只剩了虚情假意。
“奴婢替姑娘谢谢姨娘了。”
莺歌走了,冯姨娘身边的丫头替主子抱屈:“这还是个丫头,不知道还以为是哪家的小姐,真是有其主必有其奴,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以前也就罢,如今姨娘可是管着家,还生了小少爷。”
“噤声!”冯姨娘斥道,眼波流转之间,带着颗小痣的嘴角微翘:“与这等人计较个什么,丧家之犬罢了。”
连着几日,朝堂上关于开海禁之事,闹得是沸沸扬扬。
眼见论不出来个章程,嘉成帝索性开了廷议。
六部的高官俱都到了,与之前一样,一旦有什么事关朝政的大事,却又一时难以抉择,都是采用投票的形式。
每个官员一票,皇帝两票。
一旦投票结果出来,谁都不得再有异议。这招数乃是建朝初期就有,恰恰正是这些文官们和皇帝博弈的一种手段。
而之前在各地设立市舶司就是因此受阻,如今也算是老调重弹了。
见此,主禁派的俱是松了口气。
大家同朝为官,谁主禁谁主开,都是门清。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次应该还是主禁派的赢。
按官职从高到低开始投,第一个是徐首辅。
徐首辅的态度没有疑问,自然是和嘉成帝统一战线主开派的。
一长一短两根木签,他投了那根长的。
轮到吴阁老时,他显而易见地犹豫了下,也把手中的长签给了负责收签的太监。
“吴阁老,长签。”
太监有些细尖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小太监手里那根长签上。
195/248 首页 上一页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