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妹说得对”赵氏也道,“你安心养着,什么事都有娘呢”雨桐在汤里加上一些补身子的中草药,姐夫苏力更则跟着立秋等人出去找吃食,小姑苏绣是一个很腼腆的小姑娘,在嫂子跟前帮着照应。
雨桐倒是很满意姐姐的婚姻,女人遇到知疼的男人和少事的小姑该是多幸运!为了姐姐的幸福也要帮她把身子调养好。
同样遭遇的还有董家二房的出家闺女,董宝清是在河边晕倒的时候被董宝坤遇到的。他也是出来想碰碰运气能不能找到姐姐。没想到有人说河边又有人晕倒了。晕倒人是常事,所以大家一点也不奇怪。
董宝坤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大姐,忙上去把人背起来送回我董家窝棚。董宝清面色蜡黄,头发干枯蓬乱,身上的衣服脏得不成样。
第324章 324.耕读之家 4
孙氏支撑着身体, 让宝莹扶着给闺女擦拭身上脸上的泥土。眼泪一串串往下落, 尤其摸到闺女手上的茧子,裤子上慢慢渗出的血。老太太和大媳妇王氏过来,忍不住心疼骂道:“范家这是什么人家啊!看把闺女糟蹋的成了什么样子!清姐该不会是小产过了吧”
孙氏这才恍然, 哭道:“娘, 找个郎中给清姐看看吧, 孩子还这么年轻,要是落下病根不能生孩子可咋办?”
郎中或许能找到, 但是就是找到了又能怎样?药呢?要去哪里买?”老太太叹息道。是啊,没药知道又有什么用?
“娘,先给大姐熬点鱼汤喝,估计大姐是饿晕了”董宝坤在外面道。
“锅里应该还有,盛一碗来吧!”老太太道。
躺着的董宝清慢慢睁开眼, 看清眼前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后, 眼泪顺着眼角一串串滑落。“别哭, 清姐,别哭”孙氏给女儿擦泪,自己也哭起来。
老太太忙道:“都别哭了,清姐,你是不是小产了?还是赶上月事了?”
“奶奶,我们出来的第二天孩子就没了。孩子刚三个月”说完又哭起来。
“你们什么时候过来的?”
“前天, 本想过来这边找你们, 可是我实在动不了, 婆婆让相公来, 相公遇到一位同窗,说是去办事,到现在还没回来,听说是在想办法进城。我等了一天实在等不了了,家里没吃的,救济的粥让婆婆给了小姑。
婆婆让我过来找你们帮忙。一早我就来了,听说河里能捞到鱼,本打算给你们抓条鱼,哪怕河蚌也好,没想到这身子不听使唤”
“你这傻孩子,自己这样还去河边干什么?来先喝碗鱼汤,你这小月子还没做完,怎么不让你小姑子来?”孙氏抱怨道。
“婆婆怕坏人拐了小姑”
“她倒不怕你出了什么事!”老太太忍不住跟上一句。脸色越加难看,看了一眼儿媳妇,这门亲事就是儿媳妇亲自找人说的,看重的还不是那家的秀才之名?不过在外人看来那家也算不错,家境虽然一般,没了当家的。但是范泊实(宝清丈夫)也算是有功名的人,做私塾先生每月都有收入,当时老头子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宝清喝了一碗鱼汤舒服一点,看向老太太:“奶奶,我婆婆估计是想过来跟着咱们家在一块,彼此也有个照应”
“是想让咱们照应他们吧!是彼此吗?”老太太嘴巴毒,这一辈子她就没怕过谁,就是老爷子也会让着老太太几分。这让着也就是家庭琐事,真正大事上,董福增还是很有独断权的,虽然为此老夫妻没少吵,但是封建理念根深蒂固的董福增在这上面几乎不会妥协。
“娘,你说该怎么办?清姐这样,过去还不定怎样?身子坏了可就是一辈子的事”孙氏哀求地看着老太太。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过来也就多一个窝棚。清姐先歇着,等你大伯他们回来就把婆婆和小姑接过来”老太太发话了,孙氏和清姐总算踏实下来。
诸葛家和董家两家人出去遇见次数多了,慢慢话就多了起来。看到诸葛家出来的人里多了两个陌生面孔,董家三房周氏免不了问上一句:“这是谁家孩子?”周氏指的是跟来的苏力更兄弟。
赵氏道:“这是我家大姑爷和他兄弟,我们大丫头在路上流产了,他爹找了他们三天才找到。这不接过来养养,女人小月子要是养不好会落下病根,那是要影响一辈子的”
“可巧了,我二嫂家的清姐也流产了,真遭罪了!还是坤哥在河边找到晕倒的清姐。要不是坤哥发现,还真不知道会出啥事?”
“怎么姑爷没陪着?刚小产怎么就去河边了?”赵氏疑惑。
“我们大姑爷是个秀才,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婆婆说是身体不好,小姑子要守着。清姐不出来还真没人出来。这回都接到我们那边了,这干活的不多,张嘴的多了”
清姐是将来二丫头的大姑姐,赵氏心思翻转:“怎么她小姑还很小吗?怎么不出来?”
“也不算小了,都十三了,跟你家二姑娘一样大。不过人家是秀才公的妹妹,也算是小家碧玉吧。婆婆从不让闺女伸手干活,将来要找好人家的”
雨桐在一旁听着两人唠嗑,心里不住摇头。周氏没说太明也说出了大概,估计那个未来的大姑姐在婆家是受气的主。小姑不伸手,丈夫更不管,家里还不都是媳妇一人的?这个丈夫看来也是个不中用的。
斜眼看了一眼在河里与诸葛家男人抓鱼摸虾的董宝坤,心里犹豫不决。对这人了解多了后,感觉还不错,某些方面真的跟彭毅很像。她怀疑此人是彭毅的投胎转世,只是没了记忆。
如果自己跟了这人,那些糟心事不也有自己一份?还不如和离算了,这样的人家还呆着干啥?这事自己还真不能插手,毕竟自己还不算董家人。
这事只是雨桐一厢情愿,孙氏看到新建起来的窝棚里三个女人就是气闷。说起来清姐的婆婆还比自己小一岁,养的白白净净,怎么看也不像身体不好的。而那个小姑娘稳稳当当等着吃。
现在没饭,大家也就每人一碗汤。孙氏眼看着自己闺女给婆婆端了再给小姑,最后才是自己的。范泊实从那天走了就没再回来。
“亲家出来坐坐吧”孙氏自从身上有力气了就开始出来帮着做做事。而这位从来了就在窝棚里端坐。
“不了,这身体就是不听使唤,真是麻烦亲家母了”李氏柔声道。
“伯母,我娘身子一直不好,就让她呆着吧,您有事就吩咐我做”范萱萱挪着三寸金莲出来,还没走几步就带着喘了。
“我说亲家,您可真有福气,儿子是秀才公,家里家外什么都不用操心就有人伺候。女儿比大户人家的小姐还有那气派,将来一定是官宦人家的当家夫人。您看着您着坐姿,这气质,不说,别人都会以为是哪家老太太呢!在我们这窝棚还真是委屈了您”老太太一点不给面子,在外面大声道。
窝棚里的李氏脸色尴尬后回复镇定,眼泪居然成串流下:“亲家婆,我知道我们这一来给各位添麻烦了。我儿出去被知府老爷叫去商谈要事,到现在还没回来。要是我儿还在,我们哪会厚脸来打扰。萱儿,出去看看你哥回来了吗?”
范萱萱应声往外挪,孙氏急得搓手,老太太瞪了她一眼。董宝清急得要落泪,要真找范泊实回来,她在家里还怎么呆?“奶奶”清姐哀求地看着老太太。老太太稳稳当当坐在外面,看范萱萱往外走。
清姐想上去阻拦,老太太嗯?了声,又缩回手。范萱萱一步三晃,再慢也快走出窝棚前面一块地方,额头冒汗,怎么就没人拦着啊!眼里露出恶毒。
窝棚里的李氏看着再这样下去真就不可收拾,难道真的让闺女出去找儿子?外面那些肮脏人碰到萱儿怎么办?她装作踉跄着去追范萱萱,在后面哭着喊道:“萱儿啊,等等娘,你一个人去要是出了什么事,让娘可怎么活?”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旁边过来人问道。
“我们家来了两个祖宗,这不一个老夫人,一个大小姐,整天坐在窝棚里面让一个刚小产的儿媳妇伺候着,我是实在看不下去。这还是在我家,要是在婆家还不一定把我们清姐欺负成什么样子呢。”
“看这两人没啥毛病啊,怎么就忍心让一个做小月子的人伺候呢?您家可真摊上两尊佛!”
“哪是两尊佛?是三尊,孙女婿还不定什么样子!这就由着娘和妹妹欺负媳妇,还能好到哪里去?”
“娘啊,清姐毕竟是范家媳妇,这样不好吧?”孙氏道。
“那你就由着你闺女被人欺负?”
“不然怎么办?难道让清姐被休?娘!”孙氏语气带着急迫,那个秀才公女婿可不能丢,清姐在范家一天也是秀才娘子。
“清姐,你什么意思?这样的日子你愿意过?一直这样你也愿意?”老太太问清姐。
清姐垂泪:“奶奶,不然我怎么办?家里的事相公不管,让我紧守本分。”
“你傻啊!咱们是守本分,可是什么都有度。你好好的伺候一下公婆那是应该,可是现在你什么状况?你养不好身子一辈子别想当娘了!那样的结果是什么?范家可容得下你?你这孩子傻不傻?你要真愿意等着将来被休回家,那你就去追,然后你自己去给他们找吃的!既然是范家的人,就更没必要吃我们董家的饭!”
老太太话音很大,前面挪步的两人身子一僵,没了董家依靠,她们娘俩根本活不下去。娘俩一使眼色,哭坐在地,“我的儿啊,你去哪儿了?你让为娘去哪儿找你?剩下我们孤儿寡母的怎么活哦!”她也不顾自己的形象了。
本来这边人就多,她们这一哭就围上人来。清姐再也不顾奶奶的阻拦,跑去扶婆婆:“娘,您先起来”李氏用手一推,本来身体还没好的清姐一屁股坐在地上。孙氏过去扶闺女,范泊实在一团乱中终于出现了。
“娘,小妹,这是怎么啦?”范泊实没去管一身土的媳妇,而是去问还在地上哭的老娘和妹妹。
“儿啊,你可回来了?”李氏哭得那个叫凄惨。
“哥!呜呜呜!”范萱萱哭的是梨花带雨。
“娘,怎么了?我去找你们,他们说你们来这边岳父家了?这是怎么回事?”范泊实狠狠看了一眼一旁呆愣的清姐。
“儿啊,娘没本事,什么也干不了,又是个吃闲饭的,不讨喜是应该的,你可以别怨亲家啊”
“清姐!到底怎么回事?你知道娘身子一直很弱,怎么吃口饭都嫌弃了?”那眼神充满了怨毒。清姐吓得一哆嗦。
“秀才公,你问清姐怎么了?你难道不知道清姐刚小产?你让做小月子的伺候两个好人,你还问怎么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为一口吃的可能争出人命,我们把你娘、你妹妹、你媳妇接过来只要我们有一口吃的就没少他们一口,你还问怎么了?
我倒要问问你去了哪里?仍下三个女人一走就是三四天。你回来不问问你媳妇身子好了没?却指责她!那我还告诉你,要不是坤哥把清姐找回来,她早就死在外面了。三个女人一个整天装成老夫人,一个比着富贵人家大小姐等人伺候!让一个刚小产的媳妇去找吃的,伺候吃喝,这事你们也能做得出!”
第325章 325.耕读之家 5
老太太年龄大, 但是底气很足, 一句句数落着对方,范泊实脸色红了黑,黑了白。看着众人都在指责他们娘三, 忙上前给老太太施礼:“是晚辈的不是, 前几天被同窗邀请去与佟师爷相谈, 一时忘记了时间。多谢奶奶对家母舍妹的照顾”
“那你就带着你家老夫人和大小姐走吧,清姐留下, 我们要帮我孙女养好身子,等养好了自然会送去”说着老太太转身叫上孙氏和清姐回去。
“哥,咱们走,现在能不能进城?”范萱萱道。
“那个,还不能”范泊实有些尴尬, “哥, 为啥不能进?你不是认识佟师爷吗?”
“是啊儿啊, 咱们走吧,娘在这儿只会被人看不起。他们算什么?要不是看在她家名声不错还有不错的嫁妆份上,我儿怎么会委屈娶了这么一个村妇”
“娘,先别说了,寄人篱下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的。眼下咱们还没去处,只能先跟董家住在一起。等上面来了命令儿子一定让娘出了这口气!”范泊实低声道。
“怎么还要在这儿?”李氏实在不想回去, 这算什么?里子、面子都没了?但也知道没了什么都可以, 就是不能饿肚子。董家好在还有口汤喝, 于是范家厚着脸皮又回到那个窝棚, 只是自此以后,三口子都会出来帮着做些事。
老太太为了孙女也就忍了,谁让孙女不争气?不过她也理解,作为女人要是被夫家休弃,基本上等于判了死刑。
在诸葛家来这里的第十天,城楼上知府徐大人终于再次露面,大家刚领了粥,都还没出去,一听有人喊知府大人,所有人蜂拥至城楼下,听知府大人的训话。刘敏成清清嗓子道:“各位父老,这几天辛苦大家了!我们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上风的命令,也是为了大多数百姓的安危着想。
现在朝廷已经颁下旨意,圣上体恤大家的遭遇,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是返回原住地,等洪水退去重建家园。第二是迁移到东北和西北地区,那边人烟稀少,土地广袤肥沃。过去的就有土地,开出来的荒地免收三年地租。
以后每年收成以半成为基数,年年递增,直到朝廷标准。接下来由钦差高大人说一下具体事宜........”刘敏成退下后,是一位三.四十左右中年人长篇叙说,雨桐站在不远处认真听后嘲讽一笑,什么朝廷体恤!什么为了黎民百姓!不过就是想把这批人尽快处置了。
被迫着迁移到东北和西北。想来这个赵国疆域应该不会很小,他们这里属于中原,往东北迁移就是不知道他说的燕州具体是什么情况,西北要去关内云州部分地区。有关内就有关外,就是不知道离着关外多远?
想搞清这些就要先找地图,地图应该只有官府和军队有,就是不知道书局有没有大致的地图!没搞清最好不要下结论。
报名的日期只给两天,也就是两天内大家就要做出决定。“大人,我们能不能进城买一些物品带上?”有人在地下高声喊道。底下有小声议论的,却没人敢大声问。这会有人带头了,下面一片问询声。
高嵩用手向下压压,让大家安静下来道:“报上名的就可以进城购买随身物品,不过路途遥远,不易携带过多”
215/357 首页 上一页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