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书七零:炮灰女配咸鱼了/穿书七零做临时工我是专业的——一个小羽毛【完结】

时间:2024-02-27 23:15:14  作者:一个小羽毛【完结】
  总之他很满意。
  柳青青从门口看过一回,咋说呢,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审美不同吧!
  作为一个妈妈,她觉得没必要把自个的喜好灌输给儿子,所以在儿子兴致勃勃邀请她对这间屋子点评的时候。柳青青对屋里黄绿相间的色彩搭配,点了点头。
  不理解,但尊重。
  宋向阳十分喜欢自己的房间,一听说要午睡,屁颠颠的就钻进了屋里。
  柳青青叹息一声,儿子长大了。
  然后眉开眼笑的进了自己的卧室。
  睡觉没人挤,别提多得劲儿了……
  家属院里同样有军人服务社,这边的配置甚至更齐全。
  柳青青睡醒后,带着宋向阳到处熟悉环境。
  从服务社出来,手里拎了些肉和蔬菜。
  同时也打听到,军区旁边就是一所小学,大院里的孩子都在那边上学。
  柳青青考虑了一番,还是决定把宋向阳送到小学去。
  以宋向阳的小脑袋瓜,再去托儿所就把心玩野了。
  当然她也征求了小宋的想法和意见,小宋同学表示无所谓。
  反正这头儿他一个小孩都不认识,上哪都一样。
  宋景林对媳妇的决定从来都是支持的,所以儿子上学这事,他也没什么异议。
  “明天暂时没有我的工作安排,咱们就去学校看看?”
  “行啊,顺便到外头转转。”柳青青歪在宋景林身上。
  新家里的这个沙发真不错,不是那种一人一个的独立沙发,也不是自家之前用的木质春秋椅那种。
  有些现代拼接感的长条形大沙发,两人坐在一块,非常惬意。
  宋景林提议道:“再买个电视机?”
  柳青青皱眉想了想,她觉得没什么必要,这时候的电视机属于高奢品,刚来就添置大家电,有些高调。
  再者,这时候彩电难买,市面上能买到的也就是黑白电视。
  宋向阳在一边起哄:“买买买,爸爸我支持。”
  宋景林眼巴巴的瞅着,就担心媳妇要说出个“不”字。
  柳青青失笑:“行,买吧。”
  “噢噢噢!!!”宋向阳像个窜天猴,从沙发跳起来蹦跶到地上。
  被宋景林瞪了一眼才消停。
  宋向阳蔫巴巴的叹了口气:“唉,真想早点上学。”
  柳青青:……
  ——————————
  “新华小学”是一所部队小学,这边虽然也接收附近居民的孩子,但大部分都是大院子女。
  学校占地面积不算太大,该有的操场、教学楼设施倒是很完善。
  宋向阳盯着足球场里上体育课的孩子们,很是兴奋。
  他在托儿所也和小朋友们一起踢球,不过场地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么漂亮。
  一家三口进了校长办公室。
  给宋向阳顺利办理了入学后,他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小宋同学了。
  交了学费和书费,明天早上就可以来上课。
  学校已经开学有两个多星期,宋向阳这时候去就需要插班。
  出了学校,宋景林骑上自行车驮着媳妇儿子去逛街。
  这回,除了电视机,还得给小宋买学习用品了。
  去百货商店的路线,宋景林在家已经拿着地图研究好了,柳青青这个纸质地图白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周身“嗖嗖”而过的景物。
  不知道进入零零年后,这边会不会像她记忆力熟悉的地方一样发展。
  反正这时候的路,她不熟。
  宋向阳越大越讨厌坐大杠,有妈妈给缝的棉垫子,也是硌腚的。
  停好车,一家三口进了百货商店。
  这边的百货商店与蓟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层楼高的店面,一层是各种物品,二层就是电器了。
  与拥挤的一楼不同,从二楼楼口一眼望去,能清楚的看到各种家电。
  而楼下,基本全是脑袋。
  电视其实没什么可挑选的空间,售货员牛气的狠,对打听电视的人都是爱答不理的。
  宋景林父子俩好一阵的研究。
  柳青青笑眯眯的换了个不太地道的口音,和售货员搭话。
  这还是她上学时候和本地舍友学的,学艺不精,掌握不了那个精髓。
  这时候赚的都是死工资,甭管你买不买得起。
  她都不赚利润。
  所以如电视里演的那样,一拍桌子甩出钱来,对方立马卑躬屈膝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你不买,她看不起你。你能买,态度也好不到哪去。
  售货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听柳青青说话忍不住捂嘴笑:“同志,你这话可不标准啦。”
  “嗐,不是本地的,这不是在纺织厂跑运输的嘛,常年到处跑。倒是学了一点点。”说着用大拇指掐了掐小指肚比划了一下。
  售货员很是得意:“我们这儿的话可不是轻易就能学的了的,同志你这样就算很不多啦。”
  聊了几句之后,对方的态度也好了不少,耐心的给父子俩解释:“也没什么区别,这台十二英寸的,三百八十块钱,这台呢是十四英寸的,四百五十块。这个电视机是要票子的,你们带了嘛。”
第265章 恢复
  即便是对钱没什么概念的宋向阳,也知道这很贵。
  他侧头看了看爸爸。
  宋景林则看向柳青青。
  钱财这方面,一向是媳妇掌执掌大权,钱票一发,他立刻就上交了……
  至于现在家里有多少钱,他没问过。
  柳青青对上一大一小投过来的眼神,抿嘴笑道:“你俩要大的还是小的?”
  “小的吧!”宋向阳指了指,就差那么不丁点,还能省些钱。
  想不到她家小宋,小小年纪还是个会过日子的呢。
  售货员看着这一家互动,捂嘴笑了一阵儿:“你家孩子还挺逗的嘛。”
  柳青青掏出钱票,数出四百五十块钱,十块一张捏在手里挺大一摞:“就来那个十四寸的。”
  电视买完,给的就真是电视,连包装也没有……
  这两年电视生产的供不应求,流水线上刚出一台,还来不及包装就被拉到了各个供销社。
  除了电视,周围还有洗衣机、冰箱、收音机等等售卖。
  不过柳青青都没打算买。
  这时候用处不算太大,还死拉贵。
  而且没有送货上门,买完怎么弄回去,得自己想办法。
  接着回到一楼,柳青青带着宋向阳买了些他自己选中的铅笔、橡皮、尺子之类的文具,三口人就打道回府。
  书包可以用军绿色的斜挎包,这时候不流行什么双肩书包。
  都是自家缝制的,能有个军用“为人民服务”包,都会得意很久。
  一路上,宋向阳都在研究电视应该放在哪里。
  至于大宋同志长了心,不停的询问媳妇能不能抱住。他提议捆好电视机挂到车把上,被柳青青拒绝了。
  一个弄不好,摔地上再摔零碎了。
  她又不差这点劲儿。
  自行车骑到楼下并没有引起多少动静,不论什么时候,一旦住上了楼,家家户户的来往就冷淡许多。
  且这个点在家属院内的人本来就不多,宋景林搬着电视机上楼也仅仅被两个家属看到,对方只是远远瞄了几眼,柳青青看对方没上前,也就省了搭话的环节。
  到家后父子二人就开始摆电视,调天线。
  柳青青则进了厨房准备晚上蒸包子的材料,初来乍到的,她打算挨家送几个豆沙包认识认识。
  锅里煮上一大锅红豆,就开始和面发面。
  至于午饭,也没做太复杂的,做了个芥菜丝炒肉丝,配上米饭就得了。
  “能看了吗?”
  宋向阳激动的跳了两跳:“能,妈妈你快来看。”
  部队里也有电视机,但不经常开,他和小伙伴们只是偶尔能看一看。
  这回家里有了电视,他想看就能看啦!
  她家买的这台黑白电视,还是那种扭动调台的。
  想换频道,就得跑到电视面前去拧,开关也是用拧的。
  天线拉的长长,被父子俩用线固定上了。
  柳青青瞟了几眼,电视里是华亭地方台,正在播的是《新闻简报》。
  一部反映祖国建设新成就、新气象、新面貌的纪录片。
  吃了午饭,柳青青回屋睡午觉,宋景林收拾了下残局就和儿子一块守着电视看。
  柳青青不理他们这一时的新鲜劲儿。
  天气热,等她一觉睡醒,面就能发好。
  除了要送人的豆沙包,她又准备剁肉,到时候再蒸几个猪肉大葱的包子。
  晚上煮个汤,就是挺好的一顿。
  宋景林听见厨房“当当当”的剁馅声,顾不得和儿子看电视了,赶忙过来帮忙:“媳妇,我来剁。”
  柳青青笑得温柔,甩甩手把位置让了出去。
  豆沙包柳青青做的比较袖珍,这边流行一些小巧玲珑的款儿,柳青青也就这么做了。
  都蒸出来后,她查了查个数,打算一家送六个,意思意思就得了。
  随礼都是送点砂糖、糕点的时期,她这个白面豆沙包,也是招人喜欢的,送出去的量不多也不算少。
  这栋楼是为了新增人员刚盖的,并没有住满人,柳青青边送边打听邻居家的情况。
  吕思梅接了柳青青送来的纸包,不由分说把人拉进了屋里。:“妹子我家炒了河粉,等会儿我给你端一碗。”
  进屋看见潘友德,才知道这俩人是一家的。
  家里还有个十多岁的男孩,从妈妈手里拿过豆沙包很高兴的道谢:“谢谢婶子。”
  柳青青弯了弯眉眼:“嫂子你家孩子真懂礼貌。”
  “这皮孩子就长个吃的心眼儿。”吕思梅端着一碗炒粉出来笑道:“这是我家老大,叫潘文浩,浩子,去给你妹妹喊出来,和婶子打招呼。”
  不等潘文浩应声,从里屋就跑出一对四五岁的小姑娘,是双胞胎。
  长得不算很像,能明显区别开来。
  “婶子好。”
  柳青青笑眯眯的从兜里摸出三块水果糖,一人递了一个。
  潘文浩有些脸红:“婶子我大了,不吃糖。”
  “婶子给你,就拿着。”
  吕思梅一人拍了一下:“赶紧道谢。”转头介绍:“我这俩闺女,大双和小双。这俩孩子是来了这头才生的,性子一点也不像我那头的人。”
  “嫂子你是哪里人呀?”吕思梅热情,柳青青也乐的和对方多聊一会儿。
  “我啊,吉州的。刚来这边儿时还不怎么喜欢,可你看看,日子长了地方菜也吃的惯了,习惯呐可真是能改变人……”吕思梅是个很健谈的人,扯住一个话题,就能拉拉杂杂的说出一大堆。
  潘友德咳嗽了两声,打断自家媳妇的絮叨。
  自家媳妇一扯着个人就没完没了,也不寻思寻思人家还有别的事呢。
  吕思梅不好意思的笑道:“看我,这嘴就是容易刹不住车,妹子快端回去尝尝。”
  后面几家,有热情的、有略微冷淡些的。
  愿意多说的,她就多打听打听。
  态度一般的,那就走个过场。
  按照她打听出来的消息,这边军区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新入住家属院都会请相熟的吃一顿。
  这和西平那头的风气不一样。
  柳青青觉得,可能是华亭这的警备区条件更好一些,十里不同俗嘛。再者,离自己刚去随军,已经过了八年多。往后条件越来越好,也是和早期不一样的。.
  宋景林对请客这事还真没了解:“等我打听打听再说。”他还没开始上班,至少要接触一阵子,再邀人吃饭,这事不急。
  父子狂第二天,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而柳青青,因为有工农兵大学毕业的身份,又有之前纺织厂的介绍信。
  是可以自己选择去附近哪个厂的。
  不过机械厂之类的那个环境,她不太想去。
第266章 激动
  一周后,全国各地的报纸、收音机、电视新闻都公布了高考恢复的消息。
  并会在一个月后进行考试。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试时间是冬天。
  华亭市的考试时间定在12月11日,只有一个来月的时间。
  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为了拼这一次机会。
  外头人激动非常,大院内也是掀起借书热。
  柳青青被部队领导主动找上门,询问她愿不愿意去华亭一中教学。
  之前的外语老师,在十年中损失惨烈。
  这次的高考,虽然可以选择自己考不考英语这门课。
  但如果能考,肯定是更好的。
  大院这边,有不少干部子女下乡蹉跎多年,这一两年才陆续弄了回来。
  还有应届生,之前没有高考的消息,学生们都是混日子的。
  再就是师资力量也不行,其他科目的老师还好。
  外语老师可就惨了。
  特别是华亭这边,一开始只是把留过学,有外国关系的人下放。
  再之后,手里头有一些外文小说的,也开始被举报……
  之前得知柳青青上大学主要学英语的,这会儿正是得用的时候。
  柳青青想都没想就点了头。
  高考恢复后,老师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她暂时干一阵也不错,顺便能照顾到离得不远的儿子。
  高中和小学虽然不是一个学校,却都是一个系统的,离得不远。
  以后可以和小宋同学一起出门,一起放学。
  高考这重磅消息替代了家属院里的所有八卦。
  别管年龄大的、小的,家里有没有年纪应当的考生,都觉得这是大好事。
  自己孩子虽然还不够岁数,但早晚的事嘛,总算是有出路了。
  吕思梅是整栋楼里最爱往柳青青家跑的,得知她要去高中毕业班当英语老师。
  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妹子,你还是大学生呢。”
  柳青青淡笑道:“都是之前厂子领导照顾。”
  吕思梅摇头:“还得是人厉害才行,妹子你这么厉害,咱大院里少不得人要求上门的。”
  柳青青没当回事,她一个初来乍到的。
  别人可不一定信得过。
  ——————————
  华亭一中的毕业班,是在考试通知出来后临时开起来了。
  今年的毕业生其实早就毕业了,这回又通通招了回来。
  当然也不是全都能来,有一些孩子没等到这个日子就下了乡,这会儿正陆陆续续的请假往回来。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