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年代女厂长——红叶似火

时间:2021-07-06 09:57:54  作者:红叶似火
  “余总,咱们老朋友了,你难得找我帮个忙,我当然得帮,只是让我提交一份年终总结上去就行了吗?”唐局长一副好商量的样子。
  余思雅赶紧说道:“够了,唐局长这就已经帮了我大忙了。不过我也不知道高市长那边什么时候安排好,你们这里的成绩早点递交上去,回头我找吴书记,也更有说服力,所以能不能麻烦唐局长你们这边稍微快一点?”
  这个并不难,因为没多久就要过年了,每个单位都要做年终总结,没成绩的努力将账目做得相对好看一点点,免得太丢人挨批评,有成绩的还不得使劲儿让自己露头,争取赢得上面的表扬和支持。
  省城铁路局的年终总结也已经做好了,不过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稍微调整一下,重点突出今年新增的岗位和经济效益。
  虽然不难,但唐局长还是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我催一催,让他们尽快将报告递交上去。”
  余思雅连忙感激地说:“那可真是太谢谢唐局长了,以后有用得着我余思雅的地方,唐局长尽管说。”
  唐局长摆手:“余总太客气了,咱们老朋友,说这些。我一会儿就安排秘书去催一催,你放心,一定会赶在吴书记见你之前将事情安排好。”
  余思雅又表达了一番感谢才起身告辞。
  三天后,高市长那边终于传了信过来,让余思雅第二天去市政府,吴书记在那边开个会,会后会去高市长的办公室坐一会儿,可以挤出半小时给她。
  总算等来了好消息,余思雅赶紧收拾起来,先将计划书再看了一遍,简单地修改了一下,然后将明天要穿的衣服也找出来,务必要给吴书记留个好印象。
  次日上午九点,余思雅就到了市政府等着。
  这个会说是开到十点,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等到了十点一刻,高市长才带着吴书记回办公室。
  吴书记的年纪比高市长还大一些,头发白了一大半,脸上的褶子很多,眼睛下方还有很多老年斑,但一双眼睛矍铄有神。
  看到他们进来,余思雅赶紧站了起来,主动打招呼:“高市长,这位就是吴书记吧,两位领导好,打扰了,我是清河鸭集团的余思雅。”
  吴书记的目光在余思雅身上停留了几秒,笑道:“小高啊,这就是你要给我介绍的小同志?挺年轻的嘛,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高市长笑了:“吴叔,坐下说吧。你可别看小余同志年轻,这可是个有想法有理想又有行动力的下一代接班人!”
  听到两人的称呼,余思雅有些讶异,难怪高市长能一口答应帮她引荐呢,原来两人私交很不错。那有高市长在一旁说项,这件事成功的几率更大了。
  高市长带着吴书记坐下,然后招呼余思雅:“小余同志坐下说话,站着干什么,你的提议我已经跟吴书记提过了,计划书呢,带来了吗?”
  “带来了。”余思雅连忙从包里拿出计划书,双手递了过去。
  高市长接过计划书,递给了吴书记:“吴叔,你看看。”
  吴书记接过计划书,翻开阅读起来,他的速度非常慢,十分钟才翻了一页,余思雅非常庆幸自己做计划书喜欢直奔主题,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官话套话,只做了三页。不然要是弄个洋洋洒洒一二十页出来,吴书记还不得看到下午啊。
  吴书记专心看计划书,余思雅跟高市长就没事干了。
  高市长随意地问道:“小余同志,你们厂子今年的效益统计出来了吗?”
  余思雅摇头:“最近这两个月单子比较多,会计还在统计中,不过应该快了。”
  高市长点头:“那你得回辰山县一趟了?”
  余思雅笑着说:“是啊,年前肯定得回去一趟。”
  如果不是为了等高市长的消息,她早回去了。目前城里的门市部和厂子运转都很顺利,也不需要她太操心了。倒是乡下养殖场和饲料厂那边,她都一两个月没回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高市长记起上次去走访的事:“你们厂子那个猪饲料弄得怎么样了?按照当时那个喂法,猪应该要出栏了吧?”
  “差不多吧,我过两天回去应该就有结果了,回头我把试验数据整理一份,让高市长你过目。”余思雅赶紧趁机说道。饲料要向外推广,少不了需要政府帮忙,因为目前养猪主要还是各大国营养猪场,当然社员也有养猪的,但他们可舍不得花钱买饲料,都是老菜叶子汤汤水水红薯猪草喂猪。所以还是只有养猪场才是他们饲料厂的大客户。
  高市长很高兴:“好,我等你们的试验数据,要真成功了,能缩短生猪一半的养殖时间,那咱们家家户户吃上肉也不是梦了。”
  “什么肉?清河鸭还养猪吗?”吴书记看完了计划书,放下后问道。
  高市长解释:“没有,是他们建了个饲料厂,在研发猪饲料,这种饲料能促进生猪生长,缩短养殖时间。”
  吴书记点头:“这样啊,那倒是个好事。小余同志,你这份报告我看完了,听说你们78年3月份就跟省城铁路局方面有了这方面的合作?”
  余思雅落落大方地表示:“对,吴书记你消息还真是灵通,我们两个单位有合作,还有隔壁省的宜市铁路局也跟咱们省达成了合作意向。这是两个铁路局的订货清单和初步的毛利估算,可能不大准确,但两个铁路局多养三四百号人肯定没问题,还有盈余。”
  余思雅将销售数据和自己计算的毛利一并递给了吴书记。
  吴书记接过看了看,然后从包里拿出了另外一份资料,余思雅眼尖,发现是省城铁路局的年终报告,她赶紧收回目光,装作没看见。
  吴书记拿出省城铁路局的报告,将两个数据做了对比,然后笑道:“小余同志数学一定很好,你估算的毛利跟省城铁路局年终报告里的数据相差不远。省城铁路局的成绩,咱们C省铁路局也有目共睹,高市长也跟我说了,你这提议的初衷。年轻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还不忘扶助弱小,带动其他单位发展,值得咱们很多老同志学习啊。你的这份计划书我拿走了,回头铁路局开过会后再给你答复。”
  余思雅没想到她先前准备好的说辞都没了用武之地。幸亏她提前找了唐局长,让他帮忙吹了风。不过就目前来看,吴书记对这个计划应该是不反对的,那他们还是有机会。
  她连忙表态:“吴书记过奖了,都是领导们支持。希望吴书记能认真考虑我们清河鸭的提议,这肯定是一件对各铁路局,对我们清河鸭都没坏处的事。”
  吴书记笑着站了起来,和气地说:“小同志别紧张,你们厂子的事迹我都清楚,你要对你们单位有信心嘛。”
  话说到这份上,余思雅也不好再多说了,免得太急切,适得其反。
  她跟高市长一起将吴书记送了出去。
  等吴书记坐上车子走后,余思雅收起忐忑不安的心,感激地说:“高市长,这件事劳烦你费心了。”
  高市长摆手:“都是为人民服务。你也不用担心,吴书记这个人特别实诚,他要是不考虑这个事就会当面拒绝你,他说考虑就是认真考虑。他也是很看好你这个计划,不然今天不会特意抽空过来跟你见面。他一会儿还有个会,所以没法跟你长谈。”
  听高市长这么说,余思雅心安了不少:“谢谢高市长,今天真是太麻烦你了。听说你下午还有会,我就不打扰你工作了,等我从乡下回来,再去给高市长你拜年!”
  高市长含笑点头:“成,有了好消息我让许秘书通知你。”
  辞别了高市长,余思雅回了家,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这件事暂时放下了。该做的她都已经做了,成不成也不是她所能决定的,如果不成,她再抽空挨个拜访其他铁路局呗,也就是麻烦点,慢一点,但总能打开局面。
  省城这边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她准备次日就回乡下一趟,走之前,得先将家里的三个孩子安排好。沈红英和余香香还有半年高考,两人最近沉浸在学习中,哪怕是寒假也没放松,整天都是看书做题讨论,不用她操心,余思雅主要操心的还是沈建东。
  差不多半个月没怎么管他了,也不知道他的生意怎么样了。余思雅去了租的房子那里,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机器嗡嗡嗡地转动声,她推开门进去,看到沈建东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在机器前忙活。
  “怎么就你一个人,熊子呢?”余思雅环顾了一周,没找到人,有点奇怪。
  沈建东朝侧面的房间努了努嘴:“里面呢!”
  余思雅走过去,看到隔壁房间里坐了一群半大的小孩,熟练地在装瓜子,熊子在一边清点数目。
  余思雅退了出去,问沈建东:“找了小孩帮忙装瓜子?”
  沈建东嘿嘿笑着说:“这不是忙不过来吗?反正小孩子们放寒假了也没事干,就让他们过来帮忙,装一天瓜子,我给他们一块钱,还送一包瓜子给他们吃。我小时候要有这工作啊,绝对天天去。”
  余思雅想了一下,虽然对他用童工的行为不赞同,但此一时彼一时,就如沈建东所说,他小时候要能有这样的活干,放假期间挣点零花钱,他也乐意。想必对这些物质匮乏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个极好的活了,她要真强制干涉沈建东,搞不好还适得其反。
  “那你也别用年龄太小的孩子,他们要是干不了就别勉强,把钱结算给他们,让他们回家。”余思雅叮嘱道。
  沈建东点头:“嫂子,你放心吧,我们用的都是12岁以上的孩子,自愿原则,干一天结一天的钱,不想干了,明天不来就是,我也不勉强。他们都怕我不要他们,这巷子里有好些婶子婆婆听说了这个工钱,都想来干咱们这活呢!”
  好吧,想起那天知青招工的情景,余思雅便明白沈建东这个活为什么能这么抢手了。她没再说这个:“你这生意还顺利吧?”
  提起生意,沈建东眉飞色舞的:“嫂子,咱们的瓜子最畅销了,这要过年了,好多人买瓜子。听说了咱们瓜子的名号,不止老陈、卷毛,还有其他小贩也过来我这里批瓜子呢!”
  “那挺好,不过你少招点人,工人数量给我控制在个位数以内,做买卖低调点,赚钱了也别声张,知道吗?”余思雅不放心地叮嘱道。
  虽然现在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吹了起来,但下面的政策没开放那么快,要把步子卖得太大了,招来人的嫉妒,搞不好也会出一些问题。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低调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经过上一回的经验教训,沈建东这次已经成熟了许多,老老实实地点头,还瞧了瞧周围,见没人,偷偷从口袋里摸出不离身的存折,塞到了余思雅手里:“嫂子,这是我这段时间挣的钱,交给你保管。”
  余思雅低头看了眼数字,吓了一跳,整整两万块,这才半个月啊。不过这个数字只是销售额,不是纯利润,因为瓜子的钱以前已经付了,但这个销售额也不小了。
  她将存折收了起来:“你怎么把这东西带身上,我给你放家里,要用你跟我说。”
  沈建东点头:“嫂子你就放心吧,我有数的,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了,你放心地回乡下吧。”
  他确实比以前稳重了许多,再说余思雅也只回去几天,没什么不放心的,便叮咛道:“好,如果家里有什么急事找我,你去门市部打电话回养殖场。”
  交代好了三个孩子看好家,翌日,余思雅就坐上了养殖场送货的汽车返回养殖场。
  回去的第一件事余思雅就是问财务:“楚玉涛和杨会计将今年的收支数据统计出来了吗?”
  小李赶紧将她带去办公室:“快了,他们都忙活了一个星期了。”
  余思雅走进去,发现两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满了小山一样的账本,旁边还摆着算盘,在不停地算账记录数据。
  哎,还是太忙了,连计算器都没有,靠打算盘算账,光说这速度怎么快得起来。而且人员也不够,一千多人的厂子,七八位数的收支,好几个厂子的账目,让他们两个人来算,还是慢了一些。
  余思雅对小李说:“李厂长,乡下和城里各自再招一个会计,乡下这边你来安排,城里我让林红旗去招聘。”
  小李忙点头:“好的,我明白了。余总,你要看看近期养殖场和加工厂的工作情况吗?”
  余思雅点头:“给我送到办公室来吧。”
  她回到办公室看了半天的资料,看得晕头转向,不过也对养殖场和加工厂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段时间出货量太大,加工厂那边的库存已经接近告罄了,明年将生产提上来,还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然生产跟不上,一切扩张都是空谈。
  看完了数据,余思雅揉了揉眉心,拿起电话给冯主席打了过去:“冯主席,是我,余思雅,对,我回红云公社了,有个情况想向你了解一下,咱们县,除了清河鸭养殖场,其余20个养殖场的规模目前达到了多少?”
  冯主席也知道最近清河鸭食品的出货量很大,优点供不应求的趋势,忙说:“你等一下,我找资料。”
  过了两分钟,他给余思雅打了过去:“经过十月的动员,目前各养殖场的鸭子养殖数量总计约有11万只左右。咱们县如今是名副其实的养鸭大县了,听说梅书记去市里汇报工作,这个事还惊动了市里。”
  余思雅不关心后者,她只操心另外一件事:“冯主席,能不能动员各养殖场进一步扩大规模?”
  冯主席吃了一惊:“余总,咱们县一年的养鸭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万只,甚至更多,你确定还要扩大规模?”
  说实话,这规模扩大得他心惊胆战的。辰山县养殖基地成立还不到一年,目前养鸭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惊人的数字,再扩,那明年铁定奔百万去了。
  冯主席也是集团的干部,余思雅跟他透了个底:“我找了省铁路局,希望将咱们的食品推广到全省其他10个铁路局,这个事情一旦成了,清河鸭食品每个月的出货量很可能要翻倍,咱们必须得提前做好准备。”
  冯主席倒吸了一口凉气。铁路局的威力有多大,他很清楚,光是省城铁路局和宜市铁路局,每个月就要给他们贡献一两百万的销售额。要再来十个铁路局,哪怕不如这两个铁路局的规模大,但架不住量大啊,算下来肯定要超过这两个铁路局的需求量。
  “我明白了,正好他们这些养殖场也尝到了甜头,咱们清河鸭集团设立一个鼓励奖吧,将这些养殖场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会,给前三名发个奖状,公开表扬一下,然后趁机公布前三名养殖场的销售额,刺激刺激其他的养殖场。余总,你看这主意怎么样?”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