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女配不做恋爱脑(快穿)——青雨梧桐

时间:2020-12-25 09:21:52  作者:青雨梧桐
  犹豫了一会儿,康静他们已经不见了身影。
  到了地方,康静四处辨认草药,给村里几个本家叔伯婶婶拿着当样本挖,挖了好几种草药之后,大家就散开了。
  这里不愧是后来的草药之乡,草药的品种非常多,而且长势都很好,这里不管是光照还是土壤成分都得天得厚,十分适合草药生长。
  康静挖了十几种草药,拿回去明天分给村民作为样本。
  一天下来,一家人也挖到不少,见时间不早了,就开始往回走。
  村口已经有不少凑热闹的人在等着了,有两个先回来,将挖到的草药篓子放在一旁,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等待康家人回来。
  夕阳快彻底落下山之前,康家人的声音终于出现在原处。
  人群都骚动起来。挖草药的人都已经回来了,大家都想要看看,玉树到底是不是在吹牛。
  冬梅回家去取东西,玉树和康静留在大树底下。
  “咋样,玉树,我这药材给我收了吧?”一个婶婶率先问道。
  玉树点点头,“放心,她二婶,冬梅回家拿秤去了。”
  康静开始一个药篓子一个药篓子地查看,将他们挖错的药材都挑了出来。
  她心里估算了一下这些药材要是卖给白叔能卖多少钱。
  因为现在的药材是新鲜的,但是她们送去卖给白叔的时候是干的,还需要自己晒干,重量肯定不能按干的收,康静大致估算了一下,将玉树叫到一边,告诉他大致的收购价格。
  一斤药材平均一毛钱,有的人挖得多一些,挖了五六斤,这一天的收入也就是六毛钱。
  日收入六毛钱对于他们这里来说,算是一笔很高的收入。
  眼睁睁地看着康玉树一个一个地称,冬梅一个一个地给钱,旁边围观的人眼睛都红了。谁能想到康玉树竟然是来真的!他们本来没吃饭就巴巴地守在这里,就是想看康玉树要怎么将这场闹剧收场,没想到人家真的要收购。
  六毛钱啊!
  康静家旁边不远的马大婶第一个嚷了起来,“玉树啊,明天俺能跟你们一起去挖药材不?”
  康玉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笑道:“当然可以啊。想去挖的都可以去,带好水带好干粮,要走很远的路,而且,要去的,今天我们就将收购的药材样本给你们,明天你们就照着这个挖。”
  一时间,所有人都涌了上来,要从他们这拿一个样本。
  第二天康静不必带着他们去挖了,他们自己拿着药材就可以比对着挖。但是康静父母依旧上了山,康静则和妹妹一起,在家处理昨天挖到的药材。
  这些药材都还沾着泥,需要处理。
  康静对处理药材也十分有心得。她前世为了做好生意,样样都亲自学习过。
  而且他们这海拔高,太阳大,药材晒着,两天就能干透。
  这一天因为挖的人多了,草药的量也大幅度地提升。玉树还没有学会辨认药材,她只能亲自出马,将村民挖的那些看着相似但是其实不是的杂草挑了出来。
  这挖草药的人就有前面想要给她做媒的赵婶。
  赵婶不比那些后生和年轻人,她总是记不住草药的样子,对比着草药挖,挖得太慢了,后面她看着像,就直接挖了,所以虽然挖了一大背篓,但是其中大半都不是康静他们要收的药材。
  康静将她背篓中挖错的草药全部都剔了出来。
  眼看着地上被剔出来的杂草越来越多,本来还因为挖得最多备受羡慕的赵婶就不干了。
  “我说康静啊,你一个小姑娘哪里会辨认药材啊,这些可是我对比着你们给我的草药挖的,你都给我剔出来了,我还卖什么钱啊?你们是不是想要将这些草药当成杂草先丢出来,后面再偷偷地捡回去?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你们这样可不厚道啊!”
  康静回来得久了之后,遥远的记忆就慢慢地浮出来了,她记得这个赵婶的一些‘丰功伟绩’,总之不是什么厚道人,总是爱占小便宜。
  康静随手抄起一根被她剔出来的杂草和别人挖的草药做对比,“你自己看,这两颗是一样的吗?”
  这两颗草药虽然表面看起来有些相似,但是背面就完全不同了,别人挖的草药背面是红色的,她的是白色的。
  村里人都知道赵婶的性子,怕她再闹下去,惹得康家人不高兴,不收草药了就把大家伙儿都害了。连忙帮腔,“就是,赵婶,你看你自己贪快贪多,挖了一堆杂草回来,人家是收草药的,又不是收杂草的,你这样就没道理了啊!”
  “就是就是,说得不错,明天去挖草药,将眼睛擦亮点,好生辨认一下。”
  “赶紧的,天都要黑了,我们还等着称了回家吃晚饭呢!”
  赵婶被一堆人挤兑,想发火,又担心康静他们不收自己的草药,只好不甘不愿地住了嘴。
  康静挑捡杂草,她爹称重,她娘给钱。即使这样分工合作,因为今天挖的草药不少,还是弄到了天黑才弄完。
  村民都拿到了钱,将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有人问道:“明天还挖吗?”
  那二十块钱只花了不到五块,玉树点头,“挖!”
  第二天康静带着二妹处理了一天,才将所有的草药处理好,将第一天晾晒干了的草药收了起来。
  就这样挖了几天,康静称了一下所有干草药汇总已经超过四十斤了,那二十块钱也没剩下什么了,就跟她娘说第二天要去将这些草药卖了。
  玉树和冬梅这几天都有些担心,担心康静认错草药,草药卖不出去,终于要到去卖草药了,两人更加担心了。
  “明天你和你爹去吧?村长家有马,跟他租一天,拖去镇上。”
  村长家的马车是村上唯一一辆,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借给村里人去镇上采购东西。
  不过这次是给钱租用,康敏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康玉树早年的时候也跟着赶过马车,这次就由他跟着康静一起去镇上卖草药。
  白叔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亲自查看了他们带来的草药。
  这些草药都不是他们平常通收的那种,处理得很好,几乎没有发黑发霉的,看着色泽明亮,能卖个好价钱。
  “这些草药真不错,黄泽,将这些草药搬去过称。”
  黄泽就是上次那个年轻人,他依言过来将草药从马车上搬下去称。
  “师傅,要全部倒出来看一下吗?”
  这是收购的规矩,很多卖药为了增重会在蛇皮口袋底下装石头泥土之类的,甚至有些会用别的东西鱼目混珠。
  “不必了。”白叔相信这个小姑娘,这些草药处理得很好,可见这个小姑娘是真的懂草药的。他很好奇,她一个山村小姑娘怎么会对药材这样了解呢。她应该不可能是从书上学的。但是一时间他也不好问,小姑娘也不说实话。
  玉树一直担心药材卖不出去,现在听白叔说都收了,一颗心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白叔经常在外面跑药材生意,对这些药材的收购价也算是烂熟于心,有些药材比较珍贵,五毛八毛一块多一斤都有,这批货卖下来,净赚了十来块钱。
  出了白叔的药材铺,强烈的阳光乍然从头上照下来,晃得玉树头发昏脚发虚。
  他突然晃了一下身体,一旁的康静眼疾手快扶住他,“怎么了爹?”
  玉树用手扶住额头,转头看向她,“闺女啊,爹不会是在做梦吧?”
  康静笑道:“当然不是,您摸摸,那么大一卷钱在您的口袋里装着呢!”
  玉树果真伸手摸了摸口袋,触到那卷硬纸币,整个人才完全相信过来,他们是真的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挣了十来块。
  玉树和康静买了四个白面馍馍,又买了几斤细面粉。
  他们自己做能做好些个馍馍呢!
  因为用马车拉,回到家的时候还早,等了一个小时,上山挖草药的人才回来。
  康静有些惊讶地发现,来卖草药的人中有生脸。
  原来是隔壁村的听在这个村的亲戚说他们在收购草药之后,加入了挖草药的大军中。
  这天收到的草药比前几天都多,忙到天黑都没有忙完,打着松明灯将草药收了。
  第二天来的人就更多了,隔壁村来了几十号人。
  玉树他们已经不跟着去山上挖草药了,因为收来的草药太多,康静和妹妹两个人处理不过来,一家人就留在家处理草药。
  过了几天,康静和她爹再次上镇上去卖草药。
  如此卖了三轮,康静父母都已经学会辨别他们要收购的草药了,而康静也到了开学的时间了。
  康静开学这天,玉树刚好要送草药去镇上,将她的被褥之类的一起放在了马车上,冬梅和留在家中处理药材。
  现在挖草药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收购的也越来越多,几次下来,已经挣了一百多块。
  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的,一家人也不敢声张自己挣了钱,人心难测,谁都说不好别人知道他们家有这么一笔巨款之后会做出什么反应。
  他们一家人也并没有将生活改善得太明显,吃的细面和买的肉都藏起来,不在人前吃,穿的衣裳也破破烂烂没有变化。
  家里有钱了,康二妹也能上学了。只是小学都在镇上,康静不想康二妹也像自己那样,小学六年都是这样走过来这样辛苦,就提议在镇上租个房子,她和二妹住在那里,也免得二妹每天都跑来跑去了。
  冬梅本来有些不放心,但是也还是心疼女儿。
  而白叔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主动提出自己药材铺后院还有一间空房没人住,姐妹俩可以住在这里,吃饭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吃。
  康静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感激白叔才好。
  冬梅和玉树本来就不太放心姐妹俩在镇上租房子,白叔对他们来说,是贵人,也深深地信任他。
  玉树提出的补偿房租也被白叔拒绝了。白叔就是送场人情,他并不缺这点钱。
  为了方便接送姐妹俩,玉树决定购置一辆马车,方便点,总是租村长家的,既费钱又不方便。
  时隔几十年,康静再次回到这座破烂的初中母校。
  现在的初中都需要考,成绩差的还不能上初中。
  她是以全镇第三的成绩考进初中的。
  家里条件改善了,玉树给她们姐妹俩置办的都是好东西,衣裳也买了几套,让她们在学校穿。
  学校和记忆中没有什么差别,有了前世的经历,康静更加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她潜心学习。
  这个时候学生的条件都参差不齐的,有些稍微好一些的,能每天吃到热乎饭,更多不好的,每个星期从家里带来干粮,每天就吃那个。曾经的康静就是后者。冬天还好,夏天干粮一放久了就坏了,吃了经常拉肚子。
  就这样,很快一周过去了,康静见到了来送药材的玉树。
  这次玉树送来的药材比前几次都要少很多。康静有些奇怪。
  “药材都被挖空了吗?怎么这次这么少?”
  她爹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们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了我们是将药材送到白先生这里来卖,都说我们心黑挣差价,要自己运来卖呢。”
 
 
第257章 九十年代(三)
  白叔也在一旁。
  康静不太好说什么, 因为如果这些村民真的自己运到白叔这里来卖的话,如果白叔愿意他们确实可以卖得更高一点。
  白叔于他们家有大恩,康玉树也知道这点,所以他只说了这么一句, 就不再说了。
  康静笑道:“没关系的, 我们靠着卖药材确实挣了点钱, 以后也饿不着了。”
  白叔指挥店里的黄泽将康玉树运来的药材卸下来, 对这件事没有表态。
  康玉树一想闺女的话也对头,要不是白先生帮忙, 他们家现在还穷得叮当响呢, 如今肯定不会饿着了,白面馒头也能吃上了,都是托白先生的福。
  这样一想,康玉树也就释怀了。
  康静和妹妹一起坐康玉树的马车回家。
  路上,康玉树笑道:“这马车还是我买来准备拉药材的呢, 没想到他们不卖给我了。花了三十多块钱呢。”
  康静安慰道:“没关系,这马以后可以拉庄稼,你和娘也就可以不用那样辛苦了, 而且这马养好了,也是一笔财富, 什么时候俺们家要是落了难或者遇到别的事情, 这就是可以卖出去的钱,能救命的。”
  康玉树还没有自己闺女想得通透,听康静这样一说, 顿时心境豁然开朗,笑道:“俺闺女不愧是念了书的,想事情比你爹通透, 说来啊,要不是白先生,你现在的学费都可能没凑上呢,更别提能让你妹妹也跟着去念书了。”
  康二妹本来就很羡慕姐姐能念书,但是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家里只供得起一个学生,所以即使特别想念书,也从来没有提出来过。
  康二妹现在也有了一个书名,叫康谣。还是康静给她取的,康玉树也没有念过什么书,勉强认识一些字,但是文化是不通的,康玉树夫妇都一直觉得自家大闺女念到初中了,是文化人了,取名字肯定比他们强。
  康谣也特别喜欢自己的名字,放眼全村,除了她姐姐,就没有一个姑娘的名字是有文化的,什么大妞、荷花、杏花、招弟之类的,全部都是家长顺口起的。就连她和她姐姐之前的名字也一样。
  “二妹在学校都学到了什么?”康玉树问康谣。
  康谣兴奋极了,“这几天老师都在教拼音呢,拼音我已经跟姐姐学过了,老师都表扬我了呢!”
  康玉树一边赶车,一边笑呵呵道:“你能念书啊,都要感谢你姐!要不是她啊,咱们家哪有钱送你上学哟!”
  康静连忙道:“谢我什么,说起来还是我对不起二妹呢,要不是家里送了我,二妹早就能上学了。”
  康谣道:“姐姐就是我的老师啊,我现在能认识很多字了呢,学校发下来的课本,我都看了,上面的字大部分我都认识。”
  “好好学习,以后也像你姐姐一样考初中!”康玉树鼓励道。
  “不止要考初中呢,我们还要考高中,考大学!”康静笑道。
  小小的康谣用力地点了点头。
  此时的三人大概都没有想到会一语成谶吧。
  回到家时,日头都还没有下山。
  棉花已经收获了,往年自家种的棉花都会卖出去,即使种了两亩棉花,几乎每年的新棉花都会卖出去,自家用的被子、穿的棉衣都是好多年了的。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