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本来, 义忠太妃作为义忠郡王的嫡母,太上皇又重孝道,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太上皇和义忠郡王的面子上都要礼遇她三分, 结果义忠太妃跟义忠郡王闹了一场。虽然大家明面上都说是义忠郡王的不是, 眼珠子钻到钱眼里面去了, 为了几十万两银子逼迫嫡母, 可是如今,义忠郡王受了责罚,被降爵了不说, 还被圈在了平安州。义忠郡王成了郡公, 又不在大家眼前, 日子久了, 难免有义忠太妃不慈的话传了出来, 而且越传越广。
因此这一年义忠太妃的寿辰, 很多人都是应付了事。
不想, 这日子临近了, 端慧公主竟然得了万岁的恩旨从宫里回王府小住了,这下, 京里就炸了。
天下最讲究规矩的地方是皇家, 可天底下最不讲究规矩的地方也是皇家。
说什么夫死从子, 实际上是因为民间有太多的女人身无长物只能依靠男人, 小的时候依靠父亲, 年轻的时候依靠丈夫, 等老去了,只能依靠儿子养老,所以才有夫死从子的话。
因此对这个世上大多数女人来说, 没有儿子就是一场灾难。
可是皇家又不同。跟义忠太妃这样,作为废太子妃兼太妃,她的命妇品级是亲王妃,虽然义忠郡公被降了封爵,可是跟她无关,她依旧是国朝正经钦封了的亲王妃,有一份俸禄在。
也就是说,她不依靠义忠郡公养老。
既然不需要靠着这个庶子养老,她又何必委屈自己?
至于外面的风言风语,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她的女儿是皇家公主,皇家公主的婚姻又跟臣民不同,外面的风言风语再厉害,能影响到她女儿的婚姻?既然如此,她又有什么好担心的?与其担心那些有的没有的,还不如趁机教女儿一些管家理事外加应酬往来的窍门呢。
义忠太妃已经发现女儿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而且大约是因为养在民间的关系,她对应酬往来似乎抱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忐忑不安,生怕惹了忌讳。在义忠太妃看来,女儿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担心。不过,这应酬往来是京师贵妇贵女们的必修课,女儿哪怕是贵为公主,多学学也不妨事儿。
当然,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在教导女儿的时候,义忠太妃也被忘记把林黛玉也带上。
这才有了义忠太妃搂着林黛玉,身边挨着妙玉,指着一摞厚厚地礼单教导两个孩子:
“……其实寻常人家送礼,基本都送些自家地里的出产,再不然添些自家做的肉干,当年孔圣人收到的束修便是如此。这才是正经的古礼呢。”
林黛玉看着那礼单道:“可是娘娘,这上头不是这样的呢。”
太妃道:“是啊。如今的风气跟当年已经很不同了。”
妙玉奇道:“难道母亲年轻那会儿,朝堂上不是这样的吗?”
太妃道:“据我所知,我父亲和他的几位老友都曾明确放出话来,不收超过二两银子的礼。”
当然,张太傅当年也没少跟老友们以画会友、以书会友,在别人的眼里,他们的字价值千金,甚至他们自己私底下也没少拿润笔换茶吃,可是在送礼上来说,不过是自己写的字罢了。
这都是另算的。
“不……那外祖父如何拿得出母亲的一百八十抬嫁妆?”
太妃笑道:“我是太子妃,这嫁妆自然是皇家准备的。父亲也只把自己收藏的一些字画或者自己比较满意又不出格的字画给了我做压箱底罢了。”
当年义忠太妃是作为太子妃嫁入皇宫的,她的嫁妆要摆放在东宫,而很多臣民置办的东西是不能摆放在皇宫里的,因此礼部和内务府也加入了进来,帮助着筹办陪嫁。
要不然她也不会中了算计。
妙玉傻了。
她直愣愣地道:“那,皇家在母亲的陪嫁上花费了多少银子?”
太妃答道:“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若是皇帝迎娶皇后,国库出银两百万两,贵妃降一等,一百六十万,太子妃虽然在品级上跟贵妃相等,但是作为晚辈要再降一等,一百二十万。
即便内务府帮着料理之后注定了很多东西的价钱会虚高,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置办出来的东西也许只得一半,但是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皇家专用的。因此这里头的帐,其实很难算清楚。
妙玉咋舌:“一百二十万两银子?我借着公主的招牌折腾了两年,还没挣下这么大的家当!”
太妃失笑:“你这孩子!这有什么好比较的!你才折腾了两年,这一百二十万的陪嫁却是我要用一辈子的!”
话虽然如此,可是因为她不得丈夫的心又迟迟未曾生养,因此难免有些不凑手,十年下来,这陪嫁也折腾掉好些,后来被圈了之后又拿着陪嫁换热汤热水,二十年下来,已经没剩多少了。
义忠太妃不想说这些伤心事儿,又拿起那份单子,细细地说给两个孩子听:
“其实啊,这送礼的事儿都那样儿。最开始的时候,只有求人求官才会送厚礼,再后来,因为攀比之风才变成非要送厚礼不可。这种事儿跟各家的家风有关。你们都是姑娘家,如今也不需要送什么礼,最多就是闺中好友,要么就是姐妹间送些小玩意儿,什么自己做的针线,或者是外头淘的小玩意儿,跟一二好友分享分享,礼轻情意重,礼数到了便成。不过,从礼单上看各家的态度,却是极要紧的。”
妙玉和林黛玉两个立刻意识到这是肉来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然后,一个内侍急匆匆地进来,跪禀道:“启禀娘娘,宁国府的少夫人没了。”
林黛玉莫名其妙。
她年纪小,对秦可卿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妙玉一听,当即就皱起了眉头:“没了?”
在这个时候?太妃寿辰将至的现在?
太妃道:“听说她从去年就开始不好,想是实在是支撑不住了吧。让下面随礼一份。”顿了顿,又道:“她虽然是宁国府的少奶奶,可她丈夫到底是白身,就按照规矩行事便是。”
秦可卿是老义忠亲王的庶女?自绝生路?
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儿,太妃还不想脏了两个孩子的耳朵。
能在义忠太妃跟前伺候的,都不是傻瓜,立刻意识到太妃这是完全当秦可卿是秦家的女儿,根本就没想着要认这个庶女。
事实也是。在明面上,平侧妃的女儿身骄肉贵,当年圈在北宫的时候就因为一场风寒没了,皇家早就没了这样一位小郡主,秦可卿也只是秦可卿而已。
义忠王府因为义忠太妃之故,没人敢再说这些事儿,可是妙玉不可能一直呆在义忠王府,等过了义忠太妃的寿辰,就是有万般不舍,她还要回宫去。结果,回宫第一天,先拜见了皇后,然后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才坐下,隔着窗子,就听见外面有人说起秦可卿的丧事。
妙玉很不高兴:“母后宫中,还有人说这个?晦气不晦气呀!”
昭训听说,一个眼神,立刻就有姑姑出去训斥那些小宫女了。
妙玉以为,是因为自己不在宫里的这些日子,这些小宫女没了管辖才行此事,不想,过了没两天,皇后偶感风寒,病了。皇后一倒下,宫里人心浮动,就连皇后宫中也没了规矩,闲言碎语越发多了。
这日,她听说抱琴在屋里跟小宫女们叽叽喳喳地说着秦可卿的后事显摆着贾家的权势,勃然大怒,直接就喝道:“来人!把这几个丫头送去慎刑司!”
贾元春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来求情:
“殿下!娘娘病着,您,求您为娘娘积些阴德罢。”
看着连连磕头的贾元春,妙玉冷冷地道:“贾女史,赏二十板子!”
皇后病着,你们这些小宫女竟然在说丧礼,这不是触霉头咒皇后是什么?!还叫我为皇后积德?
你是在威胁我吗?
在看到贾元春的眼神的那一霎那,妙玉就知道了,这丫头怕是得了消息,以为自己即将飞黄腾达,所以才如此。
别人不敢惹贾元春,可是她才不在乎什么甄家贾家呢!别说日后你会被封为皇妃,就是你爬上了皇后的宝座,你现在也不过是一介女史罢了,说好听是宫廷女官,说不好听就是奴才。贵为公主,妙玉还真能罚得!
妙玉直接叫来了慎刑司的总管太监,当着皇后宫中上上下下所有宫人的面,扒了贾元春的衣裙,按倒打了二十板子。
至于抱琴等几个小宫女,更是直接丢进了慎刑司。
紫宸殿的皇帝得了消息,直接赏了妙玉两套头面首饰。紧接着,太上皇后也赏了两套首饰两套衣料。
宫禁森严,妙玉罚了贾元春一事,宫里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可是宫外,尤其是贾家,却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他们还在上窜下跳地跟亲朋故友联络往来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MH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其实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妙玉开口。因为她想得到, 别人也想得到。越是事关重大,越是不会有人说,就是贵为公主,平日里也只能挂在嘴边的, 也只有衣裳首饰打扮之类的事儿。
其实后妃也一样。
宫规在那里摆着, 军国大事不是嫔妃可以沾的, 就是深得皇帝信赖的皇后, 也必须聪明地保持一个良好的度。
可是对于妙玉来说,这未免无聊了些。
宫廷是一个规矩森严的地方,每个人能穿什么衣服, 能戴什么首饰, 宫规一条条, 都明明白白地注明了。若是犯了规矩, 轻则被罚俸禄, 重, 或者被禁足, 或者降位分, 都有可能。因此,身在宫廷, 最要紧的, 是安全。就是再活泼的性子,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想来这也是皇家公主们个个都以端庄为上的主要原因了。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就是不够端庄, 日子久了, 也会变得端庄起来。
这也使得妙玉日常能做的事情,除了做针线、练字之外,也就靠着打理庄子消磨时间。让她高兴的是, 义忠太妃让人传消息给她,说旧日张家门下有人进京了。
对于张太傅的后人并门生们来说,他们一点都不想介入两代君王的争斗,但是开启民智的确是他们整个阳明学子的心愿。经过简单地沟通之后,就有那么些人结伴进京,其中一位是林如海的族弟,也是阳明学派中早就摆明了态度自诩“异端”的林湛。
妙玉几乎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甚至又跑了一趟户部借了五十万两银子。她不但要过问简化字教材的事儿,还跟体仁阁借了那副前朝遗留下来的铜字模印启蒙教材。什么纸张、油墨,都要操心,哪里有这许多闲暇管贾家和贾元春的闲事儿?
等皇帝大封六宫的消息传来,她都傻眼了:
“凤藻宫尚书?贤德妃?!”
不是她大惊小怪,而是这宫里的规矩便是如此。皇后之下是贵妃,贵妃之下是皇妃六人,封号不定,贤妃、德妃、宜妃、淑妃、熙妃、宁妃,等等等等,这些封号变来变去,但是,无论怎么变,同一时期,皇妃的数量不会超过六人,皇嫔的数量不会超过九人。若是有封号,基本都是单字。
贾元春被册封为凤藻宫尚书,听上去很体面,但是,尚书这个内命妇品级不在后妃序列之中,而是女官的最高头衔,品级为正三品。然后是加封贤德妃,品级上是从二品,但是贤德妃三字这更像是谥号。
只要是学过两日宫规的人在听到这个册封的时候,都能读懂这里头的深意。
万昭训也尴尬,她含含糊糊地道:“这,殿下知道便好。”
妙玉道:“罢哟,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她们若是不来惹我也就罢了,若是她们来惹了我,可别怪我不客气。”
万昭训笑得跟一朵花儿一般:“殿下放心。小的会如实禀告万岁的。”
看万昭训的模样,妙玉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这次皇帝大封后宫,四位有皇子的皇妃,一个都没有高升,反而是之前一直山不露水不露的吴嫔忽然蹦了上去,跃居贵妃之尊,还有一个周贵人,本来不过是一介宫人,就是承了宠,也应该是先封个才人选侍之流,然后慢慢地熬着资历才对。
妙玉立刻知道了,这三人八成是跟太上皇那边有些关系的。
只是上面的长辈们都不说,她也不好张口,因此只当不知道这里头的猫腻。只是她不惹事儿,别人却想寻她的不是。
不管怎么说,那四位皇妃都是育有皇子的,将来也难说哪片云上有雨。就跟当今万岁一样。早个四五年,谁会想到这大宝竟然会降到他头上?!可是无子的皇后却不一样!无论是哪位皇子上位都会孝敬自己的生母,对皇后不过是面子情。她们不敢得罪那些有子的皇妃,但是注定了是摆设的皇后,她们就不敢招惹?
不过,宫中再愚蠢的嫔妃也知道不能一上来就打皇后的脸,所以,养在皇后跟前的端慧公主就成了现成的靶子。
因为吴贵妃晋升,成了皇帝后宫里的第二人,仅次于皇后,因此,诸公主都要去道贺,妙玉也不例外。不想,这公主仪仗到了吴贵妃宫前,妙玉才下了地,就被贾元春一行人拦住了去路。
说是拦住了去路,不过是妙玉往左,贾元春也往左,妙玉往右,贾元春也往右罢了。
妙玉抬头看了看贾元春,眼带不悦。
后面的周贵人高声道:“公主殿下为何不拜见母妃?”
妙玉的眼神立刻就锐利了起来:“凤藻宫尚书为正三品内命妇级女官,何来母妃之说?再者,即便贾妃加封贤德妃,皇妃正二品。若是按加封论,则为从二品。贾妃充其量不过是从二品,本宫却是从一品的公主。周贵人,应该是贾妃先向本宫行礼吧?”
周贵人道:“公主说得哪里话!贤德妃娘娘怎么不是殿下的母妃……”
“贤德妃?本宫可不记得宫妃序列里有这么个位分。看起来,周贵人今儿个是说服不了本宫了。既然这样,那就请一位说得准的人来做决断吧。来人,去一趟紫宸殿,请父皇圣裁。”
妙玉今儿个带的人里头,有一个小太监姓刘,有个诨号,叫做跑腿六,听他这个名儿就知道,这个刘太监的腿脚最利索,是六宫里跑得最快的,听了妙玉这一声吩咐,立刻应了,然后一溜烟儿地带着自己的小徒弟跑了。
仗着太上皇的威风,吴贵妃的宫室距离紫宸殿可不远,甚至比皇后还近些,距离太上皇的宁寿宫反倒远了。这跑腿六跑到的紫宸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禀告给皇帝,然后皇帝派了贴身太监戴权来吴贵妃这里传话,这吴贵妃派去搬救兵的人还没有到宁寿宫呢。
72/94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