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平事——外乡人

时间:2020-03-11 08:47:55  作者:外乡人
  早年她进宫前,并没有修下什么好,此时也不敢将她当闺女养大的彤语拜托给贾琏俩口子。自己家吧,她的那位长嫂也不似那种心里不藏奸的磊落人。
  “若是宝玉成家了……罢了,托人给三妹妹递个消息吧,好歹我们也是亲姐妹。”哪怕她过继出去了。
  抱琴点头,自是记在心里不提。看了一眼元春,仍是提起了宝玉。
  “再没想到宝二爷竟然会跟着东府的敬大老爷一处修道。”一路从秀才考到二榜进士,谁成想,前脚放榜这位后脚就拜别了父母去城外家庙跟着贾敬修仙问道去了。
  贾环和贾兰几个春闱都落榜了,只宝玉榜上有名。然而贾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进士,竟然又修仙问道不理世事了,你说这气不气人。
  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最后仍是随了宝玉的愿,可宝玉随心意了,旁人的日子却愁死了。
  有人说贾家不能出进士,因为一出进士就会出家。
  这种话一听就是无稽之谈,可架不住就有人信了。
  当然,有人是真的信了,有人是假的信了。
  王夫人的儿子出家,赵姨娘的儿子也没别想考进士了。于是王夫人相信了,不叫贾政唯一的儿子考进士。
  赵姨娘半信半疑,不过自家儿子不能考进士,她也不会看着旁人考。这位直接将贾珠那一房的哥儿都拖下水了。
  那大家就都不要考了嘛。
  ╮(╯▽╰)╭
  反正就是宫外的贾家二房每隔几年就要闹腾一回,然后叫元春在宫里都能觉得烦燥的想咆哮。
  其实早就在宝玉不肯成亲,也再不肯对房里的丫头有轻薄之举时,就可以看出来宝玉变了。可惜当时谁都没在意,只看到宝玉成天拿着书本在看,就以为他在上进,一心苦读。
  这就是不识字的坏处了。
  王夫人识字不多,贾家的丫头也没几个识字的,所以谁都不知道宝玉看的是太上感应篇,道家典籍,佛家经藏这一类超脱红尘的东西。
  然后宝玉在这里看,那边还高兴的三餐加点心……很是鼓励的样子嘛。
  去书院读书,虽然没像家里似的那般被照顾到,但是他看四书五经的同时也看这些书,书院的先生觉得看这些书可以有效的调节学生的心态,只叫他不要移了性情便不管他了。
  当然了,有的先生还热心的给宝玉介绍了几本他曾经看过的,特别有深度,让当年落榜的他特别有感触的道家典籍。
  这一来二去的,宝玉就走上了一条命定的,但并非家人期待的路……
  王夫人一生二子一女,一子殇,一子出家,唯一女虽贵为皇妃却经年不得见。
  长子虽有子嗣传于世,却到底隔了一辈。再加之王夫人早年一心扑在儿子身上也没对几个孙子上心过。此时除了用孝道让孙子对她上心外,也没什么感情基础就是了。
  王夫人怎么也没想过,临老临老她竟然要靠着庶子过日子,也是一种讽刺了。
  赵姨娘也没想过她多年夙愿竟然会以这种无厘头的方式实现了,但这并没让赵姨娘有多少喜悦。
  早就对贾政没甚感情的赵姨娘,其实早就做够妾了。她也想当家做主当个老封君。
  她就想着哪天贾政咽气了,然后他们这一房就可以分家了。
  她跟着她的环儿出府另过,环儿又是个有出息的,咋不能给她挣份诰命回来。如今宝玉出家,那么无论怎么分家,做为贾政唯一的儿子,怕是分不出去了。
  除非二老爷咽气后,二太太愿意跟着儿媳妇孙子过日子。
  唉~
  宝玉出家了,探春还不乐意成亲。无论是二太太还是赵姨娘等人又开始给贾环物色媳妇人选了。
  这个人选二太太想从王家挑,赵姨娘一听王家姑娘,瞬间头皮发麻,死活不同意。总之为了贾环的亲事,又是另一番官司。
  那都是前几年的事了,话回当下,此时元春还在想着怎么安排彤语时,出海多年的绯歌终于回来了。
  那艘经历了不少风雨的大船停靠在通州码头,他们一行人下了船便先在通州休整。
  洞明星叫了九星旗留守的人,然后得到了不少消息,也叫绯歌这些多年不曾归国的人对国内的事有些概念。
  绯歌也没想过他们会一走多年,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想走走看看,然后就越走越远,再然后经历了太多事后,有时候就成了牵绊。
  早年看书的时候就听说大英帝国的许多贵族曾经都是海盗出身,等绯歌真跟‘海盗’亲密友好的接触了一回后,不得不感叹写这段文献的人是个正直,不向权贵折腰的人。
  泥嘛,这也太写实了哇~
  此时的海外有很多无人岛屿,以绯歌一行人的武力,提前抢占几个不成问题。得了岛屿,就得布防施建。
  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以及不少的时间才能完成。问一句‘时间都去哪了’,您瞧瞧,这还有什么好回答的呢。
  .
  那几个小岛都需要留人,而且要留也必须留自己带去的人。好在绯歌他们这一行人人数不少,再加上年轻力壮的小伙以及年轻漂亮的姑娘再来个集体相亲,又能有不少新生代出来。
  不过新生代想要独挡一方还需要风雨和时间的历练洗礼,所以这一次回国,绯歌他们的船上到是多了一些买来的黑奴。
  早年离开时,有不少九星旗的下属没办法全部带走,这一次回国,绯歌与洞明星的意思是看看那些九星旗的下属,有没有愿意离开的,如果有就跟着他们出海,然后安置在海岛上。
  那些海岛都是绯歌和洞明星以及船上那些能人精心挑选的。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面积也不容小窥。虽然在海岛生活时常要担心台风和飓风这一类自然灾害,但在陆地生活难道就没有各种意外了吗?
  既然都有,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舒服的环境?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曾经娇憨跳脱的小姑娘也成了贤妻良母,这不得不让绯歌感慨万千。
  说好的一起任性下去,永远不变呢?
  我还是那个我,你却变得让人不认识了。
  惜春摸摸自己脸上的肉肉,再看看身材仍然苗条,脸上仍然看不出岁月混迹的绯歌,也有些不好意思。
  她也不想胖成这样的好伐。
  十年一晃而过,霍二回了西北重新参加科举,因眼界和阅历在那里摆着,再加上有十年的沉淀和积累,也知道了考官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后辈,霍二这一次的秋闱排名极为靠前。
  一举拿上举人功名,转年春天再战春闱,虽然没考进前三甲,到底也是二榜前十的好排名。
  之后跟迎春夫婿一样,考了庶吉士,在翰林院一边学习,一边发展人脉关系。三年后放馆外任直接带着惜春通州为官了。
  那十年里,惜春还是跟着迎春去了赣南,然后又在霍二和她自己的侍卫保护下走遍了不少名山大川,江南是必去的,毕竟是心心念念了许多年的地方。
  十年里,没有生活压力,也没有升学科举压力,俩口子玩的那叫一个嗨呀。然后就心宽体胖了……
  惜春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个孩子长的一模一样。只老大耳朵上多了一颗红色小痣,到让人分得清大小。
  两个孩子如今也到了能打酱油的年纪,不过这俩个孩子都比绯歌家的两个崽崽小了几岁。
  四个小男孩在一起,高矮胖瘦贼明显不说,就连肤色都能比出两个色号来。
  毕竟崽崽和二娃常年在船上和海岛上风吹日晒的,哪怕基因再强大,肤色也不会再白皙。
  若不是绯歌爱美,许和尚疼老婆,说不定绯歌的肤色也要跟她儿子一样了。
  绯歌等人在通州修整,在听说惜春随霍二在通州任上时,便直接派人送了请帖过去。本来帖子上约的时间是明日,不想惜春性急,接了帖子就赶来了。
  两个娃娃在惜春院子里玩耍,见惜春一脸急色的让人备车,一个拉着一只胳膊,也跟了过来。
  见面礼必不可少,绯歌又是个素来大方的。给了不少当年那些海盗的珍藏,然后便拉着惜春去暖阁说话。
  霍二早起便去了衙门,等下衙回来才发现老婆孩子都不在家。问了一回下人,下人那是一问摇头三不知,于是霍大人只能可惜巴巴的站在院子里明媚而忧桑的等着老婆回家。
  可惜她老婆今晚就没回家的打算,姐妹多年不见,要说的话海了去了,哪还顾得上天天见的老男人?
  就连许和尚这个绯歌的心头宝都倒退一射之地了呢。
  这些年发生了许多事,绯歌远在海外,消息多有不便竟是皆不曾听说。惜春一直在天.朝地界晃悠,之前还在京城呆了三四年,说出来的消息加上感情和语气情态比洞明星那干巴巴的报告有意思多了。
  宁国府倒了,原因是凤姐儿拿着宁国府的名帖包揽诉讼放利子钱的事闹出来了。
  那年粮食欠收,那家人还有个生病需要医治的,加之凤姐儿放的利子钱利息太高了,这家人还不起了,求着凤姐儿宽限些时日,凤姐儿那还没收到消息呢,她的陪房就自作主张要拿人家小姑娘卖到青楼楚馆去。那家人又哭又跪,怎么求都没用。最后一根绳子全家吊死在了京城衙门口。
  如果那些人死在宁国府门口,也许事情还不会闹得那么大。偏偏阖家老小一起吊死在京城衙门口,那就是不想闹大也不行了。
  这事一闹出来就压不下去了,最后事赶事的又牵扯出不少事。凤姐儿本来就不干净,这次算是被猪队友坑惨了。
  放利子钱,包揽诉讼,逼死人命等等事情一出来,第一个倒霉的不是凤姐儿,而是贾珍。
  谁叫好多事情都是凤姐儿拿着贾珍的名帖干的呢。
  怕是只有这个时候,才是男尊女卑,女人是男人附属品最能让人接受的时刻了。
  (→_→)
  不过凤姐儿一出事,就又将王夫人牵扯进来了。不过王夫人比凤姐儿聪明或者说她不聪明也没办法,谁让贾政的名帖没荣国府继承人贾赦的名帖有含金量呢。
  并不是什么人拿了名帖都可以用,名帖上必须有印章的才会被人认可。而那些荣国府的名帖虽然都有印章,但却不能证明那些都是荣国府发出来的。
  还记得早年贾琏曾经托人找关系重新刻了印章的事吗?
  府衙对了印章,又调了档案,档案上明白记载着哪年哪月荣国府印章丢失,重新补刻的记录。
  于是确定那些荣国府发出去的名帖都是伪照的后,王夫人牵扯的案子自然也就证据不足了。
  而且这件事情就算是发出来了,最后受过的也是贾赦这一支,王夫人仍旧可以成功脱身。
  事情闹成这样,到底成了京城的一大笑话。不但宫里的元春被人指指点点,就是迎春,探春和环哥儿这些贾家人都在这件事情上受了不小的影响。
  贾珍也不是什么全然无辜的人,那些年他干的乱纪的事也不少。被凤姐儿连累时竟然还良心发现了一回,顶了所有的罪,然后玩了一把休妻。
  行叭,想休就休吧。然后凤姐儿带着嫁妆和她的孩子直接甩甩袖子走了。没有回王家,也没有去嫁妆里的陪嫁宅子,至于凤姐儿带着孩子到底去哪了,一时间竟也无人知晓。
  凤姐儿走了,贾珍倒了,宁国府抄没了家产,然后宅子被官府发卖了。
  贾蓉娶了个好媳妇,在这件事情上并未受到牵连,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一直外放的缘故。宅子发卖那天,贾琏受贾蓉所托,又对着所有想要买宅子的人家拱手请大家给他个面子让他将宅子买回去。
  宅子买回来了,不过却在买回来后就被贾琏做了重新规划。
  贾家的祠堂原本立在宁国府,如今贾琏让人将那一片砌上围墙另开一处门,彻底从宁国府独立出来。
  祠堂独立出来,以后贾氏族人去祠堂也不必再进宁国府了。
  哦,已经不能叫宁国府了。
  ……
  绯歌一边听,一边觉得这不愧是红楼梦的世界。无论发生怎么样的改变最终都能在某个时间点往既定命运轨道上拐上一拐。
  所以说,她的存在到底是为什么呀。
  难道就是为了让某个和尚还俗哒?
 
 
第171章 
  如果让绯歌写一篇论文, 标题一定是《那些年为我还俗的和尚》,也或是《那些年被她吓到厌世的宝道长》……
  一排排的黑线在脑子里滑过,绯歌不惜力气的将自己囧得不要不要后,这才转头继续问其他人的情况。
  “早年林姑父挑花了眼,后来林姐姐自己也挑花眼了。最后挑来挑去,竟然总说什么感觉不对。后来一年大似一年, 竟越发挑不中了。如今连瑜哥儿都成亲好几年了,林姐姐还单着呢。林姑父前几年没了, 守完孝, 林姐姐就带着早年林姑父给林姐姐准备的嫁妆从林府搬了出来。如今就住在京郊的温柔庄子里……”
  大姑子多, 婆婆多。小姑子多, 是非多。黛玉一个没出嫁的长姐,又是个管家多年在家里极有声望的大姑姐, 这样的存在对弟媳妇绝对不是一个美好体验。
  黛玉的亲事成了老大难问题后,林如海愁的不行。可再愁他也不会勉强黛玉答应她相不中的亲事。林瑜成亲时,林如海又担心姑姐弟妹处不好, 再让他孤单一人的闺女受了委屈,便提前分了家产。将属于黛玉的那份嫁妆全部交到黛玉手里,并且和府中的帐目彻底分开。
  林如海也算是长寿了。
  他自己求生欲望极为浓厚,然后对自己的保养又更加用心。将每一年都当成最后一年过的结果就是早早做好了死亡准备, 整个人从容豁达极了。
  人豁达了,心中就不会存太多的忧郁, 心胸开阔之下, 又是另一番长寿之相。
  再因为林如海对黛玉的放心不下, 也叫他更想多活几年。然而他能活到林瑜成年科举入仕,能活着听到自己的孙子叫祖父,于他原定的命运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林如海走的时候,唯放心不下黛玉。不过他又想到黛玉六岁丧母,七岁便带着幼弟寄人离下,这么多年的历练早就可以独挡一面了,从这一点上,他其实也能放心。只是黛玉到底是一个人,总恐她晚年凄凉。
  林瑜也看出林如海未尽之语,最后在林如海弥留之际向他保证。若他再有子嗣,无论男女都过继给黛玉,若再无子嗣,也绝不叫黛玉晚年无人侍奉。
  ……
  林如海去后,黛玉等丧事办完便将管家权移交给了林瑜之妻。之后安心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守孝。
  林瑜是个好的,他自记事起便由黛玉教养,待黛玉更是长姐如母一般的感情,姐弟间的情谊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林瑜之妻到底不似林瑜,明面上对黛玉恭着敬着,但到底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