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综同人)[红楼+清穿]最强纨绔——北有佳鱼【完结+番外】

时间:2024-06-29 17:17:18  作者:北有佳鱼【完结+番外】
  江南林家现在已经是中兴之势,正好可以弥补贾家的衰落之态,简直没有更好的事儿了。
  所以,赶紧地,把你们家玉儿嫁过来给我们家玉儿吧。
  你看啊,连名字都是一样的,两个玉儿,天生就是绝配。
  贾母一个人在那里兴高采烈、畅想未来,但是贾敏却一直没有接茬。
  一来,这个事儿,贾母说了并不算。人家宝玉的亲爹、亲妈都还没发话,她一个做祖母的,直接就拍板儿那也不叫事儿。
  贾政倒是还好说,毕竟他跟贾敏是亲兄妹,小时候关系也挺好的,估计他跟贾母的想法也是一样的――更何况贾政他不但跟贾敏关系好,跟林如海的关系更好啊。
  他们两个人当年还一起在国子监读过书,做过同窗的,原本就是好友。自从做了连襟儿之后,那就愈发地亲厚起来。同在京城的时候,他们俩就时不时要聚会一番,等林如海去了江南,两个人还要保持书信往来,简直搞得比亲兄弟还亲密。
  有了这么一个渊源,若是说把如海兄跟自家妹妹贾敏的女儿小黛玉给他家宝玉说合,恐怕贾政得高兴得跳起来――那么一个神仙一样的如海兄,养的女儿也必定不凡,不说配他们家那个不成器的混世魔王了,便就是入宫当娘娘也是使得的。
  只怕配他们家宝玉,还辱没了这位外甥女儿了呢。
  原本若是只有贾政和贾母,说不准,贾敏还真的会考虑一番到底要不要让小黛玉跟宝玉定下亲事。
  毕竟,都是自家亲戚,知根知底的,肯定不能受什么委屈,以后她跟着也有个照应。
  林家虽然啥都好,就是一点,人太少了。
  林如海那代一个嫡亲的兄弟都没有,到了小黛玉这代,也只有林家小弟一个兄弟。这么单薄的家族,必须得跟更加强大、人多一点儿的家族联姻才能更好地传承下来。
  那么贾家无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了。
  可惜,他们贾家除了贾母和贾政之外,还有个王夫人。
  贾敏还未出阁的时候,她这位二嫂就已经嫁进来了。当时两姑嫂的关系,不能说是十分融洽,基本上是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两个人不对付到什么程度呢?
  大概就是坐在一起连半盏茶的时间都熬不住的那种――必定要有一个人先走了才能让气氛继续维持和谐。
  这也是一件极大的奇事了。
  但若是细究起来,其实也挺简单的。
  就是单纯地相互看不顺眼罢了。
  王夫人来自金陵王家。他们家是武将出身,后来也兼做一些海上生意,基本上是豪爽、利落的家风――就是比较务实,重视财产的类型。
  典型的表现就是,王家的女儿基本上不识字,或者只认识些许几个字。但是她们算账、管家、管人,那都是一把好手。典型的实用主义了属于是。
  但是贾敏作为国公府第三代嫡女,千金大小姐,自幼被先国公贾代善和贾母捧在手心儿不说,又是熟读诗书、才艺满分的文艺美少女,那自然是气质出众、品味非凡的。妥妥的浪漫主义。
  于是,当她们俩作为姑嫂在荣国府相遇的时候,那简直不亚于是彗星撞地球,立刻就起了化学反应。
  总之,王夫人的一举一动,在贾敏看来都俗不可耐,简直要替她玉树临风的二哥贾政感到不值,居然娶了这么一个土包子。
  而贾敏的吃穿用度,在王夫人看来简直是奢侈至极――她根本就弄不明白,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一天天的怎么能够有这么多花样儿,说是花钱如流水,也不为过。就算国公府再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吧。
  一个姑奶奶而已,早晚要嫁人的。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不如把钱都省下来,给她们家珠儿和元春留着呢。
  如此,姑嫂两个的关系日渐紧张,直到贾敏出阁,也没有能够缓解多少。
  有这么一段渊源,想来小黛玉跟王夫人他们两个人也是处不到一处去了。
  而且,她们俩之间也就更加肯定弄不好这个婆媳关系了――王夫人那种女人,对于冤家的女儿,怎么可能善待。更加不要说,婆媳关系,原本就是个千古难题。
  贾敏自己就没有婆婆,当然也不想自己的女儿有个不好相处的婆婆了。
  总之,有王夫人在,这门亲事就免谈。
  既然这么着,那就没有必要再留在贾家,让这两个玉儿培养感情了。
  若是不然,过段时间,一旦有什么风言风语起来,这门亲事,恐怕就算是不成,也得成了。
  贾敏一向是个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的,想法格局都比一般女子不同。按照原著冷子兴和贾雨村的说法,能够养出小黛玉这样出众女儿的贾敏,那肯定不是一般人。
  不说一般女子了,便就是寻常男子,也比不上她呀。
  故此,贾敏对于要找房子的真实原因绝口不提,只说些客观情况,比如,自家老宅要打理修缮啦,且那宅子离着都察院太远啦――反正,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说要找个房子请薛攀顺便帮个忙便是。
  而且人家说的话也好听。
  “原本这事儿,不该劳烦蟠哥儿你,但姑母想着,咱们在扬州一处儿住了那么些年,原也熟了,冷不丁住得远了,倒是不惯了……且蟠哥儿你原也是比我们多来京城几回,对这边儿的地盘儿也更熟悉。姑母今儿就也拿个大,央了蟠哥儿你帮忙寻一个宅子。若是能离着你们府里不远,便就更好了。”
  贾敏这话一说,薛攀倒是明白过来。
  合着这是还想着跟他们家做邻居呢。
  若是说两家继续做邻居这事儿呢,原本也没有啥不好的。
  而且薛攀他们家旁边儿的确是有两三间宅子没有人住――倒也不是薛家宅子这边儿的地段儿不好才没人的,恰恰是因着,这地段儿太好了。
  原本薛家就是以生意头脑发达闻名的。别人四王八公都搞地皮修建府邸,选的都是什么幽静宜居的、环境好的地方――其实也就是比较远一点儿,偏郊区了。
  哪怕没有到郊区,也绝对不是最繁华的商业大街附近――那多吵闹啊,而且人多眼杂的,出个门儿都不方便。
  而且一般这种富贵人家都很讲究风水,在大街闹市,风水容易受到人气影响,反倒不好,故此,他们的豪宅一般都选在郊外或者近郊,最次也是二环、三环外头的位置。
  薛家倒是恰好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原本就是经商世家,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人气――原因无他,人气、人气,看着是人,细究起来那可都是钱啊。
  谁能够不喜欢钱呢?
  反正薛攀表示,他很喜欢。
  也是因着这个原因,薛攀前几年第一次来京城的时候,就对薛家这个老宅十分满意。
  加上,薛家历任家主几乎每年都要往来京城和金陵,忙生意的事儿,到户部核对账务的事儿,每次都得盘桓月余时间。故此薛家老宅这边儿也一直有人打理,因着每年家主都要来住着,那肯定得精心维护了。
  故此,薛攀当时一来,就住上了干干净净的房间。而且也对薛家这个宅子的位置十分满意。
  虽然在闹市之中,但是闹中取静,并不觉得吵闹。反倒因着绿化和设计做得好,很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最让人满意的是,这宅子位于市中心的位子,离着宫里头不远,离着贾府、王家等达官贵人家里虽然不近,但也不算太远。
  总之,是个四通八达、去哪儿都方便的地方。
  这还有啥说的。
  薛攀对这个地方十分满意,并且出于现世里对房子的执念,他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在自己家附近溜达了一回,一来二去的,顺便就把左邻右舍的空置宅子都给买了下来――就,有钱又有房,不买简直不可能。
  于是不知不觉就买了好几间,等到今年正式搬过来住了之后才发现,这一整条街都是他们家的了。
  就……
  真的太不好意思了。
  既然贾敏想来,那就来吧。
  不就是房子么,咱们家有的是。
  想到这里,薛攀笑着对贾敏道:“瞧瞧姑妈您这话说的,都是自家亲戚,何须如此客气?实不相瞒,这左近的房子好几间都没有住人,您看上哪间,我给您安排就是。”
  薛攀这话一说,贾敏立刻明白过劲儿来――好家伙,这小子年纪不大,胆识倒是不小,这感情是把整条街都买下来啦。土豪啊,还是活的。
  他们荣国府鼎盛的时期,买一条街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落在她二嫂王夫人那蠢妇手里二十年,现在的荣国府可完蛋了。不说买一条街了,买一套宅子的现银子还有没有,都不知道了。
  不过贾敏是聪明人,自然也不会随便瞎问,只笑着道:“那感情好,如实如此,咱们两家儿正好还能继续做邻居,一切照旧。”
  薛攀也笑笑,算是回应了贾敏的需求,两个人这才跟上前头几个人的脚步,笑着重新加入了聊天。
  既然说到了张友士神乎其技的医术,薛姨妈和宝钗便也顺便看了看平安脉。只是她们俩身体素来康健,原也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方子,只把原先各自保养用的饮食方子接着用起来便罢。
  如此,闲聊喝茶,说话顽笑,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大半,贾敏母子三人便就要回去了。
  贾敏同薛姨妈,小黛玉同宝钗,林家小弟同薛攀都是好得不行的关系,故此,说道要走,大家都很是不舍。
  林家小弟差点儿当场哭出来,小黛玉的眼圈儿也有些红了。还是薛攀和贾敏说,明儿就去荣国府看他们,他们俩的情绪这才略好些。
  薛姨妈和宝钗也有些感伤,俱都依依不舍地跟着薛攀一起送了她们出去,这才回家继续收拾东西。
  张友士也回房自去休息不提。
  次日一早起来,张友士便就早早地在花厅等候薛攀。薛攀忙洗漱了,梳洗罢,才到花厅去找张友士汇合,准备出门。
  既然他们要去,薛姨妈和宝钗也少不得要一起去。
  于是大家一起在花厅用过了早膳,一家子人加上一个张神医一起就浩浩荡荡直往荣国府去了。
  到了荣国府,照旧还是请安问礼的那一套。
  薛攀也不想多言,就请了张友士直接去给众人问诊。
  首先来的就是贾母。
  老太太年纪虽然很大,但是身体却很是健康,看着也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一番诊断下来,自然是啥事儿都没有了。
  再来就是邢夫人。
  这位邢夫人年纪已经上了四十,反正没有啥大病,但是小毛病也不少。毕竟她的这个生活环境,怎么看都不算太好,所以说,能够保持住现在这种健康状态也就可以了。
  再来就是王夫人。
  这位姨妈看着慈眉善目,但其实心性最为要强,故此有些心火虚旺,得开些静心养神的药方调理。
  之后本来就该是尤氏。
  她算是跟薛攀平辈儿里头的年纪最大的,又是东府的管家太太,论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之后,就得数她了。
  但是这尤氏素来低调谦让,偏偏不肯先来,只教李纨和凤姐儿先看,倒是让大家都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过张友士也不在意,谁先来谁后来,他都无所谓。
  于是凤姐儿便做主叫李纨先看,理由也是现成的――“咱们都是一个人,那就教两个人的先看罢”。
  这么着,张友士反倒是先看了李纨。
  她这胎怀着倒是很稳,算算日子,也就是九月里的产期,此时已经是七月底,生产时间也很快就到了。
  不过她这已经是第二次生产,大家的紧张情绪去了不少不说,反倒还让人觉得这是个双喜临门的好兆头――因着贾珠就是今年八月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乡试的,若是能中举,明年就能去参加殿试了。
  这么一来,所有人都是十分期待这两件事儿的,特别是自从李纨怀了这胎之后,贾珠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比先前更好,让人愈发觉得这孩子带来了好运气。
  张友士一番诊断之后,果然也给出了“母子俱好”的结论,又说,不必乱吃药,每日走动一番,不必太劳累,放宽了心,安心待产即可。
  这就是十分好的意思了。
  李纨欢天喜地地谢过了张友士,然后便就跟尤氏一起,推了凤姐儿上去。
  凤姐儿假意谦让一回,这才坐了,静待张友士诊脉。
  张友士诊了片刻,就有了结论。因道:“二奶奶,必定是极其爽利能干的性子,体质也算是强健。只一点,若是还想要嫡子,万事还是得和缓着些,多保养身子为要。”
  凤姐儿肃然而立,连连道谢,又讨了方子回去,从此暗暗保养不提。
  最后,终于到了尤氏。
  她虽然有些扭捏,但终究还是坐在了张友士的面前,咬着牙把手腕儿放在了他的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精修了一下,今天晚上争取早一点,呜呜呜。
第119章 看病
  张友士此时已经年过五旬,从十几岁开始行医,怎么着也有三十年的行医经验了。
  他看过的病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可以说是经验十分丰富,啥样的人都见过了。
  故此,对于尤氏的不好意思,他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是用着一贯的和蔼又专业的姿态,试图给尤氏一些安慰,让她迅速冷静下来。
  毕竟,这平安脉虽然简单,但是连续诊了好几个下来,也并不容易。
  特别是,这几位女眷都是身份高贵的管家女眷,哪怕只是简单的平安脉,其实也并不能简单对付。
  尤其张友士其实是个特别认真的人。
  在他看来,不管给谁诊脉,诊的是什么脉,那都得十分认真地对待,因为每一次对于病人来说,都是一个获得健康的机会。
  一句话,他是懂医者仁心的。
  而且,他也是一直这么坚持的。
  正是这几十年的坚持,让他整个人的气质都与众不同――反正一看就跟那些装模作样的庸医、或者拿腔作势的医生们不一样,让患者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放松下来,配合他的诊治。
  就,真的是,十分厉害的大手了。
  尤氏果然也跟其他人一样,真的坐下来之后,也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医者父母心,你对着你爹妈的时候,肯定不会太过防备的。
  尤氏也是如此。
  张友士一边儿随意同她闲话,一边儿给她诊脉,成功让她放松了下来的同时,脉案也得了。
  不过,得是得了,张友士的表情却反倒是凝重了起来。
  这一下不单尤氏紧张起来,满屋子的女眷也都围了过来。
  贾母是一家子人的主心骨儿,故此她率先稳住情绪,对着张友士问道:“张先生,可是我这侄孙子媳妇,脉象有何不妥?”
  张友士捻须沉吟了片刻道:“这位奶奶的脉象,的确有些不对――然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知道,这位奶奶贵庚?”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