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村里有什么消息,知道的邻居也会帮忙传个话。从搬回梁家村以后,他们一家几乎和外界断绝了联系,不像在市里的时候还能看到贴出来的告示。
住在这边甚至连电话都打不通了,甄敏给大姐甄丽打过好几次电话,对面都是关机,兴许是手机没电了。可是梁康时给黄一峰打个电话报平安也是无法接通,黄一峰家里可是有发电机的,这可就不是手机没电能解释得了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信号出了问题。
大筐到手了,梁康时想和梁衔月一起除雪,被她撵走了。门口这块地方太小,两个人总撞在一起,不如一个累了以后另一个人接上。
感觉手里的铁锹越来越沉,脚也有点冻的麻木,梁衔月把铁锹交给老爸,自己到屋里暖和一下。进门就是家里的灶台,里面正烧着火,梁衔月往里面添了几块柴火,脱掉手套把手靠近锅膛。
甄敏也坐在一边烤火,其实屋里更暖和,但她现在喜欢和女儿一刻不离的待在一起,视线里能看到女儿和丈夫,她这心里才安心。甄敏做着手头也没闲着,正在把几块有着清新花纹的花布缝成一个罩子。
“这是罩在哪里的?”梁衔月探头过去,这个布罩子也太大了吧,不像是铺在桌子上的。
“把家里的柜子遮一遮。”甄敏穿针引线,“那家具一看就是用木头新打的,一点处理都没有,太奇怪了。”
村里人来串个门简直太正常了,虽然迄今为止没什么人来,那是因为天气冷人不愿意出门,再加上村里人也不知道梁衔月一家回来住了。只要是谁过来一看,就能看到家里的柜子是多么的“朴实无华”,上面还能看得见原木的纹路,闻得到木头的清香。
这柜子不能说丑,反而有种天然质朴的风格,但是没人家里会用这样的柜子。为了不令人起疑,甄敏还是决定把柜子罩起来。到时候只告诉人家这是家里以前的旧家具,漆面坏掉了才遮起来的。
那边梁康时装满了两个大筐,让梁衔月过去收一下。
他看见老婆坐在灶台边,想起来去借筐子的时候得到的一个消息。“老婆,明天我要上山一趟。”
甄敏抬起头来:“上山干嘛?山上多危险,那可不是平地,雪都不知道深浅,一脚踩下去没到顶的都有。”
“这不是前几天降温,村里的一些老人去世了吗。幸好那个殡葬用品店是村里自己人开的,找出了几副现成的棺材帮忙收敛了。可是一直在家里停灵也不是办法,就想着抬到后山安葬了。”梁康时仔细解释,“村里也没剩几个青壮了,我这五十岁的都是年轻的,人家请我去帮忙,于情于理这忙我也该帮。”
甄敏还是不放心,但她也不能要求梁康时把这事推掉,梁家村里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那些都是梁康时的长辈。她拧紧了眉头,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下去。
梁康时赶紧补上几句。
“不进山里深处,就往上稍微爬几步。而且我是去帮忙抬棺椁准备下葬的,坑这些天他们已经挖好了,这条路来来回回走过许多遍,雪都踩实了,我保证一步也不往别的地方迈。”梁康时赌咒发誓。
甄敏紧绷的神经这才放松了一点。不是她大惊小怪,积雪深到这个地步,连平地里都有人陷进去爬不出来,山里哪里藏着个深沟,让雪一埋哪还分辨得出来,掉进去声音都来不及出,人就整个被埋在雪里了。
梁衔月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调皮跑到后山上,地上铺满了落叶,踩在上面OO@@,还怪好听的。她光顾着捡掉在地上的松果,结果一脚踏进了一个大坑里,这大坑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什么,全是松软的落叶,一踩进去才知道里面是空的。
当时幸好有落叶缓冲,梁衔月身边还有小伙伴陪同,大坑虽然比梁衔月还高,但是跌进去没有受伤,小伙伴本来还想下山喊人来帮忙,梁衔月仗着人灵巧,已经踩着坑里凸出的边缘爬上来了,好在有惊无险。
梁衔月也再三嘱咐梁康时,每一步都要小心,最好踩着人家的脚印走。要是最坏的情况出现,真的出了事,千万不要慌张,尽量保存体力,她知道了消息马上就会拉他进海岛的。
梁康时再三安抚妻女:“放心,我一定谨慎。”
――――
梁康时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一直到下午两三点才回到家里。
他看起来累的够呛,裤管上沾满了雪,冻得邦邦硬,脱下来以后都能站在地上。
梁康时脱下手套,手指冻的像萝卜一样粗。甄敏拿来热毛巾敷在他的手上,问他:“你中午吃饭了没有?饿不饿?”
“饿了,”梁康时老老实实的回答,“怕今天来不及干完,中午就没吃饭,我把你塞在我兜里的几个小面包吃了。”
甄敏转身:“那我给你下碗热汤面。”
梁衔月则是问道:“山上现在什么样?”
“原来进山的路都认不出来了,这要不是他们先趟出一条路来,我还不敢进。”
只是一场大雪下过,山里的地貌都改变了,幸好这次只是去半山腰,没有进到深处,否则在山里迷路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他们还商量着要去山里砍木头。”
梁衔月一下子抬起头来:“爸,你没说要跟着去吧?”
“我当然不能去了,我说家里的煤够还够烧。”梁康时捧了一杯红枣姜茶,语气里也满是担忧,“这也是没办法了,按照平常冬天买煤的量现在只能烧上一个多月,木头扛回家里还得晒过才能烧,算算时间现在上山砍树,下个月烧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干透。”
谁都知道山里危险,冻伤、迷路,还可能遇到野兽。可这也是没有办法,有人去找经常买煤的那个煤场询问,煤炭已经不再对私人售卖了。
“要是烧秸取暖呢?”他们这里种的最多的农作物是玉米,玉米秸秆是不错的燃料。
梁康时摇了摇头:“秸秆不耐烧,平时在灶台里烧个水做个饭还凑合,真要当做炉子的燃料,人就得一刻不停的坐在一边加秸秆了,不如木头方便。”
这倒是也对,可是这样一来,就必须要上山砍树了。
“那去的人应该挺多的吧?”梁衔月猜测道。谁家也不会提前买那么多的煤,今年雪虽然下得早,但也确实没人能预料到这样一个末日般的雪灾。村里人大多都是在第一场雪下过之后才买的煤炭,也就是跟梁康时买煤的时间差不多,他们最多的买上了平时一冬天两倍的煤炭,可还是觉得不够用。
“进山砍树这件事我估计他们也琢磨了很久,可能家家户户都免不了出人去,你梁柏叔这人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他今年都六十五了,孙子都没比你小几岁,也要跟着一起去。”
村里人常做农活,身上有一把子力气,别看人家六十几了,比城里的年轻小伙力气还大,非要上山去也不稀奇。说实话,这么多人都不畏严寒的积极上山砍树,并不是说所有人家里的煤都不够烧,煤烧的再快,雪才刚下两天,离烧干净还早着,而是想到先头进山砍树的人把近处的树砍光了,轮到他们的时候就得走更远的路,找山里更深处的树。不如早早的一起结伴去砍了,人多比较安全,柴火堆在家里也安心。
梁衔月咋舌:“这么多人都去啊?”她心里想的是,这些人可千万不能出什么事。梁家村里的年轻一代要么定居在城里,要么在外打工、上学。剩下来的人平均年龄都奔着60去了,现在这一部分人里的“青壮”要上山去,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梁家村可就只剩下老弱病残了。
虽然梁康时不去,可是一旦有什么三长两短,梁家村失去了防卫的有生力量,家家户户又囤着这么多粮食,可不就变成谁都能来咬一口的大肥肉了。
这可不是梁衔月想看见的。她心里装着这件事,转头打开了两个星期没开机的笔记本电脑。
吃过晚饭以后,梁衔月抱着笔记本电脑走到梁康时面前:“我之前不是在网上下载了很多灾害求生的资料吗,我把一些雪天进山还有遭遇野兽注意事项整理出来了……”
梁康时一秒明白女儿的想法:“你是怕大家在山里出事,所以想把这些告诉大家?”
梁衔月有些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相信我整理的这些资料,毕竟我这是纸上谈兵,又没有亲自经历过这些。”
梁康时却不这么认为:“下这么大的雪,谁不是头一遭遇到?别说你没有经验,那些老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拿这么大的雪怎么办。这样,我明天先去问问,不信的人当然不会来听你讲课。”
梁衔月有一瞬间的僵硬:“啊,要我讲给大家听?”她有点不太好意思。
梁康时滑动鼠标看了看资料上的内容,觉得很实用,他一脸理所当然:“当然是你讲,你是大学生,你说的话他们愿意信。”
因为进山砍树这件事还挺急的,谁也不敢保证接下来会不会继续下雪,要是雪下起来,那可就更不能进山了。所以梁康时把消息传出去,下午就有不少人到梁衔月家里来。
梁衔月和甄敏提前得了通知,都没进海岛空间里。
这些人进门就对梁衔月大加赞赏,张口闭口就是“大学生”和“见过世面”,把梁衔月夸得都不好意思了。有人甚至顺手带来了自家孙子的小黑板,挂在墙上给梁衔月当教具。
她今天讲的东西可能真的会救人性命,所以梁衔月对每一条注意事项都反复斟酌,有一些模糊的和有争议的建议都被她删掉。像是人遇到野兽到底是该张牙舞爪彰显攻击力还是转身逃跑,因为要考虑的条件很多,包括野兽的种类、人的自身身体素质和所处的地形,很难讲得清楚明白,而且也不实用。
先别说能不能遇到野兽,光是遇到野兽了这些人还能不能想起来梁衔月曾经说过的话就是一码事。人在极度惊吓的时候脑子都是懵的,腿不软还能逃跑就已经很好了。
所以梁衔月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其实很朴实。
一部分是关于防范失温。伐木是体力活,会出大量的汗,山上风又刮的猛,失温绝对是要特别注意的。
“穿着的衣物要防风,内衣最好不要用棉质品,棉质内衣虽然很吸汗保暖,但是不易干,最好的穿法是里面穿上排汗的内衣,保持身体干燥,再穿上保暖的棉质衣物,最外层套上防风防水的外套……”
“上山之前不要饮酒,也不要随身带着酒壶,除开喝酒太多影响体能的原因,喝酒会让身体短暂的暖和起来,那这只是一种假象。酒精会造成血管扩张,让血液循环加快,反而会加速身体热量的散失。所以我建议大家用保温杯装一些热糖水随身携带,能补充能量和热量……”
另一部分是跌进雪地里如何自救,包括不慎掉进深坑里和从坡上滚落栽进雪堆各种情况。
梁衔月讲了一个判断方向的小技巧。
“如果我们在身上摔倒,从坡上滚下来,碰巧下面又是一个雪又深又松软的大沟,在一阵天旋地转以后,我们整个人都被埋进了雪里。被埋以后很难分清方向,想要向上爬出雪面,必须要知道哪个方向才是上。
可以选择吐一口唾沫,唾沫只会朝正下方落,要是落回脸上,脸的正上方就是雪面,反之,你的后背对着的方向才是雪面。”
断断续续的讲了20分钟,才把她准备的这些东西都讲完。梁衔月不知道这些上了年纪的“学生们”有没有理解和记住,反正从她这个临时老师的视角来看,同学们有的聚精会神,不住的点头,有的已经睡着了。
这些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很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经验,有时候也未必会相信别人讲的。梁衔月也不强求,还是有不少人听得很认真的,她就只当讲给这部分人听。
听着有人时不时发出“竟然是这样”的感叹,梁衔月也觉得自己没有白白浪费时间收集资料。
散场的时候,有人拉着梁康时反复确认:“康子你真的不跟我们一起上山啊?”
梁衔月抢先说道:“我爸前两天病了一场,我和我妈都想让他养养身体,这次就先不去了。”
那人回忆了一下,确实觉得昨天梁康时抬棺材上山的时候气色不太好。“康子,昨天你怎么不说,我们都不知道你生病了,早知道的话也不会叫你一起去。”
梁康时笑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甄敏也接话:“家里这前院后院都种了好些果树,我看这么冷的天也活不了,要是没柴烧了就把这些树都砍了。”
这下话题立刻转到了果树身上,谁家前后院没种几棵果树呢?这些树都种了有十几年,甚至有二十几年。虽然今年确实是冷得吓人,但是村里人还是怀着一丝微弱的希望,觉得这些果树明年春天还能如期发芽开花。
“哪能就这么给砍了,万一没冻死呢,要我说,雪埋的这么厚,果树未必就冻死了。”
甄敏已经把他们送到了门外:“再看看吧,家里有几棵果树年岁大了已经不怎么结果子了,砍了也不可惜。”
把人都送走了,甄敏回身一看,梁衔月在屋里看村里人带过来的东西。他们这么多人到人家家里去听讲,也不能空着手,每个人都顺手带了点东西。
从两棵大葱到一块腊肉,什么都有,因为来的人多,凑起来倒是有一小堆。
“怎么还有人送五花肉啊?这肉现在挺难得的吧。”梁衔月翻看着袋子里的东西。
她也没给大家讲什么精妙的知识,就得了这么一堆礼物,让梁衔月有点过意不去。
甄敏说:“这些东西也不是都冲着你讲课给的,咱们搬回村里住,你爸的这些堂兄弟叔伯理应来上门看看,这次也是听说你要讲点东西,所以一起来了。”
梁衔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有些人不是冲着她来的,难怪要在底下打瞌睡。
梁康时凑过来看了一眼:“五花肉是你杜凯叔拿来的,他家猪冻的半死不活的,前两天杀了。”
杜凯的妈是梁衔月爷爷的第三个妹妹,梁衔月叫她三姑奶。算下来,梁康时和杜凯是表兄弟,梁衔月爷爷这一辈兄弟姐妹很多,导致梁康时的表兄弟姐妹也特别多,所以这种程度的表亲也不算是特别亲密的关系,等梁康时一家搬到了市里,两家就更不怎么走动了。
这块猪肉能不能成为两家人重新走动的契机,梁衔月也不知道,这不是她该操心的事情,她只需要看顾好自己的父母,然后用心经营海岛,让海岛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资源就够了,人情往来是父母要操心的事。
24/121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