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找了一会儿,累得气喘吁吁,决定改天再继续,看看还能不能翻出什么好东西。
想到这里,她心情愉快地盘腿坐到床上,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来来回回数了几遍,发现总共还有七百三十六文,心里有些庆幸这笔钱当初没被翻出来,要不然只怕是分文不剩了。
她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重新放进箱子里,将小屋子收拾了一遍,又把床上的褥子、帐子都拆下来换了干净的。
杜乐娘见她一下午都在屋子里忙进忙出的,也不知道是在忙什么,又见她拎着木桶要出去洗衣裳,忍不住冷哼道:“啧啧,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话一出口,又想起自己答应兄长要敬她几分,不情不愿地走过去帮忙。
宋宁朝她笑了笑,觉得这个小姑子不闹别扭的时候还挺可爱的。
寒冬腊月的天黑得早,杜蘅母子两个从地里回来,姑嫂两个已经在灶房里准备晚饭了。
宋宁把他们上午带回来的那两条鲫鱼收拾干净,烧了一道鲫鱼豆腐汤,又炒了菘菜,蒸了窝窝头,一家子吃饱饭,收拾干净,孟氏拉着女儿回了屋做针线。
剩下杜蘅、宋宁两个在堂屋里尴尬地对坐了片刻,最后还是杜蘅先开口道:“我还有几卷书没看完,先回房了。”
宋宁脸色微红,故作轻松地点了点头道:“哦,好,你先去吧。”
杜蘅回了屋,宋宁进灶房里磨磨蹭蹭了半天,小心翼翼地敲门进去,见他正坐在灯下看书。
晚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昏黄烛火摇曳,敛去少年人身上所有的锋芒,为他眉宇间平添了几分温和气度。
宋宁屏住呼吸慢慢走过去,将一把注了热水的铜壶塞进他手里。
杜蘅微微一怔,视线从书上移到手里多出来的这一团温热上,耳边传来女子的轻笑声。
“相公,夜里风大,小心着了凉!”又见她笑吟吟地说完,就轻轻搓着手钻进了被窝里。
杜蘅面无表情地道了一声“多谢”又垂下头去看手里的那本书,半晌突然问道:“可有看见今日我换下来的那身长衫?”
夜里实在是太冷了,宋宁在被子里缩成一团,听他问话,又伸出头来看向他道:“哦,我都拿去洗了。可有什么要紧的东西忘了取出来?”
杜蘅手指一僵,摇头道:“没有。”默不作声地将烛火移到另一侧,淡淡道:“你先睡吧。”
宋宁点点头,又重新钻进被窝里,只露出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投在帐子上的影子看了一会儿,忽然听他问道:“对了,我从前放在柜子上的那两条褥子呢?”
宋宁微微一怔,想起他们两个自打成婚以来都是分床睡的。一直以来都是她睡床上,他睡地上。只是前几个月天气暖和倒还没什么,如今寒冬腊月的再让人睡地上恐怕要冻出病来。
她纠结了半晌,咬牙道:“那个,我闻到那被褥有些霉味儿,就都拿出去拆洗了一遍,想是还没干。要不……你去娘屋里要条被褥,今天晚上就睡床上。”
杜蘅收起书,见她将自己裹成一只蚕蛹一般往里头缩了缩,留出大半张床的位置,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思索了片刻,倒也没有反驳,开门去孟氏屋子里拿了被褥,熄灯,上床。
这个家就这两间卧房,母亲和妹妹住一间,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就这样两个人各自盖着一条被褥躺在一张床上,帐子里突然多了一个人,宋宁有些不习惯了,一闭上眼,白天看到的那副躯体就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她拍了拍自己脑门,企图将那些不该想的东西从脑海里赶出去,可越是这样就越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轻轻唤了一声“相公”。
杜蘅躺在外侧,刚想合上眼睛想要将今日看的那几页书再默诵一遍,奈何身旁的人不住地翻来覆去,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哪里还睡得着。
忽然又听见她唤自己,黑暗中他眼睫微颤,屏住呼吸,身体僵直地保持着侧卧的姿势。
偏偏身侧之人并未因为他的沉默而放弃,黑暗中她似乎翻了个身,紧接着她的声音钻进他的耳中。
“那个,我知道我以往做了很多糊涂事儿,爹已经狠狠教训过我了,如今我也知道错了。往后我再有错了的地方你就指出来,我要是觉得有理就会改。咱们两个……讲和好不好?”
今日的她实在有些一反常态,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寂静无声的夜色中,又听见她打了个哈欠,渐渐没了动静……
翌日一早,鸡叫第二遍的时候,宋宁睁开眼睛,晨光熹微中瞧见一旁的被褥还整整齐齐地铺在床上,被窝里的人却不见了。
她起身点了灯,从箱笼里取出一件豆青色窄袖短袄配上一条墨绿色裙子,再用一条茜红巾子把头上的发髻扎紧,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行动起来也很便利。
等她穿戴整齐,开门出来,见灶房里亮着,杜蘅坐在灶膛前,手里握着一卷书,似乎在对着火光读书。也不去打扰他,挽起裙子在院子里跑了几圈,又跳了会儿麻绳。
杜蘅正看着书,忽然察觉到院子里有个熟悉的身影,看了一会,看出她在锻炼身体,一时又觉得她模样有些滑稽,忍不住多看了一会,见她似乎看过来了,连忙又收回视线。
宋宁锻炼完见天边露出鱼肚白,整理好衣裳头发进了灶房。
杜蘅见她进来,起身打开锅盖舀出一瓢热水倒进盆里,又一声不吭地坐回原处,继续看手里的书。
宋宁笑吟吟对他道了声谢,洗干净手,又卷起袖子开始揉面。
杜蘅手上握着书,眼睛余光悄悄打量着她,见她手上动作熟练,双颊被锅边热气熏得微微泛红,一时有些出神。
忽然见母亲孟氏进来了,连忙收回视线,跟她打了声招呼。
宋宁见婆婆也起了,便道:“娘,乐娘起了吗?咱们今个儿早上吃面条。”
孟氏点点头,看了看碗里的白面道:“她昨夜睡得晚,还在屋子里磨蹭。你们先吃,我等她起了再吃。”
宋宁知道她是节省惯了,想一个人吃冷饭,朝她笑了笑,劝道:“娘,昨个儿剩下的饭菜中午分着吃。早上咱们得吃点热乎的,毕竟相公读书辛苦,小妹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连您也是从早忙到晚,若是吃得太差,我怕你们身体吃不消。”
“诶,娘听你的。”
孟氏眼眶微热,本来想着让几个孩子多吃点,自己随便应付应付,难得儿媳妇体贴,她也不好再推辞。
一家子吃完早饭,宋宁又开始盘点起家里的物资。牛羊猪一只也没有,早前有两只母鸡都给卖掉了,就连唯一的一只公鸡都是用来打鸣用的。
娘给的猪蹄儿她已经用盐腌好了,得等到过年的时候再吃。
如今仓里的粮食是勉强够吃,地里也只剩下萝卜、菘菜之类的东西,一想到要靠吃糙米饭和萝卜、白菜这种没一点油水的东西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宋宁就开始觉得眼冒金星了。
她赶紧望了眼悬在房梁上的猪蹄儿缓了缓,突然听见杜蘅母子两个在外面说话。
先是杜蘅的声音响起,“娘,我有事儿跟你商量。”
孟氏放下手里的活计,看向他道:“恩,你说。”
杜蘅垂眸道:“昨日我回来前,有个柳家庄的同窗问我愿不愿意去他们庄子上做代课先生。我考虑了一宿,觉得这事可行。”
孟氏微微蹙眉,问道:“柳家庄?离我们这里隔了好几个村子吧?你日日来回跑动岂不是要耽误了功课?”
杜蘅答道:“这个您放心,吃住都在庄子上,一天还能得二十文工钱。”
孟氏还是有些不放心,想了想又问道:“这么好的差事,你那同窗为何不自己去?”
杜蘅手指微微蜷起,依旧是面无表情地道:“他家里还有旁的买卖,没那个工夫。”
孟氏点了点头,半晌才道:“那要去多久?”
杜蘅道:“半个月左右。”
孟氏算了算日子,轻呼一声道:“哟,那不是都得到年前了。哎,以我看,你翻过了年就要参加县市了,安安心心在家里温习功课才是正理。家里的日子再难,咱们母子几个咬咬牙就过去了,耽搁了你的前程,叫我于心何安?”
“娘,相公要是想去,您就让他去吧。”
母子两个齐齐回头,见宋宁从屋子里出来了。孟氏擦了擦眼角正要开口又听她道:“常言道读千里书,行千里路。整日关在屋子里读死书还不如偶尔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再则,教人读书也可以加深自己对书的理解,有益而无害。”
宋宁巴巴巴地说完,才发现母子两个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察觉到这番话实在跟自己这个大字不识的草包人设有些不符,连忙摆了摆手道:“那个,这话我是听村子里的老夫子说的。”
孟氏眉头舒展开来,叹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娘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宋宁朝杜蘅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娘,咱们要对相公有信心,明年他一定能考个县案首回来。再等个三年五载啊,他还能为您挣个诰命夫人回来。”
孟氏被她的话逗笑,摸了摸微微发烫的脸颊道:“哎哟,要真有那一天,娘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事情已经说定,杜蘅打算下午就启程,杜乐娘听说他要去柳家庄又缠着他问东问西了好一会儿。
宋宁回了房悄悄打开箱子,十分肉痛地从私房钱里拿出两百文钱塞进他包袱里。
杜蘅进来时见她正鬼鬼祟祟地扒拉着自己的包袱,轻咳了两声走过去从她手里夺过自己的包袱道:“你做什么?”
宋宁摇了摇头,“没什么啊,我就是看看你衣裳带够了没。”
杜蘅狐疑地扫了她一眼,淡淡道:“不过十来天,有身换洗的衣裳就足够了。”
宋宁撇了撇嘴角道:“相公,你真的是去柳家庄给人当先生吗?”
杜蘅手上动作微微一顿,拿起一本书装进包袱里,低头“嗯”了一声。
宋宁识趣地没有再问,笑吟吟地凑上去拍了拍他的肩头,“出门在外保重身体,我和娘在家等你早些回来。”
--------------------
第6章 赚钱门路
========================
杜蘅走后,宋宁又开始一门心思琢磨赚钱的事儿。
孟氏坐在屋檐下纺线,手里的纺车嗡嗡作响,宋宁盯着纺车出了一会儿神,突然开口道:“ 娘,咱们这地方哪几天逢集?”
孟氏停下手里的动作,看向她道:“咱们临溪镇的集市是逢三、六、九开的,你若是想去,下回娘陪你一块儿去。”
宋宁点了点头,今日初四,那最近的一次就是初六。
她想去集市上看看能不能做点小买卖,但做小买卖少不了本钱。除去给杜衡的两百文,如今她手里还有五百三十六文,这些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要想做生意恐怕还得再攒一攒。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杜乐娘忙丢下手里的扫帚跑过去开门。
来人是住在隔壁的方氏,方氏一家在农闲时靠着卖豆腐补贴家用,每日卖到下午天黑前就回来了,卖不完的豆腐、豆浆也常常免费送给左邻右舍的邻居,对杜家这母子几个又格外的关照。
孟氏见她来了,连忙起来相迎,方氏将一个竹篮递到孟氏手里。
孟氏见竹篮里盛了四块儿豆腐,蹙眉将篮子往回推,“哎哟,四嫂,这太多了,老是白吃白拿的,这怎么好意思!”
方氏重新将篮子塞回她怀里,“我说妹子,哎哟,你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不容易,就别跟我客气了啊。我那院子里还剩下一板咧,要不是怕你吃不完我全都给你搬过来了。我是真心来送的,你再推辞便是嫌弃我家的东西不好了。”
孟氏拗不过,红着脸接下,忙让了座问道:“今个儿生意不好做吗?怎的还剩下这许多?”
方氏往竹椅上一坐,叹口气道:“唉,你是不知道,最近镇子上又多出来一家卖豆腐的。那个什么赵家沟的赵春娘,简直就是我的克星,一提到她我这脑瓜子都嗡嗡直响。”
宋宁和杜乐娘两个都默不作声地搬了小马扎在她们身旁坐下,就听她继续道:“那婆娘生的那叫一个妖妖俏俏,往那一站,逢谁都大哥、大哥的招呼。哎哟哟,那些个老少爷们被叫得魂儿都丢了,要买豆腐的都去了她那儿,不买豆腐的也要凑过去巴巴地看上一眼。”
宋宁回头看了眼小姑子,就看见小丫头脸色涨红回瞪了她一眼,拎着小马扎进了屋。
宋宁忍不住捂嘴笑了笑,又问道:“婶子,那她家的豆腐到底怎么样?”
方氏看了她一眼,脸上露出些得意神色,“不是我托大,她那个都是些花架子,我家老婆子都做了二十年的豆腐了,她能比得上?”
宋宁想了想又道:“婶子,不如把你家剩下的豆腐都卖给我,我想做成卤豆腐干拿到集市上去卖。”
孟氏有些惊讶地看着她道:“三娘,你可想好了?”
宋宁朝她点了点头,“娘,您放心。卤豆腐干能放一段时间,就算卖不出去,咱们也能留着自己吃。”
方氏一拍大腿,喜上眉梢道:“哎哟,我看这个行,还是你这丫头脑瓜子转得快。我家还剩下十五块儿,本来想着卖不掉也是要送人的,既然你要就算我送你们的,邻里邻居的别提钱不钱的。”
宋宁忙笑道:“婶子您大方,我们也不能占您便宜。再说了,你们买豆子、起早贪黑做豆腐花的时间,那可都是本钱,我们可不能让你们吃了亏。”
孟氏也道:“三娘说得对,四嫂,你若是不收下,老太太面前也说不过去。”
想到自己那个老婆子和几个妯娌,方氏叹了口气,因为她两口子为人大手大脚,一年到头没剩下几个钱,她那婆婆看她的脸色一直就不怎么好。
宋宁回屋里开箱子数好钱出来交给方氏,“婶子,一块豆腐三文钱,十九块豆腐就是五十七文,这钱你必须得收下,我要是买得好啊,还得找你们定呢,咱们要做的是长久买卖。”
方氏眼底亮了亮,要是这丫头的生意做起来了,就算再来个什么赵春娘,李春娘,他们家豆腐都不愁卖不出去了,乐呵呵地收了钱,连忙又数出十二文退了回去,“咱们说好的,这四块是我送你们的,你要是再客气,这生意咱们就不做了。”
宋宁也不再推辞,等方氏的豆腐拿过来了,就开始架炉子准备烤豆腐干。
就在这时天色突然阴沉了下来,紧接着哗啦啦一阵小雨落下来,宋宁忙将炉子搬回屋檐下,又冲进雨中去收晾在外面的被褥。
“哎哟,怎么突然就下雨了。”孟氏连忙起身去帮忙,又朝屋里喊了一声,“乐娘,快出来收衣裳。”
“诶。”杜乐娘丢下手里的编了一半的小花篮,从屋里跑了出来。
她们刚收好衣裳,雨就大了起来,孟氏望了一眼黑沉沉的天际,蹙眉道:“哎,这个时辰大郎应该都已经到柳家庄了吧?”
杜乐娘点点头,拍了拍她身上的水珠道:“ 娘,咱们这儿离柳家庄也就十来里路,哥哥就算走得再慢都该到了,走走走,快回屋换衣裳。”
4/53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