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逾白却说:“那不是我的待客之道。”
林知夏又问:“你的待客之道是什么?”
江逾白回答:“车接车送。”
汽车缓慢地拐弯,驶进一扇巨大的铁门,门口站着两名守卫,四处都有感应器和监控摄像头——林知夏看呆了。她双手扒住车窗,望着眼前新奇的景观,又想起江逾白在省城的家——那座庄园的占地面积大、装修风格奢华,包括诸如花园、泳池、网球场、家庭影院在内的各种场所。
林知夏没料到,哪怕换了一个城市,江逾白还是住在风格类似的地方。
这,就是有钱人的生活模式。
汽车停稳之后,江逾白率先下车。
江逾白拉开车门,林知夏徐徐地走出来。她和他并排向前迈步,她出声问道:“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吗?你的爸爸妈妈和你在一起吗?”
江逾白回答:“这是我爷爷名下的房子。他经常待在这里。”
林知夏点头:“爷爷。”
江逾白带着林知夏走进正厅。她仰头望着天花板上的壁画和巨大的吊灯,仍然没停下脚步,室内喷泉溅出冰凉的水花,水珠落在她的手背上。她惊奇地望着喷泉中央的大理石雕塑,感叹道:“多么完美的水流动力学。”
林知夏原本想再多看一眼,可是她的肚子正在咕嘟咕嘟地叫。她几乎忙了一天,中午吃得很少,到了晚上这个时候,她饿得前胸贴后背,满脑子都是丰盛的晚餐。
她紧紧地跟随江逾白的脚步,穿过一条走廊,来到一处餐厅。
餐厅内的灯光鼎盛,南面是一片落地窗,东面是一片浅色玻璃。在玻璃的夹层内,水流清澈如碧,水草纤长柔曼,名贵的热带鱼正在水中穿梭游动。
林知夏顾不上肚子饿。她双手背后,站在玻璃墙之前,观摩那一群小鱼:“江逾白,你爷爷家里的餐厅,就像海洋水族馆的展馆一样。”
话音未落,她听见一个声音应道:“我爱养鱼,不止这些品种。”
林知夏扭头,见到了江逾白的爷爷——这位老人家年事已高,仍然精神矍铄。他穿着一身丝绸面料的长衣长裤,满头银发打理得整整齐齐。他和林知夏对视四秒钟,才开口道:“小江今晚有客人,我来瞧瞧你们。”
林知夏赶忙和他打招呼:“您好!我叫林知夏,树林的林,知道的知,夏天的夏,我今年十四岁,是江逾白的同龄人……更准确地说,江逾白比我大一个月,他出生在八月份,我出生在九月份。”
江逾白察觉到林知夏的紧张情绪。
他挡住林知夏,直面他的爷爷:“我昨天说过,我今晚有客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们认识了五年。”
爷爷格外慈祥和蔼:“你愿意招待朋友,自然再好不过。你的好朋友林知夏也在北京念高中吗?”
林知夏一时口快:“我没念高中。”
爷爷云淡风轻,笑意未减。
然而,站在爷爷身旁的一位年轻男子接话道:“你初中没读完,出来闯社会了?”
这位年轻男子大概二十岁出头。他身量颇高,长相俊美,穿着一身休闲居家服,眉宇间颇有英气。他是江逾白家的一个亲戚。
江逾白为林知夏介绍了两句,林知夏才搞清楚,这个人是江逾白爷爷的表弟的儿子的独生子,名叫黄玉霄,今年二十一岁,正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某一所大学上学,主修“中东与非洲研究”专业。
黄玉霄似乎把林知夏当成了一个初中辍学生。
林知夏摊开双手:“我没念高中,因为我……”
“不想上学。”黄玉霄揶揄道。
而她轻笑一声:“因为我正在读大学,数学专业。”
江逾白相当淡定地补充道:“她是2007年国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罗马尼亚大师赛的冠军,中考市状元,在国内顶级的物理海洋实验室学习了三年。她发表了两篇SCI论文,都是第一作者。”
黄玉霄表情复杂。他松了松衣领,将信将疑,退到了爷爷的背后。
爷爷轻拍江逾白的肩膀,嘱咐他款待客人。爷爷还和林知夏闲聊了两句。最后,爷爷叫住黄玉霄的名字,将他带走了,餐厅里只剩下林知夏和江逾白两个人。
林知夏和江逾白先后落座。
江逾白考虑得十分周到。他严格把控着时间,那些菜品的口感刚刚好,既不烫嘴,也未发冷,每一道菜都很新鲜美味。
林知夏生平第一次尝到了北京烤鸭。真的太好吃了,鸭肉、面皮、黄瓜和甜面酱交融,激发她的味蕾,带来非同一般的体验。
桌上还有嫩滑可口的鱼子酱布丁,香气扑鼻的膏蟹酿香橙,林知夏都快吃不过来了,江逾白还在慢条斯理地细品。
林知夏的饮料是鲜榨草莓葡萄汁——这个果汁的配比,堪称一绝,既有草莓的香甜,又有葡萄的清爽。
林知夏忍不住评价道:“太好喝了,我想给它取名叫‘美妙’,我只要喝一口,就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妙。”
江逾白说,他会准备一份菜单。往后,林知夏来他家做客,可以提前报出菜名和饮料名。
“你真体贴。”林知夏发自内心地夸赞他。
饭后,江逾白依照他的“待客之道”,坚持把林知夏送回学校。
夜里九点多钟,林知夏和江逾白在大学的校门外挥手告别。江逾白扶着车门,目送林知夏的背影消失在大学校园里,方才转身进入轿车。
*
从这天起,大学生活正式开始。
林知夏和寝室里的三位女生混熟了。她们相处得十分融洽,每天早晨在同一时段起床,结伴去食堂吃早餐,再去教室上课。
林知夏的室友们都喜欢坐在第一排,而林知夏自己觉得坐在哪里都无所谓。大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比较基础,还没触及到林知夏的知识盲区,林知夏觉得大学生活好轻松。
不过,很快,她收到了谷立凯教授的邮件。
谷立凯是沈昭华教授的大学同班同学,也是目前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知名学者。他是林知夏的本科导师,他邀请林知夏来和他面谈。
谷立凯任职于物理学院,而林知夏隶属于数学学院,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林知夏知道谷立凯特别忙。在他们约定见面的那一天,林知夏提前十分钟就到了谷老师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有几位博士生。
原来,谷老师正在开一场简短的组会。
林知夏站在门口,等了十几秒钟,谷老师就说:“是林知夏吗?你进来吧。”
第67章 实验物理
林知夏踏进办公室,礼貌地打了个招呼:“谷老师你好,我是林知夏。”
谷老师两鬓斑白,神色平和,朝她点了点头,请她坐到沙发上。
林知夏立刻落座,安静地听着教授和博士们的学术讨论。
今天在场的两位博士生正在合作一篇论文,他们产生了意见分歧,谷老师让他们概括各自的方法,再把要点写到白板上。
谷老师的办公室里有一面巨大的白板。
某一位博士捡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奋笔疾书,谷老师出声喊住他:“杨术文,不用写太多。你正在给我们做展示,用你自个儿的语言去解释现象。”
杨术文是一名博士一年级的新生。他和林知夏一样,刚来北京不久。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常年泡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
杨术文的硕士课题与谷立凯组内的研究方向有交叉。他本身也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学生。他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平均分都达到了90分以上。他天资聪颖,勤奋刻苦,舍得下功夫,谷立凯组内的几位学姐学长都很欣赏他。
然而,杨术文却觉得,谷立凯对他并不满意。
杨术文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朗声说道:“比特数增加到4,量子纠缠的类别有无数种……老师你上周给我的论文,我看过了,那篇文章写的是‘纠缠多面体’,纠缠多面体划分了纠缠状态的体系。我回过头去重读了两遍Jean-Bernard Zuber和Cude Itzykson写的那本《Quantum Field Theory》。”
林知夏举起右手,想提一个问题。
谷老师指了指杨术文:“我们听他讲完,你再来问。”
林知夏保持安静,凝视着杨术文。
杨术文继续他的长篇大论。
谷老师等到杨术文讲完最后一个字,才点评道:“你说得非常好,角度全面,但是啊,那都是别人的工作,像一篇文献综述,没有概括你自己的方法。为什么你师兄和你的意见不同?你师兄的看法是对的。你还没接触到实验的层面。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同你提过,做科研不是让你埋头读书,让你闭门造车。我们做实验物理,要培养你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论文要看,实验要做,这里头,有一个平衡点,有一个trade-off……你读书读得出色,实验也得跟上。我前两周太忙,没空带你们,听你的师兄说,你打卡来实验室,就在桌子上读书、抄笔记,没做你师兄给你准备的基础练习。”
办公室的房门大敞,通风顺畅,冷风灌进杨术文的衣领,激得他打了个哆嗦。
他一下子站得笔直,字正腔圆地解释:“我这两个礼拜都在复习……学过的内容,容易忘了。”
谷老师打开抽屉,拿出一个文件袋,缓声说:“温故而知新,好啊,实验物理也是一样。你的眼睛,书本,你的大脑海马体,存储长期记忆,你的双手,存储神经—肌肉记忆……这些都是基本功,灵感和创新才是你发展的前景。”
杨术文连忙说:“对,是的。”
谷老师扶着桌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书籍是学习的媒介,不是学习的目标。”
林知夏频频点头。她像是领悟了一个禅机,感叹道:“对呀,书籍是学习的媒介,不是学习的目标。对你本人来说,你自己的思想最重要。”
谷老师递给林知夏一个文件袋。袋子里装着几份打印版的学术论文、实验须知、实验操作流程,谷老师让林知夏把这些东西带回去,仔细看一遍,下个月再来实验室报到。
林知夏捧住文件袋,连声道谢。
杨术文插了一句:“林知夏,你刚才是不是……要和我讲话?”
林知夏跑到杨术文的面前,问他有关“纠缠多面体”的嵌套问题。他愣了一下,让她再说详细点,语速再快一点,因为谷老师待会儿还有事,他们不能耽误谷老师的时间。
杨术文并不知道,几分钟以前,谷老师之所以自称“待会儿还有事”,是因为,谷老师要帮林知夏确定她的具体研究方向。
林知夏没料到,杨术文会让她提高语速。
她双手背后,就像个连珠炮一样,飞快地说出一长串话,杨术文只听懂了一句“量子比特光子态”。
杨术文恍惚了几秒钟,他的学长却笑了一声。那位学长站起身来,走到林知夏的面前,告诉她:“我是省立一中的谭千澈。”
谭千澈!
听到他的名字,林知夏伸出右手:“我初一就知道你!谭千澈学长!你拿到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你是我们省立一中培养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你的名字,被放在了省立一中档案馆的优秀校友名单上。”
谭千澈和林知夏握手。他回答了林知夏的几个疑问,还说:“你要不要找个笔记本,记一下?”
林知夏摇头:“不,我一般不记笔记。”
谷老师正在泡茶。他听见林知夏的话,若有所思,随即笑了笑:“哦,沈昭华同我提过,你的记忆力特别好啊。”
热气蒸发,茶香四溢,谷老师端着茶杯,坐回他的座位。他让林知夏留下来,确定一个大致的研究课题。
其他几位博士生相继离开了办公室。
杨术文临走之前,顺手关上了办公室的门,谷老师却喊了他一声:“杨术文,你把我的门打开……”
谭千澈小声提醒杨术文:“谷老师很注意避嫌。只要他的办公室有学生,他必定要开着门。”
杨术文喃喃自语:“好老师啊。”又说:“你的学妹,林知夏,真的来了。”
谭千澈忽然伸出手,搂住杨术文的肩膀。他们并排前行,漫长的走廊仿佛没有尽头。
*
这天中午,林知夏见完谷立凯,就抱着文件袋,高高兴兴地走回寝室。
校园的景色比平时更美。林知夏一边赏景,一边回想谷老师的话。谷老师博学多识,思维敏捷,简短的交流都让她获益匪浅。
想当年,沈昭华曾经对林知夏说过“学术需要交流,学术思维需要锻炼”。如今,五年过去了,林知夏十四岁了,她终于明白了沈昭华的深意。
林知夏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谷老师交给她的资料,又上网找了一些相关的专著。整个九月份,她都在认真学习,为即将到来的实验工作做准备。
林知夏在省城的时候,已经跟着沈昭华学习了三年。沈昭华被她的学生们尊称为“大老板”,组里还有一名学术成果丰富的年轻女老师,被大家尊称为“小老板”。这名小老板,以及组内的朱婵学姐,经常手把手地辅导林知夏。
这一路走来,林知夏收到了好多人的帮助。
林知夏不会辜负他们的期待。
她一定会开创自己的领域。
在积极心态的影响下,林知夏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她每天早起,坚持锻炼身体,完成学习任务,晚上八点给爸爸妈妈打电话,九点给江逾白打电话,十一点前熄灯睡觉。
九月底的某一天夜里,林知夏躺在宿舍的床上,怀里抱着小企鹅玩具,身上盖着柔软的被子,握着手机和江逾白进行通话。
他们聊了一会儿,谈到了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江逾白随口问她:“国庆节快到了,你想去哪里玩?”
林知夏反问:“你想去哪里玩?”
江逾白思考两秒,答道:“暂时没有计划。”
“我们去故宫好不好?”林知夏兴冲冲地提议,“我从来没有去过故宫,我还想看一下颐和园。”
86 /179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天才女友——素光同 天才女友——素光同(2) 天才女友——素光同(3) 天才女友——素光同(4) 天才女友——素光同(5) 天才女友——素光同(6) 天才女友——素光同(7) 天才女友——素光同(8) 天才女友——素光同(9) 天才女友——素光同(10) 天才女友——素光同(11) 天才女友——素光同(12) 天才女友——素光同(13) 天才女友——素光同(14) 天才女友——素光同(15) 天才女友——素光同(16) 天才女友——素光同(17) 天才女友——素光同(18) 天才女友——素光同(19) 天才女友——素光同(20) 天才女友——素光同(21) 天才女友——素光同(22) 天才女友——素光同(23) 天才女友——素光同(24) 天才女友——素光同(25) 天才女友——素光同(26) 天才女友——素光同(27) 天才女友——素光同(28) 天才女友——素光同(29) 天才女友——素光同(30) 天才女友——素光同(31) 天才女友——素光同(32) 天才女友——素光同(33) 天才女友——素光同(34) 天才女友——素光同(35) 天才女友——素光同(36) 天才女友——素光同(37) 天才女友——素光同(38) 天才女友——素光同(39) 天才女友——素光同(40) 天才女友——素光同(41) 天才女友——素光同(42) 天才女友——素光同(43) 天才女友——素光同(44) 天才女友——素光同(45) 天才女友——素光同(46) 天才女友——素光同(47) 天才女友——素光同(48) 天才女友——素光同(49) 天才女友——素光同(50) 天才女友——素光同(51) 天才女友——素光同(52) 天才女友——素光同(53) 天才女友——素光同(54) 天才女友——素光同(55) 天才女友——素光同(56) 天才女友——素光同(57) 天才女友——素光同(58) 天才女友——素光同(59) 天才女友——素光同(60) 天才女友——素光同(61) 天才女友——素光同(62) 天才女友——素光同(63) 天才女友——素光同(64) 天才女友——素光同(65) 天才女友——素光同(66) 天才女友——素光同(67) 天才女友——素光同(68) 天才女友——素光同(69) 天才女友——素光同(70) 天才女友——素光同(71) 天才女友——素光同(72) 天才女友——素光同(73) 天才女友——素光同(74) 天才女友——素光同(75) 天才女友——素光同(76) 天才女友——素光同(77) 天才女友——素光同(78) 天才女友——素光同(79) 天才女友——素光同(80) 天才女友——素光同(81) 天才女友——素光同(82) 天才女友——素光同(83) 天才女友——素光同(84) 天才女友——素光同(85) 天才女友——素光同(86) 天才女友——素光同(87) 天才女友——素光同(88) 天才女友——素光同(89) 天才女友——素光同(90) 天才女友——素光同(91) 天才女友——素光同(92) 天才女友——素光同(93) 天才女友——素光同(94) 天才女友——素光同(95) 天才女友——素光同(96) 天才女友——素光同(97) 天才女友——素光同(98) 天才女友——素光同(99) 天才女友——素光同(100) 天才女友——素光同(101) 天才女友——素光同(102) 天才女友——素光同(103) 天才女友——素光同(104) 天才女友——素光同(105) 天才女友——素光同(106) 天才女友——素光同(107) 天才女友——素光同(108) 天才女友——素光同(109) 天才女友——素光同(110) 天才女友——素光同(111) 天才女友——素光同(112) 天才女友——素光同(113) 天才女友——素光同(114) 天才女友——素光同(115) 天才女友——素光同(116) 天才女友——素光同(117) 天才女友——素光同(118) 天才女友——素光同(119) 天才女友——素光同(120) 天才女友——素光同(121) 天才女友——素光同(122) 天才女友——素光同(123) 天才女友——素光同(124) 天才女友——素光同(125) 天才女友——素光同(126) 天才女友——素光同(127) 天才女友——素光同(128) 天才女友——素光同(129) 天才女友——素光同(130) 天才女友——素光同(131) 天才女友——素光同(132) 天才女友——素光同(133) 天才女友——素光同(134) 天才女友——素光同(135) 天才女友——素光同(136) 天才女友——素光同(137) 天才女友——素光同(138) 天才女友——素光同(139) 天才女友——素光同(140) 天才女友——素光同(141) 天才女友——素光同(142) 天才女友——素光同(143) 天才女友——素光同(144) 天才女友——素光同(145) 天才女友——素光同(146) 天才女友——素光同(147) 天才女友——素光同(148) 天才女友——素光同(149) 天才女友——素光同(150) 天才女友——素光同(151) 天才女友——素光同(152) 天才女友——素光同(153) 天才女友——素光同(154) 天才女友——素光同(155) 天才女友——素光同(156) 天才女友——素光同(157) 天才女友——素光同(158) 天才女友——素光同(159) 天才女友——素光同(160) 天才女友——素光同(161) 天才女友——素光同(162) 天才女友——素光同(163) 天才女友——素光同(164) 天才女友——素光同(165) 天才女友——素光同(166) 天才女友——素光同(167) 天才女友——素光同(168) 天才女友——素光同(169) 天才女友——素光同(170) 天才女友——素光同(171) 天才女友——素光同(172) 天才女友——素光同(173) 天才女友——素光同(174) 天才女友——素光同(175) 天才女友——素光同(176) 天才女友——素光同(177) 天才女友——素光同(178) 天才女友——素光同(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