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双生锦——天际舟

时间:2019-01-07 10:11:24  作者:天际舟
  这样难得的盛事,莫说能进去,就算在外面议论几句,也觉得自己参与其中,可做一辈子的谈资。
  “那可是皇宫,你们回来可得好好给我们说道说道,开开眼界。”
  “一定一定。”一名中年大夫笑容满面道。
  “听说皇宫里的地面都是金子铺的,你去抠一块回来就发达了。”
  “别听她的馊主意!宫里的东西哪里能动。小心被治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同样的对话、场景,在洛阳城里各处发生着。
  徐家的大门外,徐婉真上了安国公府派来接她的马车,直奔皇宫而去。在她后面,留下了一大堆看热闹的百姓。
  修文坊里则要平静许多,这里住着的都是当朝重臣,进宫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方锦书坐在马车里想着心事,今日这场庆功宴,注定了不会平静。
  举办庆功宴的地点,并非在后宫,乃是在宣政殿左侧的一处大殿。
  在这里,铺地的明砖光滑得能照出人影、蟠龙张牙舞爪地盘在铜柱之上,四周均是持戈的宫中侍卫,气氛庄严肃穆。
  进到大殿内,无官无职的百姓们,便个个都有些惶恐。不自觉的收敛了声息,根据前来引领的宫人,坐到自己的席位之上。
  大殿内,因男女有别,中间用屏风隔开,分开坐了。
  帝后尚未现身,大殿前方是来自教坊司的丝竹鼓乐奏着喜闻乐见的音乐,缓解着人们心中的紧张。
  方锦书坐在司岚笙身侧,在她周围都是熟识的朝臣女眷,比如乔家、巩家等。方锦晖作为巩家媳妇,坐在她前面一排,偷偷回身冲着她笑了笑。
  坐在最前面的,是爵位最高的国公府女眷。徐婉真因为在抗疫中当居首功,就坐在第一排。
  一曲奏罢,上来一队女乐舞了一曲,鼓乐之声渐歇。片刻之后重新奏响,这次却是宫中使用的国风雅乐。
  来了!
  方锦书捏紧了手中丝帕,知道庆隆帝、曹皇后,以及肖太后紧接着就会出场。在这次庆功宴上所发生的事情,影响长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
  接下来的变故,无人能料到。
  她曾经想过,要不要提前阻止。可思来想去,她终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方锦书并非是怕因此而惹来卫亦馨的怀疑,她是担心在这样的大事件上,贸然出手会扰乱原有的历史进程,影响最终的结果,以及相关人等的命运。
  虽然,事实再一次证明,在这样的大事上,很难因为她的出手而更改。可,她不愿冒这个风险。
  就在她思虑之间,庆隆帝、曹皇后已经出现在大殿之中。跟在庆隆帝身侧的,正是齐王。而曹皇后则亲自扶着肖太后。
  殿中众人,纷纷离座跪伏于地,山呼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太子!
 
  庆隆帝双手微抬,站在他身边的吴光启道:“平身,起。”
  “诸位,你们都是我高芒王朝的百姓,也是在这场大灾面前的义士!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洛阳城的平安喜乐,全天下的安稳!”
  庆隆帝高举酒杯,朝着众人敬酒。
  他这番话毫不夸张。洛阳城作为全天下的中心,若被一场疫症夺去了生机,四夷定会趁机作乱,天下会再次迎来一场动荡。
  被皇帝敬酒,这是何等的无上荣光!
  在座之人,有的兴奋得满脸通红,有的眼角泛出了泪光。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的一员,做了他们认为最应该做的事。
  能得到皇帝的亲口嘉许,热血在他们的血液中鼓荡,他们高举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接下来,便是对这些有功之人的一一封赏。
  这头一个,正是提出防疫方略的苏良智。听到自己名字之时,苏良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还有那么多有资历的老大夫、太医,他们付出的也并不比自己少。
  给他的封赏,除了黄金百两、绢百匹之外,更有一块免死金牌。
  徐婉真得了一块举世罕见的凤凰火织金锦,想来是因为她已得了赐婚了的缘故,正好拿去绣嫁衣。
  随着时间的流逝,吴光启手中厚厚一摞的封赏名单慢慢变薄,众人皆已经领了赏赐。
  鼓乐之声再起,精致的菜肴如同流水一般呈了上来。庆隆帝带头举筷,众人用起午宴,气氛逐渐热络。
  看着眼前的一切,齐王的嘴角带着微笑。他所有的谋划,都没有白费。
  虽然他伴在父皇身侧,并未有说话的资格,但他所处的位置就说明了一切。席间获得封赏的百姓,会看见他,回去之后也会谈起,今日在皇帝身边的齐王。
  这,正是他所要的。
  可是,事情并未能如他所想象一样进行下去。
  大殿正门处传来一声长长的通禀声:“太子殿下觐见!”
  太子?
  微笑凝固在齐王的唇边,他的手在袖中捏成了拳头。
  可是,比他更惊愕的,是卫亦馨。
  她霍然转过头去,双眼紧紧地盯住大殿门口,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在前世,直到庆功宴全部结束之后,太子也并未出现。等太子赶回京城时,已经是庆功宴后两日。
  那时,正值忙乱之际。就算庆隆帝下圣旨褒奖了太子赈灾的功劳,也未能赢得更多的关注。
  齐王已然势成,能与太子分庭抗礼。
  然而,今生怎会出现如此大的变故?这,太让她意外。
  太子的突然出现,让殿内众人纷纷向门口投去目光。就在众人的注视之中,太子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众人视线内。
  “儿臣方才抵京,听闻宫中盛事,未曾洗漱便先来复旨。”他在庆隆帝面前跪下,高举手中圣旨及奏章,道:“还望父皇恕罪!”
  他身着太子冠冕常服,袖口处有些许磨损,衣襟下摆处有几颗溅射的泥点。俊美无双的面容,因路途奔波而染上了风霜之色。
  不似以往那般完美,却因为磨砺了一番而显出沉稳之色。
  这样的太子,少了高高在上的疏离感,拉近了许多和常人之间的距离。
  看着跪在眼前的爱子,庆隆帝深感欣慰。
  “你既无罪,又恕什么罪?”他抬手道:“你来得正好。快去洗漱一番,再来饮宴。”在和太子说话的时候,他更像一个父亲,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吴光启接过他手上的东西,让一名小太监领着他去洗漱。
  太子在经过齐王之时,挑衅地看了他一眼,翘了翘嘴角,好似在嘲笑于他。
  齐王低眉垂目,拱手道:“恭迎太子哥哥抵京还朝。”他虽然意外,但只在片刻之间,就很好地将情绪掩藏起来。
  收敛情绪,已经成为他深入骨髓的习惯。此刻虽然惊诧,但调整起来不露分毫。
  太子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笑道:“我以往,皇弟不想见到为兄。”
  “太子哥哥说笑了,弟弟我盼兄长回京,一日如隔三秋。”齐王答得滴水不漏。
  太子不再跟他寒暄,快步离去。
  庆功宴虽然才刚刚开始不久,但他要快些重新回到宴席上。只要有他在,齐王就休想抢了他的风头。
  同齐王的镇定比起来,卫亦馨只能依靠双手紧握,才能遏制住心头的情绪。
  她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难道之前所有的推测,都走入了歧途吗?她好像进入了一团迷雾之中,再看不清眼下的路。
  这个变故对她的打击,不亚于方锦书知道,方孰玉仍然成为了齐王府詹事一事,所经受的打击。
  这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拷问,对自我的质疑。
  下意识里,卫亦馨朝着文臣女眷的方向看了一眼,寻找着方锦书的踪迹。但她属于皇室宗亲,在大殿侧方单独成席,距离那边实在是有些遥远。
  能看清方锦书,却无法看清她的面部神情。只见她规规矩矩地坐着,和以往并无不同。
  卫亦馨收回目光,告诉自己:这样的大事,岂能是小小詹事之女所能撼动的?太子为何能及时抵京,还出现在庆功宴上,她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否则,她寝食难安。
  与她的焦虑相比,方锦书用筷子夹起一片白玉竹放在口中,慢慢地品着滋味,气定神闲。
  卫亦馨,你也该尝尝我曾经品过的滋味。
  这种滋味如何?
  原以为笃定之事,突然生了变故。而这变故,还是以从未想过的方式降临。
  这场庆功宴,卫亦馨原本心心念念的,应是要促成曹皇后给她赐婚一事。在这样热闹喜庆的场合,她只要看准时机提出此事,便是喜上加喜。
  有齐王在一侧附和,曹皇后欣然应诺,庆隆帝也会乐见其成。
  方家除了领旨谢恩,什么都做不成。
  幸好,她得了权墨冼点醒而提前布局。她不知道权墨冼针对这次的庆功宴作了怎样的准备,但在这样喜庆热闹的场合里,显然并不是揭露肖沛真面目的最好时机。
  太子的突然出现,足以打乱卫亦馨的全部节奏。
 
  ☆、第七百二十章 迷烟
 
  太子被齐王所阻在路上,对京中政局的了解不够及时。他在返京路上,全依赖着关景焕在京中替他筹谋。
  方锦书对这一切心头有数,便让夜尘日夜兼程赶到太子行辕所在之地,以江湖义士的名义给太子投书,言明厉害。
  所以,才有了方才发生的这一幕。
  太子返京如此悄无声息,也是想要给齐王当头一棒。
  方锦书垂下眼帘,暗自思忖着。
  想来,太子的行辕还驻扎在当地,而他自己则轻车简从,方能掩盖行迹。太子,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而对齐王而言,太子在此时出现,使得他的布局不够圆满。但实际上,也无伤大雅。这件事能够谋划成功,让方锦书心头更加确认了,她所能改变事情的边界。
  接下来,就看卫亦馨如何应对了。
  只要她在这一刻未曾反应过来,接下来所发生的事,便由不得她了。
  太平热闹的庆功宴,马上就会迎来巨大的变故。换句话说,让曹皇后给方家赐婚,眼下是卫亦馨最后的时机。
  卫亦馨,那就是她曾经的另一半灵魂。对她的反应,方锦书怎会不了解?
  方锦书端起茶杯缓缓饮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心头越发变得笃定。
  在屏风的另一侧,权墨冼坐在文臣的最后方处。
  他的品级原本不够,能出现在这里,还要归功于他曾经在疫症横行之际,破了一桩在流民中的杀人越货案。
  此次庆功宴所邀的有功之人,除了做出主要贡献的大夫之外,负责巡逻、填埋死尸的衙役等,也在名单之上。
  权墨冼,凭借这样的功绩,为稳定流民做出了贡献,也被列入了名单。
  虽然,他的名字排在后面,赏赐也不多。但他能进入这个大殿,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端着一杯酒缓缓品着,留意着帝后那里的动静。
  太子的突然出现,让他心头一松。
  齐王和太子的关系,如今仅仅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只差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捅破而已。
  不说朝中之人,就连洛阳城的百姓,都明白两人争储,必有一人会失败。
  而卫亦馨作为齐王膝下最受宠爱的郡主,有太子在场,她再提出赐婚方家一事,就有可能被太子所阻。
  不急。
  权墨冼告诉自己,这是好事。
  卫亦馨不动,他亦不动。
  太子回来的很快,只做了简单梳洗,换了一套干净的衣袍,整个人容光焕发。
  这样的场合,他既已回来,就不会只让齐王一人抢了风头。
  宫人替他摆好了几案,他举杯朝庆隆帝敬酒:“儿臣恭喜父皇,有全天下最好的子民!”
  这句话,说到了庆隆帝的心坎上,笑着饮了:“你能赶回来,朕很高兴!宴会结束后你先去休息,明日再进宫,和朕好好说说话。”
  好几个月没有见到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庆隆帝想知道这一趟历练下来,他到底成长了多少。
  太子欣然应了,道:“儿臣在外,每日只是思念父皇。”
  他们父子两人相谈甚欢,曹皇后眼里掠过几片阴霾,朝齐王投去安慰的目光。
  齐王微微摇头,表示他并不在意。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从渴望被父皇认同,到如今已经没有任何期盼。不过这样也好,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
  他如今唯一的目标,便是那张龙椅而已。
  看见太子重新出现在大殿中,不约而同的,方锦书和权墨冼都齐齐松了一口气。卫亦馨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如今太子已经回来,她更不可能在此时提出。
  方锦书曾经是太子膝下已逝郡王要求娶的对象,在太子面前提赐婚,岂不是自找没趣?
  卫亦馨的眼神暗了暗,今日之事,真是处处透着古怪。
  罢了,此时不提,还有别的时机。方锦书,你休想逃脱我的手掌心。
  庆功宴,已经逐渐进入了尾声。气氛不如刚开始那般肃穆,在杯晃交错之间,人们笑语宴宴。此时,是人们心底最为松懈的时候。
  就在此时,变故陡生!
  一道黑影从天而降,他的手里抛出一个圆形物体,“嘭!”地一声在空中炸开。白色的迷烟,瞬间在殿内弥漫开来。
  “护驾!护驾!”
  只听得一片混乱,众人惊呼出声。紧接着是侍卫脚步跑动的声音,暗器的破空之声、刀剑的交击之声。
  北衙禁军统领大喝一声:“保持安静,不得擅离座位!否则,以谋逆论处!”混乱之中,当用重典。
  这一切,方锦书都在前世经历过。如今,不过是以方锦书的身体,重新体验一回。
  她拉着司岚笙的袖子,低声道:“母亲,我们快躲好了!”刺客是为了皇帝而来,她们所在的位置并不靠前,但也要防着被误伤。
  她刚刚拉着司岚笙在案几之下躲好,就听到徐婉真示警的声音:“上面有人!”紧接着,是一股更浓郁、更稠的白烟爆炸似的向四周激射开来。
  “怎么回事?”司岚笙的声音中透着惊惶:“这到底怎么了,怎地我手脚都没了力气。”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