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那些跟在冯阮后面的人,今日竟低着头处于观望的姿态。
御史台的证据太足了,跟如山的铁证比起来,冯阮的口头辩解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她们听完这些,私心里已经开始怀疑冯阮功名跟官位到底是怎么来的了。
这世上有人会突然痴傻,但很少有人能一夜开窍连中六元,她们不信,这事不管说给谁听,都没人信。
比起仙人梦中指点,大臣们觉得冯阮利用冯家财富买官的可能性更大。
买官或是舞弊,冯阮可以自己选一项,只是无论哪一项,她这个右相怕是都要保不住了。
人都是利己的,知道冯阮要倒,她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离这座危墙远一些,先观望观望再决定是扶还是推。
看着如今这场面,最满意的莫过于御史台的季田两人。
冯阮,毫无翻身的机会了。
她倒了,御史台便是最大的受益者。
梁夏看向言佩,言佩儿睁圆了眼睛在看季田两人。
这么大的事情,她一个御史大夫是不知道的。
季田两人参冯阮一事,半点风声都没透漏给她。以往这个出头鸟都是她来当,现在她被人挤在了后面,不留给她开口的机会了。
言佩儿想说什么,就见季大人朝她微微一笑,低声问,“大人,梅公子最近如何?”
言佩儿瞬间愣在原地,张着嘴,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是威胁吗?
是吗?
可她们不是“公正无私”的代表吗?怎么也干起了这种勾当。
季大人只是笑,田大人说完话退了回来,两人一左一右站在言佩儿身边。
这个站位看起来像是众星拱月,拥簇着言佩儿,实则是钳制,防止她在今日乱说话。
如果言佩儿敢开口,季大人不惜以“手滑”为由,将手中的玉板“滑”到言佩儿的后脑勺上,让她再晕一次。
当御史台跟言佩之间发生冲突时,御史台要的不是一个敢言敢怒的言大人,而是一个听话的御史大夫。
言佩儿攥紧了指尖,低着头。她袖筒中还放着手炉,此时沉甸甸地扯着她身上的官服往下坠,犹如扯着她整个人往下沉一般。
朝上没了其他声音,所有人都看向冯阮。
冯阮像条被人拿刀尖钉在砧板上的活鱼,尾巴已经动不了,但还在苦苦挣扎,只求得皇上的一份信任,“臣冤枉。”
她喊冤,梁夏才开口:
“传人证,传物证。”
人证便是从平江接来的邻居,她一眼认出冯阮,“这个眯眯眼最好认,别的地方都变了,唯独这双眼睛没变。人白了胖了,但眼睛还是这么小,就是她,那个李家的傻女儿。”
梁夏跟李钱齐齐扭头看冯阮的眼睛,冯阮努力把眼睛睁大了一点,……可落在别人眼里她不过是从眯眯眼,变成了拥有一条眼缝的眯眯眼。
徒劳无功啊。
邻居道:“十几年前吧,我听到隔壁院里有大动静,还以为是老李的夫郎偷人呢,就偷偷从后院翻进去看,谁知道是她差点冻死了,在敲墙求救。”
邻居指了下冯阮。
她本来不想救的,可冯阮看起来太可怜了,所以她喊来李家妻夫,说“你们的傻女儿快死了”。
谁知道这傻子不仅没死,反而跑了。事隔多年,邻居才知道李傻子也就是冯阮当了大官。
邻居哆哆嗦嗦把话说完,每一句都在印证刚才田大人的话,冯阮原本是个傻子,并不认识多少字。
第二个来的是冯家老宅的一房亲戚,她既是人证,也是物证,因为她长得跟冯阮很像——
祖传的眯眯眼白胖脸。
跟这个邻居比起来,冯家来的人显然见过大场面,说话不哆嗦,人也不发抖。
来的这个叫冯苔,五十出头,身体康健。她是冯母的妹妹,算起来冯阮得叫她一声姨母。
冯母一脉就两个女儿,巧的是两个女儿都没有孩子,冯阮说是有个儿子,可到底没闺女啊。这说明什么,说明珍宝阁在冯宁死后会落到冯苔这一脉的手里。
可冯宁不按常理出牌,她恼恨冯家人害死了她夫郎跟女儿,死活不愿意从冯家过继血脉,说是这泼天富贵将来就是尽数散去,也不会给冯家人留有一文。
她任性至极,偏偏亲姐姐又是朝中右相,有冯阮的人保护着,导致冯家人怎么下手都弄不死冯宁。
如今好不容易有个机会搬倒冯阮,她们乐意出来做这个证。
冯阮没了,冯宁还会远吗?
冯苔恨不得冯阮今日就定死罪,这样冯宁举办的“品鉴宝物”活动便不能进行下去。
珍宝阁对外说举办此活动是选拔对宝物真假有辨别天赋的人,唯有冯家人清楚,这活动是冯宁给自己选继承人的。
冯家人本来就打定主意,冯宁不好杀,但参加活动的人里,谁最有天赋,便杀了谁以绝后患。
今日便是活动开始之日,结果在黄昏时就能出来了。
要是早上冯宁的亲姐姐死了,亦或是被定了罪,冯苔就不信那丫头还有心思选什么继承人。
“皇上,草民作证,她就是我姐姐的亲女儿,珍宝阁阁主冯宁的亲姐姐。这些年,她可没少跟珍宝阁来往,姐妹两人关系也很好,并未因分离多年而有半分生疏。”
冯苔给出致命一击,“冯阮从珍宝阁走的账,我都着人记下了,若是不信,可找人去查。”
每次冯阮快升官的时候,都会从珍宝阁取走一大笔银子,这银子到底去哪儿了?
买官了吧,行贿了吧,总归不可能拿出去撒着玩吧。
听闻冯相在外面好几房外室呢,若是没有银钱,如何“金屋藏娇”?
冯阮像是放弃挣扎,只垂着头,语言苍白无力,“臣没做这些,皇上您要信臣啊。”
除此之外,她没有其他话要说,证据已然如此,她狡辩不了。
梁夏手搭在龙椅扶手的龙头上,“冯阮一案,着三司合力去查,一月之内,朕要结果。”
三司的三名大臣出来领旨,“是!”
证据已经摆出来了,但梁夏需要核实。
“这期间,冯阮停职待查,禁足府中,配合三司调查。”
冯阮垂眸,“是。”
季田两人闻言微微皱眉,彼此对视一眼。
事情多拖一天就有一天的风险,她们选择今日陡然发难,就是想打冯阮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言佩现在行事多变,御史台还没能完全掌控她,要是言佩儿这边出了点变故,御史台可全白忙活了。
田御史最先没忍住直接站出来,季大人伸手去拉她的时候,她人已经走出列。
田御史似乎忘了龙椅上坐着的人是何年龄。
季月明神色担忧,心里怪田姜太冲动了些。
田姜抬脚出来问,“皇上,证据已经板上钉钉,人证物证具在,为何还要三司去重审?一个月的时间,未免太久了点吧。”
李钱心里咯噔一跳,可能因为当过皇上,所以被人挑衅威严的时候,他心里最是不爽。
可御史们干的就是这个活。
李钱朝梁夏看过去。
梁夏手从扶手上收回,放在腿面上,抬眸朝田御史看过去,“田姜啊。”
她慢悠悠道:“朕的决定,何时需要御史台批准才能执行了?”
“御史台的权力,高过皇权了吗?”
田姜被问到脸上,这才陡然回神,“臣不敢!”
她暗骂自己竟鬼迷心窍神志不清,完全忘了如今龙椅上坐着的是小皇上梁夏,而不是那个昏庸的先皇。
她下意识维护御史台的威严,却忘了跟皇权比起来,御史台不过是被赋予监察之权的一个小小部门而已。
田姜双膝跪地,头磕在石板上,“臣失言了,还请皇上宽恕,臣只是太心急了,怕奸佞之臣有机可逃。”
“你若是这般说,那便是不信我们三司的能力,”大理寺卿一个中臣,两边都不依附,此时站出来说,“臣倒是不知道,御史台何时有查案的职权了,人证物证居然都有,像是早有准备。”
众臣像是被人突然点醒,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御史台越距了。
田姜上身伏地,几乎趴在石板上,“臣一颗心为国为民,饶是一时心急,也绝无僭越之意啊!”
梁夏目光再次朝言佩儿看过去,“关于冯阮一事,谁还有话要说?”
朝上没人言语。
冯阮一案虽然待查,但御史台的确已经把证据摆出来了,三司会审,只会审出冯阮更多的罪证。
今日这场言语权力的厮杀,终究是御史台赢了。
御史台简直赢麻了,说不定此事之后,连廉鹤都能顺势保下来,齐敏是否冤枉,重要吗?
冯阮今日要是被直接定了罪,往后御史台说的话便是金科玉律,一定正确。
御史台的威严,仅仅次于皇上而已。
可御史们,本就是不惧权威啊,她们干的就是顶撞皇上忤逆皇权的活儿。
众臣原本以为,这朝堂之上,是冯阮一手遮天,如今争斗一番,竟发现真正做主的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御史台。
李钱环视一圈,满朝文武,那么些人,已经无人肯为冯阮出声,没有人顶着御史台的风往前走。
李钱叹息,正要开口喊“无事退朝”,就见梁夏微步可查地朝自己摇头。
她在等。
季月明也意识到皇上在等,等一个人站出来,就在她回过神的时候,言佩儿已经突然朝旁边迈了一步。
“我——”
言佩儿刚开口,就被季月明一玉板抽在后脑勺上,瞬间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发白头晕想吐。
如今天色不过蒙蒙亮,光还没照在太和广场的地板上,别人看不见言佩儿被人敲了闷棍,只有言佩儿觉得疼。
季月明这一板子抽得极重,像是演练过无数次。言佩儿已经摇摇欲坠,身形不稳,季月明都已经做好打算,上前扶她,同时说“言大人旧伤未愈晕倒了”。
可偏偏,风一吹就能倒在地上的人,晃了两圈又咬牙站直了。
言佩儿疼到眼泪不受控制的在眼眶里打转,视线都是朦胧模糊的,她硬是掐着自己的大腿,艰难抬脚往前,像是顶着寒风前行,哽咽出声:
“皇上,臣言佩,有话要说。”
她今日若是不说,下完朝就彻底没机会了。
第040章
今日之事, 对言佩儿来说影响不大。
不过就是当个听话的花瓶,她就可以享受正三品的待遇,可以不用处理公务, 甚至只需隔三岔五过来点卯就行。
整个人宛如进入半退休状态, 生活会快乐很多。
她只要安安分分当个哑巴, 就能完成任务, 就能苟到大梁崛起然后回家。
轻轻松松。
可对言佩来说呢?
言佩儿想, 那位被考生用砖头砸了脑袋还挂念着对方前途、让言五不要去追究的言大人, 应该跟季月明和田姜不同吧。
她那时可能就知道自己参错了齐敏, 只是来不及道歉认错, 匆匆交代的唯有不要难为考生。
这已经是她的选择。
她在参齐敏的时候, 应该是出于公心, 她只是想让考生不被权势所威胁,不必成为谁谁谁的门生就能站在今天这太和广场上, 敢在面对威胁利诱时抬起自己的头坚定自己的立场。
她并非是被廉鹤所蛊惑撺掇,她仅仅是不肯放过一个愿意为弱势力发声的机会罢了。
宁愿做错, 也好过不做。
言佩儿虽然娇气爱哭, 可如今她既然占着言大人的身体, 就不能因为懒惰怕事, 让“言佩”这个名字受辱, 让众人心里公正无私的言大人,成为一个懦弱畏权的傀儡。
这对言佩不公,她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言佩儿忍着泪, 咬牙站出来,大声喊:
“皇上, 臣言佩,有话要说。”
不是言佩儿有话要说, 而是言佩有话说。
朝上安静了一瞬,所有的视线都顺着声音看向站出来的那袭紫袍。
冯阮抬眼看过去,眼里露出几分意外之色。
言佩儿身上的气质,远远撑不起这身威严沉重的深紫色官服,明明是一个身体,却因灵魂不同,将同一件合身的衣服穿出两种感觉。
官服挂在她身上,像是哪里都不服帖,肩膀不对,腰身不对,连袖筒衣摆也处处不对。
45/100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