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掌贵——弱水西西

时间:2019-09-18 07:13:36  作者:弱水西西
  “……”
  消息很快就下来了。
  文庆被收入宫。
  嫔位,虽有封号,却是个“庆”字。庆嫔——敷衍之意一目了然。
  随之,文兰的归宿成了皇帝要考虑的重点。
  可选择的范围不大,文兰自请为哲王侧妃。
  皇帝惊讶的同时也舒了口气。侧妃,还好,只是个妾,无伤大雅。老五的妾,很好。这是最好的选择。他属意老五,文兰若能留在老五身边,对今后大周和老五本身发展都有大好处。
  皇帝心里是认可的。
  只是老五那里……
  皇帝本以为会费一番唇舌去说服,可老五很顾全大局,只自己思量了一阵便应下了。皇帝再次对大度的老五高看了几分,忍不住向老五许愿,小小的吃亏会有大大的福报……
  不过这事暂时被按下了,皇帝打算等老七风波彻底过去后,再将文兰婚事安排下去。
  老七那里,皇帝已经全然放弃,直言表示,绝对不会让老七再拖文兰任何后腿。尼姑和三宝均交给朝鲜王处置,老七的事到此为止,希望朝鲜方再不追究。老七身边种种和其他涉及文兰声誉的种种则由皇帝负责摆平。
  朝鲜王应下了。
  如此,大周与朝鲜之间便算是扯平了。
  两位国君再次坐到了一起,就两桩婚事的嫁娶具体谈了几个时辰,双方各自满意,合作也将继续……
  朝鲜方相当客气,文兰出面代表朝鲜主动要为程紫玉出嫁“添妆”。
  而文兰也因为突然的活泛作用,一下找到了价值。
  原本的废棋形势一下全都盘活。
  她的价值开始展现后,朱常哲对她也越加满意。合作关系,没有多少顾虑,两人倒是默契十足。
  打听到文兰被捷足先登后,太子等人捶胸顿足,却也不得不接受……
  另一边,文庆的事传出后,果然,原本关于朱常淇铺天盖地的丑闻顿时消散了大半。文庆成了大周皇室的遮羞布,迅速成为了茶余饭后的消遣。
  朝鲜王待不下去,提前请辞回了国。
  文兰的快速成熟让她成为了两国桥梁,一时间被朝鲜王寄予厚望。朝鲜王还真就给她留下了不少人手和底气,更给了她许多权利上的话语权……
  程家的“十里红妆”到了。
  一百二十抬嫁妆从江南一路北上,水路到陆路,两千多里地的行程,将这段姻缘佳话几乎传遍了整个大周。
  嫁妆入京的那日,是李纯亲自去迎的。
  合不合规矩,他压根没放在眼里心上。
  他要迎的,是他的亲人。
  是他以后要照顾的人。
  亲人千里迢迢而来,他没有道理不出现。
  当李纯护送浩浩荡荡的嫁妆从南城门入京,程紫玉站在城门相迎时,很快引发了大规模的拥堵。
  “民间郡主的嫁妆”和“郎才女貌一对新人”,足够引发好奇了。
  而嫁妆箱子一抬抬进城门,从数量到气派上,都让众人大大亢奋了一番。
  果然,有排场!
  足足一百二十抬啊!
  一只只樟木红箱精工细雕,虽未打开,但就从这无一不精,无一同款的大红箱便知里边东西绝对不俗……
  围观者们饶有兴致,只等即将到来的大婚揭晓这些嫁妆的真面目。
  而皇帝,要的就是这热闹劲儿。
  嫁妆和程家人抵京的那日,他便在这火上添了一把柴。
  一来是感谢李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二来正如先前程紫玉的猜测,是为了用这喜事来冲淡先前朱常淇的事留下的影响……
  皇帝先是给了不少赏到程家做“接风礼”,又再次补了不少赏赐到将军府。皇帝将声势搞得很大,弄了个满城皆知。当然美其名曰是为了与民间共乐。
  于公公亲自上了程家门,当众宣布皇室负责,待大婚当日,程家和将军府门前都会办起流水席,京中会设立专门的派酒派糖派肉处,大婚三日取消宵禁,开放夜市,皇室还会组织大量活动,准备巨大彩头,全城百姓皆可参与,以示皇室与民同乐的浩荡心意……
  京中顿时炸开了锅。笑啊乐啊欢呼啊,三呼万岁,喜上眉梢。所有人的热情都被点燃,都巴巴等着这场大婚。
  程家看懂了皇帝的意思。
  老爷子当场拍板,程家也会拿出巨额彩头来,大婚几日派发大量红包,只求届时大伙儿图个乐呵……
  一时间,“程家”和关于程家的种种,都成了整个京城最重要的话题。就连“朝鲜公主机关算计成为庆嫔,却被收入后宫三日都未得宠幸”这一小道消息都无人关注了……
  嫁妆北上的一路,程翾亲自护送嫁妆以示郑重。程紫玉看着面露疲惫,却满面红光,精神奕奕的老爷子,心头巨石顿时卸下。
  这次,程家主子除了程紫玉亲爹程睿和三叔程明几乎都入京了。
  程睿是因为犯了咳疾,老爷子便让他留家养病。据说,程睿这些时日都在工坊里捣鼓自己的作品,技艺几乎已经恢复了当年巅峰时的八成水准,叫老爷子也有几分刮目相看。
  程紫玉沉默,若她的老爹真就这么安分过日子,倒是天大的好消息。
  荆溪程家全都交给了三叔程明来照顾。
  程明虽志不在买卖,但真要办事还是实在的。
  老爷子用了他大半年,对他也渐渐放心。
  程明这次不但没忘了捎来个大红包,还主动要求为侄女置办了十箱嫁妆。这让程紫玉心头暖意融融。她找了老爷子说话,求着给三叔从产出里加一点抽成,并求了老爷子一件事。
  前世的她误解了三叔,今生的她又全靠了三叔顶着才能追求幸福,她怎么也得为三叔做点什么。
  程明生性潇洒风流,曾有过一红颜知己。一来二去,有了情分,那红颜只求人不要名,愿意跟着他过日子,哪怕见不得光。三夫人性子暴躁,知道丈夫有了外室便闹上了。可程明护着外室,三夫人一下气病,一命呜呼。他的声誉多年来在程家内外都不堪,正是因着这事。
  三夫人家里上门来闹,老爷子勃然大怒,为这事打断了几根棍棒。程明跪地表示,愿意终生不娶。他说到做到了,后来再未娶妻,也从无半点要将侧室接进门的意思。哪怕那外室跟了他多年,孩子都生了,他也只是默默照顾,从未食言……
  “那外室也是本分的。这么些年了,孩子,还是要认祖归宗的。几次三番,家里都靠着三叔,不能寒了他的心。祖宗规矩,先放一放吧。”既是真心,就不该耽搁,不该留下遗憾。程紫玉想劝老爷子答应将那外室扶正。
  “三叔年纪也渐渐大了,身边总要有人照顾的。”
  程翾想了一会儿,“待回荆溪后,我找他谈谈。”
  程紫玉大喜。老爷子是固执的,他肯松口,就是个好的开始。哪怕将来让三叔出去单过也是好的,看三叔这么大年纪还独来独往,再想到前世他抱着匾额抗争,程紫玉心里总不是滋味。
  她既然回来了,那改变自己结局的同时,也要尽全力照顾好身边的人。大家都有个没有遗憾的结局才是真的好。……
  这次入京,除了程家众人,何家也来了好几位。
  程紫玉欣喜的,是除了何思敬和红玉,何老夫人也来了。
  老夫人前世今生都没出过远门,她能来,程紫玉很高兴。
  而李纯的表现,更让程紫玉感激。
  李纯在这短短时间便为老夫人在临近程家住处不远捯饬了一处宅院,专门留给了何家人。这一举动大大解了老夫人的后顾之忧。宅院不大,却处处都是按着荆溪何家的喜好和习惯而准备,老夫人几分热泪盈眶,对李纯的贴心欢心不已。
  李纯上前扶着她四处看。
  “您别客气了。银子我不会收的。都是一家人,不用见外。我就是想着,何家在京城总得有个落脚点。总不能让思敬夫妇一直住在程家宅子。”
  何思敬连连点头。他来京城最大的顾忌无非就是这个。他姓何,带着媳妇住婆家太丢人。
  “大哥,你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只有这一声‘哥’才能代表我的心意。您放心,他日你有困难,小弟赴汤蹈火。”
  “用不着,就一声‘哥’就算报答了。”李纯冲鼻间正哼哼的程红玉一挑眼。还不服?何思敬太没用了!
  当发现下人都已调教好,房间铺盖都已准备好,就连厨房里的米面咸菜都已张罗好,老夫人对李纯的认可几乎已达到了巅峰,这世间哪里还有比李纯更妥帖的孩子?
  就冲这一点,以后都不能让任何人欺负了他去……
 
 
第526章 各自价值
  不仅仅是何家,程家人对李纯的评价也都再次上了个台阶。
  到了京城他的地盘,这个人的高效细致且周密的能力也开始凸显出来。
  从程家里里外外到郊区工坊,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就如老爷子,他这一趟北上除了是为大婚,更是为了程家前程来瞧一眼。
  他很惊喜。
  程家的工坊从规模到配置都超出了他的预期。
  李纯的高效更是让他瞠目。
  原本程翾心有顾虑,只打算先试建一座中等大小的窑。可此刻在他面前的,既有仿造荆溪程家,利用山地优势建的龙窑,也有他在山上庄子那种适合做精细活的小窑。
  就眼下工坊就这规模,几顶窑的烧造力,他日产出势必不小。
  程翾心潮澎湃。
  他几乎可以预见程家接下来的几年,绝对有能力在京城大展拳脚,绝对可以迅速在北方的陶市占强有力的一席,绝对可以将程家陶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都是李纯张罗的?怎么都不曾向我报备?”
  “是将军说,要给您个惊喜。这些窑,都是将军的银子建的。”
  程翾惊叹。
  建窑不但麻烦,还费银子。可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从工坊到庄子都建成了。工期越短,花费势必越高。更何况期间还有个新年。李纯势必用了不少银子。
  “花多少银子,我待会儿便让紫玉加倍结给你。”
  “我不会收的。都是一家人,不谈银子。”
  李纯也不遮掩,直言告诉了老爷子:这些窑就是当日老爷子给的那个大红包里的银票建的。订婚的那个红包数目太大,他没能退回便用在了这处。正好用得其所,用回了程家身上……
  程翾哪里会让李纯吃亏,他见李纯执意不肯收,立马改了主意。
  “那便这样,既然你投入不小,以后程家工坊在京城的所有产出分你一份。我让账房核算一番,算是分给你的红利,至少保证你和紫玉拿一样数目。”
  程紫玉闻言瞪大了眼。
  李纯则顿时有种天上下起了银子雨的感觉。老爷子知不知道在说什么?就眼下朝鲜的单子和京城里对程家陶的追捧程度,程家工坊只要愿意,那单子排到明年都不成问题。
  这是要送他成为大富翁呢!
  李纯有负担,老爷子则不掩饰他的想法。
  “京城工坊这么顺利建成,全靠你的帮忙,这是你应得的。但我给你红利不是要你用权势去拉买卖。这一点你不用有顾虑。一码归一码,你知在皇上身边不容易,你的身份在那儿摆着,许多事不方便出面。
  我只要你照顾好紫玉,让她安安心心继续她的手艺,做她的传承人。银子,不重要,没什么比让我们传承人健康高兴更重要的事了。这就是这几年内,我对你的期许。其他的任何,你都不用放在心上。”
  程翾拍了拍李纯肩膀。“至于将来,我对你的期望就大了。你是好孩子,我看好,也看重你!”
  程家,将来到底还是要交到李纯手上的。也只有交到他手上,才是对程家最好的选择。这一点,程翾看得很清楚。
  而程紫玉见老爷子兴奋,便打铁趁热,上前挽住了老爷子。
  “您既然这么说,也该知道,这个工坊已经建起来了,那么程家虽不说重心北移,至少要分一部分精力到京城来。咱们接的都是重单,不可掉以轻心。
  李纯这几年还有职务,可我对经营上的事务又不太懂,另外抛头露面不方便,所以我想要您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最好是待这新工坊稳定下来后再回荆溪,您觉得可好?”
  程紫玉心里很不安。
  对于老爷子前世的重病,她怎么也想不明白。
  今生她一直很小心地为老爷子看诊,可事实是,前世那场病并未来到。这说明,那病不是源自身体,而是人为。
  可朱常安那日所言说的清楚,那场病不是他的手笔。
  那会是谁?
  谁要盯着老爷子?
  程颢?朱常珏?
  可前世这个时候,他们有必要?
  程紫玉脑中乱成了浆糊也没想明白。
  所以她觉得最稳妥的办法,还是让程翾跟在她身边。
  在京城很好。
  她可以隔三差五请御医帮忙瞧。若是身体的病症,她一定可以在第一时间便发现并想法子治疗。
  若是另一种可能,她身边有李纯帮忙盯着,也应该没人有能力对老爷子下手吧?
  “三叔现在也稳妥了,他在荆溪看着,没什么问题的。族里和何家又都帮忙,地方上都以程家为荣,陶市也平稳,您就放心待下吧。”
  老爷子被程紫玉带着往庄子里走。
  那里,有为他专门备了一个院落。
  走进了一瞧,竟是与荆溪山上庄子的那院子一样构造。
  让老爷子更目瞪口呆的,是后院库房推开门后,入目的那堆石料。他一眼就瞧出,这都是他收藏且用惯了拿来炼泥的石料。
  “先前因着我的缘故,您停下了手中钻研了近五年的那方泥。我心下一直挂着呢。”
  那是老爷子的夙愿。
  前世的这会儿,紫金泥已经问世,程翾的名号响当当,他成为了当时最杰出的大师。有皇恩加持后,紫金泥卖到了千金之价。他老人家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紫金泥成为陶界最高品质的象征,成了多少人追逐的对象……
  今生是程紫玉刻意拖延了那款泥的问世。对此她心里有愧疚。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