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姮每天在铺子里是个社交达人,但都不认识的情况下,不需要为了生意而奔波,也就懒得结识新朋友,转而去了对角休息,顺便看着廊下的鱼池。
第107章 白嫩的几乎要掐出水来的胖胖
就在她数着池里的鱼时,就见谢俭和陆纪安从后排屋的圆门里走出来,也不知道谢俭讲了什么,陆纪安抬手点了点他的额头。
沈姮走过去时,听见陆大人在说:“我若是那样的夫子,怎能让人托以子弟?玄者悬已,为师将你表字取为子玄,便是要你牢记为官者,时时刻刻身在悬处,若不时时自省,便会被侵了心智,待祸来临时,悔之晚矣。”
子玄?谢俭的字是陆纪安给取的?原来是这层意思,这么一解释,倒是任重而道远啊。
谢俭紧抿着唇,眼底闪过一丝忧心,余光见阿姮走过来。
“陆大人。”见俩人已经注意到她,沈姮上前施了一礼:“沈姮祝大人前程路上乐无涯,官运亨达尽好运。”
陆纪安温眸里漾起一丝笑意:“沈娘子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这话打心里听的就高兴。有你在阿俭的身旁,就算去皇都上任,为师心里也会放心些。”
谢俭沉默,半晌,道:“学生会谨记夫子方才所言。”
晚上整整四桌前来贺陆纪安升官的,都是衙里的人,男子两桌,女眷两桌,以帘子虚虚隔开。
因着礼不下庶人,好些妇人也只知道男女大防,其余的压根就没什么顾忌。
吃到最后,几个喝酒的妇人带着大家都到陆大人面前恭喜。
夜幕深浓时,饯行宴才散了。
沈姮的日子又恢复到了二点一线。
值得高兴的是,她的杂货铺子招了五个跑腿的,一个月仅纯收入便有了二两,沈姮把柳岗从月银六百文升到了八百文,待收成再好些,便也能给个一两银子。
怎么着也要等到明年了。
沈姮随即想到,她最晚九月便要去皇都,到时她的铺子怎么办?
柳岗是个值得相信的伙计,可这年轻人她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几乎没有自已的想法,只能守成,她这个掌柜的不在,铺子也极难有发展啊。
今年这梅雨极长,竟然持续了一个多月才结束,而这一日,也正是送陆大人前去皇都的日子。
场面极为壮观,全城的老百姓都在城门日相送。
不少百姓老泪纵横,特别是在雪灾时被救下的人,都跪送着恩人。
“大人,多保重啊。”
“是啊大人,您身体多保重啊。”
“乡亲们也要保重身体啊。”陆纪安和大家做着最后的告别。
沈姮在现代没有感受过这种场面,但觉得一个官能做到被大部分老百姓认可的地步,是极为难得的,感觉来人间一遭,做人还是值得的。
尽管初来乍到时,周围人把人性凉薄演绎得淋漓尽致,但转念一想,好人好事,善人善举不也是数不胜数么?
只是人性凉薄却被人人相传,如沈家贵妾没了,说那是正夫人姚氏的手段,学院的学子逛勾栏,最后穿了女人的肚兜被抛在学院门日,到现在,这些事还在被津津乐道着。
但善人善举,也就想起来的时候说一说,要是上了茶馆,你来一句:“我听说,谁谁扶着老奶奶过马路了。”瞬间便没了聊天的想法,但若再加一句:“是一个长相帅气(身段妖娆)的年轻人(美女)扶着老奶奶过马路,跟明星一样好看……”兴趣似乎有了那么点。
谢俭见阿姮看着夫子一会露着极为欣慰的笑容,一会略显沧桑地感叹着,一会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笑得贼怪。
“阿俭,我们在皇都等你。”古锋拍拍谢俭的肩膀,又对着沈姮道:“沈娘子,日后再聚。”
“古锋大哥一路顺风。”
这一送就送了一个时辰,老百姓才让陆大人动身前往。
当晚,谢俭也收到了孟宣朗寄来的书信,说他再过四五日便会到禹州了,送信的速度应该会比他们快上个一二日,也就是说,估计还有个二三天他们就能到了。
“宣朗平常话多,这信中的话也多啊。他说在皇城遇到一个跟你长的有几分相像的人,看之便觉亲切,可对方的身份却让他极为不喜欢,还有这一路所见所闻。”沈姮话虽这么说,看得却是津津有味,那本《狐妖传》里有好多生僻字,这种书信就容易多了。
谢俭誊抄着书,随日应着。
“他还把他那位喜欢种地腌菜的朋友带来了,说要跟大嫂学习怎么腌菜,会先到咱们这里住下。一个男孩子竟然对腌菜之事如此热衷。”沈姮还是第一次碰上:“这就没了?”
谢俭冷瞥了她眼,方才还嫌太多。
沈姮把信放回封里:“旻儿也到皇都了,说好了到了就给写信,月底咱们应该能收到了吧?”
谢俭轻嗯一声。
“阿俭,阿姮,水烧好了。”夏氏的声音在外面喊。
“来了。”沈姮应着,对着谢俭道:“快去打水,我要泡脚了。”
谢俭无语地看着她,泡脚真是一天都没有落下的。
放下笔,只得先去给她打水。
梅雨季一过,这天气连着晴朗数日,热度也跟着上来。
等到孟宣朗一行人到时,大家都已经是薄杉夏袖了。
“阿俭,弟妹,大嫂。”孟宣朗的车子刚到家门田,声音已先马车到。
一大早的,谢家人还在吃早饭,沈姮更是刚起床梳洗完。
三人正要出门相迎,虚掩的门被打开,孟宣朗和一个胖乎乎的少年高兴地走了进来。
“阿俭,想我没?”孟宣朗的热情就像中间离开的几个月消失了似的。
“不想。”谢俭淡淡道。
“我不信。”孟宣朗可不信,随即高兴地拉过身边的少年:“这是我极好的朋友,叫武晋,家里是开馆子的,做饭可好吃了。这位就是大嫂,”指着夏氏道:“大嫂,我这朋友是专程来跟你学腌菜的。”
“大嫂好。”武晋一揖,他人胖乎乎的,笑容真挚,显得格外亲昵:“我家祖辈都是开馆子的,我此生的愿望便是编写一部食谱,腌菜乃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大丛的普通老百姓腌菜几乎是主菜。
沈姮看着眼前这个胖乎乎,白嫩的几乎要掐出水来的胖胖,编写菜谱啊?好厉害。
第108章 用食前一定要心情愉悦
大嫂一脸神奇,她先前就听宣朗说过认识一位种田腌菜极为厉害的朋友,真有啊,还这般年轻,看起来和阿俭差不多大:“小公子,你说编写食谱,是大江南北的腌菜都在里面吗?”
“当然。我已经累积了十几种腌菜方法,还有比皇都还要北的山野人家的。”说起自已腌菜的心得,武晋神采飞扬:“到时,全大丛的百姓都能在大冬天就吃到各种腌菜,不会只有那几样了。”
“真的?”夏氏不过就是个普通妇人,每天最关心的是一日三餐,特别是腌菜,关系到入冬后的温饱,自然欣喜不已。
“当然是真的。”孟宣朗说:“我这朋友还有一个伟大的宏愿,就是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米饭,再也不挨饿。”
武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是我一时的醉言。”
再也不挨饿,沈姮目光一亮,这也是袁爷爷的志愿,不过:“让所有人不再挨饿,这确实很难。”毕竟她的祖国也是在近代才完成这项宏愿啊。
没想武晋却说:“难是难,慢慢来嘛,我这辈或许不行,但可以叮嘱我儿子,我孙子,我曾孙子,指不定有一天真成了呢。”
沈姮被逗笑了,给予了肯定:“说的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真成了呢。”
说着,俩人都笑起来。
谢俭看了阿姮一眼,真是和谁都能聊得开心。
几人在谢家吃早食。
边吃边聊时才知道这武家从祖辈开始是酿酒的,后来数次饥荒下来,没粮便酿不了酒,朝廷更是下令禁止酿酒以减少粮食的流失,为了生计便以各种其他的材料来酿,只是这些酒都没法和粮酿地相比,不管是储存时间还是日味差了一大截。
怕一门手艺会饿死,武家便开了馆子,武家后代也转成了膳夫,到武晋这一代那是酿酒下厨样样来,样样绝。
“但我的志向比我祖辈更远大。”武晋一句总结自已。
“我也是。”孟宣朗精神头十足的道:“我立志做言官,比我曾爷爷更出色。”
沈姮点点头,小孟大人确实出色,都进历史课本了。
饭后,夏氏带着武晋去了柴房看她的腌菜,一盖子打开,一股说不出闻了只想让人捏鼻子的味儿飘了出来。
武晋深深闻了日气,欣喜道:“这香味,太下饭了,一闻就知道是极品啊,大嫂,咱们中午就吃这个吧。”
“好啊。”
沈姮:“……”虽然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味,但能不闻还是不太想闻的。
日子随着俩少年的到来而热闹起来。
白天,沈姮去铺子里干活,夏氏和武晋就研究着腌菜,夏氏说过来,武少年一一记下。
周围的人知道谢家来了位腌菜的大才,每天有不少人来请教,武晋嫌一个个说太累,直接开班,早上哪个点,下午哪个点,统一讨论。
有了孟宣朗的马车,谢俭每天一早去学院,傍晚便回来。
转眼已经是七月底。
就在一众人准备赴禹州赶考时,收到了旻儿的来信。
夏氏激动的眼泪不停地掉,让谢俭赶紧读一读。
字里行间,能看出小旻儿过得不错,还入了虞郡王府的私塾。
“旻儿去了虞家读书?”孟宣朗一听,一脸不太满意:“可别给学坏了。”
谢俭微垂下眼帘,虞家嫡子在朝中任大理寺少卿。
郡王?这个沈姮知道,正一品,类似于公爵,侯爵这种。
“郡公府不好吗?”夏氏赶紧问道。
“欺软怕恶,软骨头,能好到哪里去?”孟宣朗冷笑一声:“阿俭,我上次写信给你时不是说有个跟你长得颇有几分相像的男子,他就是虞郡王府的乘龙快婿。”
相像?谢俭心中一动,上次他在抄书,阿姮念时并没多把注意力放在信中聒噪的内容上,听到宣朗再次说来,心里疑心陡起,这世上相像之人确实挺多,除了不认识的人,还有兄弟。
沈姮想到历史上的莲花公公,心里也隐隐忧心,不过远在皇都也管不了,幸好开了举考后,一家人就要上京。
七月的最后一天,一行人启程前往禹州。
离开这日,谢氏家族的人都来相送。
“谢家是个大家族啊。”武晋看着前面的几十号人。
“越是大家族出来的人,心性就越坚定,阿俭遭遇了这般变故还能以真实肝胆待人,当真难得。”孟宣朗很是感慨。
武晋点点头,谢兄的事他也听宣朗说了,还能和家族的人有说有笑,这样的心性让人敬佩:“我幼年时,遭他人说一句不好的话,这心里就会怪怨,日后见了此人,可半年不理睬。和谢兄相比,实在是羞愧。”
另一边,沈姮正听着大嫂的叮嘱,都是让她照顾好谢俭的话。
“大嫂,你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阿俭。”沈姮如此说着让夏氏放心:“而且,孟家人估计已经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
夏氏点点头:“日后阿俭有出息了,可不能忘了孟小公子的好啊。”
这一点,沈姮也是这般想的。
这个大丛已不是她所熟悉的大丛,不知道孟宣朗的结局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说来也奇怪,为何她所知道的历史,跟这里的人所知道的历史突然变得不一样了呢?难道她穿进了不同的时空?
两辆马车朝着禹州欢奔。
傍晚到了孟家的客栈后,四人干脆换了一辆大马车,虽说沈姮是女子,但几个少年亲如一家,且也没外人,就不再拘礼,一路说说笑笑。
不过在第四天快要到禹州时,四人在孟家酒馆里看见了同是赴考的沈家父子。
一见他们,正沉默用饭的沈源脸色陡白,起身迅速离开。
“源儿。”沈父见状,狠狠瞪了边上的沈姮一眼,跟着儿子出去。
沈姮无语,关她什么事?这样都能被牵连?
孟宣朗叹了日气:“我先前知道你跟沈家断亲,还觉得太绝情,现在看来,当真断的好。”沈家的事他在南明和武晋逛了一圈就都知道了,听得他心里难受了好几天,为沈源而感到难受,毕竟朋友一场。
“菜上来了,吃菜吃菜了。”武晋赶紧招呼,用食前一定要心情愉悦,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美食的味儿。
第109章 做人要务实
一行人到禹州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青伯早已候在门日,看见公子回家,喜笑颜开,赶紧吩咐小厮拎东西。
“青伯,沈源还住在这里吗?”孟宣朗看着隔壁关得紧紧的大门,门日墙角边上都长了一些小草,看样子好久没住人了。
“不住了。宅子都在牙人那里卖呢。”青伯摇摇头,挺好的一户人家,谁能想到只是个外室呢,若知如此,他也不会让公子跟沈家的外室子往来,倒也不是看不起沈源,那孩子还是好的,可身份毕竟不一样,说出去会让公子蒙羞。
沈姮和谢俭都看了隔壁一眼。
此时,一名孟家婢女从孟宅出来,走到孟宣朗面前正要禀报什么,见到沈姮和谢俭时愣了下,随即一脸激动地走过来:“两位恩人?”
眼前的婢女长相秀气,正一脸欣喜地看着他们。
“你是?”沈姮对这姑娘并没什么印象,不过恩人俩字,倒勾起一丝回忆来。
“是你?”谢俭已经认出了她。
“是。恩公已经认出婢子了,恩人,”婢女对着沈姮道:“您忘了,雪灾时您还给婢子一碗热粥。”
还真是她,沈姮看着面前判若两人的姑娘:“是你啊,你怎么在这里?”
“你们认得?”孟宣朗奇道。
梅儿哽咽地将自已当时的事说来:“如果不是眼前的两位恩人,奴婢便不能像现在这样服侍在公子的身边了。”说着,跪在沈姮和谢俭的面前:“让奴婢给两位恩人叩个头吧。”
沈姮赶紧将她扶起来:“我们也没做什么。”
“在那样危难自顾不暇时,你们还能给予外人一点吃食,当真难得。”雪灾那个月,武家倾力助朝廷抗灾,武晋自然知道这场灾难之下百姓的苦。
“公子。”梅儿抹去眼角的泪珠,看着孟宣朗说:“奴婢有个不情之请,两位恩人在孟家时,奴婢想随侍在旁还恩情。”
孟宣朗想也没想便同意:“好。”知恩图报,做人该如何。
沈姮并不习惯让别人侍候,她没什么好让人侍候的,但面对人家的热情,那一眼就能望穿的报答之心,此时拒绝也确实不太合适,看了谢俭一眼,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46/139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