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这张闲言碎语牌也没能奏效,反而是那些有利益冲突、或是收了钱的人,被街坊邻居扒了个底朝天,从此都没脸见人了。
如今大兴城谁不知道,女子照样能走出家门,为朝廷做事,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规矩,都是过时的啦!
有顾朗和第一批女吏员做出的表率,建元书院报名人数激增,尤以女孩为多。
权贵看不上小吏的活,但在百姓眼中,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老爷”了。听说在书院读完书,就能通过那什么吏员考试,看到好处的百姓们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觉得自家孩子也行。
诗怡感慨,别说什么古人不知变通,你空喊“自由民主人人平等”、“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然没人理你。
学会认字又怎么样,那个能吃饱饭么?贫民百姓根本不敢奢望阶级变迁,考科举的费用对地里刨食的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
但现在不同了,那些当上吏员的女孩们,有很多人家里一贫如洗,是凭藉书院补贴和奖学金一路考出头来。
有现成的例子在,有看得到的好处在招手,不用她再卖力吆喝,人家也上赶着来了。
顾朗更是乘胜追击,不仅经常把顾书挂在嘴边表扬,还轮流夸十一个公主。
昭华就不用说了,陛下对她的看重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他公主也都被他变着花样夸出优点,不停地说“公主可为朕分忧”。
如今东宫空悬,陛下所说的“分忧”,很难不让人多想啊!
虽然顾朗这段时间也在频繁召见驸马,继续拉工具人来打掩护,叫朝臣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但陆家和郑家还是不可避免地着急起来。
郑家还算坐得住,即使陆家派人来暗示结盟,他们也找理由婉拒了。
荣国公虽然年迈,脑子却还没糊涂。他很清楚,如果他们两家走到一起,必然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一刻也留不得。
自上柱国将军去世后,陆家连个主心骨都没有了。
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安静地旁观陆家狗急跳墙,自掘坟墓便是。
陆家确实快急昏头了,他们不像郑家,就算做不成外戚,也还是世家的底蕴。上柱国将军去了,陆家下一代没人能支撑得起门楣,早晚要没落的!
顾琮有安抚过贵妃,并委婉地告诉她,倘若将来昭华公主登基,他还是有很大希望得到重用的。
昭华心胸宽广,才华盖世,能力远在他们之上;做她的臣子,不必担心“功高震主”的问题,在历朝历代的诸多皇子中,他算是很幸运的了。
可是贵妃却不相信:“我知道,你和昭华交情不错,但你好得过那几位公主么?”
皇帝身边的心腹重臣就那么几个位置,也不可能全用兄弟姐妹,她还有两个一起长大的伴读么!
何况,贵妃对顾琮的期望一直是东宫太子,她预设的对手也是雍郡王顾璋。
要她的儿子将来向一个公主俯首称臣,三跪九拜,贵妃觉得别扭极了。
顾琮看出她的想法,在心中长叹。
他只能说:“储位之事,自有陛下定夺,请阿姨不要参与其中。”
如今后宫管理清明,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基本没有嫔妃们钻空子的机会。贵妃为此抱怨过很多次,顾琮却觉得是好事。
但他万万没想到,他管得住宫里的贵妃,管不住宫外的陆家人。
第52章
在诗怡和顾朗一步步攀科技树、好几年的努力下, 他们终于“发明”出了能拿出来用的青霉素。
为什么要强调前面的限定词呢,因为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并不难,诗怡自己动手都能做出来。
但最重要的问题是,粗制滥造版青霉素可能含有大量有毒的展青霉素, 如果使用它来救人……那还是直接把人送走的概率更高。
所以, 青霉素的提纯研究进行了好几年, 在不过敏的前提下,现阶段的成品已经将使用死亡率降到百分之十五以下。
这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但在邺朝完全能被奉为“神药”了。因为它能治疗的疾病,在古代很多是绝症。
这不是百分之十五的概率会死,是百分之八十五的可能性能活下来啊!
青霉素能顺利推行,还得益于诗怡之前“发明”过牛痘疫苗的功劳, 为自己攒下了一波群众基础。
诗怡其实折腾过很多东西,但最广为人知的还是这两项,毕竟上到世家权贵,下至贫民百姓,都有惜命的本能。
她的功劳举世瞩目,顾朗当然要多给她一些实质奖励。
比如说,封地实封。
中央集权制已经用了几个朝代, 自前朝起就事实上废除分封。这些皇子公主能享受到的食邑, 都是由朝廷统一收取,以年为单位分发。
即使圈到了哪里的地,也只是代表能享受到当地多少户的赋税, 至于管理权, 那是一点都没有的。名义上的封地主如果想远离中央, 过自己的日子,也可以前去就任, 但只能做个吉祥物。
要说有什么好处,大概就是天高皇帝远,只要不想着囤兵造反,做事稍微出格些也没人管吧。
而顾朗要给诗怡的奖赏,就是实权封地。
她可以自行收取封地赋税,甚至规定收税项目和比例;她还能认命封地官员,建立起不超过规定士兵数量的军队。
总的来说,她在封地上除了没有“国王”的名义外,已经享受到了封国的所有权益。
顾朗没有直接下旨,而是先召了几位机要大臣谈话,询问他们的意见。
不出所料的,这些大臣们炸开了锅,各个表示不行不可以,陛下就算偏爱昭华公主,也该有个限度!
给她实权封地,就等于提供造反的土壤。如果将她分到富庶的地区去积攒势力,再加上她先后发明过牛痘和青霉素的名望,将来皇帝就算不想封她做太女,都不行了。
何况,他们觉得皇帝是故意的,他是不是觉得封太女的阻力太大,就准备让昭华公主造新帝的反啊!
顾朗再次装作要破门的样子,成功打开了计划中的那扇窗。
好吧好吧,太富饶的封地你们不同意,那丰州一带总可以吧?
丰州位于凤翔府,在大兴城西北方向,是邺朝与回纥的边境州。
把封地放在这里,任谁也说不出是方便公主造反了。
丰州那地方穷得很,根本榨不出油水,百姓日子过得很难。再加上回纥近几年不太老实,他们虽然不敢直接发动战争,但时不时骚扰下边境线也是很烦人的。
把这块地封给昭华公主,别说让她获得什么好处了,恐怕她之前的积蓄还得往里填呢!
——确实如此,诗怡也早就准备好了封地建设基金,这些年割韭菜的力度是一次比一次狠了。
在别人看来,丰州是物产稀缺的荒凉之地,但诗怡就看中了它偏僻和地处边境的两条特质。
远离国都,意味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和顾朗的许多保密级科研专案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政策试点也基本不会有什么阻力。
以及,谁说边境是固定的?
就不说这些年从未中断过的武器研发了,光是为了培养顾芜、顾琼这对兄妹,她每年就砸下去无数经费,这些钱可不是白花的,还有比开疆扩土更好的立功方式吗?
当然,这些好处是别人想不到的。为了不让他们起疑心,顾朗要多封几个州,把丰州旁边的盐州、灵州、胜州都封给了她,不能让女儿吃亏啊!
这几个州也都在凤翔府,就比丰州稍微富一些,几个州均摊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朝臣们依然不赞同,他们根本就不想让昭华公主有实权封地!但见皇帝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加上又有顾朗安排好的内应带起节奏,说皇帝都已经妥协退让,当臣子的总不能步步紧逼,于是这事就这么含糊地同意了。
自上柱国将军去后,陆家已经没人能支撑门楣,自然就远离了朝廷权力中心。当他们知道这件事时,诗怡都领旨谢恩过了。
她如今有了实权封地,陛下也没舍得让她离开都城,而是设立了右春坊,命沈茝、谢时序为正四品右庶子,掌侍从、献纳、启奏,并派沈茝往丰州,代公主广布恩泽。
昭华公主有了更多的钱财来源,有了对地方的实际掌控,还积攒了这么多名望……更重要的是,同她交好的皇子公主太多了!
五皇子顾琼、七公主顾芜,两兄妹这些年在大兴城治安上打响了名声,他们养部曲的费用都由昭华公主承担,孟家更是向诗怡多次示好,明摆着是她的嫡系;
还有昭睿公主顾书和九公主顾瑟,这两人和诗怡也有很深的利益捆绑,是以昭华公主为核心的小团体;
至于其他皇子公主,就找不出哪个和诗怡关系不好的。如果她振臂一呼,剑指皇位,只要她不对哥哥姐姐们赶尽杀绝……
顾朗在桌案上翻阅情报,笑道:“你为了割世家韭菜,这些年没少贩卖焦虑,如今他们也学会这套了。”
只是封几个没人想去的边境州,都快被郑家传成“昭华公主明日就要起兵造反”了。
郑家甚至担心要钓的鱼太蠢,连“打击对象”都帮他们选好了——昭华公主那边不好直接下手,可以针对她的势力集团啊!
诗怡托着脑袋:“陆家真的有这么蠢吗?这钩也太直了。”
顾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享受过特权的人,是没办法接受阶级跌落的。”
如果他们安安稳稳,顾琮将来肯定能封亲王,陆家还能富贵三代。
但,权欲迷人眼,他们连亲王的位子都看不上呢。
诗怡的心情有点复杂,她肯定是盼着陆家能上钩,这样就有了收拾他们的藉口。
虽然她卖奢侈品这些年也赚了不少,但做买卖哪有抄家进账快啊,基建是经费投入的无底洞,她可不会嫌钱多。
但是吧,如果陆家倒了,贵妃所出的其他皇子公主都还好说,和陆家深度绑定的顾琮肯定要倒大霉,这辈子仕途基本到这了。
二哥他……其实是很努力的人。
“我们给过他六年机会。”顾朗提醒道。
早在书篮计划初创,顾朗提起白糖时,他就从未掩饰过自己的世家权贵的打击意图。
顾璋能约束郑家言行,让他们这些年收敛了很多,还次次打出表忠心的配合,顾琴和顾瑟也能顺利和阮家割席,这些年基本没有来往,阮家人入宫求见时,贤妃都是能推则推。
但凡顾琮能做到其中一点,今日也不会有被牵连的风险。
归根结底,他既没有像顾璋那样的魄力,也没有顾瑟那样的决断。他既然依然享受着勋贵集团为他带来的好处,就得承担反噬的恶果。
诗怡叹息。
顾琮其实是个还不错的哥哥,但皇宫的时间永远在向前走,没有人能停留在无忧无虑的童年。
**
陆家最终还是出手了。
诗怡能猜到他们会挑顾书这个“软柿子”,毕竟她当小吏的行为至今还存在争议。
无论是舆论攻击、或是造谣污蔑,在工作中给她找麻烦等等,诗怡都做好了充分预案,但她还是低估了人心的险恶程度。
也许是见识过诗怡等人引导舆论的厉害,陆家不敢和她比拼嘴皮子和笔杆子,既然污名化的招数不好用,那就在顾书身上盖个难以磨灭的“污点”——
他们安排人手,想要趁着顾书身边无人时,将她拖进巷子里,行不轨之事。
在陆家的设想中,只要顾书的清白彻底没了,这对昭华公主的势力会是重大打击。她不仅会失去顾书这个臂膀,还会让那些胆大妄为、不安于室的女人们感到畏惧,重新回到宅院中,那才是她们该待的地方!
诗怡没想到的事,顾朗想到了。陆家一行人自然没能得手,还被当场抓到人证。衣着整齐的顾书大大方方走出来,让暗卫提着那伙人来到陆家门口。
她一点面子都没打算给陆家留,此事迅速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顾朗下令彻查,显然不打算轻轻揭过,而是要顺藤摸瓜,将陆家一锅端了。
顾朗放纵了这则消息传到宫内,贵妃如遭雷劈,本能地想要去找皇帝求情,被她的婢女紧紧拉住,苦言相劝。
诗怡听说珠镜殿那边的动静后,再次长长叹息。
陆家太过分了,如果不是阿爹早有预料……顾书就算会点拳脚功夫,但谁能说不会出现意外呢。
她叹道:“可惜了二哥。”
诗怡相信,顾琮肯定是不知情的,但他的下场也就是终身不得寸进,以郡王的身份照样能荣华富贵,比起顾书可能受到的伤害,这点惩罚实在是太轻太轻了。
顾朗没有接话,而是摸摸她的头。
“诗怡……”
延英殿外,顾棋和顾珝不期而遇。
他们先是一愣,随后看到彼此额上的汗水,又不约而同陷入了沉默。
顾棋声音苦涩:“……七郎,你回去吧。”
顾珝坚定地摇头:“我要给阿爹请安,都走到这了,岂能半途而废。阿姨近日身子不好,还请二姐姐多加照料,叫她安心。”
46/60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