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在末世拆快递——绿绿的红

时间:2022-01-17 11:56:11  作者:绿绿的红
  这玩意有啥用?
  开完“每日盲盒”,陆沁一骨碌的爬了起来,虽然屋里因为炉火未熄的缘故还有余温,但她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穿上了衣服。
  如果可以,她也想回到一个多月前每天窝在家里睡觉干饭的日子......
  但今天不行,今天是042号避难所正式启用的日子,作为救灾组成员,她必须得到场。
  这一天的雪下的格外大。
  只是在外头走了一小会儿,肩上已经落满了雪花。陆沁打了个哈欠,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她穿的足够多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裹得跟个球一样,但还是感觉到了冷冽的风。
  幸好早上梁书俞给她泡了热牛奶,如今肚子里喝的暖呼呼的,倒也生出三分热气来。
  “小陆来啦?早饭吃了没?今天食堂有腊八粥哦,蜜枣红豆的。”同办公室负责避难所常规事务的小陈见了她,打招呼道。
  “今天是腊八吗?”陆沁惊讶。
  雪灾绵延,日子过得好像没什么差别,早就忘记了节日。
  “是啊。咱老大特意选的今天开放的避难所,你不知道?”小陈笑道:“所以炊事班都忙疯了,今儿来的人凭身份证都能领一碗热粥。”
  “那真是,老大可真豪气,这么多人,花的粮食老多了吧。”
  小陈口中的老大自然是曲东博,陆沁也就顺嘴说道。
  “害,你又不是不知道,就凭这所避难所,咱老大可薅了不少羊毛,如今咱财大气粗,这点东西算得了什么呀!”小陈神神秘秘的说道。
  “额......”
  这么说也对。
  自从那一日促膝长谈,某人就和开了挂一样,瞬间就领悟到了怎么当好一个“大佬”了。
  整合资源、售卖避难所名额、建设交易场所、构建各种防寒防灾工程等等,做得井井有条,好像那天踌躇不定的人不是他一样。
  整个一月份,是发展最迅速的时候了,没几日,陆沁已经感觉到了一丝基地的雏形。
  人们也都不再沉浸在雪灾时的迷茫中,开始为了填饱肚子开始奔波。
  除了依旧下着的大雪,似乎一切都没怎么变。
  当然,一切也都变了。在末世之前曾经是风光无限的“社会高层”,如今可能只是个卑微的打工人;原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可能凭借着家中的存粮,摇身一变成了让人羡慕的富户。
  一切的变化,都在悄然中进行,但一切,又显得如此和谐。
  不过陆沁还是很乐意见到这个景象的。这代表,她离实现自己在一个安稳的基地混吃等死的愿望又近了一步!
  ......
  粥既然是免费领取,陆沁还是本着不浪费机会的原则,喝了一碗腊八粥。
  给她盛粥的师傅是炊事班的王大爷,他干了半辈子的炊事班了,煮的腊八粥软糯香甜,还特意给她多盛了两颗蜜枣。
  嗯,贼甜。
  喝完粥,陆沁就跟着众人上了车。
  避难所其实距离这边还有一段距离,大约是三公里路,处在安图县市郊北边,确实是不好走。
  不过为了方便通行,早早的就把前往避难所的道路清理出来。
  顺带一提,现如今清扫的工作也不是士兵们干了,招募了普通人群进行工作,现如今主要工作就是清扫每日的积雪,工资暂定为两个一两的馒头加一两煮土豆。
  这个报酬让陆沁觉得很是亲切。
  她上辈子来到容城基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清扫积雪。
  当时她报名的时候,负责人还嫌她太瘦小,不太能干这种体力活。毕竟积雪的数量可是不少,都是要消耗大力气的。但许是看她可怜,最后还是招收了她。
  馒头虽然是陈面做的,并不是以前那种松软的发面,有些酸,土豆也只有一点点咸味,但她第一次拿到的时候,还是热泪盈眶。天知道她一路流浪过来,都吃了什么。
  陆沁叹了口气,望向了外面。
  车还是军用的那种大卡车改造的,如今汽油柴油难得,也只有部队才能奢侈的使用车辆,不过普通的车辆也很难在这种雪地里驾驶。
  外面人其实很多,大多都是拖家带口,肩扛手提的往避难所方向走去的人。这些多数都是抛弃了原来的家,搬去避难所的。
  入住避难所的官方报价是一百斤粮食,或者是相对应的等价物。
  这个价格属实比较高了。能住得起的人也都不是会挨饿受冻的人。不过名额还是供不应求,毕竟地下避难所首先就是暖和,处在地下,自然会比地上温暖些,不至于冻得很。
  再加上入住人员审查后的相对安全性,大家还是更愿意入住这个避难所的。
  即便因为电力系统的瘫痪,地下的通风并不是很好,排水排污也是临时改建,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每个家庭被分配的房间也很小,几乎都只有几平米。
  但面对灾难,人类总是会有抱团意识。相互取暖,一定是最优选择。
  总之,这些入住042避难所的人员,都是“中产阶级”。
  真正的底层人员,像陆沁上辈子那种,都是住在后续搭建的救灾房里,房屋质量也就比纸板窝棚好一些而已。
  不过谁又在乎呢,任何时候,都有三六九等的人。
  她陆沁重生一回,自然是想做那上三等,不过幸好,她可能已经完成了一半。
  “嘟嘟——”汽车的鸣笛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042避难所已经到了。
  陆沁下车,远远的就看见了人群中的曲东博。
  他大概是早就来了的,肩上军章已经被雪覆盖,正在听几个属下汇报什么。
  也许是注意到了她的目光,他忽的抬起头来,隔着距离,朝她的方向看来。
  陆沁不知怎的,忽然心跳有些快。
  明明看不真切他的目光,但她只感觉,曲东博是在看她。
  ......
  “团长,小陆姐也来了!”显然张禹也看见了陆沁,还朝她兴奋的挥了挥手。
  曲东博长眼睛,自然早早的就看见了。他这段时间又是很忙碌,几乎都在外面奔波,甚少能遇见她。今天知道陆沁要来,有些期待,见她安全到达,还松了口气。
  “就你话多!一会儿的仪式备好了吗?”曲东博向来话少,面对自己话痨的警卫员,一般都采取无视。不过今天却破天荒的训斥了一小句。
  “啊?仪式不是刘营长那管的吗?”张禹被训,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不会看着点?你这个副官干什么的?”
  “是!”张禹笔直的敬了个礼,应道。
  曲东博不再开口,朝着陆沁的方向走去。
  张禹默默的走开,暗自腹诽:您早说找小陆姐不就完事了,至于把我支开嘛。
  ......
  “团长好!”
  “团长好!”
  一路走去,因为军队军官占了大多数,看曲东博走来,都一一向他敬礼。
  曲东博只微微点头,走到陆沁前面。
  陆沁心跳如雷:“那什么......长官好?”
  曲东博忽然就笑了:“咳咳,不是说不用叫长官吗?你又不是我的士兵。”
  “那我还是你的属下呀。”
  “行吧,随你怎么叫。走吧。”曲东博也不计较。
  “啊?去哪?”
  “冻傻了?去参加避难所正式开放的剪彩啊。”
  陆沁扭头,确认了周围没有别人,才指着自己:“我去?”
  “就是你。”
  对,没错,今天的确是042避难所正式开放的日子,虽然条件所限,但依旧准备了剪彩仪式。有时候这种形式主义不仅仅是表面工程,更多的是一种信号,百姓们能从中体会到安全感。
  但,她顶天了就是个干活的小员工,这种事儿大概就是在外围看个热闹,给领导鼓掌的那波人,怎么会和大boss一起参加仪式?
  她想不明白。
  “别愣了。要不是你,避难所估计还没那么快开放。”曲东博笑道:“走吧。”
  周围三三两两的都是曲东博的属下,此刻都在望天看地,眼观鼻鼻观心,恨不得没长眼睛。
  他们家头儿在泡妞,他们能说啥!
  ......
  于是乎,后世流传下来的一张珍贵的照片。
  名字就叫《你好,042避难所》。
  这张照片记录了寒潮元年,某一个人类避难所的正式开放。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标志着寒潮纪的开端,是人类对寒潮纪从一无所知到积极适应的表现,也代表着旧政权的旁落和围绕着生存基地为核心的新政权的萌发,是新旧更替最具有价值性的证明。
  照片上,依稀可见一个穿着厚实的年轻女子,正站在容城基地核心代表人物——曲东博曲上将的身边。
  这名女子正凝视着刚被剪断红绸布后,漏出来的042避难所的招牌,而一边的曲东博上将,正微笑着看着她。
  ......
  那个裹得像熊一样厚实的女孩,当然就是陆沁。她也完全没注意到曲东博的动向,更不知道今天后勤部想方设法的搞来了摄像机,留下了剪彩的照片。
  毕竟现在要找这些能用的高科技产品,还真是不容易。
  如果她知道今天会拍照拍到自己,额,她还是会选择穿厚实一点。
  毕竟被冻坏了可是她遭罪。小命要紧。
  不过她还是很高兴能见证042避难所的开放的,感觉自己是见证了一件大事!
  她看着眼前并不是很起眼的042避难所的牌匾,舒了口气。
  你好呀!又见面了,042避难所!
 
 
第25章 避难所见闻(为玖桃i小可爱的金票加…
  “这是供水站,主要来源是过滤后的雪水,主要采取的是沙石和木炭吸附。”
  “这是临时的救助站,这是我们从第二人民医院清理出来的仪器,目前只能救治一些普通的疾病……”
  经过剪彩仪式,在部队的维护下,住户们都陆陆续续的在搬东西进去。
  而曲东博一群人,就跟着人群,参观了一下避难所内部的构造。
  避难所总体呈圆形,分为三层,据说这种构造最为抗震,当然,目前好像这项功能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
  地下一层主要是各种公共设施,吴永翼正在前头滔滔不绝的介绍。
  他是避难所的总负责人,基本日日都在此处指挥工作,所以对里面的情况最为了解。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都到位了吗?”曲东博插嘴问了一句。
  “有,基本都是原先医院的医生护士,那位,是原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主任医师梁主任,现在是他主要负责救助站的工作。”吴永翼指着不远处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医师道。
  救助站是整个避难所一层最核心的地方,顺着吴永翼手指去的方向,陆沁看见梁医师正指挥着一些年轻的医护摆放东西,多数的一些小型的仪器。
  避难所处在地下,有义务电力尚未恢复的缘故,有些昏暗,救助站是避难所唯一一个亮堂的地方。也不知道从哪找来了柴油发电机发电,专供救助站使用,毕竟很多仪器离不开电源。
  小型仪器肯定是够的,但那些大的精密的医疗器械,一定是不能再用的了。
  可惜医院那些价值不菲的仪器,如今都成了废铁。
  从各大医院搜集过来的这些仪器都被一一搬进来,这些仪器如今都是珍贵物品。在没有恢复生产前,能用的也就只剩这些了。加上电力不足,救助站的规模,也就和原先的社区医院差不多。
  见救助站实在是忙乱,他们也就没再进去打扰,只是远远的看了看就离开了。
  经过供水站和救助站,就是出于一层西南角的食堂。
  食堂是归公家所有,暂时做得东西种类也有限,主要是给那些参加了救灾工作的外聘人员提供食物的,譬如之前的扫雪工作,每日供给就是二两馒头和一两土豆;譬如救助站的医生护士,则根据级别发放食物,最好的甚至会提供肉食和蔬菜。这些人员统一发放饭票,只要凭票就能在食堂领上食物,也算方便。
  偶尔会有多余的食物,食堂也会根据市场价格,开放给其余想要打饭的人。
  当然,食堂做饭的师傅也算外聘人员,其中一个胖子,还是安图县某家星级酒店的主厨。如今只是做些蒸馒头的工作,有些屈才。而且食堂的工作工资并不高,和普通扫雪工人一样,但食物经过他们之手,多多少少会揩点油。
  只要不是很过分,并不会计较。能吃饱是肯定的,如果运气好,当天做得蔬菜肉食没有完全卖完,还可以以低价内部购买。所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避难所食堂师傅的工作炙手可热。
  听说有个未婚的食堂工作的年轻人,对他示好的姑娘能绕避难所半圈。
  从西边转过来,剩下的地方就都是住所了。
  这些普普通通每间只有四点几平米的隔间,就构成了一个个家庭的基础。
  这些隔间连门都没有,因为考虑到人员疏散问题,所以一概不安装门,也未能有空闲时间去一个个安装,所以每家每户最常见的就是用床单或者窗帘裁剪成合适的大小,挂在缺口处,权当是遮羞布了。
  一层是离地面最近的,因为有通气装置,空气还算新鲜,虽然因为救助站和食堂的存在,总是会有消毒水以及食物的香气,但总的来说,也算是最好的地段了。
  二三层都是住户,挤挤挨挨,人声鼎沸。
  陆沁倒不觉得吵闹声太大,反而觉得很有烟火气。这可是她上辈子最想搬来的地方。能在避难所拥有一个风吹不着,雪落不到的房间,就和和平年代里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一样,是她的人生目标。
  虽然住的地方小了些,很多家庭只能够放下一张床和一个桌子,虽然吵闹了些,有些人刚搬进来几日完全不能适应避难所吵闹的环境;虽然连上厕所都不再是以前的冲水马桶,需要跑去外面的公共厕所,或者是拿痰盂解决,每日去清理。
  虽然有各种的不足,但又有什么能比安安稳稳的活着更好的呢?
  参观完整个避难所,陆沁踏上了回来的路程。
  她甚至有些恍惚。
  仿佛这一切有些许的不真实,避难所、锦绣小区、曲东博、各种物资、还有自己那个不起眼又总能给自己带来惊喜的小金手指......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