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瘦弱的秀才而已......
随即他又想起了刘安的话。刘安说的没错,他们母子二人能够在刘家村落户,完全是因为刘安。
卫昭不属于他们二人的亲子,一旦刘安死了,不仅家中的田地,连房屋都有可能被收回去......
这样一想,他整张脸越发笼罩郁气。
他今年已经十岁,但因长期营养不良,看起来如七八岁的小儿。
站在土灶旁,人比铁锅还要小。
他熟练地生火,脸上神情却沉沉,半点不似这个年纪的小娃,似暴雨的天。
“有人吗?”就在卫昭烧粥时,门外传来询问声。
那人嗓音清润,像暖春的风,带着让他震颤的熟悉感,“我原是隔壁小河村的,可前几日家中遭洪水,这才搬来了刘家村。初来乍到,家中没有柴火,想问您家借些......”
清辞有些忐忑地敲门。
她刚来刘家村,对周围的一切都不熟悉,且瞧着这里比原来的村子还要穷,并不敢保证有人会将柴火借给她。
可让她现在去砍柴,她也砍不来,所以便硬着脸皮来敲门,没听到人声,旋即又补充道:“我可以给钱的......”
清辞话刚落,就见西面的房门打开,从里走出一个小男娃。
小男娃的脸色在日头映照下显得格外白,像冬日的雪,没一点血色。双眼黑亮亮的,比初见时更加璀璨,也不似那时候面无表情,他的唇角稍稍勾起,露出个腼腆的笑容。
他向前走了两步,语气似喜似惊:“是你!”
清辞倒也没觉得奇怪,毕竟那日在牛车上,小男娃的态度便好了不少,只不像现在这般情绪外放。
她也跟着笑了:“是我,没想到又遇见你了,这是你家?”
卫昭点点头。
清辞犹疑一会儿,开口:“你回来后,你家人可开心?”
她还记得一路上卫昭提不起精神的样子,可却一心想要回家,想必家中有让他留恋的人。
卫昭并未回答,而是道:“你稍等一会儿,”他跑到厨房,抱起一捆干柴,小跑到清辞面前,“我只能抱这么多,里面还有,你需要多少?”
清辞忙接过,道谢一声,刚要拿钱,就听卫昭道:“你路上帮了我那么多,只是几捆柴而已,用不了多少钱的。”
卫昭仰头看面前的少年。
他比自己要高半个身子,说话时总是温温柔柔的,就连偶尔注视自己的双眼,也像含着汪清泉,无端让他舒适起来。
卫昭又想起那日发热,躲在清辞怀里睡的一夜,是他从来不曾舒心过的夜晚。
少年瘦弱的胳膊,仿佛成为他最有力的支柱。
清辞见到卫昭是惊喜的,尤其在看到小男娃眼里盛着快要满意出的欢欣。
她的心就被他的眼神看的暖呼呼的。
她刚搬来这里,肚子还没东西,再想说话也不是这个时候,况且卫昭似乎也在忙,便道:“你刚才在做晚饭吗?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你了......”
卫昭急道:“不打扰的,”他脱口而出,随后又道:“一捆不够的,我再去抱些。”
清辞拒绝:“我家中只有我跟阿婆,吃的并不多,况且明日我就去砍柴了,用不了太多,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家就在不远,你出了门就能瞧见,我若是需要便再来找你要。”
听到这里,卫昭才点点头。目光似不舍地注视清辞离开。
****
“你去哪里了,找不到你,吓我一跳。”清辞刚回家,就跟刘秀云撞上。
刘秀云五十岁的年纪,早些年伤了腿脚,走路不利索,手艺活极好,清辞拿去卖的帕子都是刘秀云绣的。
清辞将干柴放下,笑一笑:“家里没有柴,现在去砍又来不急,便去周围借的。倒是阿婆您瞎操心,我能去哪里啊。”
谁道清辞话刚落,刘秀云便掉眼泪。
“难为大姑娘跟着我这老妇人受苦。”刘秀云一伤心,连旧日的称呼也喊出来。
刘秀云原是孟家给清辞找的乳母,后来年纪大就辞了。可不久便见到家破人亡来投奔的清辞。
当时清辞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一身细皮嫩肉,只在乡下过了几天便磨得浑身红肿。
小姑娘却一声不吭,硬是咬牙忍着。
这么多年,虽说是刘秀云救了清辞,可清辞的到来也使得刘秀云的生活越来越好。
只是想起曾经被捧在掌心的姑娘,如今却要为了生计扮作男儿,到处奔波,甚至因为发洪水迁到这破落的房子,便一阵心酸。
清辞的眼圈也红了,但她到底还是笑着安慰:“那都是过去了,什么受苦不受苦的,咱们好好把日子过好才是。”
第6章
刘秀云原就是刘家村的,后来嫁去了邻村,年轻时死了丈夫才远离家乡,在孟家当乳母。
她有个儿子,出生时便过继给娘家哥哥,如今村里发大水,便是靠了当初的儿子如今的外甥,才能在刘家村寻到落脚的地方。
那地方不是别处,是刘秀云爹娘在世时居住的。
房子的年岁已经很长了。乡下的茅草屋并不结实,风吹雨淋就能坍塌,房子的西屋破败的只剩下一层土墙支撑着,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要倾塌。
但除了此处,他们没有别的去处。
清辞并未对住处有过多的期待,看到时也只是稍稍难过一会儿。
她什么也不会,这房子一看就不能住人,若是想继续住,只能翻新,可她手中钱财并不多,乡下人为了省钱,通常都是自己做的。
清辞对此更是一窍不通。
眼下先不想别的,先把晚上饭解决掉。
她跟刘秀云忙碌了一整个白天,还花钱雇了辆牛车,这才勉强将家中的东西都搬了来。
她饿着倒是没什么事,刘秀云年纪大了,吃不上饭便头晕眼花。
清辞用石块临时垒了灶,刚要往里添柴便被刘秀云阻住,她道:“你放着我来。”
清辞抓一把干柴放到下面:“阿婆去休息吧,我还不累。”
刘秀云将清辞推开,蹲在石灶旁,先用家里的干草将火引燃,随后才扔进柴堆里,语气带笑:“不是我不让你做,你何时做过饭?前日里做的那一顿,不是阿婆笑话你,实在难以下咽,我也不是老到动不了,这点小事便让我来吧。”
清辞只得惺惺收手,蹲在一旁往里添火。
清辞自认为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在乡下生活这些年,她从未喊过哭累,就连小时她最看不上的商贩,如今为了生计也只能放下脸皮,沿着街边叫卖。
可唯有一事她怎样都做不好,便是做饭。
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她也认真随阿婆学了过程,可从她手里做出的饭菜总是难吃得很,哪怕阿婆再如何为她捧场,吃几口便再也吃不下。
家里先前买了几袋米,幸亏当时发洪水时他们二人都在家中,早早将米袋转移了地方。
虽也损失了些,倒也该庆幸不是全没。
刘秀云将挖的野菜混着小米煮了一锅浓稠的粥,想起清辞是从东边来的,便问她:“你去了谁家借柴?如今这年头,竟也有人这么好心?你是不是又给钱了,可别给多了......”
清辞摇摇头:“没要钱,您知道卫昭吗?”
刘秀云犯了难:“卫昭?这人是谁?刘家村大都是姓刘的,倒也有几个外姓人......”
“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娃,就在咱家前面,出了门往左转就能瞧见。”
刘秀云嘀咕了几声,随即愣住:“咱家前面?咱家前面住着的是刘秀才一家啊,你说的卫昭,莫不是他娶的那妇人带来的小孩......”
清辞并不知晓刘家村的事,但听阿婆这么一说,便也道:“我前几日去南阳县卖鸡蛋,路上碰见卫昭顺便把他送了回来,他被卖给了人贩,小孩很可怜,还有另外两个叫小桃跟有福,也不知如今怎么样了。”
刘秀云叹口气:“作孽啊,好好的孩子怎么卖了呢。”旋即又道:“你既然这么说,那我便知晓了。卫昭确实是刘秀才家的,我听人说起过,那秀才对他的继子很不好,小小年纪便让他下地干活,动辄就是打骂,真是作孽......”
清辞一只手往灶底添柴,另一只手托起腮,想着卫昭惨白的小脸,亦叹口气:“是哦,好可怜的小娃。”
刘秀云瞥了清辞一眼:“你路上带他回来的?”
清辞点点头,将一路上发生的事情取重就轻说了一遍。她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对卫昭格外怜悯。
可说起来,卫昭与她阿弟并不太相似,或许是那日的光照,又或许是两人同样明亮的眼神,总之种种的错觉在清辞再次见到卫昭后便消失干净了。
可她还是觉得心疼。
清辞想起卫昭熟练烧火生饭的动作,明明他身上受了很重的伤,一般人家怎么舍得小孩再去干活。
她想到这儿便越发觉得心酸,便问道:“你说他继父待他不好,怎么个不好法呢?”
刘秀云没继续说,反倒是劝她:“今时不同往日,你可莫再心疼旁人,咱们自家还穷得揭不开锅,更何况刘秀才可不是个好相处的,沾上了可就甩不开了,谁家不可怜呐,往后可莫要与那小儿多接触......”
清辞也懂其中的道理,便也没有反驳。她模样乖巧地应是,等着刘秀云将粥做好,两人填饱肚子,便去收拾屋子准备休息。
****
翌日醒来,清辞不熟悉村子,便由刘秀云带着去附近的林里砍柴。
她换了身方便的短衣短袴,刚走出家门口,便听到男人震天的怒骂声。
刘秀才身量高,体型偏瘦,面容长得也清秀,能够看出年轻时也属于长相好的男子。
他面前立着卫昭,正怒瞪着他。
卫昭人小小的,连刘秀才的腰都没到,眼神却极凶。
卫昭的半张脸已经高高地肿起,嗤笑道:“过年时村里有杀猪的,我都去帮忙,得了钱便让娘存起,钱是我赚的,凭什么给你?”
刘秀才一只手高高扬起:“凭什么?凭我是你爹!你娘既然嫁给了我,便什么都要听我的,家中所有的东西也都是我的,你竟然在这里跟我贫嘴,你信不信我打死你?”
卫昭无半点惧意:“有本事你就打死我!”
刘秀才刚要动手,蒋氏便冲上前抱住了卫昭。
蒋氏跪在地上,扯着刘秀才的下摆,哭泣哀求:“夫君我求求你,昭儿还小,又浑身是伤,你就别打他了!你若是要钱,钱都在我这儿,你去做什么我亦不过问,只求你别打昭儿了......”
刘秀才一听有钱拿,便什么也不管不顾,扯着蒋氏便开始摸索,直至从她手中拿了钱财,这才露出喜色。
卫昭自然是不肯的,那钱是他累死累活攒下的。就想着有一天,他们母子二人能有个钱财傍身,不至于饿死。
可没想到蒋氏竟会软弱至此,将钱财全部给了刘秀才。
这人是个不知足的,今日要明日要,难不成要一家人都将命送出去吗?
卫昭发了狠,他猛地窜上去,要抢刘秀才手中的钱袋。纵使卫昭力气再大,刘秀才也是个成年男子。
前几次卫昭能够杀掉那些人,其一有对方没对他警惕,其二便是他手中有凶器,加之情况恶劣激发了身体潜能,这才成功逃脱。
可现在,他空手空脚,母亲又在一旁哭泣,甚至被连累得连受了刘秀才几脚。
他顿时生出绝望的情绪。
......真想就此同归于尽,也好过整日受这些折磨。
****
清辞的脚步顿住,停在刘秀才家门口再也前进不了半步。
她的目光落在卫昭充满绝望的脸上,明明今日日头甚好,可他周身却笼罩阴云,像是陷入泥潭任由身体塌陷,周身死气沉沉,没有半点生机。
她便无端生出股心酸。
清辞下意识往卫昭身旁走去,被刘秀云扯了一把。
刘秀云拉着清辞离开了刘秀才家门口,见清辞不停往回望,便道:“你觉得那小孩可怜?”
清辞点头:“是呢。”
刘秀云叹口气:“你从小便是这脾气,最见不得受苦受穷之人,可你瞧瞧,你做了那么多好事,可有好报?”
清辞低声道:“……我不是为了求回报的。”
刘秀云知道清辞天生良善,就如孟夫人般。当时刘秀云饥饿困顿,险些饿死,是孟夫人见她可怜,给她热粥,让她留在孟家照顾大姑娘,她的日子才一点点好起来。
可是这世上,并非好人有好报。
孟家一家在刘秀云看来都是好人,最后却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刘秀云越难过,便越不想让清辞再如从前。可见到清辞强忍悲痛,很快从过去抽身,积极努力生活,她又觉得欣慰。
刘秀云握住清辞的手,低声问道:“你见那小孩可怜,要去帮他,怎么帮呢?进去与刘秀才打一架?且不说你能不能打过他,打完之后你要再做些什么呢?那小孩再惨,刘秀才也是他的继父,他们才是一家人,而你只是外人,想帮忙,也只是一时的忙。”
清辞不说话,垂着眼皮一幅蔫巴巴的模样,双手抠着斧头的把柄。
她虽穿着男装,面容却极嫩,又是一幅如玉的模样,垂头丧脑格外惹人心疼。
过了好一会儿,她望一眼刘秀才的家门口,离得远了,声儿都听不清了。
清辞闷声道:“我知道的,我管不了他一辈子。我也没有能力去帮任何人,我往后知道了阿婆,我会管住自己的。”
刘秀云见她这样便知道她心情不好,宽慰道:“这世道就是如此,谁家日子也不好过,你若见了都心软,这日子都没法过了。”
第7章
清辞从那天后再也没见过卫昭。
阿婆说的对,她即使有心帮助他,也实在无力。且她家中还有一堆事情等着她去办,忙的实在抽不开身。
如今天气转暖,房屋的事情到也不是很着急,但眼下她家中无柴,连生火做饭都成问题。
那日她跟阿婆去林里想着砍几捆柴应急,可想的很好,到了林里,二人的手劲有限,只砍了几根便乏力了。
4/9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