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年代女厂长——红叶似火

时间:2021-07-06 09:57:54  作者:红叶似火
  等丁舜报了价之后,余思雅发现,同样的衬衣他们竟然比供销社便宜一块钱一件。
  估计百货公司也是这个价,难怪他们的衣服在市场上这么畅销呢!都是的确良的衣服,价格还差这么大,换谁都会买便宜的。
  为了求证这一点,余思雅带着林红旗去了一趟第二百货公司,让林红旗去看看第二百货公司卖的的确良衬衣是不是跟供销社一样。
  很快,林红旗就回来了:“余总,是一样的,都是省服装厂生产的。”
  还真是,看来百货公司和供销社的很多进货渠道都是一样的。余思雅单独找老熟人刘芳芳了解了情况:“芳芳,这件衬衣跟咱们的款式差不多,为什么贵这么多?”
  一件衬衣也就几块钱,贵一块,这个价格差距可不小,难怪随着天气的升温,清河鸭的衣服越来越好卖了呢。
  刘芳芳笑着说:“余总,你手上这件是的确良纱卡材质的,你们服装厂的衬衣采用的是的确良府绸这种材质。虽然都是的确良,但还是有差别,的确良纱卡太薄了,也没府绸好看,而且一米要贵六毛钱,所以大家肯定更喜欢的确良府绸做的衣服,便宜又耐穿,还美观。”
  余思雅两辈子都没怎么接触过服装产业,她长大那会儿,的确良已经差不多退出了服装市场。现在服装厂也是丁舜在管,她很少去,确实对衣服的材质不了解,也不清楚风靡七八十年代的的确良还有好几种不同的细分品类。
  “这样啊?那为什么你们不进的确良府绸做的衣服呢?”余思雅纳闷地问道。明明这个材质的衣服更便宜,更受欢迎。
  刘芳芳家里就是百货公司的,从小在这个系统长大,亲戚也有在纺织厂工作的,倒是知道一点内情。她瞅了瞅四周,见没人,悄悄对余思雅说:“余总,其实生产府绸没有难度,只要稍微将生产纱卡的机器改造一下就可以了。只是纱卡的产值比府绸高,如果都改成去生产府绸,那厂子里的产值就会减少,工厂评不上先进,工人们也就没了奖金。大家自然更愿意生产纱卡,工厂生产了,我们就必须得收购,服装厂那边也必须要按照每年的指标从纺织厂进货。这么多布拿回去总不能都丢了吧?只得生产,反正,市面上的府绸不多,大家买不到,就只能买纱卡的衣服了。”
  余思雅……
  难怪清河鸭的服装卖得这么火热呢!他们的布料不少是从沪市采购的,丁舜应该也清楚这里面的内情。他们是村里的集体企业,不受计划控制,采购什么,卖什么,都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能比其他单位灵活许多,而且自负盈亏,也没有采购指标,销量只能靠自己,肯定要选受欢迎的布料。
  “谢谢你,我明白了。”余思雅跟刘芳芳道了谢,离开了第二百货公司,心情很复杂。
  这种逆市场,反着来的情况,肯定不可能长久,应该很快就会改变。不过这倒是他们的机会。
  余思雅又多了点信心能说服供销社。
  不过为了再给自己增加点砝码,下午她去了服装厂,让丁舜安排工人对目前最畅销的几个款式的服装做了细微的改动,然后单独生产了几件,并在衣服的后领子上贴了个小标签“供销社特供”。
  等待衣服做成的时间,余思雅跟丁舜聊了一会儿。
  一段时间不见,他的身板结实了很多,而且嗓门也比以前大,皮肤有点黑,看起来比初次见面的时候粗糙多了,但精神却特别好。
  “丁厂长辛苦了。”余思雅认真地说。
  几个厂子,其实就服装厂她操的心最少,只管帮着拓展销售渠道,其他的原材料、生产、招工等等,全是丁舜在管。
  丁舜摸了一把自己的寸头,笑着露出了两排白白的牙齿:“余总,你更辛苦。这是咱们服装厂六月的账目,请余总过目。”
  余思雅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得意的味道,接过账本一看,他还真有得意的资本。六月以来,因为有了百货公司这个新的销售渠道,清河鸭服装的产量节节攀升,到目前为止,已经卖出去了二十多万件,到月底应该能突破三十万件衣服,销售额也将达到历史高峰,破百万元大关。
  “不错,看来咱们清河鸭服装也要发力了,成为继清河鸭食品之后集团的第二个利润增长点!”余思雅欣喜地说。
  这更加坚定了她要拿下供销社这个销售渠道的决心,至少最近几年内,供销社还会是全国最大的零售单位,分布最广。他们的货便宜质量又好,不抓住这个机会还真是可惜。
  丁舜也很开心:“这都是全体工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余思雅笑道:“丁厂长,你不必谦虚了,你的贡献,厂子都看在眼里。希望服装厂在你的带领下再创辉煌!”
  丁舜搓了搓手,嘿嘿问道:“余总,听说咱们还要拿下供销社,是不是真的啊?”
  余思雅挑眉:“你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嘛!”
  丁舜赶紧摆手:“就是前天送货去门市部的时候跟售货员们时候随便聊了几句,听说林秘书最近一直在跑供销社,几乎将全城的供销社都跑了个遍,所以我就猜测嘛,肯定是余总你有大动作,不然怎么会让林秘书天天跑供销社。而且你刚才还让人在衣服上做了标签。”
  余思雅看了他一眼:“丁厂长够敏锐的。”
  没否认,那就是真的了,丁舜尝到了跟百货公司合作的甜头,对这个消息简直欣喜若狂,要知道,全省可是有上千家供销社,几乎遍布每个城市和农村,要是能将他们的衣服卖到全省的每个角落,他们清河鸭服装厂的规模铁定能翻个好几倍。
  “那,余厂长,咱们的衣服什么时候进供销社啊?”丁舜迫不及待地问道。
  余思雅放下茶杯:“上次我跟林秘书上门连采购处的人都没见着,丁厂长还是别抱太大的希望,这个事成不成还不好说。”
  余思雅不想给了丁舜太大的希望,然后又让他失望,所以索性说了实情。她不是万能的,她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拿下供销社这个渠道。
  丁舜有些失望,但他从小在省城长大,自然也清楚供销社的能量有多大。
  “没关系,余总尽力就是,成了,咱们就添机器,招工,开足了马力干,不成,咱们就保持这样的规模,年产值肯定也能突破一千万。”
  余思雅笑眯眯地点头:“丁厂长能这样想挺好的。”
  说话间,衣服做好了,工人拿了过来,余思雅抖开看了看,款式跟目前最畅销的差别不大,就是后领子里面藏了个小标签。
  “挺好的。”她将衣服装了起来,递给林红旗,然后起身对丁舜说,“丁厂长,我们先回去了,厂子就麻烦你了!”
  丁舜亲自把她们送了出去。
  回到城里后,余思雅给林红旗安排了工作:“几个百货公司那边继续跑,下个月初,还要选一个人。”
  百货公司销售这么给力,总不能让人干白工,一个月一个招工名额总要定时发放,不然时间长了,别人肯定有怨言,积极性也就高不起来了。正好到月底,下个月的胡萝卜也该发了。
  林红旗点头记录了下来,又问:“余总,那咱们什么时候去供销社?”
  从看到余思雅让人制了样衣开始,林红旗就猜到余思雅又要行动了。
  “明天吧,不过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忙别的工作去。”余思雅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林红旗没有意见,她去了也帮不了余总什么忙。还是把其他活给干了,让余总少操点心吧。
  第二天是周一,上午的课都已经考完了,余思雅正好有空,拿着东西再度去了供销社。
  有了上回的经验,余思雅淡定地去门卫报了单位和身份证明,然后又领进了那间会客室,还是没人招呼她。
  余思雅都怀疑,这就是他们打发没名气的小厂子的流程了。
  不过这次她可不会在这里枯等,浪费时间了。
  等门卫出去后,余思雅就起身,拎着东西,神色自若地上了楼。
  供销社好几百员工,还有其他单位过来办事的人员,所以这里有陌生的面孔,大家也不稀奇,正好方便了余思雅。
  余思雅直接上了三楼,采购处就在三楼。
  上楼后,余思雅按照上回大妈指的地方,找到了处长的办公室。
  不巧的是,办公室里还有人,似乎是来谈事情的,没走到门口,余思雅就听到了说话声。
  她顿了一下,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到了走廊的另一边,从另一处楼道下去。等了一会儿,再次上楼。
  这回敞开的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穿着衬衣的男人坐在办公桌后工作,估计就是大妈口中的胡处长了。
  余思雅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胡处长抬头,见是个生面孔,眉头紧蹙:“你找谁?”
  “请问你是胡处长吗?”余思雅没有贸然进去。倒不是她脸皮薄,主要是怕惹对方不高兴,连话都不想听她说了。
  胡处长严肃地点了点头:“你找我?”
  余思雅笑道:“对,胡处长你好,我是清河鸭的余思雅,今天来找……”
  话还没说完,隔壁办公室突然跑过来一个二三十岁的女同志,看到余思雅在这里,登时脸色大变,上前一把抓住她:“胡处长,对不起,这个人我这里没登记,不知道她钻了什么空子自己跑上来了,我这就将她赶出去……”
  余思雅心里直呼坏了,事情都还没说清楚,就被人发现了,这个人应该是胡处长的秘书或助理之类的。
  事在人为,余思雅还想争取一下:“胡处长,请你看看我的计划书。”
  奇异的是,严肃的胡处长却突然开了口:“小汪,让她进来。”
  叫小汪的女同志吃了一惊,抓住余思雅的胳膊没松开,扭头:“胡处长,可是她没有……”
  胡处长再次重复了一遍:“让她进来,你去给余总倒杯茶。”
  听到这里,余思雅明白胡处长为什么会改变主意了,应该是听说过她这个人。
  小汪恼怒地瞪了余思雅一眼,不情不愿地放开了手。
  余思雅也不跟她计较,还冲她和气地笑了笑,然后才拿着东西走进办公室:“胡处长,抱歉,冒昧打扰了。”
  她也没说自己两次上门都吃闭门羹的事,这种情况胡处长未必不清楚,而且相信胡处长也不会想听这些。时间宝贵,还是用在正事上吧。
  胡处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余总,请坐。”
  余思雅坐到他对面,第一时间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资料:“胡处长,这是我们清河鸭服装厂自六月进入全市三个百货公司后的销量,请你过目。”
  她将第一张图表放在了胡处长面前,又拿出一张纸:“这是第二百货公司去年同期服装的销量!”
  两张表格对比鲜明。第二百货因为有孟兰很好拿到,其他两个公司的数据没那么好拿,余思雅也就没折腾,一个百货公司去年今年六月的服装销量对比就很能说清楚问题了。
  胡处长目瞪口呆地看着余思雅。他听过无数次这个年轻女同志的事迹,但发现他还是低估了这个女同志,进门打完招呼就谈工作,这作风,他工作二十几年,第一次碰上。
  余思雅要知道他心里所想,肯定要无语。
  她也想跟胡处长拉拉家常,套点近乎啊,可见胡处长实在太难了,好不容易见到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赶出去,当然要先谈最要紧的事了。
  胡处长倒是没为难余思雅,拿着两张图看了看:“余总,你们这表做得倒是挺简洁的。”
  关键是直观简单,只要认识字的人都能看懂,比罗列一堆的数字要清楚得多。
  余思雅笑了笑说:“主要是为了大家方便,节省时间。胡处长,你也看到了,我们清河鸭的衣服进入百货公司后,销量非常好,特别受老百姓欢迎。供销社作为咱们省最大的销售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想必也很欢迎咱们的衣服!”
  余思雅倒没扯赚钱什么的,因为供销社是国营单位,效益很好,香饽饽,这点利润对他们来说不是特别吸引人。而且,国营单位嘛,赚钱了,也不会进胡处长的腰包,这个诱惑力就小了很多。
  还不如扯大旗呢,至少政治正确,还正大光明。而且她说的也是实情,让人民群众穿上更便宜,更漂亮的衣服,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啊!
  胡处长有点无语地看着她,这小同志太会戴高帽了,搞得好像不同意他们清河鸭进供销社就不替人民着想一样。
  “余总,你去过供销社吧,应该看到了,咱们供销社有供货商。”胡处长婉拒。
  余思雅点头:“对,我看过了,为此我们还专门走访了全市28家供销社,我们的衣服市场价能够卖到比你们便宜一块,利润并不会少。胡处长,我知道,供销社这样的大单位,并不缺咱们这样的小厂子,可百货公司的销售业绩摆在这里了,多卖点衣服出去,利润更高总不是坏事吧?我们也没想过要求供销社只卖咱们的衣服,你们以前的衣服也摆着,再上几件我们清河鸭的也不冲突啊!”
  怎么不冲突?别人一看,清河鸭的衬衣便宜还好看,那以后还有谁去买省服装厂的衣服?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可这种话,胡处长不可能拿出来反驳余思雅,只能说:“余总,全省总共有一千多个供销社,你们服装厂能生产那么多衣服吗?”
  一个供销社哪怕一个月卖出两百件衣服,一个月累积下来,数量就要高达三四十万件,清河鸭一个几百人的小服装厂,有那么高的产能吗?
  余思雅保证道:“胡处长,这个肯定没问题,只要你点头,我们马上回去购买机器,发布招工启示,下个月就能将产能提上来。”
  胡处长有点无语了,他说什么这个女同志都能马上找到对应的策略。他想直接拒绝吧,可想着这个小同志跟他女儿的关系,又不能太直接。
  “咳,小余同志,我这要答应了你,服装厂又要找我麻烦了。”胡处长就是怕麻烦才不愿意答应。一个几百人的服装厂和一个接近万人的大厂,选哪边还用说吗?
  余思雅明白了,胡处长是不想得罪服装厂那边。毕竟她都能看得出来,清河鸭的衣服上了供销社会抢服装厂的订单,胡处长这个老江湖没道理会不清楚。可不知为何,胡处长明明没打算答应,对她态度却不错,没有一口拒绝,更没将她拒之门外,那这就是她的机会。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