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红楼同人)[红楼]惹不起的贾瑚——紫生【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09 17:20:37  作者:紫生【完结+番外】
  听闻兄长受伤,吴妃也是又惊又怒,但是理智尚存:“粤海本就有监军,这次你舅舅出征,除了两江总督府原有的监军,皇上还另派了魏幸。你舅舅到底怎么受伤的,战局到底如何,等魏幸归来,终会水落石出。”
  三皇子依旧不服,哼一声:“那可说不定,但凡边关守将,没有几个不养寇自重的。”
  且不论各人心中什么心思,兴德帝既是一个疑心病重的人,外派的监军也多,这件事自然容易彻查的。
  捷报传回京城后,兴德帝果然是准备派遣一名皇子去粤海巡边,顺便论功行赏。
  至于派谁去,三皇子的舅父在前线重伤,派他去有失公允;太子也不合适,论来轮去,就有人推荐了司徒睿。
  这时,贾代化便站出班列说既是派皇子前往,不如让皇子在粤海坐镇一段时间,整顿吏治,当地土司在此一战中有功者赏,有罪者罚,同时调此役相关人员回京述职。
  但凡是和陆上小国接壤的边境,形势都比较复杂。一个是朝廷对当地的控制弱,二个是边上小国虎视眈眈,是以一定要有人在边境压阵。便是要将这次粤海一战的相关人员诏回京问话,也要另派人去边境坐镇。
  兴德帝想了一下,最终并未采纳贾代化的建议,而是八百里加急,让粤海的监军先回京。
  等几个监军都到京城了,兴德帝才派司徒睿前去粤海巡边。
  粤海山高路远,这一巡边又要一年半载才有结果。
  几个监军到京城之后,竟是兴德帝分别亲自问话。如此一来,便是串通口供的机会都没有。
  三个监军便是有所偏向,所言经过也大致属实。
  这样,关于粤海一战的事实就清楚了。
  一切还要从当年江南甄家的覆灭说起。原本闽、粤、滇、浙的洋船货贸都是王家的生意,王家自然一口吃不下,其中粤海有个大土司黄成录也是海贸生意的参与者之一。
  后来甄家、王家败落,朝廷又巡视了好几处战略要地,全国贪赃枉法的官员皆如惊弓之鸟,粤海总督冷思明借此机会减少了给大土司黄成录的分润。
  黄成录知道冷思明是借着朝廷严查的幌子想吃独食,几经谈判,刚开始冷思明还对黄成录有几分忌惮。后来随着冷思明在粤海经营益深,自觉已经不受黄成录辖制了,便越发想将黄成录排挤出去。
  如此,黄成录便勾结了南越王,两人约好时间里应外合。南越派兵攻打镇南关,而黄成录趁机刺杀冷思明。
  冷思明一死,朝廷方群官无首,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各自为阵,镇南关总兵求援,粤海守军不但因无人指挥没及时支援,还因黄成录与南越军里应外合,镇南关总兵首尾不能相顾而被破关。
  至于林海为什么能稳住局势,其实用的和黄成录一样的法子。在黄成录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林海联络几个不愿跟黄成录赌命的小土司偷袭黄成录成功。
  只要有了第一场胜利,被打散的朝廷军自然愿意跟着林海戴罪立功。那些不愿与朝廷作对的地方势力为求自保也纷纷表示愿意听林海指挥。所以在朝廷援军到达之前,林海就稳住了局势。
  至于吴兆恒之伤,纯属他托大追穷寇所致,怨不得别人。吴兆恒还算运气好的,那么大的滚石自那么高的山上滚下来,因被战马挡了一下,吴兆恒被压住了一只手臂。当时便只能断臂求生了。现在吴兆恒捡回一条命,却失了右臂。
  现在冷思明已死了,粤海要新派总督。
  朝上商议了此事,多数官员支持由林海接任。
  现在粤海刚经历了战事,并不像江南一样在朝廷的稳稳掌控之下,这地方是一定要派个能人才能震住。便是不任命林海,也是要派遣冯靖、董常辉这样的大将的。
  而林海刚在粤海打了胜仗,正是威望高的时候,做粤海总督对稳定局势有利。便是从大局出发,这个粤海总督也应该是林海的。
  就在这时候,果然如贾瑚所料,有人参奏林海结党营私,意欲谋反。至于证据么,也十分简单粗暴,林家四代列侯,祖上都没有出一个武将。这样的书生,岂能在粤海大乱的时候一举定乾坤?其中必有猫腻。
  林海是贾代善的女婿,手下有贾代善的旧部,关键是粤海开战之前,贾代善长孙贾瑚去过一趟粤海,就那么巧,南越王就打过来了。因此,勾结南越王的不是死了冷思明,而是荣国府。
  那言官还振振有词,怎么冷思明做了这么多年的粤海总督,南越王都没打过来,贾瑚一去就打过来了。
  言官闻风奏事,洋洋洒洒一大篇虽然拿不出什么证据,也不会因言获罪。
  况且言官这套说辞并非全无可能,至少南越确实是在贾瑚离开之后就打过来吧?宁荣二府也好,林海也好皆是有政敌的,此言一出,落井下石者甚众。
  正如贾代善所料,兴德帝只是自私又多疑,但并不是真的蠢笨,当然不会因此给贾代善定罪,而是打发人送口谕,让贾代善入宫。
  这次传口谕的是个小太监,以前跟着戴权来过。但是既不是戴权本人,也不是戴权的徒弟。所以离开权利中心久了,总会有变化的。以前戴权就是再忙,只要是到荣国府传话,至少会派个自己的徒弟。
  贾代善当然不会计较这些,一样的打赏了小太监,便换了衣裳入宫去了。
  君臣叙礼之后,兴德帝屏退了宫人,问:“老贾可知朕传你来所为何事?”
  贾代善起身答道:“臣知道,为的是臣被弹劾的事。”,贾代善再是不问朝中事,也不会对自家命运不管不顾,这种大事还假装不知就弄巧成拙了,不如索性坦诚些。
  兴德帝抬手做了个让贾代善坐下说话的姿势:“咱们之间不必讲那些虚礼。关于此事,朕是不信的,但是总有人拿此事说事。”
  贾代善斟酌了一下,道:“林海一个文官去了粤海,当地土司世代耕耘,先粤海总督冷大人手握重兵。皇上,不管老臣是不是林海岳丈,他都不是一个以卵击石的糊涂人。臣是介绍了几个军中退下的旧部去林家供职,不过是让他们讨一口饭吃,同时也是臣担心女儿安危之意。凭几个老部下便想做大逆不道之事,臣岂是那样糊涂之人!这周言官简直侮辱臣的智慧!”
  兴德帝没说话,算是默认了贾代善的说辞。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林海在粤海根本算不上强龙。“你那个长孙听说外出游学了两年,这么小的年纪放出去,你也放心?”
  贾代善笑道:“瑚儿是嫡长孙,早些出去历练历练,并没有什么坏处。”
  说起贾瑚,兴德帝便没再问所谓谋逆的事,而是顺其自然的过度到拉家常。兴德帝甚至问了一句林海立了功劳,该怎么赏赐。
  贾代善还能说什么,自然是林海作为朝廷命官,理应服从朝廷安排。
  兴德帝自然乐意给一份恩典给贾代善,便道:“原本林海凭此功绩,升任粤海总督顺理成章,但因为这次被弹劾的事,也影响到了林海。有不少官员反对林海出任粤海总督,一是他太年轻,如此升迁未免太快了;二是因为这次的事,再强升他,百官不服。是以,朕欲让林海先担着粤海巡抚一职,至于粤海总督,也不是别人,正是冯靖,老贾以为如何?”
  粤海毕竟经历了一场战事,林海又在那里打出了威望,将林海调走,不利于稳定粤海形势。给林海派一个顶头上司压着,既可以用他,又不让他在粤海一家独大自是最好。
  贾代善立刻便替林海谢了恩。
  冯靖原是宁国府旧部,兴德帝是不愿意让其有实际兵权的。但是上次冯靖巡边,与南安王府达成了合作,保住了南安王府,南安王府同样要以示诚意,才能促成两家进一步的信任。于是这次冯靖出任粤海总督的事,南安王府是极力促成的。
  再一个,兴德帝是担心宁荣二府功高震主,所以极力分化两家。但是对冯靖也好,董常辉也好,二人的能力是兴德帝认可的。
  兴德帝也知道若是冯靖依旧对宁国府忠心耿耿,上次去西海沿子巡边必是针锋相对。要么冯靖带回有关南安王的重要罪证,要么冯靖死在西海沿子。既是南安王给了冯靖用于交差的把柄,冯靖也没查出什么让南安王无力翻盘的证据,则证明二人达成了某种默契。
  冯靖与南安王相互妥协,意味着和贾代化必然离心。分化成功,兴德帝便敢于启用冯靖了。
  冯靖高升,离京赴任之前自然要办一场答谢宴。宁荣二府也去了,只是贾代化夫妻用过膳就回了,并未久留,倒是贾代善留得久一些。毕竟贾代善的女婿从此以后就是冯靖的下属了,贾代善热络一些也正常。
  而霍家也向冯靖卖了个好,朝中但凡敏感一些的人家,都察觉到冯靖悄悄的转了向。
  除了冯靖任粤海总督外,因吴兆恒重伤至残,两江总督也空了出来。上一回两江总督出缺就该轮到冯靖、董常辉这样有威望的老将。但是这次冯靖去了粤海,贾代善回京之后也留了一个位置给董常辉。董常辉代管了两年平安州兵权后,总算正是升任平安州节度使。
  于是兴德帝提拔了江南巡抚做得不错的颜修升两江总督。颜修这个人生性禀直,从不结党营私。这样的人升上去,兴德帝是不怕的。唯一不足的便是颜修只是文官,而两江总督是武职。
  但林海一样文官出生,不也在粤海力挽狂澜了么?再说,现在朝廷政权稳固,两江所需用兵的地方无非是沿海剿匪,凭颜修的能力完全足够了。
  如此,空出的几个大缺都安排了下去。因为上次受了委屈的冯靖和董常辉都升了,在文武百官眼里,兴德帝处事也没有那么不公了。
  --------------------
第59章
  又过了两月,司徒睿才巡视粤海回来。若是还和前世一样,粤海新官员的任命全靠司徒睿的一句话,他绝不会将战功全给林海,让林海任镇南关总兵已经是天大的恩典。
  但是这次父皇先调了监军回京,再派自己出发。司徒睿便不好在报军功的时候作假,免得被兴德帝发现私心。
  因而哪怕司徒睿万般不愿,粤海一战的头功依旧是林海的。好在经过斡旋,粤海总督一职给了已经被自己拉拢的冯靖。
  这个结果对司徒睿而言差强人意,在贾瑚看来却是只想冷笑。
  前世里,南宁知府是史鼎,后来立了军功的也是史鼎,史鼎是自己人,司徒睿巡边报功的时候,为史鼎说了不少好话,史鼎不但做了粤海总督,还封了侯爵。
  而换到林海,同样的功绩,则只得了一个粤海巡抚。
  这一世江南的缺先出来,司徒睿本想操作史鼎依旧去南宁任职的。但是霍贵妃觉得江南的的职位不知道比之粤海好多少,而粤海还能不能出缺也是未知的。霍贵妃觉得实惠先拿到手里才是自己的。
  司徒睿想到这一世许多事已经与前世发展全然不同,南宁知府未必就会突然发病死在任上,若是南宁不出缺,史鼎又错过了江南的官职,才叫人后悔不及,便也没再坚持。
  谁知道南宁知府还是出了却,粤海一战这事的发展竟和前世差不多,一样的南宁知府力挽狂澜,只这次是林海,贾代善的女婿。早知如此,自己还是该坚持的。
  现在即便让冯靖拿下粤海总督,司徒睿还是觉得收伏冯靖的时间太短,不如史鼎与南安王府利益捆绑深。这个结果只能勉强接受。
  林海升官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张氏准备了礼物打发人送去。山高路远的,林海夫妻也要几个月知道才知道这消息。
  谁知算着日子,张氏送的礼物还没到呢,林家派人送信回京了。有给父母的,也有给张氏的。另有给各方人和京中好友的礼物。
  张氏先是打发人将礼物分送各处,又将贾代善和贾母的的信分别送过去,才回东大院拆了信。
  贾敏给张氏写的信最长,从贾瑚游学开始,写到瑚儿出落得多好。又写南越犯边,洋洋洒洒的,写了自己如何提心吊胆,。最后才写自己总算是有喜了。
  林海贾敏已经成亲数年,一直没有音信,甚至还请教过关于求子的事。贾母几个子女最爱的顾然是贾政,但是也是爱女儿的,蹭给了贾敏几张求子方。贾敏原是以为自己用不着,这几年过去了,才慌了神,暗中问过张氏意见。
  张氏总觉得是药三分毒,总劝着贾敏先别碰这些,左右他们夫妻还年轻。
  贾敏和张氏本就合得来,这一世贾母纵容贾政,差点惹出科举舞弊的大祸之后,贾敏越发觉得母亲的意见恐怕没什么值得参考的,越发信任张氏一些,因而便没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果然贾敏还是怀孕了,张氏很是替小姑子高兴。
  这个年代,主母到底是要生出嫡子地位才稳固。张氏连忙准备了药材,写了信,让林家送信的人一并带回。
  贾母知道女婿年纪轻轻就要任封疆大吏了,也是满心高兴。以前贾敏随林海外放粤海蛮荒之地时,贾母还时常后悔错过了霍家那门好亲。林海升巡抚之后贾母则是由后悔变成了庆幸,不到三十的封疆大吏,整个朝廷也仅此一人了。
  唯一还让贾母觉得不足的便是贾敏成亲多年无子。女婿那样出挑,又是这样的一方大员,便是当年成亲时,林海夫妻二人和睦,这许多年过去,哪个男人又能容忍长期无子呢?这下好,一切都好了,贾母双手合十说了一声阿弥陀佛,也去给贾敏准备礼物去了,她现在没有掌着荣国府中馈了,但到底是老封君,梯己还是不少的。
  贾瑚得知贾敏有孕的时候,算了算时间,贾敏这一胎怀的极有可能便是前世的林黛玉。
  贾瑚不禁又想起前世查抄荣国府的情形,那个瘦得不成样子、满身病态,看起来依旧不卑不亢的姑娘。这位是整个荣国府最无辜的姑娘,贾赦、贾琏等人就算没有亲自犯下重罪,也享受了王氏姑侄重利盘剥、包揽诉讼的好处。唯有这位姑娘,吃穿用度、一草一纸实际上用的都是林家的财产。
  姑姑夫妻的命运已经和前世不同了,但愿这表妹也有一个好结局吧。
  贾敏多年未孕,是有孕三月怀相稳了之后才写信的回京的。信送出不久,林海升职的圣旨便到了。因而夫妻两个都笑说这一胎是个有福气的。
  次年二月十六,贾敏产下一女。
  林家三代单传,自然是盼一举得男的。但是多年无子,便是有个女儿也好,闺女都来了,儿子还会远么?因而,黛玉的百日宴也办得很是隆重。
  几家欢喜几家愁,林海担任粤海巡抚于林家自然是喜事,但是司徒睿却莫名陷入另一种焦躁。
  兴德帝这几年身子越发不如从前,看见太子的心态也越发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儿子,是要随时取代自己的人。他原想着如法炮制,用三皇子牵制太子,可惜三皇子见了司徒聪的下场,吴兆恒丢了两江总督之后,自己毫无胜算,便清醒过来,偃旗息鼓了。
  现在朝堂之上,便是宁荣二府的兵权被分化了,太子顺利继位的局势都愈发明晰。
  司徒睿清楚的知道前世里司徒聪和太子两败俱伤,自己才是最终的胜利者。而现在,司徒聪早就败落好多年,自己那个三哥又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若想上位,只能靠自己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