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小修了一下细节,嘿嘿嘿。修文狂魔就是我【不是】
第29章 接风
这孩子当然就是贾宝玉。
小小年纪言行举止就能这么“与众不同”的孩子,这整个贾府里只有这么一个。
也幸好只有这么一个。
若是不然,恐怕贾府完蛋的时间,可能还会更早一点()。
贾宝玉此话一说,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满屋子女眷都笑了起来。
薛攀却只感觉有一万头神兽从心中奔腾而过――传说中的“混世魔王”破石头,果然名不虚传。
看看他这说的是什么话――你自己喜欢在脂粉堆里打滚就算了,可别把哥也算成跟你一国的……
用漂亮形容一个男人,还要相互攀比……这像话吗?
况且咱们俩现在好像也还不熟呢吧?兄弟。
薛攀心中不悦,但是也知道在这么个场合之下,他要是真发了脾气会很不合时宜――虽然并不想跟贾府产生什么交集,但是王夫人毕竟是他娘薛姨妈最亲近的嫡姐。
看在薛姨妈的面子上,他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
而且,这贾宝玉现在不过才五六岁大,还是个小孩子,自己一个十多岁的大哥哥跟这么个小屁孩较劲,也挺没意思的。
认真你就输了。
薛攀深吸了一口气,正准备说点儿场面话把这个可怕的“初会”场景快进过去,却忽然听得旁边儿有人叹息了一声,径直呵斥道:
“宝玉,不得无礼!”
薛攀心中一动,转头一看,却不由得眼前一亮。
只见面前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一身儿宝蓝色箭袖,头上勒着同色抹额,头发规规矩矩地束在脑后,细长身量,举止文雅,眉目隽秀,端的是芝兰玉树、文采风流。
那少年见薛攀回头,便就笑着对他拱了拱手道:“这是蟠兄弟吧,宝玉一向顽劣,教蟠兄弟见笑了。回头我们老爷回来,定然好好管教一二,还请蟠兄弟莫要着恼,千万担待则个。”
他这话一说,薛攀就猜到了他的身份。
果然他话音方落,贾母和王夫人等也俱都笑道:“珠儿来了,快来见过你蟠兄弟。”
果然这个非常有礼貌的少年就是贾珠了。
看看,明明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这位珠大哥多么会说话,真是应了他们的亲妈王夫人说的那一句话“若有你(珠儿)活着,便死一百个(宝玉)我也不管了”。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也还是可见在王夫人的心目中,贾珠比贾宝玉好一百倍。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真见到了这位在原著中连出场都没有出场就直接“英年早逝”了的贾珠同学之后,薛攀也觉得王夫人说的对――岂止是一百倍,一万倍都不只啊。
大概就跟珍珠和鱼目的差别差不多了。
贾珠现年约莫十九岁,成亲已经三四年,儿子都生了一个,但他看上去依然是个青葱少年。
当然这年纪也的确还是少年,只不过他在贾家这种环境之下居然还能够保持这种青春活力、高洁不染的天性,委实不太容易。
贾珠先按着规矩跟贾母和王夫人等问了安,又跟薛攀非常客气地厮见毕,这才同他坐在一处,笑着问候:“蟠兄弟远道而来,路上一切可好?”
薛攀笑着应道:“有劳珠大哥哥垂问,一切都好。”
两人因又聊了几句路上见闻,都感觉相见恨晚,十分投契,很有些兄弟情深的意思。
完美少年贾珠的到来不但缓解了薛攀的暴躁,也成功吸引了现场所有女眷们的关注,倒是显得贾宝玉那边儿备受冷落,只能勉强滚在贾母怀中撒娇打滚努力刷刷存在感这样了。
好在没多久,贾琏、贾蓉也陆陆续续都来了。
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也都过来见礼,甚至连不到3岁的贾兰也被乳母抱着出来见客。
薛攀忙着同诸人见礼,又给每个人都送了礼物,同时也收了一堆回礼。
不知道是不是当真是亲戚们之间有种血缘羁绊方面的影响还是他忽然变成了万人迷体质,总之他跟每个人都交流的很愉快……除了贾宝玉。
他之前说了那惊人之语先被贾珠训斥,又被薛攀无视之后,便就蔫蔫的不太说话。
你说他是真的坏吧?也未必,但是就不知道为什么,让人感觉不是很愉快就是了。
身为十八线炮灰,薛攀对贾宝玉这位全书主角、天道之子的感觉多少有一点一言难尽。
这兄弟若是如一开始那么聒噪乱说,薛攀倒是可以好好“教育”他一顿,他现下竟忽然如此乖顺,倒是让薛攀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再说他忙着跟其他兄弟姐妹们说话,根本也顾不上别的,也就暂时把这人丢在脑后不再理会了。
薛攀一向很会搞气氛,只要他愿意,甚至什么都不用做,身边儿自然就会聚拢来一群人,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这一点在这次贾府之行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薛攀只是稍微讲了一点儿金陵风物、旅途见闻,整个屋子里的男女老少们就全部兴致高涨地围了过来。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面一派热闹景象,快乐的气氛迅速感染了全场。
大家伙儿这么说说笑笑之间,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不料这个时候却忽然有外院管事的递话进来说“老爷说今儿姑老爷也请了一起回府用膳”。
早有几个管家媳妇过来请王夫人示下,宴席在哪里摆,如何安排等。
王夫人又问贾母的意见,老太太大手一挥:“今儿天好,人也来得齐全,就去园子里吃罢,地方大,一家子亲戚不拘内外,也好热闹热闹。”
于是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便起身往园子里走。
薛攀跟贾珠走在一起,边闲聊些读书当差的事儿,边留心看时,就见这荣国府的花园子也果然不同凡响。
占地多大就不说了,毕竟后来几番改造扩建之下就弄出来一个大观园来,可以说是壕气冲天了。
其布局之精巧,维护之精细,也是令人咋舌。
至于其中的奇花异草、假山湖石,更是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堪称一步一景。
贾珠作为主人家,十分自然地边走边给薛攀介绍沿途景观。
他此时早已经中了秀才,正准备冲击下一关会试,不管是人文修养还是个人素养,都不是凡品。加上他有意同薛攀交好,更是极其温柔解语、热情友好,实在令薛攀十分受用。
说着话,众人便就已经到了席上。
园子里早就摆好了桌椅,各种丫头仆役往来穿梭,却井然有序、分毫不乱,可见治家有方,尚且还未见落败的颓势。
薛攀看在眼中,不由得暗叹,四大家族虽然同气连枝,但无疑贾家是其中最牛的。
别的不说,光看着这么一个场面就再也想不到也就是十多年之间,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就树倒猢狲散。
贾珠见他忽然沉默,有些诧异地转头询问,薛攀笑着岔开了话题,准备跟他一起入席就坐。
便就在这个时候,外头有人来报:“老爷们回来了,姑老爷也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大家久等啦,昨天喝了药太困了,写到一点多也没写完,捂脸,今天还起晚了。感冒,恐怖如斯。再去睡一下,下午起床继续努力,今天晚上还有一章,嘿嘿嘿。
第30章 洗尘
林如海是跟着贾赦、贾政、贾珍等人一起回来的。
身为荣国府嫡出姑娘贾敏的丈夫,他跟贾敏的两位兄长关系都还不错。
当然,即便都是妻舅,关系也分亲疏。
贾赦那么样子的一个性情脾气,纵然是林如海也实在接受不来。故此说是大内兄,林如海对贾赦也只不过就只是寻常场面上的普通亲戚应酬罢了。
但是二内兄贾政就不同了。
这位政老爷年轻时候也很是有些雄心壮志,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走科举兴家的路子的。
这一点跟林如海简直不谋而合。
两人都是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弟,又都想着靠自己的努力科举兴家,只是林如海成功了,贾政没有。
不过这所谓的没有成功,倒也不是说贾政能力不足,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是因着一个天大的恩典根本就没有能够参加科举――贾政的爹,上一代的荣国公贾代善老太爷去世太早了,跟皇家的关系又太好了。
忠心能干的荣国公贾代善英年早逝,临终的本子一上,皇帝感念其忠心、怜其短命,直接就下旨把他的两个儿子都给照顾到了。
长子贾赦袭爵,次子贾政也给了个官职――这虽然说也算是走祖荫的路子,但是既然是皇帝亲自下旨,那也是无上的荣耀。
只是这么一来,贾政再想着走科举的路子也是不可能了。
故此,当时还年轻的贾政只能怀揣着一肚子四书五经、还有专为参加科举考试练习的一手八股文章昏头昏脑地空降到了工部做了一个小官儿。
贾政本就是个目下无尘的世家子,又一门心思只想科举,学了一堆官样文章,于人情世故上一窍不通,加上走的又是祖荫的路子,无端就钻了牛角尖,感觉自己比旁人矮了半截儿,愈发放不开手脚,故此仕途上很是惨淡。
这么多年下来,这位政老爷还是工部员外郎,再无寸进,也不得不说是时也命也,不知何所谓也。
即便如此,林如海也还是高看着他,毕竟如果一定要二选一,贾政还是比贾赦好多了。
读书读到呆了的人,其实心思反倒好懂,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而且贾政对林如海实在真心地崇拜交好――大概就是因故辍学没有能够参加高考的学生见到同期清北毕业生那种感觉。
自从两家成为了姻亲之后,贾政就一直坚持跟林如海联系。离着近的时候,他经常到林如海家里拜访,离着远的时候就坚持通信,不顾自己年龄比人还大几岁,满口尊称“如海兄”,简直就像是个无脑小迷弟。
而林如海为人一向宽厚仁爱,并不因贾政官职不显而看不起他,这也鼓励了贾政愈发跟他亲厚起来,可以说,比起什么妻舅姻亲关系,两个人更像是平辈论交的朋友,很是投契。
再加上不管怎么样,贾政也是在工部任职的京官儿,况且贾家背后还有其他四大家族的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谁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呢,总之这条线肯定不能废了。
跟贾政不同的是,林如海既精通科举要求的那些八股官样文章,又十分擅长处理官场那些人情世故。由此,他还真的以一己之力,把已经式微的林家稳了下来。
他中了探花之后,在翰林院历练了几年,便就被外放去了苏州,又干了几年,也是政绩卓越,不管是在当地民间还是同僚之间,口碑都很好。
此番康师傅南巡,他跟着甄应嘉等接驾伴游,因着汇报事情条理清楚,解决问题干净利落深得康师傅看重。
回京述职之后,果然各项考核指标都十分优秀,就顺理成章升职了。
康师傅钦点兰台寺大夫林如海为巡盐御史,择日离京任职。
林如海有如此大的喜事,那肯定就是要好好庆祝一番的。
再加上他本来也是贾家的姑爷,都到了京城了,没有不来荣国府探访一番的道理。
贾赦、贾政、贾珍等虽然是荣宁二国公之后,但也不过就是些虚职,说是接驾,但原本也不过就是去宫里凑个热闹。既然遇到自家亲戚升职,那肯定不能放过,必须得好生请了回家,沾点儿喜气才行。
林如海因着述职要在宫里多逗留一阵,原本已经提前跟贾政等人告了辞,说好了晚些时候再登门拜访。结果等他出来的时候一看,贾赦、贾政甚至连宁国府的贾珍都一起等着,盛情难却之下,他也只能跟着一起来了。
到了荣国府,早有接风宴摆开,他按着规矩同贾母等人问候,少不得又是一番客套寒暄,嘘寒问暖,间杂着些泪水涟涟。
贾敏是贾母最心爱的小女儿,没想到嫁人之后没多久就随着姑爷林如海远赴姑苏。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能偶尔通个信,母女两个再难见面,说不尽多少想念,贾母也只能看着林如海,多聊些家长里短聊以慰藉了。
好在林如海对于岳家这些亲戚、特别是岳母史老太君十分有耐心,不管贾母问到什么,都细细回复,可以说是相当孝顺了。
贾母扒着林如海问了一阵,知道女儿贾敏一切都好,生下的嫡出一儿一女也都好,激动的心情总算渐渐平复了下来,方笑道:“看我光顾着拉着姑爷说话,都忘了正事儿了。”
因让诸位小辈上前拜见,林如海也一一赠送了礼物不提。
旁的兄弟姐妹们都还正常,轮到贾宝玉的时候,他好死不死又语出惊人:“听说姑姑家有位妹妹,比我小一岁,乃是百花节生的,美得跟百花仙一样,可是真的?”
这话一说,众人又是一番哄堂大笑。
女眷们喜爱贾宝玉生得可爱,将他这痴言痴语当成笑话来听,但男人们却觉得贾宝玉身为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孙,在这么个有贵客的场合这么说话十分不好,有点儿跌份儿。
贾政便就是第一个挂不住面子,起身对着贾宝玉呵斥道:“孽畜,贵客面前没得胡乱说话,一点儿规矩都没有,还不快滚下去,仔细你的皮。”
旁边儿林如海赶忙劝解道:“存周兄息怒,宝玉不过还是个小孩子,都是自家亲戚,童言无忌,碍不着什么。”
他说完,就和蔼地拉着贾宝玉说话,教他“不必害怕,有姑父在,只管想到什么说什么”,又亲切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等语。
林如海生的本就好看,性格又好,贾宝玉十分受用,便就听话地坐了下来,跟林如海说了好几句话。
这宝玉现年也不过六岁,虽然人极聪明,但是毕竟年纪还小,看眼前这位林姑父模样俊俏、说话也好听,脑子一热就一股脑儿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说了。
什么“读书没什么意趣儿、不如做胭脂膏子好玩儿”、“读得不好了、老爷就打我”、“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等都一股脑儿往外说。
眼看他越说越不像,贾政几乎气得死过去,正准备再度起身呵斥,贾珠忙笑着出来打圆场,说起了科举读书的话题。
这么一来,不单分散了贾政的注意力,连林如海的注意力也被引到贾珠那里去了。
贾珠是那种很容易得长辈喜欢的孩子,聪明隽秀、懂事又有分寸,又是个上进的读书人,说起科举的话题来十分自然,也很让人有好感。
林如海听说这位内侄十四岁就进了学,不免多问了几句,继而对贾珠的功课大加赞赏,连贾政都觉得面上有光,总算又露出了些笑容。
天知道,刚刚贾宝玉在那里一顿乱说的时候,他有多想把这个嫡次子给当场掐死――在他敬爱的如海兄面前给他丢人,简直该死。
幸好有珠儿在,不然还真的不知道他的老脸要丢到哪里去呢。
20/139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