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猫猫蜜芽 50瓶;枣夹核桃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当天稍晚一些之后, 皇帝来到皇后宫中,吃了晚膳,说了一阵子话,妙玉回房去了, 皇后就跟皇帝提了提。
皇帝没好气地道:“你才知道呀?”
皇后反应也极快, 道:“这不是刚才孩子在跟前, 我怕她听了, 心里存了事儿嘛!”又道:“万岁如此,可是外面又闹出了什么稀奇事儿?”
皇帝没好气地道:“不就是那几个小兔崽子!”
本来不过是想看看儿子们的品性如何,可是皇帝也不得不承认, 自他很失望。
皇帝可比不得太上皇当年。太上皇是出了名儿的多子多福, 因此废太子事败之后圈了一拨后还有一拨, 死了一拨还有一拨, 就跟地里的韭菜一样。太上皇不珍惜, 而皇帝和他活着的众兄弟们呢?
奋斗的已经死了, 活下来的全是咸鱼。
这两句话是皇帝和他现存的兄弟们最好的写照。皇帝的四个儿子已经开始上窜下跳, 让自己的新妹妹, 也就是养在他们各自母妃名下的诸位公主们给自己的生身之父传消息,以图大业。
那些王爷得到消息之后, 觉得直接抛诸脑后只会后患无穷, 所以就来找了皇帝, 明着是惶恐, 而实际上他们想表达的, 无非只有一个:劳烦您管管。
皇帝糟心了。
上面太上皇压着他喘不过气来, 下面他儿子们已经惦记上他的位子了。
如果这几个聪明一点,那也罢了,可是看看他们的行事!
皇帝都不想说!
跟他的兄弟们一比, 他的儿子们无论是学问本事还是行事心性,都远远不如。
皇后明白了七八分,道:“还说呢。我们不也是这么过来的?虽然皇子开府有二十三万两银子,外加府邸一座、皇庄两座,这够什么使的?若是有个差使还好些,若是没有差使,一年就精穷了!”
皇帝一滞,没说话。
现在要紧的职务都被太上皇把持着,他自己的龙椅尚且不稳呢,哪里顾得上儿子们?
皇子的收入看着不错,可开销也大,就跟皇后说的那样,都是被逼的。
皇帝道:“那他们也不能动歪心思!如今端慧也是他们的姐妹,他们来探望端慧一二,或者派人学着一二又何妨?一面嫌打理产业丢脸,一面嫌手里的银子少!娇惯得他们!”
如果是女儿,那也就算了,毕竟女儿是娇客,皇家养着也是不妨的。可儿子不行!
“就是寻常百姓家,儿子也是要支撑门户的!”
皇后道:“这,这不是端慧已经做出了榜样了吗?或许来年就好了。您又何必着恼。方才端慧还跟我说呢,担心下面仗着她的威风在外面欺男霸女、强占良田。也许孩子们也担心这个。”
皇帝道:“这个你放心。朕叫人盯着呢。若是这些人不做好事儿,御史台头一个跳出来。你让端慧尽管放心。”
皇后笑笑,不再说这个了。
她是皇后,将来任何一位皇子上位,她都是太后,偶然帮着说几句好话就完了,做得多了,反而惹人疑猜。
“倒是宫里,你盯着些,别让那些不成器的东西劳烦端慧。”
“这……难道老二和老三已经去麻烦嫂子了?”
皇帝道:“可不是!”
皇后道:“怪道呢。上回嫂子进宫,话里话外的,似乎是像收一个义女。我还纳闷,嫂子是不是因为我的缘故才如此。”
皇帝道:“嫂子也不容易。她既然想收义女,就收便是。皇家也不缺这一份嫁妆。对了。那孩子是哪家闺秀?”
“还能有谁?林布政的女儿呗。”
“她?不行!林如海就这么一个闺女!”
皇后道:“万岁心疼臣子,臣妾如何不明白?想这林家,也是百年大族,可到了林如海这里,竟然是绝了后了。万岁,林如海如今也有半百了吧?他若是有个什么万一,这林丫头指望哪个?可若是他好好的,没有个子嗣,断了他们这一房的香火,岂不是全了忠心坏了孝道?要臣妾说,万岁如果是真的心疼林大人,还不如给林大人在寻摸一房妻室为好。”
皇帝想了想,道:“你有人选?”
皇后道:“看万岁说的,我能有什么人选?我娘家的那几个,要么不出色,要么不相配。”说着长叹一口气,道:“说起来,也不怕万岁笑话,打我父亲走了以后,我娘家越发不像话了。我那个大嫂更是把女子无才便是德挂在嘴边,把几个侄女都养成了睁眼的瞎子!我正想跟万岁讨个恩典,免了她们进宫添乱。”
成为皇后之后,她的娘家也跟着水涨船高。皇后的嫂子几乎每个月都会进宫,而且每次都是带着女儿一起来,皇后烦死了。
皇帝一听,当时就是一愣。
这跟他听说的不一样啊。
他道:“你就不想为你侄女们谋个前程?”
皇后道:“谋什么前程!德不配位,反而容易招祸。”
皇帝道:“虽然皇子正妃不成,可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一个皇子侧妃还是可以考虑的。”
皇后道:“难不成我家有一百个姑娘,个个都要嫁进皇家不成?万岁!您顾虑着臣妾,臣妾感激在心。嫁给万岁,是臣妾的福分。但是,我娘家如今那几位侄女实在是不成器。所以,臣妾想跟万岁讨一个恩典。”
“什么恩典?”
“三代内,我娘家的姑娘,不嫁皇子皇孙。”
娘家打的什么主意,皇后比任何人都清楚。说是维持家族荣光,实际上不过是踏着她的脸面给自己谋前程罢了。她娘家出了个皇后,已经是外戚中的头一份了。还想怎样?
见皇后跪地,皇帝连忙搀扶,可是皇后依旧坚持给皇帝磕头。
皇帝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那朕,准了。”
听皇帝这么说,皇后心里的石头可算是落下来了。
不想,消息传出去,第三天,皇后的嫂子去跪宫门了。内侍问她理由,她也不说。
内侍只能来报皇后,当时妙玉正好在皇后身前,听说此事,连忙回避了去。
不久之后,妙玉就听说,这位承恩公夫人没了。她才刚刚及笄的女儿因为伤心过度,也跟着一病不起,然后就跟着没了。
妙玉不得不在宫里尽量穿得素雅些,首饰也少戴两件,算是全了外甥女为舅母服丧之礼。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银河星爆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6章
没的到底是皇后的娘家嫂子, 当朝的承恩公夫人,哪怕死因有些不光彩,可是她的丧礼的规格却不弱,因此承恩公府打算大肆操办。
不管怎么说, 这是他们成为外戚之后的第一桩大事, 按理说, 应该好生操办。
不想, 皇后一直派人盯着娘家,得知了这个消息,直接就哥哥叫进宫去臭骂了一顿, 承恩公夫人的丧事, 一切从简。
这里承恩公才垂头丧气地走出宫去, 那边贾元春就求见妙玉了。
妙玉非常纳闷:“贾女史?可是母后有什么话吩咐吗?快请。”
妙玉原本以为是皇后有什么话要交代她, 可是听说了贾元春的来意, 她囧了。
“公主殿下可听说了, 皇后娘娘召见了承恩公?”
“女史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殿下, 这红白之事乃是大事, 更何况承恩公夫人为承恩公府生儿育女劳苦功高。殿下,就是不看在去了的公府小姐的份儿上, 就是看在承恩公府三位少爷的份儿上, 承恩公夫人的后事也不能太过简薄。”
“然后呢?”
“殿下, 承恩公夫人的后事是承恩公府的颜面。您该为皇后娘娘分忧才是。”
妙玉道:“我当女史是为了什么来找我呢, 原来是为了这个。若是母后召见承恩公是为了这个, 那我也无话可说。有多大碗就吃多大碗饭, 本该如此。”
“殿下?”
“还是说,你假借母后旨意,故意给本宫出馊主意?”
贾元春噗通一声, 跪下了:“殿下何出此言?小的对皇后娘娘忠心耿耿……”
“忠心耿耿?”
妙玉越发肯定里面有鬼,她道:“承恩公府俸禄多少,收入多少,这都不是秘密。若是承恩公府量力而行,母后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召见承恩公。可见承恩公府其实是想从国库借银大肆操办,这才让母后大发脾气。父皇前儿个还在愁西北的军饷不够呢,母后也知道其中军中要紧,这才拦了去。你倒好,竟然来游说本宫?说什么为母后分忧,分明是想让本宫招父皇母后不高兴!来人!将这丫头拖到院子里跪着!跪足一个时辰!”
“殿下,小的是皇后娘娘的女史……”
“还敢用母后压我!来人,本宫要立刻求见母后!”
说完,妙玉等不及更衣了,直接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着打扮还妥当,立刻就起身往前头去了。
送走了自己的娘家哥哥,皇后也是头痛欲裂,支着头坐在暖阁里养神,听说妙玉来了,十分奇怪:“端慧?这时候?可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宫人立刻如此如此地回禀了一通。
皇后道:“这个贾女史,果然是个心大的。”
皇后不喜欢贾元春。
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生来是要做贵人的?她兄弟衔玉而生是个有大造化的?
但凡宫里只要长了心眼儿的,就没有不恶心这两句话的。要不是碍着太上皇的颜面,皇后根本就不想理会这女人。
“请公主进来吧。”
妙玉进来之后,先拜见皇后,被皇后亲自搀扶起来,往暖阁上坐了,这才道:“女儿责罚了母后身边的贾女史,若有不到之处,还请母后责罚。”
皇后道:“那丫头都跟你胡说了些什么?”
妙玉道:“她说承恩公夫人的后事不能太过简薄,建议女儿为母后分忧。”
“果然该罚!”皇后怒道,“传本宫令,让那丫头跪到明天早上为止!”又对妙玉道:“我的端慧果然伶俐,不然,我们母女二人可要被她坑了。”
皇后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妙玉借银子是为了种地为了种出更多的粮食,皇帝肯定没意见。因为妙玉的粮仓其实就是皇帝的粮仓。可如果妙玉借了银子,是为了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或者是为了替她娘家嫂子办丧事,皇帝一准不高兴,说不定连她都要恼了呢!
妙玉见状,也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贾元春名义上也是皇后的人,皇后可以罚得,可是她不一定有这个权力。
她毕竟不是皇后的亲闺女,这才是她第一时间跑来求见皇后的原因。既然皇后也跟着罚了,那她也安心了。
“女儿谢母后体恤。”
皇后满怀欣慰地摸了摸妙玉的头发,道:“你是本宫的女儿,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对了,你的银钱可够使?”
妙玉道:“母后若是说买卖田地,种庄稼、养殖家禽牲畜,这些下面的人都安排妥当了。只是有一桩事情,女儿想讨母后一个示下。”
“哦?何事?”
“女儿想在庄子上设一座蒙学堂,教导庄子上的人读书识字,不需要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只需要他们认得几千常用字,外加能写会算,看得懂契约账本,不会被人糊弄了去就成。”
皇后当时就愣住了。
“你想开启民智。”
疑问的句式,肯定的语气。
“是的,母后。”妙玉迟疑着,道:“母后说,开启民智,可是有人曾经也提过?”
“是你的亲外公,张老太傅。他当年的心愿就是开启民智,只可惜,偏偏陷入了党争。不想二十年后,你竟然提起此事。”
皇后一脸感慨。
血缘,真是妙不可言。
妙玉犹豫了一下,道:“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今常用字足有数万,对于天下万民来说,他们每日里为了吃个半饱就已经殚精竭虑了,根本就不可能挪出那么多的时间来求学。若是想让天下万民都读书识字,看得懂契约、账本,朝廷必须先将常用字进行简化。然后就是先生。女儿在外面这些年,也算是见过世面。不是每一位先生都愿意教导佃户乃至是奴仆的。”
话音刚落,就听见门口有人道:“这容易,去问问你母亲不就知道了?”
皇后和妙玉抬头,不是皇帝又是何人?
母女二人连忙拜见。
皇帝伸手把皇后拉起来,然后让妙玉平身,这才往上头坐了,皇后侧着身子陪坐,妙玉得了许可,这才在宫人搬来的绣花墩上坐了。
皇帝道:“太傅当年就有着手简化常用字,据说,当年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太傅临终前怕一生心血付之东流曾经把东西托付给了皇嫂。”
皇后立刻欢喜道:“这事容易。我记得皇嫂的寿辰就在这几日,不如让端慧回去陪皇嫂几日岂不更好?”
皇帝一听,立刻允了。
他现在手下无人,虽然曾经下旨起复旧员,但是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被起复的那些官员,很多要么是才能有限,要么就是德行有亏。他真正想起复的人,还是张老太傅的那些学生。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才德兼备之人,也只有这些人,才能支撑得起国朝的脊梁。
只是皇帝自己也知道,这些是因为对朝廷失望至极,这才离开朝堂的,只要他父皇依旧在,只要他父皇依旧大权在握,这些出山的可能性,真的是太小太小了。
现在起复的那些官员,就是最好的证据——张老太傅的那些门生,没有一个出山。
71/94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