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谢述宴

时间:2021-09-05 10:35:45  作者:谢述宴
  桥梁工程、材料学和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样。
  一百二十年,如果成功了,这将是载入世界桥梁历史的一页!
  介绍完基本的项目情况,谢雁开始了第二个话题。
  ——他们将要面临的难题。
  防腐、材料、防震、防撞、防风、通航……
  这些都是老问题了。
  从进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没有人比谢雁三人更了解华国近年来高速路的发展。
  从一开始的主干线规划,到后来,跨过湖泊群,跨过西南复杂山脉,以及从主干线上延伸出来的其他分支高速路。
  三城跨海项目建成后,也将纳入这条庞大而复杂的华国交通网络,成为华国南部最重要的高速路之一。
  “建桥,这里坐着的三十多个人里,至少超过一半都是桥梁专家,”
  谢雁说,“我对大家的实力充满了信心,但三城跨海项目,不止需要桥梁。”
  “什么意思?”
  “桥和路原本就是一家,无论是修路还是修桥,我们都没问题。”
  谢雁把资料往后进行播放,“这里不是远离陆地的外海,伶仃洋分为内外伶仃洋,四周岛屿众多,海岸线蜿蜒,形成一个类似海湾的存在。”
  “而无论是哪一侧,都有着大量的港口和机场。”
  谢雁说的情况,他们也明白了。
  “的确,如果港口众多,附近的航线不能受到太多干扰,如果我们在海上修桥,就会导致最重要的几条经济航道被封闭。”
  在东海修桥的时候,航道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难题。
  而东海的海上桥段只有二十多公里,三城跨海项目,却足足有四五十公里!
  东海,是连接陆地和岛屿深水港的一条生命线,从沪城延伸出去,穿过外海的风浪,落入其中,而港口就在这条线的重点。
  伶仃洋不同,从两地连一条线,两头连着两座城市,如果把伶仃洋北边的海岸线比作欧一张弯曲的弓体,那么大桥就是弓弦,它会封死海湾航线。
  让船舶航行,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止如此,”
  方斯闻提出,“沪城的跨江大桥之所以不让桥墩落在江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航道问题,另一个是河床泥沙问题。”
  “对,如果三城跨海大桥的桥墩——按照这个长度来看,必然会落在海里,无数个桥墩,连接起来就是一张弓弦,而从这里入海的河流会形成冲击平原,‘弓弦’拦住这些泥沙,久而久之,会有更大的问题!”
  华国两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华国极其重要的工业和经济圈。
  它们在享受着河流入海带来的交通便利和经济发展优势时,也面临着河流带来的问题。
  泥沙。
  沪城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整治入海口的泥沙,珠江三角洲没有道理,反而帮泥沙在这里进行堆积。
  “不仅如此,”
  这些问题,谢雁早就已经调查清楚了,“为了不影响航线,东海的做法是在必要的地段做通航桥孔,这要求桥梁的高度必须很高,足以让规定吨位的船舶顺利通过。”
  苏擎翻开资料,落在附近机场和港口分布相关那几页,“但是,伶仃洋附近有机场,港城也是,船舶通航不能受影响,飞机的航线也不能收到干扰,他们肯定给了限高标准吧。”
  “对,”
  谢雁说,“桥面太低,船舶无法通过,桥面太高,会影响飞机航线。”
  “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方法,在这几个区域既能完成工程要求的通车高速路建设,又能不影响船舶和飞机。”
  “太高不行,太低不行,找一个中间值?”
  “不行,我看了一下资料和限高要求,上百米的桥塔才能不影响航道,但必然会影响飞行航线。”
  “以这里的条件,找不到一个中间值。”
  有人已经开始用笔在桌上计算起来。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大家各自讨论着。
  谢雁等着他们的结果,而其他人埋头测算,翻看数据。
  唯有几个人,并不着急,只是在看资料。
  比如苏擎。
  他放下手里的打印资料,转起了笔。
  方斯闻见他放松地靠在椅背上,边转笔,边轻轻地笑。
  方斯闻说,“你有办法了?”
  “不是我有办法了,”
  苏擎敛去笑意,靠近方斯闻,压低声音,“是某人有办法了。”
  刚才在门口是在没有必要如此骄傲。
  原来,那小子也不过是个工具人。
  “不行,”
  最后,以几个专家的最终定论为答案,“初步计算,没法找到这样一个平衡高度,怪不得伶仃洋之前一直没有动工,原来是没法动工。”
  谢雁点头,她切换下一张资料图,“我找了很多种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机场和港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那么换个思路,既然水面上做不到,那么水下呢?”
  水下通道?!
  “比起水下桥梁,水下通道,它还有个更被人熟悉的名字。”
  一直没开口的宋修竹,此刻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众人的思维豁然打开。
  他看向谢雁,“这就是你的方法?跨海隧道。”
  宋修竹点头,“这可不比修桥简单。”
  他没说完的话,还有半句——在伶仃洋的海底修跨海隧道,甚至,比桥段工程更难!
  一个人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当他总是用数学方法去解题时,题目简单,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题目困难,或许要废一番力气,而当数学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会懊恼,会焦虑,会着急。
  但他忘了,或许这道题,换一种思路,就能变得无比简单。
  数学思路的确万用,但不是所有的问题,数学思路都是最有效,且必然能解出答案的方法。
  有些题,用数学是无解的。
  既然空中不让走,为什么不选择更加宽阔的海底呢?
  海底隧道,不会干扰船舶航行,更和飞机搭不上关系,甚至可以减少桥墩,避免泥沙堆积。
  “我知道,”
  宋修竹是聪明人,她只需要在这里把三城项目的情况一说,他就能明白自己被邀请来的含义,“隧道工程,就像是题目的另一种解法,过程会很难,但是我相信,比如无解的桥梁工程,它更有突破的希望。”
  “除了你能想到的问题以外,还有另一个问题,”
  宋修竹说,“根据你刚才的介绍,要将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结合起来,那么隧道和大桥结合的地点怎么办?数十公里的海面上没有任何符合条件的岛屿,如何让一辆正在空中,在数十层楼高的桥面上通行的车,进入深不可测的大海底部的隧道?”
  谢雁也看着他,露出为难的神情,“的确,宋先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方法?”
  “我原本以为,精通隧道工程的宋修竹,会直接替我包揽下这个难题,”
  谢雁摇头,“看来,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他等着看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可她打了个太极,把问题抛了回来。
  短暂的讨论依然没有结果。
  方斯闻说,“她找了宋修竹,证明宋修竹的确是这个领域的优秀专家。”
  苏擎看了眼宋修竹:“我也能修隧道。”
  方斯闻:“是吗?”
  正巧,苏擎点头的时候,谢雁也看了过来,她轻轻笑了笑,眼睛弯起来,但笑容里,又带着对问题的疑惑。
  长久的默契让他和方斯闻都看的出来,这是带着求助的目光。
  方斯闻说,“还真有她想不出方法的时候?”
  “她也不是万能的,否则不会叫来宋修竹。我们两做隧道工程,也不是不行。”
  苏擎说完,又顿了顿,有什么要说,却又没开口。
  而谢雁捕捉并给了他这个机会,“你有办法?”
  “太简单了,”
  苏擎还没咽下去的话,顺口就说了出来,“宋修竹刚才说了,海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岛屿进行过度。”
  “既然没有符合要求的,我们可以自己造一个符合要求的。”
  他说,“羊山不就是这么弄的吗?”
  人工岛。
  以人的力量,改变自然。
  “太棒了!我们可以按照要求建造需要的岛屿,能完美契合工程的要求,既然人工岛是苏擎提出来的,那么就交给你来负责吧。”
  谢雁的这句话,苏擎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他问方斯闻,“我是不是被套路了?”
  方斯闻嘴角的笑意一闪而逝,“没有,你很聪明。”
  “三城跨海项目,也是三工程项目。”
  谢雁说,“桥,岛,隧。”
  “这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案。”
  她会让宋修竹来这里,早就已经想好了这个方案。
  这项工程,不是跨江大桥,越江隧道。
  这是跨海工程,海底隧道!
  数年前,他们还是青葱少年,以各种的专业方案,在全沪城专家的面前,决出了方案设计的一二三名。
  如今,他们已经是各自行业最明亮的星星。
  这一次,他们要用自己的能力,在世界面前,通过一项超级工程,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再次挑战创造奇迹!
 
 
第75章 此去通途41
  三城跨海项目,从提出到今天,终于正式启动了。
  华国的精英工程队,施工单位,顶级专家们,因为这个超级工程而相遇,相聚。
  他们已经准备好开始一段全新的挑战。
  不同于普通的工程,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对华国来说,对世界来说,都从未有过的超级工程。
  ——设计者们面对的问题,不仅繁多,还很复杂。
  光是跨海桥梁部分,就分成了好几个桥段。
  “第一段,是青城航道,这里,采取跨度为九百三十米的双塔斜拉桥方案,桥塔h型,顶端设计为三个中国结图形,象征三城。”
  谢雁将基本的方案和几人依次展示,“第二段通航桥段,跨度九百多米,设置一个通航桥洞……”
  “第三段九州航道桥段……”
  “第四段,浅水区桥段……”
  “第五段,也是整个工程最困难,最复杂的地段,海底隧道。”
  她看了眼宋修竹。
  “以当地的海底地质条件,没办法使用盾构技术。”
  他说。
  盾构机,这是经常出现在隧洞工程中的一个巨无霸机器。
  它就像一个庞大的隧道洞挖掘怪物,能够穿山越岭,开通出一个个地下通道。
  但是海底,在泥沙下,盾构机不仅很难进行工作,而且挖掘的隧道,也不符合工程要求。
  苏擎抬手,合上资料,“所以,你的方案?”
  “沉管隧道。”
  宋修竹说。
  水下修建隧道和穿山隧道不同,水下独特的施工环境,意味着工程有了不一样的困难和限制。
  而因为近年来,华国航运的发展,使得水底隧道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大多数,都是应对的江河,大海和江河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有更多的困难。
  宋修竹提出的沉管法,比起其他的盾构法、矿山法等常用方法,更加的复杂,也更加苛刻。
  但是,优势同样很大。
  这种水下隧道新技术,发展到现在不过百年的历史,比起千年的桥梁技术来说,算是一个婴儿。
  华国目前已有的水底隧道工程,都是内河隧道工程,而世界上正在修建的大型沉管隧道工程有两个,一个是丹国和瑞国的跨海峡隧道,以及韩国的釜城-巨城海底隧道。
  “过几天,我会去韩国和丹国,还有荷国。”
  海底沉管,不仅在华国是一个技术空白,在世界上,都是极其高级且复杂的技术。
  而伶仃洋的海底,除了复杂的海洋环境以外,还有泥沙问题。
  这个问题,人工岛也将面临。
  在修建地点,有着十几米的泥沙,这些泥沙不是坚硬的土地,就好像人踩在泥淖沼泽里,根本无法稳住身形,等陷进去了,最后身处的位置甚至不是一开始陷进去的位置。
  这样的环境,让人工岛无法建成,河流,洋流的冲击,也会让需要的建岛土量,成为一个可怕的天文数字。
  而三城跨海工程,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人工岛。
  “人工岛,需要五座。”
  苏擎说,“作为桥梁和隧道的连接关键点,需要东西至少两座人工岛,除此之外,还有三城口岸需要三个人工岛。”
  他在纸上画了两个点。
  这两个东西人工岛,是最大的麻烦。
  为什么在伶仃洋的方案上,没有一开始就提出人工岛,是因为之前没有修建人工岛的前例——不是因为想不到,而是因为太难了。
  修岛需要的泥沙量非常大,但就算运来了泥沙,但这块“柔软”的海底土地也并不坚硬,泥沙倾倒进去,也会滑落到其他地方。
  “海底隧道和人工岛是一体的工程,”
  谢雁说,“没有隧道,人工岛就没有意义,没有人工岛,隧道就无法和整个工程连成一个整体。”
  桥,岛,隧,
  缺一不可。
  宋修竹说,“如果人工岛无法成功,隧道也没有意义。”
  他意有所指。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