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对生命最后的敬畏。
后勤军队领命出城,谢栩目含悲壮,默默看了半晌。
最后他转身,却不想,身后站了一排人,皆穿着雪白长衫,披巾帛,巾帛上有金线刺绣。
在月城,无论朝堂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皆爱穿白衫,唯一不同的是,贵族阶级会在长衫衣襟及巾帛处绣以精致的依米花,依米花是沙漠上生长的顽强花朵,月城人的信仰。
如今,站在大陈将领面前的,就是十几位白衫刺绣金丝依米花,为首的是月城老叔公,那个将守城权利交于大陈,月城最后的王公贵族代表。
谢栩见他所带领的一行人表情肃穆,敛住战场上凝重的情绪,上前扶道:“老王公,您这是?”
将打完仗,他们这些本地贵族怎地突然出来?大多数还是风烛残年或年幼稚子,谢栩怜惜一干老幼,每每打仗,不仅不要他们出面,还派兵将他们护得安稳,不让敌军伤他们一分一毫。
如今,仗刚刚结束,他们出来做什么。
为首老叔公白衫迤地,头发霜白,看着谢栩,倏然以右手触左肩,半蹲下去,做了个月城行大礼的姿势。
所有月城贵族蹲下身,跟着一起行礼,老王公领声说:“先祖在上,月城愿世世代代,归顺大陈!”
谢栩与身后大陈将士皆是一愣,此时,不仅是月族贵族,就连墙下的城池,城内所有的居民,像是一致达成了协议,成百上千人,齐刷刷跪倒在地,喊道:“月城愿世世代代,归顺大陈!”
老王公抬头看着谢栩,道:“谢将军莫要推辞,这是我们全族做的决定,若非你们,我们月族早已亡国灭族了!”
他身后一干月城人亦是抬起头,每双眼睛,都闪着动容与泪花。
他们所言不假,自月城开国中立以来,月族人生而良善,向往和平,不曾与任何国家起过冲突,但柔然人野心勃勃,手段阴毒,他们对月城绿洲觊觎已久,三番五次出兵月城,温顺的月城人没有还手之力,若非大陈仗义挺身,只怕月城的疆土早已被铁骑踏成了废墟。
若只是这一点,不足以成为月城人自愿归顺的理由。那在大陈入驻月城,真正管理且守护月城以后,他们彻底放下了心。
大臣军队入驻以后,城内一切井然有序,除了对外的保卫,对内,军队里从上到下立了军规,从上,军队高层严格管理,不允许贪民脂民膏,从下,士兵不扰民,不乱民,不动百姓的分毫之物。
那位叫谢栩的主帅,尤其得民心,他爱护百姓,作风亲和,没有架子,凡事赶赴第一线,征战,他毅立于前线,民生,他为月城发展出谋划策。
哪怕深更半夜,月城百姓也能时常看见,议事厅的灯火每每到凌晨都是亮着,里面筹谋的,俱是月城的安危与稳定。
每一次大战,每逢大敌来临,他总是站在第一线,就如方才,月城一来最激烈的一战,被十三万联军包围,便是老城主在位时,也不曾有这般大的动荡。
城内每一个百姓皆惶恐至极,敌军兵临城下,水泄不通,可当他们仰首,便能看到城墙之上的大陈军,那个站在中间的少年,身披银甲,手握长.枪,他明明还如此年轻,却如此坚毅,他像是永远都不会畏惧,哪怕他守护的,根本不是自己的族人。
同他一样,每个大陈军都毫不动摇的守在城头,每个人面色坚毅,哪怕面对的,是血腥与死亡。
那一刻他们发自内心的敬仰,墙头上所立之军队的确是大陈人,那少年也是大陈将领,可即便隔着种族之差,他们却真正将月城的百姓当做自己的百姓,守护捍卫,视死如归!
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国家,他们月族还有什么可犹豫,可动摇的。
当一支军队能为一个毫不相干的种族,冲锋陷阵,浴血厮杀,保卫和平,那么从那一刻起,他们便可以融为一家人,一个整体!
他们无以为报,只愿从此以后,张开双臂,凝聚团结,同为一体!
伴随着老亲王的这一跪,所有月城人以手抚肩,半跪下身,异口同声道:“愿月族与大陈血脉相连,永结一家!!”
“愿月族与大陈血脉相连,永结一家!!”
声音响彻云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有事更不了,所以今日大肥章相当于双更了,大家后天见。
有小可爱问感情戏的,后面两章就来了。
第105章 Chapter105 封候
月城自此归顺大陈。
这实在是让人意外且惊喜的事件,且抛开该事件回归与柔然人的战场,这一仗无论怎样讲,皆可称为大陈外交史上,最漂亮的一战。
据战后统计,歼灭敌军近四万,我军伤亡几乎可忽略不计。
战况传出去,势必再次引起举国震惊!别的且不说,单从杀敌四万,当场击杀敌军主帅,大陈军多半要再得嘉赏。
年关逼近,很快除夕。
因着喜事连连,不日后,大陈军以及月城贵族干脆借这一天,联合召开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庆功宴。
除夕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士兵们虽然不能归家,庆贺宴依旧让人欢欣鼓舞,聚在军营里,回望这一年,辞旧迎新,喜上加喜。
过去胜了两场,但彼时总担心敌军再次卷土重来,一群人时刻紧绷着,不曾正儿八经开过庆功宴,今日便不同往日,在大陈与月城的合力努力下,不仅大败敌军,更一举击杀主帅,此番重挫敌军,柔然元气大伤,估摸很久不敢再与大陈交手。
而忙碌大半年的军队,也终可借此机会休整一翻,连续三场战役,儿郎们也该松缓松缓了。
城内面积太过紧凑,无法容纳太多士兵,便在月城外的绿洲上,燃起熊熊篝火,召开有史以来最大的庆功宴。
数个帐营围拢着巨大场地,宴席正中,主座坐着谢栩,一侧是月族代表老王公,虽然月族归顺了大陈,但谢栩对月城人尊重依旧,宴席请了老王公上座。
此次柔然人战败,大军溃败时很多粮草与军用设备来不及拖走,倒叫大陈军们捡了个大便宜,粮草、马匹、战车以及不少战略物资,看来城里可以过个肥年了。是以这一刻,人人手中有酒有肉,围着篝火,不论是大陈,还是月族,皆以兄弟相称,打成一片,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快哉!
顾莘莘自也在席,她就坐在谢栩旁边,以“顾教官”的身份,其实她没想坐谢栩身边的,她更情愿坐在将士堆里,你一杯,我一盏,觥筹交错,喝个痛快。
谢栩不许,不知是怕她喝高了还是怎样,将她拘在身边,不让她喝酒。
顾莘莘想,谢栩可能是觉得她没有酒量,想当初在京城,她几杯就倒,醉后还是谢栩命人把她送回家的。
可热闹场合不来点小酒怎么痛快,顾莘莘深表惋惜,好在篝火旁的烤肉不错,今天负责烹饪的是月城内有名的大厨,谢栩见顾莘莘不喝酒不痛快,及时给她切了块肉,还是顶好的羊羔肉,配上西域特有的赤霞珠葡萄酒烤,味道鲜嫩多汁。在不能喝酒的遗憾中,顾莘莘被美食治愈了,拿着专吃烤肉的小切刀,蘸着西北特有的孜然跟辣椒面,开开心心开动。
不止她,众人俱是吃得欢,为了今日的庆功宴,真正叫烹羊宰牛且为乐,美酒佳肴全入腹。
满场酒意香醇,谢栩心情也甚好,篝火盈盈,柴火烧出噼啪的木香味,他时而跟部下谈笑,时而跟月族人交流,气氛很是和谐。
顾莘莘瞧着他,忽然想起什么,凑过去在他耳边说了句话:“开心啊?等着,一会还有更开心的事。”
“什么?”谢栩问。
“不告诉你。”顾莘莘神秘一笑,不回答,这可是她在卜镜里看到的。
她不说,谢栩也不追问,命人再给顾莘莘加了点烤羊腿。
便是此时,说曹操见曹操,营外倏然有声音传来,“圣旨到!!”
圣旨?所有人一愣,这时候竟来了圣旨?
也是,赢了战争,肯定朝廷又有嘉赏!众人不由放下酒碗,看向营外。
熊熊火把映亮夜色,绿洲前方,来了一列小队,到了军营,众人跳下马,一路大步往里进,为首的传旨宦官满脸霜尘,一看就知风尘仆仆而来。
宦官也是有品阶的,一袭藏蓝官服在夜色里翻飞,手里握着卷起的黄色锦缎,圣旨布料向来是上好的蚕丝提花锦缎,绣祥云瑞鹤,绣工精致如浮雕,灯火下泛着蚕丝布特有的幽光,叠在一起,竟有两道圣旨。
宦官先打开第一道,尖声尖气道:“月城族人接旨!”
看来第一道是给月城的,月城众人忙在老王公的带领下接旨,一旁大陈将士亦随之跪下。
宦官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月城归顺大陈,乃民心所向,朕特允之,今起,月城特封月州,永沐皇恩,天下大同,归为一家,钦此。”
这话说白点就是,月城愿意归顺大陈,天子十分欣慰,表示日后朝廷会好好照拂月城,为了让月城正式归为大陈,将月城改名为月州。
月城一干遗老遗少跪地磕头,恭敬接旨,“谢吾皇隆恩!”
一侧大陈军队虽非接旨对象,俱也恭敬伏地,表示对天子的敬畏。
接着传令官抽出第二旨意:“谢栩接旨,大陈戍卫兵接旨。”
谢栩微怔后俯身,其实众人对这个旨意并不奇怪,毕竟打了胜仗奖赏无可厚非,不想传令官开口的话让众人惊在当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护都平夷将军谢栩率戍卫军保卫国土,抗击柔然,再立奇功,特封其为戍北候,赐银印青绶,食邑两千户,望卿勿忘国之安危,卫我大陈疆域,钦此!”
此言一出,除了早已知晓的顾莘莘,众人皆是一片震惊。
戍北候?谢栩数月前才从普通参议一举提成四品护城将军,此番又从戍边将军直接封候,且赐银印青绶。
在古代,官印与绶带是官员身份的象征,比如金印紫绶,金制的印章与印章上的紫色丝带,是一等重臣的身份象征,如三公里的太尉、丞相与太傅。而银印青绶,是银印章与黛青的绶带,虽不如三公,却也极为尊贵,多为九卿的待遇。而今陛下封了谢栩为戍北候,还特赐他银印青绶,便是将他的位置提到了与九卿同等,这可是戍边大将无比的荣耀。
军营里火光明亮,宦官用托盘将代表天子之命的银印青绶恭敬托出来时,刻有图案的印章上缠着黛青丝带,精美而威严,军营上下瞪大眼看。
实际上,在守卫军感叹主帅谢栩以火箭般的速度往上升时,京城做出这一决定的天子,亦曾遭过一些大臣的反对。
他们也觉得,太快了。
不到一年,这个原本贬去戍边的罪臣,不仅翻身做了戍边大将,竟还得以封候,这是多少官员一辈子难以爬到的高度。
可天子心安理得。
在天子心里,这少年有能干,作为一个惜才的君主,此类臣子多多益善,其次,这少年屡立奇功,叫人不封赏也难,况且这次非同一般的战功,他以不到三万的兵力,对抗西北十来万联军,据他所知,这一次的联军可不简单,有柔然的,还有西域各部落,据说联军们甚至计划好了,一旦攻下大陈西北防线,便要朝着中原进犯,还誓要夺下大陈西北三郡!
西北三郡可占据着大陈地图版块的三分之一!若非谢栩守住西北边防线,这会不仅边疆被攻打,三分之一的国土都要没了!
少年年纪轻轻,却护住三分之一的国土,如此大功,封他一个侯爷毫不为过!更何况,月城是在他的守护下才心甘情愿归顺大朝!没有谢栩,也不会有月城的归附,这样的臣子,不仅会打仗,护国土,还能让他国归顺,壮大本朝实力,去哪找啊?
退一万步讲,对谢栩的封赏亦并未逾矩,谢栩父亲当年就是朝廷亲封的平远侯,哪怕人在战场上下落不明,仍旧是侯爷,谢栩即便不立战功,日后也是要继承候位的,他本就是侯爷,又何来众人的“连登几级,着实逾矩之说”?如今封了戍北候,不过是从平远侯的封号换了两个字而已,完全没毛病啊。
另外,天子也有他的打算,月城归顺大陈,多是看谢栩的颜面,若是此时将月城更换统领,怕是月族不服,干脆封谢栩个戍北候,月城以后就归他统领,至于那食邑两千户,就当是月城对谢栩的纳贡,古来王侯的收入及福利待遇主要是封地的赋税,谢栩率驻军拼死保护下来的城都,给些待遇也是应该的。
再加之,现今东北方突厥势力看似强悍,但若西北防线稳固,柔然人兵弱,无法再跟突厥联手,突厥多半不敢太过嚣张放兵,稳定西北,对整个大陈朝的局势极为有利。
谢栩就像一根定海神针,必须在西北。
是以这道圣旨,是对谢栩的奖赏,也是对西北的震慑,极有必要。
在整个军队的欢呼中,谢栩接过圣旨与官印,传旨官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笑着道:“陛下很是看好侯爷,还望戍北候不忘隆恩,忠君为国。”
谢栩声音清朗明晰:“谢栩记陛下教诲,谢陛下恩典。”
军队里再次爆发欢呼,若非碍着传令官在,只怕众人要将谢栩抛去天上去。谢栩亦面带喜色,见传令官千里迢迢从京都来,传完旨也累了,谢栩便将传令官迎上座,慰他一路颠簸之苦。
这般谢栩忙碌着,一个身影却悄悄从主座旁溜走了,自是顾莘莘。
谢栩领了旨,按照官场的人情世故往来,少不得要跟那传令官来往一番,对方虽是宦官,却是皇帝近侍,身份不同一般,此行前来,更是代表天子,不可失了礼节。
谢栩忙去了,顾莘莘便悄悄从主位旁溜走,准备自个儿玩个痛快。
她先去找徐清。
庆功会徐清也来了,说起来,是顾莘莘拉来的,今儿难得热闹,她怕他一个人日日呆在屋里憋闷,便将他带出来。再说徐清可是这场战役中的头号功臣,没有他,哪来的彪悍武器!所以徐功臣的座位,隔着谢栩不远,大家虽不明白徐清在军中位置,但暗暗从小道消息知道这个神秘的,总爱穿奇怪白大褂的男人,是主帅请来的高级幕僚,是以军里上下对徐清格外客气。
近日庆功宴,当然少不得他,徐清高冷太难接近,众人不好请,便催着顾莘莘,顾莘莘便死皮赖脸硬拖着徐清出来。
为了不让徐清孤单,顾莘莘拉着他一起吃烤肉喝酒。
没想到徐清滴酒不沾,顾莘莘扶额。
“好吧。”顾莘莘道:“你不喝,我自己喝。”
这一刻,她终于脱离谢栩的目光,喝到今晚以来的第一杯酒,美酒下肚后,她砸吧着嘴,巴巴给徐功臣切了块肉,说:“尝尝,这可是西北一绝,今晚专门请的大厨!”
125/258 首页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