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上到二楼,通向三楼的楼梯却在另一边,二人只好先穿过长长的廊道。一路歌声不断,从里间传来:
谁人买酒白云边,醉后舞翩跹?赊取几分月色,回还多少诗篇?
九重天下,三秋半里,共此流年。是处风光甚好,烦君说与神仙。
听罢,梅任行道:“这不是你写的那首吗?”
皎皎未曾留意:“哪首?”
梅任行于是将其复述了一遍,又道:“就是那首《朝中措》。”
皎皎道:“好像是哦。”
梅任行笑道:“什么叫好像是?就编排李白的那首——你自己写的,自己倒不记得了?”
皎皎道:“我哪有编排人家?”
梅任行道:“好好好,纪念,纪念。不过,这首词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正疑惑间,却听到唰的一声响,楼主轻摇折扇,从木梯上下来:“醒了?”及至走近,又道:“醒了就好。药还在熬着,先吃饭。随我上楼,有好吃的。”
梅任行道:“楼主,可不可以问下,刚才里面唱的那首词?”
楼主道:“《朝中措》吗?哦,忘了和你说。五天前子渊给了我一个册子,里面全都是皎皎的练习之作,说是让我传遍各地的哀乐楼。不过我怕同时传会有问题,所以昨日才传到洛阳。今日正好中秋,唱那首词不是挺应景的吗?”
皎皎有点尴尬:“我那些习作,实在水平有限,尤其是词。”
楼主道:“我觉得可以了。够用就行。”
梅任行道:“阁主是不是因为那个调色盘?”
楼主点点头,又道:“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上楼吧?”
皎皎边跟上边道:“楼主,我师父他吃了药有没有好一些啊?”
楼主笑道:“你这也太着急了,哪有那么快就见效?”
皎皎只好道:“好吧,那我明天再问。”
楼主引二人到了三楼的一个房间,方推开门,便闻到一股葱姜味,不禁仰天长叹:“说了多少遍了,不要往里面放葱和姜!”
只见有两个人围着一个茶釜,其中一人手握竹筴,边搅边道:“你管我呢?”
楼主道:“好歹与时俱进一下吧?你们上辈子不是就已经不流行放葱姜了吗?”
那人道:“口音已经挺与时俱进了,口味就算了吧?乐天,你说呢?”
另一人道:“小九喜欢,就这样吧。”
梅任行反应极快:“竟是元白二公,晚辈在此有礼了。”
皎皎于是也跟着行了一个上揖礼。
“这么客气?叫我微之就可以了。”
“这。不敢冒昧。”
“有趣。乐天,他之前是不是叫你叔来着?要不,让他接着这么叫?”
“听起来好像一大把年纪了一样,还是叫表字吧。——茶好了。”
元稹闻言,拿起一个熟盂,将其中之物浇入茶釜,随即将其离火,开始分茶,由于楼主坚决拒绝,所以只分了四碗。
白居易拿起其中一碗:“皎皎,别研究器具了。先喝茶,这碗给你。”
皎皎道谢接过。梅任行有些疑惑:“您怎么知道我师妹叫什么?”话方出口,便反应过来,一拍额头。
元稹也给梅任行递了一碗:“子——兹事体大,你不要介意。对了,你这辈子的表字是?”
梅任行接过:“谢微之兄。未曾取字。”
楼主早寻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此时听到取字之事,便道:“现在不流行这个了。直呼其名,反而显得亲切。”
元稹只得道:“好吧。”然后拉着白居易落了座。
皎皎小声询问:“师兄,这怎么坐啊?我不知道座次礼仪,之前都是随便坐。”
元稹却是听到了:“现在也是随便坐。要不过来挨着我们?不然一会儿——”
话未说完,门却被踹开了。其中一人用胳膊揽着一个托盘,托盘上足足堆了五盘菜,另一人则是抱了两壶酒,跟在那人身后。
“都醒了?都醒了我就把剩下的拿来,等我一会啊。”
于是那二人又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梅任行和皎皎有点不知所措,便摆起了酒菜,从托盘上取下红烧肉、木樨肉、烤生蚝、麻酱菠菜、葱爆猪肝,又分好了碗筷杯碟。忙完之后,在元稹的热情邀请下终于落了座。
见二人只是捧着茶杯在焐手,元稹道:“给你们的茶怎么不喝啊?”
梅任行闻言,出于好奇,直接喝了一大口,然后便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咽是不想咽,吐却也是不敢吐——当然,最后还是勉为其难咽下去了。
元稹笑道:“不至于吧?有这么难喝吗?”
梅任行道:“可能还没喝习惯。”
元稹道:“你之前可不是这样。”
梅任行纠结这个问题很久了,此时终于问出口:“微之兄,我们之前认识吗?”
元稹道:“认识啊。我还给你——”然而话音止在了子野的咳嗽声下。
元稹知道自己刚才差点失言,但还是道:“你又不是人,咳什么咳?”
子野道:“说的好像你是人一样。”
皎皎喝了一小口茶,觉得好像也还可以,就像是在喝汤,咸咸的,只是多了茶香。正欲再喝,茶杯却被一把夺走。
“你们还敢让她喝茶?还有你,也不许喝了!”
“你也太小心了。”元稹道,“他们每个人不就只丢了五合血吗?不碍事。”
“那也不行!子由,把他俩拉到那边去。”
然而子由只是笑了笑,把门关上后,便自顾自地把虾仁滑蛋、红烧茄子、糖醋里脊、桂花糯米藕还有海带木耳汤摆上桌来。
梅任行忙站起身来,揖道:“原来是两位苏先生。”皎皎也跟着站起来,只不过这次师兄行的是平揖礼,所以自己也改了平揖礼。
苏轼道:“好吧。就当重新认识了。” 于是也回了一个平揖礼:“在下眉山苏轼,字子瞻。”
苏辙也揖道:“在下眉山苏辙,字子由。家兄方才多有冒犯,还请勿怪。”
苏轼道:“跟他们需要这么客气吗?”
苏辙道:“兄长说了,当作‘重新认识’。”
楼主久未出声,此时笑道:“你们差不多得了,他们现在可是什么都不记得,别总勾起他们的好奇心。”
见苏轼苏辙落了座,梅任行也拉着皎皎坐下:“所以我们之前都互相认识吗?”
楼主道:“当然。灵识与灵识之间,没有渊源的才是少数,只不过有的深,有的浅罢了。我们之间的,就挺深。不过做了人就有人的活法,先把这辈子过好才是正理。”
梅任行道:“原来如此。”
楼主接着道:“但若是改口叫我子野,我可是非常乐意。好了,你们聊,我要先吃了。”说完便往碗里夹了许多菜,大嚼大咽起来。
梅任行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微之兄,你方才说我和皎皎各自丢了五合血?”
元稹道:“对啊,子野没告诉你吗?”
梅任行道:“楼主——呃,子野兄,说的是她诗会前被取走了六合,诗会时被取走了四合。”
子野用眼神示意,苏轼只好代为答道:“有什么不一样吗?难不成这辈子连算术都不会了?”
梅任行道:“我是想说我身体好,为什么不把她丢的十合血都补上?”
苏轼揣手:“那你就没了。”
梅任行道:“十合不行,八合也好啊。”
子野终于嚼完咽下去了:“就算是同型血,也不能一次输太多。而且取太多,你也会出事。子渊他——对你有时候是严厉了些,但也没有到你想的那种程度。怎么说呢,就像兄长对弟弟,管教是会管教,但也不至于打死打残,对吧?”
苏轼道:“噗!弟弟?有这么个不省心的弟弟,还真是够他受的。”
元稹道:“也不知道是谁,有个不省心的兄长呢?”说着看向苏辙。
苏轼咳了一声:“吃饭,吃饭!我好不容易做了一桌子的菜呢!这虾和生蚝可都是我特意从南海捞的。”
苏辙则道:“无稽之谈。兄长明明最好了。”
苏轼不禁眉开眼笑,然后给苏辙夹了一个大大的生蚝:“真乖!”
见皎皎一脸愧疚看着自己,梅任行道:“怎么了?”
皎皎道:“我不知道会出事,对不起。”
梅任行道:“没关系,我也不知道会出事。”说着也夹了一个生蚝给皎皎。
皎皎道:“这是什么?”
梅任行道:“生蚝。你尝尝,好吃的,应该吃得惯。”
元稹凑到白居易耳边:“我没听错吧?她给他道歉?”
白居易点头:“你没听错。”
元稹道:“然后他说没关系?”
白居易道:“对。”
元稹道:“看来大冤种而不自知的,可不止一个啊。”
苏轼也凑到苏辙耳边:“她脾气好我知道,可我怎么觉得她现在比舅舅脾气还要好?”
苏辙看向他:“哪一世的舅舅?”
苏轼道:“我死最早那一世。”
苏辙想了想:“还是舅舅脾气更好些。”
苏轼道:“他那是对别人,对我可不是。”
苏辙笑道:“兄长那时说错了话,舅舅若不责罚,姨父那里实在不好交待。再说不是恢复记忆后自己主动去请罪的吗?怎么反过来怪舅舅罚得重?”
苏轼道:“你知道得太多了……”
--------------------
第49章 第 49 章 酒过三巡
==================================
酒过三巡——当然,有两位只能饭过三巡——苏轼拿出了一件东西,对皎皎道:“有礼物给你。看!用椰子壳做的帽子!是不是很好玩?”
皎皎开心地点点头,道谢接过。
元稹道:“椰子呢?也没见你拿它做个什么菜啊?”
苏轼道:“呃,我自己吃了。”
元稹道:“我看那虾和生蚝多半也不是你自己捞的,估计是你边吃椰子边编帽子,支使子由下去捞的吧?”
苏轼道:“那个,皎皎,你是不是还没吃过椰子?回头有机会我带你去吃啊!”
皎皎道:“好,谢谢子瞻兄。”
白居易道:“也不知道送点有用的。”说着递了一本书过去:“按照现在的律法重新写的《甲乙判》,你们应该用得到。”
皎皎道:“谢谢乐天叔——兄!”
元稹道:“你啊,算是被人盯上了。也是胆子大,巨君你都敢写。世人对其多有偏见,你这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好在帐子里那人给你按下了,不然你昨天可就直接英年早逝了。”
梅任行小声道:“巨君就是王莽。”
皎皎此时终于发觉不妥之处,不禁一阵后怕。
元稹又道:“不过调色盘这烂事也是那位搞出来的,还美其名曰欲扬先抑。扬不扬的不知道,但抑是真的抑了。抄袭这种事,也是可以随便说的吗?”
皎皎道:“所以你们不觉得我是抄袭,对不对?”
白居易道:“这要算抄袭,那往后都别写诗了。”
苏轼道:“这种文字上的烂事,从来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别放在心上。”
元稹则道:“还是放在心上好。别像你一样,差点把自己给交待了。”
苏轼觉得无法反驳,只好向苏辙求救:“子由,我说不过他。”
苏辙却笑了笑:“兄长,我觉得他说得对。”
苏轼又转向白居易:“乐天,看在我崇拜过你的份上。”
白居易道:“我也觉得小九说得对。”
苏轼只好转向皎皎:“听到了吗?小心一点,别把自己给交待了!”
皎皎乖巧地点了点头。
苏轼道:“这时候倒是乖。”说着拿出一本册子,自顾自念了起来:“‘明月几时有’——‘四十五亿年前’;‘把酒问青天’——‘一般不会回答’;‘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大概同地上一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去平流层顶部盖房子,那里温度尚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也可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因为一般只有别时才会想起来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里可以,超过四万里应该就不行了’。”读罢,合上册子,道:“怎么着,你这注释,要掘坟啊?”
皎皎笑了笑,恨不能“以头抢桌”:“子瞻兄,我就是自己写着玩的。你这首《水调歌头》千古绝唱,千万别和我一般见识。等等,这,阁主是直接拿我的——”
子野道:“不是,是他凭着记忆写下来的。放心,这个是内部版。流传在外的,都是我删了好几遍的。”
苏轼道:“唉,给别人的注释全删了,你自己的习作也删了三分之二,远没有这版有意思。”
子野道:“我就算是好的了,子渊他自己是觉得每一首都可能被有心人做文章,导致每一首都想删,所以才找上我。”
苏轼道:“删掉像刚才那样涉及一些世人不知道的东西的,我倒能理解。可有些诗我看了好几遍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怎么也删了?”
子野道:“比如呢?”
苏轼翻了翻册子,指出一首五言绝句:
36/68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