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继承了王位?!!”原本还事不关己看热闹的亨利八世不可置信地重复道。
没人敢说话。
事实上,其他人的惊讶一点都不比亨利八世少。在知道伊丽莎白女王终身未婚的时候,众人就在猜测最后英格兰的继承人会是谁。他们猜到了萨福克公爵的两个孙女或者他们的后代,毕竟是写在国王遗嘱里的人。结果猜来猜去都没有想到王位最终会落在苏格兰手里。
这个结果非常戏剧性。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英格兰在谋算苏格兰的王位。
亨利七世将女儿玛格丽特·都铎嫁给詹姆斯四世的时候一定打过这样的主意:某一天斯图亚特绝嗣了,都铎王室可以凭借血缘主张苏格兰王位,最后将苏格兰的领土收回。
亨利八世晚年对苏格兰的战争和爱德华·西摩想要重新缔结苏格兰玛丽和爱德华六世的婚约都是为了加强这种可能性。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最后两顶王冠的确合并,但结果却和他们的初衷相反,苏格兰反过来取得了英格兰的王位。
“啊啊啊!!!”
亨利八世气疯了。
他的三个子女,爱德华六世的废弃他的遗嘱,玛丽丢失加莱,伊丽莎白选择苏格兰继承人,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往他心上扎刀。
他们专门来报复他的吗?
“子嗣!”大吼大叫了一通的亨利八世咬牙切齿地念叨着。
玛丽和伊丽莎白必须要留下子嗣!
【伊丽莎白的办法还没想到,苏格兰玛丽自己乱了阵脚。】
【1567年2月,达恩利在欧菲尔德公寓死于一场爆炸事故,人们疯传是博思韦尔伯爵谋杀了达恩利,他的目的是娶玛丽为妻,而玛丽本人可能也参与了这场谋杀阴谋。】
......
众人觉得这番话很耳熟,好像不久前才听到过。
只不过被杀的对象从大臣的妻子换成了女王的丈夫。
【博思韦尔伯爵是玛丽平定由达恩利引起的叛乱的另一大功臣,在平叛之后,玛丽夫妻感情不和,倒是和博思韦尔伯爵走得相当近,那时候苏格兰就出现了两人的不少流言,盖因两人一个有妻子,一个有丈夫。】
好家伙,这比伊丽莎白女王的绯闻还升级了一点。
到这时,各国大使终于联想起英格兰国王的感情问题,再由英格兰国王想到他两个姐妹的任性婚姻,然后是苏格兰玛丽女王和伊丽莎白女王。
都铎王室成员在处理感情问题上果然很有都铎特色,不仅如此,处理手段还从秘密结婚变成了秘密谋杀?!
【玛丽为了阻止流言下令彻查,达恩利的父亲伦诺克斯伯爵要求审判博思韦尔伯爵。但因没有有利证据,加上博思韦尔伯爵势力庞大,最终他在法庭上被无罪释放。】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1567年4月的一天清晨,人们看见玛丽衣衫凌乱地从博思韦尔伯爵的邓巴城堡逃出来,并对外称她被伯爵挟持后□□了,这让整个苏格兰一片哗然。】
宴会厅同样一片哗然。
贵族夫人小姐们连忙捂住耳朵,高呼道:“天哪、天哪!”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男士们则神情呆滞。
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事情会有这样粗俗、粗暴、出人意料的转折。
正如女士们所说的,这种事闻所未闻!
【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后,玛丽并没有追究博思韦尔伯爵。没过几天,玛丽和伯爵就像没事人一样再次亲密走到一起,并且在之后,玛丽选择嫁给博思韦尔伯爵,她称此举是为了她的名声考虑。】
众人:瓜都掉了.jpg
他们实在太震惊了,以至于无法对此有任何感想。
【玛丽这一系列荒诞的举动只能让人再次联想到达恩利的死亡疑云。人们认为她早已和博思韦尔伯爵有私情,而且在达恩利没有死之前就怀了伯爵的孩子,此时不过是在做戏,好有理由嫁给博思韦尔伯爵。玛丽混乱的情感让苏格兰贵族和人民对她的耐心告罄,天主教和新教联合起来发动了叛乱,人民也涌向叛军。博思韦尔伯爵和玛丽不敌叛军,玛丽选择向叛军投降,条件是放博思韦尔伯爵出逃。】
【投降的玛丽被贵族们软禁在列文湖的小岛上,软禁期间,玛丽流掉了一对双胞胎。不满一岁的詹姆斯六世被贵族们拥立为新的苏格兰国王,重复着他母亲一开始的命运。】
【幼年即位的国王对伊丽莎白不是件好事,替詹姆斯六世摄政的是新教贵族莫里伯爵,虽然两人大体上都算同一阵营,但她更担心莫里伯爵实力不足,詹姆斯六世会像苏格兰的玛丽一样被带到法国宫廷抚养,毕竟他也有吉斯家族的血脉。感受到危险的伊丽莎白准备重启和奥地利查理大公的婚约谈判,以此联合西班牙势力抗衡法国。】
【但伊丽莎白又迅速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法国和西班牙同时发生了重大变故。】
【作者有话说】
1567-1572年发生了好多事
--
感谢在2023-11-16 23:03:40~2023-11-17 22:51: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broad 7瓶;萌宝、维塔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三姐弟三国王(14)
【1567年, 法国又开始了第二次宗教战争。第二次宗教战争是1562年宗教战争的延续,本质上是因为1562年战争结束后的利益分配不均。为了进一步掌权,凯瑟琳·美第奇计划和西班牙联姻,这一举动引起了胡格诺派的警觉。被凯瑟琳·美第奇挤掉摄政位置的孔代亲王和盟友开始策划绑架查理九世和凯瑟琳·美第奇, 以便控制他们, 为胡格诺派和自己争取利益。】
法国特使的脸皱成一团,这已经是第二次贵族计划绑架国王了。
亨利八世看了他一眼, 没心情嘲笑, 他低头沉思。
贵族为什么敢屡次计划绑架国王?除了宗教冲突以外还有一点, 就是查理九世登基的时候年龄太小, 权柄都掌握在摄政太后和其他贵族手里, 这就是幼王即位的困境——权力归于他人。
1567年时, 查理九世已经十七岁了,正常情况, 这个年龄已经可以自己执政, 但一步慢就步步慢,如果没有强力手段和头脑,年幼的国王很难再从其他人手中夺回权力。
比如同样十岁即位的理查德二世,一生都在和摄政的王叔斗争, 最后还是没有争过。
由彼及此,查理九世和理查德二世的困境未必不是自己现在的困境。
现在亨利八世更偏向于让伊丽莎白即位,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就是他不能保证自己能活过1547年, 到那时伊丽莎白还只有14岁。这是个非常尴尬的年纪。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势必会出现有人替她摄政的情况。
最有可能的摄政人选就是博林家族, 但亨利八世并不想让博林家族更近一步。
以博林家的野心和安妮·博林的脾气, 很难说他们会把伊丽莎白和英格兰带到哪个沟里去。
他也没有办法立遗嘱, 有了爱德华六世的教训,他知道这东西就是用来被推翻的。
所以,他要么能找到办法让伊丽莎白在成年之前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能在成年之后顺利收回权力,要么就努力保养好身体,起码能活到伊丽莎白成年,让权力顺利交接。
最好还是做两手准备。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博林家族打倒,然后让玛丽替伊丽莎白摄政,在听他的话这一点上,玛丽做得最好。
但这里面的问题同样非常多,首先就是两人的关系,其次是西班牙问题,还有玛丽可能存在的丈夫和子嗣问题。
想到这里,亨利八世不禁烦躁地捋了把头发,他还是想想怎么能活得更久吧。
【孔代亲王的想法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孔代亲王率领的军队在圣丹尼斯遭遇阻拦,和蒙莫朗西率领的军队在巴黎城郊激战。单以战斗的结果论,其实是孔代亲王的军队败北,但天主教军队一方,统帅蒙莫朗西却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不幸身亡,军队没了领头人,没能乘胜追击。双方僵持之只好再次签署合约,维持了1562年天主教和新教的和平战果。不过有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法国三十年间打了九次宗教战争,深陷内战泥沼,再也腾不出手来在欧洲大陆上搅风搅雨。】
法国特使长大嘴巴,痴呆的样子让查理五世的特使和亨利八世暗自发笑。
笑过后,他们又各自提高警惕,新教确实是个大麻烦,竟然将法国都拖垮了。ĥŀՏӱ
查理五世的特使决定回去好好告诫皇帝新教的麻烦,一定要尽快镇压这帮异端。
【在法国爆发第二次宗教战争的同时,一直不怎么太平的尼德兰发生了动乱,动乱的原因很多,跟新教改革也有关系。】
查理五世的特使:......
【腓力从查理五世手中接手尼德兰后,他就想在尼德兰加强□□统治。这也是查理五世一直在做的。】
【当时的尼德兰共有十七个省,每个省都非常独立且排外,省内都有单独的议会,且不许外省人员担任本省议会议员,只有必要时,这些省才会联合召开联邦议会。这个联邦议会的权力极小,对各省的事务基本没有插手的能力。】
【查理五世手段强硬,他大力推行了他的□□统治,这让独立的尼德兰人非常难受,而且查理五世还不断在尼德兰勒索钱财以供他到处征战,尼德兰内部积累的矛盾其实已经非常尖锐了。到腓力接手后,他不仅没有缓和这种矛盾,还进一步想将尼德兰完全统一。】
【尼德兰人不喜欢腓力任命的摄政人选,包括他重新组织出来的内部委员会、增加尼德兰主教区的改革方案等种种措施。】
【尤其是主教区的改革方案,被谴责为企图在尼德兰引进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注1)
【在妥协、让步、试探中,尼德兰的激进改革派发起了狂暴的破坏圣像运动,作为对改革派的报复,腓力在1567年派阿尔巴公爵率兵进驻尼德兰,准备铲除异端。】
【腓力出兵尼德兰的举动给伊丽莎白的震动非同小可。如果让西班牙全面占领统一尼德兰,等于让西班牙扼住了英格兰商业经济的咽喉。同时,西班牙在尼德兰驻军后,在军事方面对英格兰的威胁也极大,安特卫普的港口离英格兰本土不过百来公里的距离。】
英格兰贵族们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其中还夹杂着一个法国特使。
法国特使刚刚还在为国内的战争、贵族动乱忧心,现在听到这个消息脸都白了。
西班牙入驻尼德兰对法国的威胁比英格兰更大,那意味着法国全面被西班牙的领地包围,一旦开战,所有边境全都面临威胁。
【为了防止西班牙霸权扩大,伊丽莎白立刻放弃了和奥地利的查理大公的婚约谈判,转而和查理九世的弟弟,安茹公爵亨利进行婚约谈判。】
【婚约谈判期间,1568年,伊丽莎白命人扣下了在普利茅斯避难的几艘西班牙护卫舰,战舰上是腓力拨给驻守在尼德兰的阿尔巴公爵的军费。】
亨利八世:?!
他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吗?怎么伊丽莎白之前还在为没有从法国战争中讨到便宜而退缩不前,现在就敢公然挑衅西班牙了?
不止亨利八世迷茫,其他人也一样迷茫。
他们好像一直听到的都是苏格兰混乱、法国混乱、尼德兰混乱,这些混乱中英格兰似乎都处于隐身状态,全程都几乎没有存在感,而且一直在遭受威胁、威胁、威胁。它是怎么突然跳出来并且还有勇气在西班牙身上踩一脚的?
【伊丽莎白并非鲁莽地扣押军费,她非常狡猾地宣称这些钱是从热亚那银行家那里借到的贷款,她会在正常支付利息的前提下自由使用这些钱款。】(注2)
【如果腓力要挑起战争,英格兰也并不惧怕开战。】
【因为到1568年时,英格兰早已经不再一贫如洗。伴随着宗教改革的步伐,伊丽莎白也在着手英格兰的经济复苏。】
【1563年时,伊丽莎白进行了一项大改革——召回英格兰市面上流通的所有劣质硬币。】
【这些劣质硬币的出现始于亨利八世晚年的对法战争,为了填补军费,亨利八世铸币时在硬币中掺了大量假料,导致硬币迅速贬值,英格兰物价飞涨,经济衰落,国家贫困。】
怎么又跟国王有关系?贵族们心想。
亨利八世也很想问,怎么又跟他有关系?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能推到他头上吗?
【随着亨利八世的去世,先后两任国王都没有处理□□问题,或者说对此无能为力,不再往里面掺一脚就不错了。】
【玛丽在位时倒是想办法振兴过国内经济。她曾往海外寻找过新的贸易路线,并顺利跟远东的莫斯科公国签订了有关羊毛的贸易订单,还曾经制定过统一的税率表,这份税率表被伊丽莎白沿用,一直到她去世才被废弃。但这些都治标不治本。】
【直到伊丽莎白重新铸币,稳定了货币体系,简化货币兑换率,英格兰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信誉才重新建立起来,有了稳定货币,国内经济也开始再次焕发活力。】
亨利八世听得有点迷茫,他对于这些东西没有概念,国王想怎么铸币是国王的权力,往金币里掺多少假的影响有这么大吗?
大部分贵族都跟亨利八世一样迷茫。
少部分有些了解的也只知道掺假的货币在买卖东西上确实不如真货币有用,同样的面值,□□能买到多少东西,大概跟它里面掺了多少假料有关系。
在场能听出一些门道的大概就是克伦威尔,得益于他的出身和早年游历欧洲的经历,他更能体会□□对底层人命和经济体系的损害,但他也不算非常了解,想要将里面的因果关系完全串起来还需要更多信息。
克伦威尔决定今天回去以后就好好对这方面做一下研究,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应付之后亨利八世可能有的问题。
以他对国王的了解,只要不忘记这回事,之后肯定会找人弄明白这个问题,最有可能找的就是他。
【重新铸币后,伊丽莎白还先后颁布农业法、商业法、技工法等等一系列法令促进英格兰国内农业、商业发展。在阿尔巴公爵镇压尼德兰叛乱期间,大开国门收留逃亡的尼德兰居民,从这些逃亡人员中挖掘出各种技术人才,推动农业器具、手工业、个体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经济开始腾飞。英格兰的第一个皇家交易所在1560年就已经落成,这些都为日后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打下基础。】
“世界贸易中心?”
亨利八世怀疑自己听错了。
贵族们小声商讨着同样的问题。
世界贸易中心在伦敦?不是加莱,也不是尼德兰?!
伊丽莎白女王那么能干吗?
【种种举措都是伊丽莎白有底气扣留军费的原因。】
40/94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