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时间是很可怕的东西,一切情绪都能冲淡忘却。
随着时间一日一日过去,上郡的百姓渐渐适应了要给匈奴进贡的事情,工人们也适应了现在工作量加大,福利却减少的日子,商人们也在转移重心,不再那么依赖卖纸的生意,除了偶尔想去还是心不甘意不平外,一切好似都在好转。
周宁于这样平静的日子里收到了项羽的来信,半个字没有谈他如今的情况,只问她这边好不好,要不要他过来帮忙。
周宁放下信纸,眉目柔和,唇角微微勾起,却淡淡的吐出一个,“蠢。”
系统:……
啥?它明明感觉到宿主是高兴的呀。
【他想要过来帮忙,不是好事吗?】这说明他记挂宿主呀。
周宁一边提笔给项羽回信,谢了他的好意,让他不用过来也不用担心,她自己能应付;一边对系统解释道,【现在田荣、陈余、臧荼都在给他找事,中原狼烟四起,他自己尚且分·身乏术】
而且,下个月,刘季就该出关了,他却还忙着对付只空有名头的怀王,等刘季出关后,正好给了刘季为义帝报仇的大旗,得以以此为名目列出他的十大罪状,号召诸侯共同讨伐他。
【嘿嘿,原来是宿主也心疼他了,两情相悦可真好。】系统语带憧憬,又软软的道,【统的宿主真是全天下最温柔善良的人,对项羽是,对九原的百姓也是。】
周宁笑了笑,没再理它,顾自将写好的回信装了起来。
时间一晃就到了八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挫败章邯主力,中原的局势更乱了,不过这一次,章邯没有往东逃,而是往她的方向来了。
“这怎么办?”这可不好处理,他们正是厉兵秣马准备民族之战的关头,哪里有心思搅合中原的乱局。
周宁也诧异章邯为何会往北跑,不过想想他的身份,再想想她手里二十万大军的来处,周宁敛眉笑道:“不是正好吗?”正好他们准备用兵,正好就天降大将。
“他要是问我们借兵怎么办?”高问道。
周宁摇头,“只说要再等等,他不会催促的。”
章邯不是没有败过,在濮阳他被项梁围困,在巨鹿他被项羽压制,但他也从未真正败过,于濮阳围困后,他调整战略反杀了项梁,至于项羽,他更多的是被赵高拖累了,他以往的战绩完全可以证明他是天生的将才。
作为一个将领,他有自己的敏锐,而且他和项羽、韩信的作战风格又不同,他是总是习惯先周密的计算衡量过再作战,这样一个行事稳重保守的将领,他怎么会不计算项羽不派兵增援他的可能性,又怎么会不设想会若是如此他的下场会如何。
历史上的章邯也确实没有等到增援,于废丘拔剑自刎了。
而论人品和安全,这天下间,真是再没有比她这里更好的去处了,而且她留下他帮她,项羽不会怪他。
或许想着她是他的妻妹,也或许想着她还可以在北边抵挡匈奴,所以刘季也并未再追着章邯不放,就如周宁所说,简单的交谈后,章邯便在上郡安定了下来。
一日例会,郦食其几乎是笑着奔进来报信,“好消息,好消息!匈奴加条件了,他们要翻倍,还要咱们新开采的盐矿的盐!”
高奴原本的官吏的脸集体黑了,这他娘的算哪门子的好消息!
高和喜等人却是喜形于色,可王姬安坐于上又是黛眉微蹙。
章邯满目茫然的左看看又看看,只觉得这上郡的水太深了。
第147章 熟悉吗
“好消息?”周宁问出了章邯的疑惑。
郦食其这才想起来他们背着王姬的一系列动作, 郦食其正了正颜色,拱手拜道:“如今已证明匈奴确实非信守约定之人,还请王姬为大局考虑, 拒绝匈奴的要求。今是匈奴撕毁合约在前, 两郡百姓皆愤慨匈奴所为, 我们若是趁机发兵, 民心士气俱佳, 必能收获奇效。”
高也道:“若一退再退,我们将丧失与匈奴作战的主动性, 永远不能收复九原, 九原百姓将永远生活在匈奴的压迫奴役之下,还请王姬能早做决断。”
又有一男子出声道:“‘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王姬既然爱护九原百姓, 就更应该为九原百姓做长久打算。”
这话听这熟悉,仔细一看,说话之人不正是潜入九原城, 与那九原父老交谈的陈恢。
陈恢乃原南阳郡守吕的门客,当初正是他劝服南阳郡守投降, 才叫周宁刀不血刃的拿下了宛城, 又添了西进路上好大一个助力,自项羽关中封王后, 他便随周宁到了上郡。
章邯这才了然,原来他们高兴的是终于有理由攻打匈奴了。
章邯新至,既想表现自己的才干, 又想着和周宁的旧臣打好关系, 想了想, 便道:“前头王姬答应了匈奴的合约,也有一样好处。”
周宁淡淡的看向他,不辩喜怒,高却是瞬间皱起眉头,看向章邯的视线冷极了,他是主战派。
章邯接着道:“匈奴必定以为咱们不敢与他对阵,故而大意轻视,如今咱们突然发兵,倒可以起出其不意的效果,更添几分胜机。”
周宁还是不置可否,高的面色却缓和下来。
周宁高坐于上,眼瞧着下方又吵了起来,些许财物而已,还是有不少臣子主张议和的,打仗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打起来劳民伤财、流血流泪,如今日子刚刚好过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安逸,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臣子都不愿意破坏它。
而这其中,双方的实力差距又是他们极力反对用兵的一大理由。
周宁敛眸,还是心不齐啊,这心不齐,打起仗来只怕不便利,公元前200年,刘邦亲自率领了三十三万大军北击匈奴,无功而返不说,还反被围困在了白登,险些成为了匈奴的俘虏。
对匈奴用兵要慎之又慎,她一直知道此事。
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执不休,张良垂眸不语,周宁淡声道:“先遣使者去匈奴问责,为何出尔反尔,撕毁合约。”
这要是用兵还是要求和?
双方都拿不准周宁的心思,若是求和,为何要用“问责”这样不客气的词句,以这样的态度出使匈奴,只会激怒对方,不利于和平谈判;可若是要用兵,为何不直接迅速的打匈奴个措手不及,反而要先遣使者去暴露他们的态度?
双方都不理解,也所以双方都不满意,不过周宁没给他们再说话的机会,顾自起身离开了,众臣都知道,王姬做的决定向来是不容更改的。
散会后,高等人又寻到了张良,“如今民心愿战,可王姬怎么还是不愿用兵?”
张良笑着不慌不忙的给几人倒了茶,闻言笑道:“民心愿战?民心在哪儿,某怎么没有看见?某只看见堂上还是有许多大臣据理力争想着求和,和主战的一方成分庭抗礼之势。”
“那难道我们还要一个个的去说服那些老顽固不成?”这事连望都觉得希望不大,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是固执。
“此事还未有定论,”郦食其的想法不同,“冒顿杀父自立,又把他父亲的许多妻妾收为己用,他树立威势全凭着武力,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用仁义礼信去说服的,所以此番出使匈奴必定是不欢而散、无功而返。”
“那……”高心中又升起了希望,看着士卒们用上新马具的风姿,他其实有信心、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想和匈奴一战。
“那和谈还是用兵也在五五之间。”张良不紧不慢的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高问计道。
张良将茶盏推到高面前,“此事,还在一个‘民心’上头,得让王姬和众臣看见民心所请。”
出使匈奴的使者谨遵王姬的命令,摆出了责问的架势,然后他险些没能从匈奴好好走出来。
冒顿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意,走到周宁的画像前面,他饶有兴致的用眸光描绘着周宁的容颜,静静与画中人相视伫立。
臣下见此笑道:“中原人都是没有骨气的迂腐孬种,等慢慢的磨得他们没了心气,单于可以娶了那周王姬回来,从此两家合成一家,只怕他们会喜之不尽。”
“呵。”冒顿闻言呵笑了一声。
刺啦一声,冒顿取出一把镶满宝石的匕首划破了画卷中周宁的娇艳容颜。
大臣的恭维讨好的笑意顿时僵在了脸上。
冒顿转身看着那大臣,神色轻讽,语气带着不屑的轻浮,“我还以为她真有什么过人之处,原来也是靠着脸和身体蛊惑男人的庸俗女人。”
毕竟是独立的有领土有封位的女王,他原本还以为她是假意应承,就像他对东胡用的计策那般麻痹他,没想到,冒顿嗤笑一声,她若是逆来顺受的接受了新要求,他还会小心三分,但她竟然直接派人来责问他。
责问他?冒顿玩味的品着这三个字,看来这次是他过于敏感多疑了,他居然会对女人生出期待来,看来是闲太久了,听多了闲话。
女人啊,合心意的多睡几晚也就是了,但千万不能把脑子丢在她们的皮肉上,更不能把心交出去,越是生得漂亮的女人,野心越大,但是她们有什么用呢,像菟丝花一样只能攀附着男人生活。
冒顿摇了摇头,又恢复成了那个极为守礼的单于,“这位周王姬是有未婚夫的,我若向她求娶,不合礼法。”
听说周王姬的未婚夫乃西楚霸王项羽,这西楚霸王作战勇猛,拥兵四十万之众,中原不同与他们草原,太古板,还有这么一句话,夺妻之仇不共戴天,他们如今还要对西域之地用兵,冒然与中原结下生死仇恨,不划算。
礼法?每次听到这话,匈奴大臣的心情都颇为复杂难言。
但这次冒顿的一个“也”字,更叫大臣们心惊。
大臣们低垂着头,不敢多言,看来容貌太盛的周王姬让单于想到了头曼单于的阏氏。
头曼单于的阏氏也是生得花容月貌,身形曼妙有致,极得头曼单于的喜爱,爱屋及乌,头曼单于对那阏氏生下的小儿子也极是爱宠,甚至想要将王位传给那小儿子。
为此,头曼单于假意与月氏谈和,并且将当时的太子冒顿单于送到了月氏当人质以表诚意,然而,就在冒顿单于到达了月氏之后,头曼单于却发兵急攻月氏,两国交战,身为质子的人都会被第一个拉出来杀了祭旗,头曼单于此举分明是要借月氏的手杀了冒顿单于,从而给他的小儿子让位啊。
但是谁能想到当时才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冒顿单于能早早的察觉到了不对,甚至顺利的逃回了匈奴。
草原上强者为尊,也因为冒顿单于能顺利的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认可了他的勇猛,所以打消了让小儿子继位的念头,并且给了冒顿单于一万骑兵,有意培养他。
但是头曼单于改了主意,冒顿单于却没有既往不咎的打算,他最后用那一万骑兵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冒顿单于不仅狡黠敏感,心思深沉善于伪装,而且勇猛善战,又嗜血记仇,他真真是草原上的狼王。
前头提议的大臣看着自己的脚尖,为自己的会错意小心的吞咽了一口口水,有如此经历,也难怪单于不重女色,前头鸣镝弑父时他射杀了自己当是时最为宠爱的妻子,后来上位,东胡索要他当时最宠爱的阏氏,他也是半点没有迟疑犹豫的就送了。
自己真是想岔了,还以为单于近来没有对外用兵的计划,又格外关注周地之事,是对那周王姬有什么心思呢。
就新合约之事,周地一拨一拨的往匈奴派使者,僵持了好几日,冒顿甚至都选好了下一个要攻打的西域小国,还是没有谈出个结果,就是郦食其所言,冒顿是不可能用仁义礼信说服的。
被扰得烦了,冒顿直接下令烧掉九原半座城,然后当日,新合约的文书就送到了冒顿手边,冒顿随意的盖了大印,收了周地手来的食盐,便开始全力准备起西征之事。
匈奴铁骑锐利,冒顿领兵一路西征,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志得意满之时,也没忘了邻国的周王姬,冒顿对左右道:“咱们打了这么久,刀也钝了,箭矢也不够用了,听说周王姬手下有一冶铸作坊,便请周王姬给咱们送些武器弓箭来吧。”
左右会意,笑呵呵的去安排了。
“欺人太甚!”武器不同于财物,太敏感了,哪怕匈奴言明是为了西征所用,并没有南侵的意思,但匈奴的话能信吗?若是能信,为何第二份合约签了不过两月,匈奴又加了新的要求?
郦食其气得浑身发抖,他看向堂中主和的众臣,希望能看到大家同仇敌忾,然而他失望了,原本主和的大臣依旧默然,甚至有些原本主战的臣子见王姬两次妥协后,也丧气般不再言语。
反正至差,上郡有长城,有二十余万大军,是完全无虞的,王姬舍不下九原的百姓,除了答应匈奴的条件,还有什么办法呢。
但这一次,前头保持沉默的左丞相张良站了起身,郦食其长长的舒了口气,这次不同于上次,这次他们是有备而来,必定能叫王姬改了主意。
张良呈上一摞厚厚的折子,“这是九原百姓的民心,臣请王姬御览。”
周宁打开折子看了一眼,合上后,放回托盘里,对张良颔首道:“丞相有心了。”又对举着托盘的近卫道:“将这些分给诸位大臣看看。”
折子有很多,堂中的大臣几乎人手领了一册,大臣们疑惑的把折子拉开,上面的笔墨不多,只有寥寥数语,“吾等知王姬爱民,然匈奴负约无信,九原为周国之地,吾等思归久矣,为大事计,恳请王姬用兵,吾等皆愿为王姬马前卒,虽死不退不悔!”然后便是满纸大大小小的签名和红指印。
签名的是识字的人,按指印的是不识字的人,这代表了不同阶层的平民百姓,也代表了用兵是平民百姓的一致诉求。
这……怎么会?!
主和的大臣来回张望着身旁人手里的折子,居然都是请战的,并且签名和指印好像都不同,“竟有……这么多吗?”
九原的百姓们怎么想的,这四个月来不是好好的吗?上郡的百姓也只是匈奴要求增加条件的时候不舒服了一阵子,过了也都好了呀。
是啊,生活在周宁统治下的上郡百姓虽然因为要进贡而觉得屈辱,但因为他们的日子整体是在慢慢变好,所以时间久了,他们大多也就没有什么激烈的情绪了,但是九原郡的百姓不同。
103/130 首页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