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自然是气氛凝重,文太爷拉着脸不说话,其他人都不敢开口,一顿饭草草吃完,文靖安一家三口便要走了。
大伯母那家子当然没来送行,文二贵和二伯母一家倒是送出了门口,安安更是抱着文靖安不放,委屈巴巴道:“安安不想小哥哥走。”
文靖安摸了摸她的小脸蛋:“小哥哥家就在村口,安安随时都可以来找小哥哥玩儿。”
安安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在她单纯的认知里,她只觉得心里空空的,虽然小哥哥还住在桃河村,可和她之间就是有了距离,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陈三娘从小看着安安长大,把她当亲女儿看待,对安安的性情最为了解,便跟二伯母说道:“等我们在那边全收拾好,明天我把她接过去,忽然间不让她跟我们还有靖安睡,肯定不习惯。”
二伯母和文二贵向来由着安安,便道:“那好,你那边有需要随时过来叫我们帮忙。”
陈三娘点了点头,弯下腰把安安抱起来,哄道:“过几天三娘娘就把安安接过去,安安今晚先和爹娘一起睡,要听话哦。”
安安最听陈三娘和文靖安的话,小小声应下了。
文靖安再逗了安安几句,文三贵和陈三娘则跟文太爷和文太婆说些劝慰的话,最后双方道了别,出了文家大门,文靖安这一家子就算“自立门户”了。
一家三口站在“新家”门前,心里都不觉得艰难,反而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而文靖安再次感受到了文三贵和陈三娘夫妇的关爱,这对夫妻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他身上,都不用他开口,第二日清早陈三娘做好了朝食让他父子俩吃过,文三贵也不下地,直接带着文靖安去了隔壁的杏陌村。
杏陌村有一间私塾。
自文靖安表示他要读书之后,文三贵和陈三娘便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昨晚她们连夜商量好了要送文靖安去私塾。
文靖安对此全然不知,他原本的打算是自己先用三百千熟悉一下繁体字和这个大盛朝以及前朝的历史情况,等家里的经济状况足以负担束脩,自己再和文三贵陈三娘商量,岂料这对夫妻早就给他做好了安排。
文靖安心里自然又是感动,有处处为自己着想的父母,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
所以他也不好拒绝,便跟着文三贵去了杏陌村。
杏陌村的私塾由本村一位姓李的老童生开办,这位李童生年轻时考过了县试和府试,可成了童生之后屡次参加院试都是无功而返,久而久之他自己没了信心,便干脆回村办了私塾,专门为杏陌村和隔壁几个村子的进学儿童开蒙。
文靖安和文三贵到了杏陌村时,私塾里边已经传出朗朗读书声了。
看来即便这些乡下村子的庄稼人以务农为主,可还是有人选择让自家孩子往读书路上走的,毕竟古代士农工商,读书人才是“人上人”。
文三贵让文靖安先在门口等着,他自己进去找人。
不多时,一位头戴方巾,身穿长衫的老先生和文三贵一道走了出来。
这就是私塾的李童生了。
李童生面相清瘦,留了一撮胡须,一眼看去便知是那种典型的老学究。
他瞧了文靖安一眼,随即问文三贵道:“稚子今岁几何?”
文靖安:“……”
文三贵想了好一会才明白这句文绉绉的话是什么意思,回道:“八岁了。”
李童生点了点头,说道:“年纪是大了些,不过……子曰有教无类,任何人来求学老夫都是一视同仁的。”
文三贵:“谢李夫子,靖安,快谢过李夫子。”
文靖安向他拜了一拜,恭敬道:“谢过李夫子。”
表面寒暄完就要到说到实际问题了,李童生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我这一年的束脩收五钱银子,笔墨纸书尔等自备,今日交了束脩,今日便可入学。”
文靖安听罢心里一下就泄了气,5钱银子相当于半两,也就是500文钱,文三贵和陈三娘哪里出得起?
要知道分家的时候,大嫂可是一分钱没给他们带走的,文三娘所剩的只有陈何氏给的那点私钱,那些钱给文靖安买了书,又买了二两盐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岂料文三贵和陈三娘早就给文靖安做好了打算,此时文三贵直接从怀里拿出一张契书,正是昨日分家时村长给他们家写的田契,文三贵道:“李夫子,我家靖安的束脩先用田契顶着,最迟明年这个日子我会把五钱银子交给夫子,如果做不到,我家的田亩就是夫子的了。”
文靖安听罢心里一惊,他当然不肯,田地可是古代农民活命的根本,要是因为他而导致文三贵和陈三娘连田地都丢了,他心里无论如何过不去。
“爹,这绝对不行!我们先回家,等凑足了束脩再来找夫子。”
岂料向来听温顺老实的文三贵这回异常坚决,说道:“你娘说镇上的孩子五六岁就开始上私塾,你现在八岁已经晚了好几年,等凑够束脩不知道又得等多久,这件事我和你娘决定了,不用你多心。”
文靖安:“……”
李童生倒是见过寒门父母再困难也送孩子来进学的,但没见过像文三贵这种用田契来顶束脩的,不过对他来说束脩可以是银子、酒肉、蔬果等等物品,当然也可以是田契,而且他注意到文三贵那纸契书上写的是整整两亩田,那可比五钱银子值钱多了,万一明年这个时候文三贵交不起,他可就赚大发了,反正横竖他不会吃亏。
10/375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