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我,快穿,大佬!——云弎

时间:2018-11-02 09:16:05  作者:云弎
  “傻宝儿,你那点束脩顶个啥用,好好去学字,长大了若能考个秀才,咱家还能免了赋税兵役不是更好?”
  这话是纯属安慰年幼不知事的孩子的。
  众所皆知,本朝未有过女子考取科举记录,不是女子们天生就愚笨,也不是律法规定不允许女子考科举,实在是女郎们及笄后便嫁人生孩子,哪有男子方便?
  女郎们在教育资源上又远远不如男子,便是那些号称才女的也不过是通读诗文罢了,因此也没人考过。
  大人被女孩一打岔一时间也没了那么多忧虑,再难总归是熬得过去的,他们家尚有余粮出,村里也不知有多少个家庭要饿肚子了。
  蒋氏摸摸自个闺女毛茸茸的脑袋,说完那句话便自个儿失笑,不曾想,那孩子竟乖乖点头说:“好!”
  软软糯糯,却掷地有声,亮晶晶的眼神里闪烁着认真地光芒,差点便让人信了这孩子的童言稚语。
 
 
第73章 科举女状元之权倾天下
  两日后,不待官府来征人收粮, 闻大郎便抱着三岁半的闺女下了山, 往镇上去。
  镇上学堂的先生是个蓄有半长胡须, 两鬓斑白的中年男子, 面容平凡,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眼神清明气质清正,还算得端正很有些架势。
  依着他年近四十的年纪,算是中高龄,在镇上人人尊称一声霍老先生。
  “霍先生,您看, 这是我家小女, 小名宝儿。”
  闻大郎和霍先生年龄差不多, 便直接喊了霍先生,语气里掩饰不住的对有才学有见识的读书人的崇敬和对闺女前途的惴惴不安。
  他憨厚的面容希冀地看向抚着胡须的先生,手里紧紧牵着他家宝儿,一动不动站着活像一尊雕像, 分明是紧张到了极点, 除了一张嘴还会动弹,四肢皆有些僵硬。
  那先生一双眼睛犀利的上下打量不到人大腿高的小女孩,上下扫视几眼,眼见女孩毫不畏惧与他对视,眼神清亮很有些慧光,着实大胆灵气得不像个三四岁的娃娃, 这股子镇定倒将她边上五大三粗的阿爹给比了下去。
  老先生忽然和蔼一笑,点点头:“宝儿是吧,这名儿不错,放心将小女郎交到我这,每隔十天休沐两日来接人便是。”
  接下来闻大郎恭恭敬敬送上了带来的束脩,包好的腊肉干和几斤米面外加一两银子,这便是这一年宝儿的所有学习费用了。
  在这小镇上的这所学堂,并非霍老先生一人开办的,另有以为教书先生和镇上刘员外以及县城的县令出资扶持。
  缴束脩一为表达对先生的敬意,二为出力所能及的费用,穷人便出得少,富人出得多些,只要先生允了便无大碍。
  闻子吟不知道自家给的够不够,但霍先生眼神未变,笑呵呵地让身边跟随的童子收起来,挥挥手让闻大郎回去,只道会安排好孩子所住之处。
  学费尚且再其次,书本费用便是一项大头,闻大郎为了女儿识字的是操碎了心,自是打听了许多。
  他离开之前早有准备,将一个小包袱给女儿背上,里头便有日常所用衣服等物品,再有三两碎银及一串铜板。
  先生开课后会下发书本,除了必要几本,其余皆要掏钱购买,要自行购买的还有笔墨纸砚,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闻大郎对这些不太懂,听人说但凡开课后若无纸笔的,小童会带领学生前去购买,在小童指点下购买的会更适合初学孩童所用,因此他直接放了银子供闺女用。
  “宝儿,乖乖听先生的话,等旬休爹爹再来接你可好?”
  闻大郎一身壮汉气息,半蹲着身子和女儿平时,连说话的语气都温柔无比。
  这情景莫名违和,分明是有些好笑的,年幼的书童不知事没忍住捂住嘴巴笑了,待触及先生严厉的眼神立马红脸闭了嘴。
  那女孩乖乖点头,思及爹爹这几年为了给她攒学费吃了不少苦头,连着脸都沧桑了不少,她歪头思索两秒,她白嫩小手扒住爹爹的大脸,吧唧一声亲在下巴上,“阿爹放心,宝儿听话。”
  闻大郎被女儿猝不及防的香了一口,有那么一刻发蒙,女儿虽说乖巧到底是过于懂事,未曾这么亲近过。
  他的脸红通通一片,所幸常年在外干活被晒黑了肤色,黑红黑红的倒也看不出来,在外人面前维持了他作为爹爹的脸面。
  “宝儿乖。”
  五大三粗的壮实汉子一步三回头地告别的女儿,有那一刻后悔送女儿来学堂识字了,十天才见一次面,他的宝儿这么小,让他怎么放心?
  他不停回头看着女儿牵着先生的手向学堂里面走去,小小的身子越走越远,直至童子关了门再也看不见。
  汉子红了眼,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宝儿好,阿母说得对,他和孩子娘也不知能活几年,若是顾不到宝儿及笄,哪能放心。
  送宝儿来学堂,待来日能识文断字了,说上一户镇上的殷实人家,嫁人后不必辛苦劳作,便是最好的了。
  闻子吟便在学堂安顿下来了,这里的学堂也算是封闭式了,除了入学那日童子领着买了笔墨纸砚和书本,没事便不能溜出去。
  镇上只有这么一间学堂,学生多,先生平日很忙,除了学问上的事找先生之外,其余事情只管找书童。
  这里的先生不止一个,霍老先生是教的幼学启蒙和读书教育,而另一位先生姓华,则教的是作文教育和八股文等,他的学生年龄段偏大,一般是冲着考科举去的学子。
  宝儿是学堂里唯二的女学生,另一个是刘员外据说很疼爱的孙女,也是三岁的样子,长得圆润圆润胖乎乎,见了宝儿十分好奇。
  闻子吟在先生书童的安排下住进了学堂宿舍,另一位舍友便是这位三岁的小胖妞。
  “你唤什么?”小胖妞好奇问道。
  闻子吟皱眉思索,先生尚未给她取名字,说是还需斟酌几日。
  她道:“宝儿。”
  “哇,宝儿啊,我名宝珠,与你甚像!”
  因着名字上的缘分,小胖妞认定了这个朋友,除了略带娇气外,倒还算好相处,还是个讲义气的性子,将家里带来的糕点吃食都分与好友吃,照小胖妞的说法大家都是宝儿,就该同吃同睡,可开心了。
  那厢送了宝儿到镇上,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总算干成了一件大事,他们不指望宝儿学成啥样,站在长辈疼爱儿孙的角度上,只想给宝儿一点安身立命的本事罢了。
  没几日官府便到了大阳山下的三个村征兵来了。
  出不起钱粮的无奈之下只能让家里的年轻汉子去参了军,而还能吃得上饭的,咬咬牙勒紧肚皮也要出了这钱粮,不让家里的壮劳力出去送死。
  闻家也是凑了粮食外加一贯铜板代替,官府约莫收了一半钱粮和一半的人,满意地回去了,让登记在录的这些人收拾收拾和家人告别后,后日便要上镇上集合,会有人来接。
  天气越发干燥起来,地里的粮食收割得差不多了,闻大郎驾轻就熟地下了山在学堂门口等了半个时辰。
  大约暮色时,学堂的大门一开,年龄小的学生哗啦啦率先跑了出来,年纪大些的学子待这些小孩儿们走完,便三五成群地结伴而出,周身带着读书人特有矜持和年轻人的朝气。
  闻大郎眼尖,在一群小不点当中并没有见到他的宝儿,反而是几个青年学子边上混着一个矮小的身子,其中一个着青衿的青年瞧着她可爱,作势要抱起她,被小小年纪端着读书架势的团子矜持拒绝了。
  “师兄不可放荡,先生有言,有才学者应言行彬彬,方德才兼备。”
  闻大郎走近前,就听见他家闺女小小一个人儿仰着脑袋板着小脸,一本正经的对着那青衿学子说道。
  意思他听不懂,听那语气大约是教训?
  边上几个结伴的学子或拿扇子捂嘴,或长袖掩面,忍不住笑了。
  被刚学字的小豆丁教育了,那男子也不恼,笑眯眯趁其不备捏了一把还仰着小脸的女孩胖嘟嘟的脸蛋,算是报了仇。
  待女孩被她阿爹抱走了,几个同窗学子方才忍不住放声大笑。
  “哈哈,今日之事我定要写入同窗志,幼学何时来了个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从未见过!”
  “观延难得被训,还是被个三岁娃娃训斥,实乃平生趣事!走,去酒楼喝两杯,我做东庆贺下。”
  那被称呼为观延的年轻男子被几个同窗调侃也未动怒,他挑挑眉毛,噙着笑和同窗好友勾肩搭背前去镇上最大的酒楼吃酒。
  “宝儿回来了!”
  “乖宝儿,想死祖母了,祖母抱抱。”
  闻婆子比大儿媳,孩子她娘速度还快,率先从儿子怀里抱走了她乖孙,一连香了好几口,方才过瘾。
  “宝儿没在十天,祖母吃饭都不香了,睡觉也不好安眠。”
  “祖母乖,吃饭吃饱饱。”
  闻婆子分明是逗着孙女玩的,这小不点一本正经地安慰,倒让人哭笑不得。
  在家呆了两天,闻大郎又将宝儿送了下去,这回倒是有些习惯了。
  想着女儿拿着半人高的树枝比划,教她祖母识字就有些忍俊不禁。
  小的教的有模有样,老的为了鼓励孙孙好好识字,竟也咬着牙写出了几个笔画出来,回头还跟乡亲们吹,说她也是认过字的人了,待得到村民艳羡目光,才喜滋滋地回家。
  这样十天一个来回,日子过得很快。
  闻子吟起初在学堂老老实实地学,后来发现这些启蒙教学太过简单,老先生教书进度十分慢,甚至会因为个别跟不上的孩子拖慢进度,这样一来不知何时才能学到其他东西。
  因此便慢慢地展现自己不一样的一面。
  这一日幼学开始学习读书,读的《幼学琼林》,老先生念一句底下的小豆丁们跟着摇头晃脑念一句。
  待念得差不多了,便连贯念一大段,一开始一句跟一句,年幼的学生们跟得还算流畅,一段便有些稀稀拉拉,在这些念书声中,唯有一道女童声音格外有力流畅。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霍先生顺着声音看过去,面色开始严肃,眼睛灼灼盯着那背书的女童。
  他特意抽了几段还没教过的,他念一次,这个有着过人天赋的孩子果然准确地复述了一遍。
  这个发现让霍老先生喜不自胜,在这之后,开始特意关照闻子吟。
  见她对自己超纲的教育,毫不吃力,不仅过目不忘,且一点就通,便逐渐区分了闻子吟与普通学子的教学方式和进程。
  在这个时代,科举除了学识之外,还看脸的。
  霍老先生长得平庸,一身学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考了几次屡中不第后,便歇了再考的心思,捧着个举人的功名回乡教书。
  现下发现了一颗尚未开发的美玉,心有期望,一心要把手里的璞玉雕琢成美玉,教得越发用心了。
 
 
第74章 科举女状元之权倾天下
  学堂西侧的屋子里,稚声稚气的朗朗读书声中唯有一道小身影显得尤为特别。
  那女童坐在靠近先生桌案旁边另设立的一套小桌椅上, 身着缩小版的青衿学子服, 她并未读书, 而是板着小脸一笔一划认真地在宣纸上写着字。
  待下面小学子们朗读声停下, 旁边的老先生走过去:“可写好了?”
  闻子吟放下毛笔,点头道“回先生,写好了。”
  霍老先生拿起桌上的宣纸,细细端详。
  孩童腕力尚且不足,但字迹笔画之间还算端正,也无写错之处,这段时间的字没白练, 能在短短时间将其余学生念的内容照着书写下来, 已是不易。
  随后老先生布置了作业, 练大字两篇,背熟文章两篇。
  而闻子吟的任务就更重了,霍老先生知道他这个学生过目不忘的本事的,因而布置的课业又加重了几分, 另从自己书房里拿了几本书让她带回去看, 随后便宣布放堂。
  “还记得先生教过什么吗?”
  “记得!唯有学习不可懈怠也。”孩童们听到放堂眼睛一亮,齐刷刷地摇头晃脑照背着先生往日强调的话。
  霍老先生一捋胡须,笑着眯眼:“不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习字一日不可荒废,过完元辰后, 先生可是要检查你们的作业情况,倘若有一丝懈怠,定要责罚!”
  “先生说得是!”
  闻子吟上了学后有幸趁着先生不在的时候,偷偷拿过先生书房里的书看过。
  便知道了这里是一个名为东槐的国家,当今皇帝登基三载,若是等过完元辰便是四载了,元辰在这的意思就是过年的意思。
  闻大郎单手抱着女儿,背后还挂着个竹篮子,另一手也提着东西。
  过两日便是元辰,闻老婆子给了银子吩咐他顺道采购些东西好过年节。
  粮食自是不用买,家里自己种的还够吃,就是没有白面包饺子,闻大郎买了几斤白面,看着怀里打着瞌睡的女儿,想了想又叫店家称上一斤红糖,另拿了几块麦芽糖。
  闻子吟醒过来的时候,闻大郎正在买猪肉,街道上人声鼎沸,哪怕已近日暮依然热闹得很,大约是跟元辰已近有关系,无论是小商小贩还是开在街道上的店家都指着过年赚上一大笔银子。
  往日里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的百姓们,也舍得在这个时候多买点东西犒劳一年辛苦的自己和家人,小孩子们更不必说,最是欢喜的便是过元辰。
  “宝儿可想要什么礼物?”见女儿醒来一双清澈大眼睛乌溜溜地四处乱看,闻大郎压低声音问道。
  前面有捏着糖人的商贩和扛着糖葫芦把子的四处乱晃的卖货郎,见女儿眼神瞟过,闻大郎笑笑便上前买了一串。
  “糖人还要不?”
  见女儿摇头拒绝,闻大郎干脆去了书店,父女俩挑了一小叠宣纸和两本书,闻大郎不认得字不知道那是什么书,是女儿挑的,他只管付钱就是。
  两本书外加一叠宣纸便占了今日购买的东西的大头。
  因而读书难读书贵,平民百姓们就是再想给家里的孩子启蒙读书,也要顾虑是否负担得起,像闻家这样一大家子在村里靠着地吃饭,还勉强能填饱肚子,另外做活赚钱给孩子上学的,也是不多见的。
  有那等钱盖个好一点的房子,岂不是美得很?读书便是一件源源不断烧钱的玩意,除非你能保证手里的钱粮足够糊口,否则谁也不敢冒那险。
  闻子吟自是知道这样的情况,与她一块在学堂上课的小朋友们,家里大多是镇上的殷实人家,鲜少有像她这般农户出身的。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