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综历史同人)开局给汉武帝直播晚年[历史直播]——鱼筐提水【完结】

时间:2024-03-11 14:41:40  作者:鱼筐提水【完结】
  徐福他至今都没有回来。
  而骊山高耸的秦始皇陵里,静默华丽的棺椁中埋葬着秦始皇尸身寒凉的灰烬。】
  秦宫中。
  群臣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因为上首的皇帝被天幕气到了。
  什么叫“嬴政梓棺费鲍鱼”,什么叫“秦始皇尸身寒凉的灰烬”!
  胡亥已经进死牢了,赵高也被拉下去处以五刑了。嬴政的目光逡巡在场地中,定格在李斯的身上。
  李斯苦笑着俯下身,等待帝王的迁怒。
  或许也不算是迁怒,他想,毕竟,把鲍鱼和皇帝的尸身放在一起的,的确是他。
  只是嬴政只是用目光一下一下地剐着李斯的皮肉,到底是没有说什么。
  ……其实他生气也是生气的,但也有一部分作态是为了转移自己求仙问道却弄巧成拙的羞耻。
  【统治者求仙长生的举动,无论是想维持长久的统治、建立不世的功业,还是永远享受奢华的生活。为了达到目的,他们都不惜劳民伤财,使这种愚昧的举动升级为危害极其严重的、全国性的灾难。
  比如秦始皇时期的徐福东渡。
  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粮食、工匠、军队和童男童女。同时,他还乘坐着当时最先进的船只,需要征发大量劳役进行建造。
  仅此一项,就消耗了大秦多年的国力。
  当然,徐福的东渡或许还包含着其他的政治意义。
  秦国统治者的理想版图规模在《吕氏春秋·为欲篇》被描述出来:“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
  其中的“东至扶木”即扶桑,也就是后来的日本。
  在先秦时期,生活在齐地、燕地的阴阳家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④”
  也就是说,在中原土地之外,那片广袤的水域中,仍旧有着广阔的土地。徐福的东渡,也有可能是在寻找这些土地,开拓新的疆土。
  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出海活动极大地耗费了民力,尤其是在秦始皇刚刚一统六国时,各种劳役、兵役使得青壮年大量减少,于是就成为了压死骆驼的其中一根稻草。
  毕竟,秦朝的百姓那被生活压弯的脊背上,再也担不起更重的东西了。】
  天幕出现了一张广大的地图,上面画着秦朝的疆域,而秦朝之外有着大片大片暗色的土地。
  嬴政沉默良久,哑声让史官记下来。
  冯劫上前一步,问道:“陛下是否有向四境出兵之意?”
  “不了。”嬴政有些艰难地说道,“之前南征百越时,我大秦将士死伤无数。现在……现在,天幕已说了,民生疾苦太甚,为了大秦——为了大秦,只是记录下来,留待后世吧。”
  群臣深深拜下。
  起身后,冯去疾出列道:“今天下已定,骊山之陵不可轻易停下修建。但是长城、直道的修建可以放缓。您不再服用丹药,寿命自然也会增加。我想请求不再那样频繁地征发劳役,避免黎民被逼到极点,进而起兵。”
  制曰:“善。”
  ①李白《古风》(其三)
  ②出自《古诗十九首》
  ③《苦昼短》
  ④出自《史记·孟柯荀卿列传》
第28章
  《焚书坑》
  【长生丹药是假的,神仙赐福也是假的。在经过无数次失望和欺骗后,秦始皇开始怀疑这些他曾经极其信任的方士。
  尤其是方士侯生、卢生等为秦始皇寻找仙人仙药未果后,不仅说了他的坏话,还卷款潜逃。
  他们说:“始皇帝太过分了,他一个人大权独揽,不给别人机会,这样的人怎么配长生呢?”
  听听,这算什么话?
  为什么大权在握就不能得到长生?还说“一个人大权独揽”,怎么?这些人还想秦始皇把皇位再多分几个人,搞个“日月同天”?
  这些方士连脸都不要了。
  秦始皇在暴怒中并没有失去冷静,他开始思考这些方士污蔑他的意图:“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①”。
  那些诽谤我的人,是想要我的名声受损,让大秦人心动摇啊。
  秦始皇出离愤怒了。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于是,秦始皇下令,派人审核咸阳的“诸生”,包括术士、学者、学生等等,最后查出诽谤过皇帝的“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这一年,是秦始皇三十五年。
  这四百六十余人都是些什么人呢?
  秦始皇“坑儒”的记录,最开始记载在汉朝的《说苑·反质》中。在这个故事中,秦始皇所坑杀的是那些欺骗他的方士。
  而在《史记》的记载中,则成为“秦燔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其中的“诛僇文学”就是指坑杀“诸生皆诵法孔子”的儒生。
  是在传承中改变了历史的原貌?是汉儒给始皇帝泼上的脏水?还是始皇帝真的坑杀了儒生?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
  从政治角度来看,被秦始皇坑杀的那些人,除了欺骗他的方士术士之外,应该还有许多诽谤他的人。
  ——并非针对“儒”生、儒家,而是针对那些对实行的政令指指点点、夸夸其谈的,对秦朝统治有危害的所有人。
  所谓“彼之所坑者,乱道之儒,而非圣人之徒也②”。
  毕竟,这次坑杀的目的,并不是一个暴君被欺骗后无能的泄愤,而是在洞悉了那些人“以重吾不德”险恶用心的维.稳手段。
  也就是说,虽然“坑儒”一事是由方士丹药引起,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秦王朝的统治,是秦始皇思想大一统的一个步骤。
  无独有偶,在“坑儒”的前一年,秦始皇三十四年,有另一起影响深远的政治活动发生,那就是“焚书”。在后世,这两件事被合称为“焚书坑儒”。
  汉朝司马迁写就的《史记》中有对于焚书相当翔实可信的记载,时间明确、地点清楚、人物具体、事件清晰。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在这场宴会上李斯提出了著名的“焚书”之策——
  我大秦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但是读书人还是推崇自己个人学到的知识。每当朝廷有政令下达,读书人就会聚在一起讨论政令的对错,对百姓用自己的所学解释政令,编排当今的不是,这怎么能行呢?
  于是李斯请求,把不是秦朝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著作全部烧掉,偷偷收藏《诗》、《书》和百家之言的人处以死刑,厚古薄今的人灭族。
  当然,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不在焚书之类,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可以去拜官吏做老师。
  秦始皇用这样的政策来维护自己对六国的统治,其本质还是在于统一思想,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
  但是,令秦始皇和李斯始料不及的是,在文化层面的高压政策,从来都不能消灭思想的火种。相反,那些星星之火只是燃烧地更加隐蔽,只等待着燎原的那一天。
  后世常常以此攻击秦始皇对文化传承的重击,并经过历朝历代的夸张演绎,最终扩大到了秦朝覆灭诸子百家经典,截断华夏文化长河的地步。
  但是实际上,“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③”,秦朝的“焚书”仅仅是焚烧掉了民间的藏书,朝廷依旧藏有。只是可惜在秦末被项羽“楚人一炬”,化为灰烬。
  所谓“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④”。】
  之前天幕说朕在位了十一年,又说胡亥在位三年就亡国……
  “大秦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嬴政现在想起这个数字还是感觉头痛,“之后的那个朝代为了维持统治,一定会把大秦作为对立面来宣传。天长日久,以讹传讹,各种谣言污水自然被泼到了大秦身上。”
  “若是朕是那个朝代的帝王,也会这么做的。”
  不过……
  嬴政询问身边的史官:“之前天幕是不是说过‘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干了个什么事?”
  史官连忙找到那段记载,递给嬴政:“是的,公子扶苏请求陛下您网开一面,被您派去上郡监军了。”
  嬴政接过竹简,认真看史官的记载。
  “……公子扶苏谏‘焚书坑儒’事,以‘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故,若严刑治之,恐黎民觳觫,百姓震怖。上怒,使公子北监蒙恬于上郡……”
  他相当仔细地看着这段话。扶苏能意识到这样做的错误,十分令他欣慰。但是扶苏却是因为“恐黎民觳觫,百姓震怖”的理由,这就让他不是很满意了。
  嬴政召扶苏上前来,低声问他:“你觉得我们还要实行这样的策略吗?如果不实行,又该怎么做?”
  扶苏思考了一下,有些犹豫地开口:“我之前想岔了,觉得安抚民众是最重要的。但是现在我知道父皇您的想法了……统一思想的事肯定是要做的,但是,您的‘焚书坑儒’肯定是不可行了,手段过于强硬,反而可能会造成反噬。”
  “我们是否可以派遣以口舌闻名的臣子,到原来的六国之地宣扬秦法的优点,解释施行的政令,与他们本来不好的政策形成对比。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民心,减少搅弄天下之人的挑拨,从而避免人心的动摇。”
  他顿了顿,直视着嬴政,清亮的眼睛中带着炽热和虔诚的光:“父皇,慢慢来。就算您……的时候完不成,我也绝不会让大秦停下来的。”
  说罢,扶苏连忙垂下头,毕竟这算是对君父的大不敬之语了,他在等待着父皇的雷霆震怒。
  但是,良久,他并没有听到父皇震怒的言语。一只大手轻轻在他头顶拍了拍,就像是小时候那样。
  扶苏愕然抬起头,竟看到了嬴政脸上欣慰的淡淡笑容。
  “别怕,扶苏。”
  “你说的很好。”
  【无论是焚书还是坑儒,都是为了秦始皇统一思想的大业。
  在一片分裂多年的土地上统一思想是一件困难的事。更别说秦始皇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农田的合并也许只需要去除一道藩篱,国土的合并也许只需要一场战争,但是思想文化的合并需要细水长流的潜移默化。
  而秦始皇等不及,他不相信“治大国如烹小鲜”,不愿意在治国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只是想要在自己在位的时候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做完,给后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安定的大秦。
  或许是因为他过于自信自己的威慑力,或许是因为他害怕自己死后六国再次分裂。总之,他采用了太过酷烈的手段去统一思想。
  这样的手段有没有作用呢?
  唐代诗人章碣诗作《焚书坑》这样写道:“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虽然略带夸张,也扩大了秦始皇“焚书”对秦亡的影响,但是其中的道理是值得思考的。
  竹帛燃烧的青烟逐渐消散,始皇千古无双的帝业化为虚无。函谷关和黄河无望地拱卫着始皇帝的居所。
  焚书坑底焚书剩下的灰烬尚有余温,山东已经发生暴.乱,那灭亡秦朝、逐鹿中原的刘邦和项羽都没有读过多少书。
  “刘项”是指刘邦和项羽,两位在秦失其鹿后角逐中原的佼佼者。
  刘邦起自沛县,年轻时没有大志,不能干活,没有收入,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之奈何”,可以说是一个市井无赖。
  项羽虽然是楚国贵族、名将项燕之后,但是少年时是“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好不容易学了兵法,却“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也没读过多少书。
  刘项原来不读书啊!
  可是项羽入关,坑杀秦卒二十万,屠戮咸阳,南面称孤。
  刘邦攻破咸阳城,最终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焚书了,坑儒了,可是这些举措也并没有维持住秦朝的统治啊。
  更别提各地纷纷起义的农民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字不识一个”,不读书,并没有阻止他们追求“活着”的行动。
  削木为兵者,尽是长城里面人;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秦朝真正亡国的理由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焚书坑儒”能够阻止的。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那苛重的劳役让人活不下去了啊!
  ——乱不生于读书之辈,乃兆于暴.政之时。】
  对焚书坑儒的观点也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有不同意见多多讨论,不要吵架哦~~
  ①《史记》
  ②朱彝尊《秦始皇论》
  ③王充《论衡》
  ④刘大櫆《焚书辩》
第29章
  吏治败坏
  沛县。
  刚从宴会上避逃出去的刘季听着天幕说到“刘项原来不读书”,狠狠地打了个寒战。出自沛县……又是亭长……姓刘的市井无赖……
  他的心脏跳得快从胸腔中蹦出来了。
  刘季一步迈进家门,大声招呼吕雉给自己收拾物件,自己也大步走到家中藏着贵重物品的地方,翻找起来。
  吕雉匆匆从内屋走出来,看见丈夫脸上带着焦灼,把东西都翻得一片混乱,不禁皱起了眉:“出什么事了吗?”
  刘季停下手上的动作,深深地看她一眼。
  吕雉一惊,她潜意识中感觉到刘季和平日里那个招猫逗狗的小混混不太一样了。可是哪里不一样了呢?吕雉的心中朦朦胧胧,没有答案。
  “你今天没有看天幕吗?”
  吕雉愣了一下,道:“看了……但是刚刚刘肥在屋中摔倒了,我就回去照顾他,有半刻钟没有看吧。怎么,是天幕说了什么和我们有关的吗?”
  刘季轻快地笑了:“没什么,就是咱们沛县有个姓刘的对始皇帝不敬,我害怕始皇帝派兵来这里把所有姓刘的都杀掉,就先出去避一避。”
  吕雉帮他收拾行李,问他:“那刘肥不用和你一起避出去吗?”
  刘季摇摇头:“不必了,他才多大,不会被牵连的。”
  吕雉动了动唇,把话埋在了心里。
  可是天幕中说到的大多是后世,在后世大放异彩的人物现在的年纪有极大可能并不是成人。始皇帝怎么会放过这些孩童呢?
  吕雉不相信刘季想不到这一点。
  但是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安静静地帮刘季收拾行李。
  刘季把铺盖粮食往肩背上一抗,又在身上比划了比划,把贵重之物塞到袖子里的暗袋中,一边脚步不停地往外走,一边对吕雉说:“我走了,你好好安顿家里,照顾好公公婆婆和刘肥。要是有人问起我,你就说我和别人出去喝酒了,今天没回来过,你也不知道我在哪。”
  吕雉追着他的脚步:“那你往哪边去藏身啊?用不用我抽时间给你送些资粮?”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