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听我家爷们,醉了酒说的, 也确实不知妥不妥当的——”
“还是再另想法子罢?”凤姐儿像是真的无意于这个主意似的。
又认真想了起来。
可哪里那么容易?除了当东西,就得跟别的府里借用。
前一个二太太颇舍不得, 后一个她们也要面子。
总不能这种时候让外头发现, 他家不成了?!
“我这里, 还有些东西。你让琏儿先都拿去,看看最后得多少再论。”
“他一个人,又病了一场,让周瑞几个帮他罢。”
这是信不过贾琏。
凤姐儿无所谓的点头, 反正她要坑二太太,可不在这当东西上。
“二爷过会儿就来。”
二太太疲惫的依着靠枕:“老太太这么防我,实在让人寒心。”
凤姐儿心道,您不止防备我, 还坑我呢!往死里坑那种!
还不如老太太呢!
她顺着话道:“太太也得自己想开些, 宽宽心, 哪家媳妇儿不是这样熬的?”
她低声道:“咱们老太太算好的了,早就放权给您了, 又极疼爱娘娘跟宝玉,不都是您的儿女么!”
“上回出门,我可听说, 有一家老太君,竟因为不喜儿媳出身太好,怕人家仗势欺人, 就想了法子不让儿媳有子呢!您说,这样的缺不缺德?这不是让自己断子绝孙么?纵然还有妾室给她儿子生去, 可她怎么就知道会没有报应?”
二太太一惊,脸上的不自然一闪而逝。
紧盯着她的凤姐儿自然看到了。
方确认,自己坏了身子,定然就是拜她所赐!
登时心硬如铁!
想好的手段,再无更改了。
二太太假装恶心惊吓:“哪里听来的?哪家这样的事?如此没有人性!稚子无辜!”
“谁知道呢!人家也不肯指名道姓!京城这里,话传的太快,也是怕惹事,但我觉得,八九不离十是真的!”
二太太喝了口茶压惊:“如你所说,咱们家的确是好的,家和万事兴,我也不是那等计较的人。”
“太太最是慈悲了。”
凤姐儿忽然想到一事,二太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念佛的?
她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来!
原先是没想过,现在确定了二太太对子嗣下手…
她忽的又想起了婶婶有一回说的话:“王家传的是下三滥的东西…那两个已经坏了去,我总不能再教了凤丫头!”
她当时还没有出阁,婶婶也未发现她无意中偷听,只说了那么一句,就同她的陪房说了别的去了。
如今想来…
王家是有下作东西传下来的!
婶婶言情书网,不屑于此,就没有教她!
两个姑母定然学了去了!
凤姐儿心中惊涛骇浪,表面却越发冷静。
陪着二太太说了好一会话,直到贾琏取了东西走了,她才跟着离去。
在院子外,俩人对视一眼,一切都在不言中。
凤姐儿怀揣着心事回去了,平儿已经收拾了几天用的东西,正在查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
“二奶奶,您脸色怎么这么差?”
“要不叫个大夫先来看看?”
凤姐儿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不妨事,你给我端盏热汤来…我缓缓。”
平儿赶紧打发人去了,又给凤姐儿换了个手炉。
凤姐儿没有在说话,只是心里思索着什么。
平儿也没有打扰,安静的陪着。
再说黛玉那边,林铎出门去了,她便想今日歇歇,只看书,抄一段经罢了。
拿书的时候,瞧见了萧逸的信。
跟黄金一起送来的。
她还未回信,萧逸在信中,说了一件事儿与她。
他见过的:乞丐同施舍者。
大意是,一个富家子弟,出门踏春,遇到了一群乞丐流民,便动了恻隐之心,打赏了他们,还把自己的点心等物一并给了他们。
谁知,这竟捅了大祸,那群乞丐,抢东西抢红了眼,竟然将那富家子弟,连衣服都抢了!
人也被误伤,打了个半死。
好歹留了条命,但他带出去的丫鬟婆子,竟然都丧了命了。
可见人的善意,有时候也是一道催命符。
黛玉没有多想萧逸的用意,因为他写信每次都是讲一点自己的所见所闻,都是黛玉未曾听过见过的。
倒让黛玉长了许多见识。
这回这个,有些吓人,但她却深思了许久,颇有所悟。
她提起笔,给萧逸回了一封信,却又夹进了书里。
明儿是约好一起烤蘑菇的日子。
这信儿也不能当面给…
且再说罢!
她不自觉笑了笑,又拿了书看。
约莫半个时辰,雪雁进来轻声道:“姑娘,宫里来人了。”
“是送来了两位嬷嬷。”
黛玉赶紧起身:“是有这事儿!我竟差点忘了。”
“快请进来,煮茶。”
“是。”雪雁赶忙去了。
很快,带进了两位嬷嬷,一眼看去,穿戴瞧着极为低调,眼神温和,没有黛玉想象的严厉之态。
一见黛玉,没有任何拿乔托大,就立刻行礼。
“见过林姑娘,林姑娘安。”
“两位嬷嬷,快请起。”黛玉亲自起身扶了扶。
“谢姑娘。”
“姑娘,奴婢姓崔。”
“奴婢姓张。”
“崔嬷嬷,张嬷嬷。”黛玉笑道。
“快些坐下歇歇,雪雁,上茶。”
两位嬷嬷再三谢过,才坐在了凳子上,没有坐全,堪堪沾了个边。
“两位嬷嬷,一路辛苦了。”
“不敢当。”
“就要午膳时辰了,嬷嬷们先去自己屋里歇歇,咱们午后再叙可好?”
“嬷嬷也看到了,我如今是客居在此,只有这个院子,我们姐弟同住,如此,只能委屈嬷嬷,住在后面的耳房了。”
“姑娘太客气了,怎么谈得上委屈?我们住哪里都无妨。”
“那便让雪雁带你们去。她是我屋里待最久的了。”
“是。”两位嬷嬷起身,冲雪雁笑了笑。
并没有因为雪雁是黛玉身边第一人,就有讨好雪雁的意思。
可见宫里出来的,自有自己的气度。
第115章
送了两个嬷嬷住下, 雪雁便回来伺候黛玉。
“姑娘,姑娘,嬷嬷们说, 她们年纪大了,不会再回宫里去了…”
“然后她们原来, 是在王府就伺候过的…”
“嬷嬷们虽然离宫, 还是有品阶的!圣上赐的五品女使!”
“她们不止这些行李, 她们只带了这些随身的,另外的,她们送去了豫国公府,等咱们的燕国公府休整好了, 再搬过去的。”
黛玉点头,表示知道了。
雪雁犹豫着道:“姑娘,嬷嬷为什么同我讲这么多?可是故意让我告诉姑娘?”
“是。”黛玉笑道。
“两位嬷嬷十分坦诚,可见是得了令的。”
还得是死令。
“那圣上还真怪好的…老爷不在了, 如此善待姑娘。”雪雁双手合十拜了拜。
黛玉垂眸不语。
哪里是看在父亲的份上善待自己, 是看在林铎的份上才是, 两个嬷嬷照料教导自己,林铎…甚至萧逸, 都会少很多麻烦。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亲穷尽最后的心血为自己打算筹谋,圣上天子之尊,日理万机, 也能为自己的儿子打算这些细节。
黛玉合上书:“我是不是有一对铃铛镯?细细小小,但样式十分别致的?”
“对,可是姑娘戴着小了一点。”雪雁立刻道。
“拿出来, 送去凤姐姐那里,就说给大姐儿的。然后再拿两瓶润手的玫瑰汁子给凤姐姐。”
“你不用去, 找个脸生的,伶俐点的。”
“是。可姑娘,脸生的,不知道路啊。”雪雁道。
总不能让她一边打听一边过去罢?
“让暮鼓引她去。”
暮鼓就没有不知道的地儿。
“是!”雪雁笑了,立刻去了。
黛玉,没有再看书,而是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个“薛”字。
雪雁派的人唤做秋荷,她跟着暮鼓扔着的石子儿一路到了凤姐儿的院子,好在凤姐儿还没搬走,只差了那么一会儿。
听说是黛玉让来的,凤姐儿有些意外。
看了东西后,就更意外了。
“这可都是稀罕东西,替我谢过你家姑娘,就说,改日,我去找她玩去。”凤姐儿笑着道。
“是,我定把二奶奶的话说给姑娘听。”秋荷笑得天真烂漫。
凤姐儿说看着她这么笑,十分喜欢,又让平儿赏她,秋荷推脱了一下,才受了。
秋荷走后,平儿略疑惑,“林姑娘这次回来,那些姑娘们都不曾同她往来…怎么突然给奶奶送了东西?手信可是早就给了的,大姐儿本就也有的。”
“自然有她的缘故。但眼下,她这梅花枝子探了过来,我自然要好好接着。”
凤姐儿今儿沉下心想了许多,贾琏能突然给她诊脉,必然不是他开了窍,关心自己了。
定然是有高人指点。
府里就那些人,哪来的高人?不言而喻。
贾琏如今知道了自己的身体生育困难,他难道不会拿此做文章?王家正得势,他不敢以此休妻,但是纳妾…呵,他不是早有此心?
如今府里乱作一团,他尚且需要自己出力对抗二房,但若是一举扳倒了二房,下一个,就是自己了。
这么想着,凤姐儿已然不着急实行自己的原计划了。
她得先想个法子,把贾琏,捏在手心里。
最重要的还是要调理好身子。
这两样,她最能求助的都是黛玉!
现在黛玉突然送来了东西,她着实有些喜出望外。
“明儿需得出去诊脉,后日,就去林妹妹那里坐坐。”
“你快替我也想想,送林妹妹什么回礼才好?”
“林妹妹诗书人家,又不缺东西,那些金啊银啊,也就不能用的!”凤姐儿道。
平儿想了想:“为求稳妥,还是书画之类的,或是特别精致的笔墨砚台,奶奶有个芙蓉石的笔筒,也是好看!”
“笔筒,未免寒酸了些,字画嘛,我陪嫁里有一副古画,你去把那个找出来,一并准备着。”
“是。我这就找,咱们一并带去东院。”平儿有些意外凤姐儿这么舍得,不过没有多问,便去找了。
凤姐儿自己又是一阵沉思。
那秋荷回去荣禧堂,就同雪雁回了话,一字不差,凤姐儿的笑容都学了学。
雪雁笑了:“你是个好的,宫里来了嬷嬷,日后也进来听听规矩罢。”
这是让她屋子里伺候了,秋荷欣喜,认真给雪雁行了个礼。
雪雁回去同黛玉说了,黛玉点头:“怕是最迟后日就来的。你把屋子里收一收,凤姐姐眼神儿最好了。”
不能让她看到什么不该看的。
尤其是有可能透露林铎身份的东西。
她这里宫里内造的东西太多,贡品也不少…
雪雁明白,“是,姑娘,咱们本来就没拆出多少东西来,都在箱子里呢。”
黛玉点头,想了想:“你去问问大夫,可得空?请来说说话可愿意?”
“好,我这就去。”
很快,吴大夫跟着雪雁进来了,一副懒懒的样子。
“多雨的时候,就去了江南,这冷了冷了,又来了京城!”吴大夫一进来就叹气道。
“您是在这院子困的难受了吧?我跟林铎不好出去玩乐,您却该出去散散的。”黛玉笑道。
她同大夫已然很熟了。
大夫还肯给了她一本十分有用的药理书。
“这么冷,又能去哪里?我老胳膊老腿的,那几个王八蛋,喊我去跑马?!他们存心不想让我好过!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别笑,你也管管他。”
黛玉点头,郑重保证:“我一定好好收拾他!”
“你若是不这么笑,我还真就信了你了!”吴大夫冷哼。
“说罢,叫我来,总不是看我闲着,陪我说话吧?”
“是我的错,该陪您多说话的。要不您考考我药材杂记?”
72/104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