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09-24 14:40:04  作者: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且和太平公主一起对抗韦皇后母女,且以进谏、辞官、削发为尼、服毒自杀等愈来愈激烈的方式反对唐中宗李显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是信正史,还是信墓志铭?
  似乎两者并不冲突,上官婉儿反对安乐公主登基的目的,也有可能是支持太平公主登基,毕竟太平公主是她的绯闻对象。
  有一点很令人疑惑,墓志铭中写到上官婉儿是李治的才人,如果上官婉儿真的曾经是李治的才人,怎么在李治驾崩后,没有按照规定去当尼姑的记载?
  是武则天特意为上官婉儿免去的吗?
  还是那句老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史书不可信,墓志铭同样是作者写出来的文字,未必就是完全可信的。】
  唐太宗李世民觉得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经历相似,都是先是父亲的才人,后是儿子的妾室,具有政治才能。
  不同的是上官婉儿没有生下儿女,无法成为太后。
  可能上官婉儿患了不能生育的病。
  【在历史记载中,上官婉儿的文采是非常出色的,她常在弘文馆也就是修文馆与各地远道而来的才子对诗,文风在当朝影响很深,“上官体”大受推崇,成为文人学子作诗的创作主流。
  唐玄宗李隆基命人收集上官婉儿的诗作,编成二十卷文集。
  或许是作者菌不懂欣赏,对上官婉儿的诗词不敢恭维,看不懂。才女当中,唯有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诗词雅俗共赏,即便是不通文墨的人也能看出诗词的绝妙之处。
  好比“诗魔”白居易作诗,力求修改到目不识丁的老妪也能听懂夸赞,才定稿不再修改。】
  天幕上出现了上官婉儿的《彩书怨》。
  【这期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上官婉儿期待天幕提到的才女李清照能够和她一样,在六大才女系列当中。这样的话,她就可以见识见识李清照的诗作,是否如天幕所说的雅俗共赏?
第103章
  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在众人的期待中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名医系列》。
  众人十分欣喜,终于又到了名医系列盘点了,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都希望盘点的是本朝的名医。
  扶苏希望天幕多透露出一些养生的法子。
  和他一样想法的人有许多。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这期视频来盘点“六大名医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这期视频将要盘点的人物是唐朝名医孙思邈。】
  其他朝代的君臣们羡慕了,又是唐朝。
  天幕上出现了孙悟空给朱紫国王悬丝诊脉的场面,富有喜剧色彩的背景音乐搭配上下翻飞的铜盆以及宫女的笑声,让人忍俊不禁。
  天幕下的众人十分的疑惑,这期视频将要盘点的名医是只会说话还会医术的猴子?
  动物能够口吐人言只在鸟类中见过,猴子也会学人说话?仔细一看,这哪里是猴子,分明是人扮的。
  吴承恩看着这场景觉得熟悉,似乎是他小说中写的。
  【相传贞观初年,长孙皇后难产,太医都束手无策,于是就有人推荐了孙思邈,由于“男女授受不亲”,孙思邈便想到了悬丝诊脉,在明确病因后给长孙皇后扎了一针,长孙皇后便顺利生产,生下了李治。
  这个故事传得神乎其神,但是出自小说,连野史都不是。】
  众人想到之前天幕出现的猴子耍把戏,原来那是悬丝诊脉啊。
  这样搞不是儿戏吗?
  唐太宗李世民皱眉,民间竟有这种荒诞的传言,是谁在小说中如此编排?
  【虽然是小说,但是不妨碍人们信以为真,居然认真探讨了悬丝诊脉的可能性,甚至现代还有人用悬丝诊脉招摇撞骗,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人拿这个问题去问曾给宫廷贵女诊过脉的近代著名老中医,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老中医不好弄得对方很没面子,所以没有直接否定,只好说是有悬丝诊脉,但只是做个样子,并不能靠丝线诊断疾病。
  明明是照顾对方脸面才这样说的,却是被人当真了。】
  【据记载,古代宫廷女眷生病,是在手腕上盖一层薄纱。
  或许小说中涉及到了真实的历史名人,所以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好比《世说新语》,本是南朝时期的作者创作出的历史衍生小说,连野史都不是,却被后世读者当成了史书,奉为金科玉律。
  例如“曹昂救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是出自《世说新语》,直接被一些人认定为史实,拿来当论据。
  《世说新语》是一千多年前的书。
  也许千百年后,现代人创作的历史衍生类小说也能被后人当成野史,甚至是正史。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现在联网了,不似从前。】
  天幕下的众人疑惑不解,什么是联网?
  当代的事情想要传到后世,只能是靠文字记载和活着的人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口传有误的概率极大,最靠谱的还得是文字。
  千百年后,时间久远,当年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将小说当成史书确实有可能。
  【咳咳,回到正题。孙思邈被称作“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惜《千金翼方》已经失传了。】
  天幕上出现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但是由于字数较多,并没有显示完全,停留的时间也短。
  想要将其抄下但抄不赢的人们无不扼腕叹息。
  唐太宗李世民记得孙思邈是当朝的人物,决定找到孙思邈,将孙思邈的医术传抄千万份。
  一份容易失传,那百份、千份、万份、万万份呢?
  哪怕耗费再多的人力,他也要将孙思邈的医书普及推广,造福大众。
  这是可以活人的书啊。
  可惜靠人抄过于费时费力,如果能够拓印就好了,让孙思邈将医书弄成碑刻的样式?
  这倒是个办法。
  虽然刻在石碑上同样费时费力,但是需要传抄的份数过多,刻在石碑上然后再拓印下来还是划算的。
  【孙思邈的出生年份有争议。
  正史记载:“孙思邈自称是开皇辛酉年出生。”
  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始于公元581年,辛丑年。而辛酉年是公元541年,隋文帝杨坚出生的年份。
  开皇和辛酉年完全对不上,必然有一处错误。
  结合正史记载的独孤信曾经夸赞孙思邈是神童,而独孤信早在公元557年就挂了,作者菌相信孙思邈的出生年份是辛酉年,也就是公元541年。
  这样和独孤信夸赞孙思邈是神童就能对的上了。】
  【魏徵等人修前朝史书的时候,也就是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周以及隋朝的史书的时候,屡次拜访孙思邈,听孙思邈讲述前朝的事情。
  南朝齐的国祚是公元479年至502年,可见孙思邈不可能是开皇初年,即公元581年,也就是辛丑年出生的。】
  唐太宗李世民:“……”猜到了。
  这个作者菌总是喜欢在年龄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下功夫,搞清楚这个有意义吗?
  说点有用的吧,比如怎样养生,如何长寿?
  【孙思邈是京城人士,虚岁七岁,也就是周岁六岁的时候开蒙,一天能够背诵一千多字,达到弱冠之龄的时候就对庄子、老子等百家学说十分熟悉,喜欢对典籍进行注释。
  在我们的印象中,语言不通才需要翻译,例如翻译外国的书籍。在古代,对于先人的典籍不存在不认识字的情况。
  孙思邈的行为,好比曹操批注《孙子兵法》,写上自己的见解。
  由此可见,孙思邈的才华不俗。】
  【史书记载,孙思邈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于是就有很多皇帝想要请他出山做官。
  孙思邈都一一谢绝了。
  隋文帝在位的时候,孙思邈常和人说:“五十年以后,会出一位圣人,我要辅佐他以救济世人。”
  隋朝的国祚总共也没有五十年。
  孙思邈所说的五十年后,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可不就是圣人出现了吗?
  作者菌作为现代人,拒绝一切封建迷信。
  孙思邈的这番话,出自《旧唐书》。《旧唐书》是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写的,完全可以当事后诸葛亮。
  既然这个为假,那前面独孤信夸赞孙思邈是神童就也有可能是虚构的,这个“自称是开皇辛酉年出生”就是史学家在抄卢照邻的《病梨树赋》时抄错了,应该是“自云开皇辛丑岁生”。
  孙思邈实际上活了一百零二岁,而不是一百四十二岁。】
  众人听到这里,顿时想到了张良虚构一个黄石公进行预言的事例。
  预言后世这种事情其实挺常见的。
  秦始皇嬴政想到胡亥二世而亡,对隋文帝杨坚表示同情,难兄难弟啊。
  好在现在提前把胡亥给解决了。
  “汉初三杰”中的萧何已经身在朝中,成了他大秦的丞相。
  韩信已经派人去寻了。
  至于张良,扶苏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在回咸阳的路上了。
  他大秦不会再重蹈覆辙。
  突然被天幕踢了一脚的隋文帝杨坚:“……”扎心了啊!为什么看个盘点名医的天幕异像还能被踹啊?
  这都怪他生了个好儿子!
  独孤伽罗感叹还好儿子生的多,长子和次子废了,还有其他儿子可以继承皇位。
  而且只能是她生的儿子继承皇位。
  【五十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召见孙思邈,见孙思邈一把年纪了,看起来还是十分的年轻,将孙思邈比作是羡门和广成子,传说中的道教神仙。
  但是呢,李世民请孙思邈出来做官,孙思邈还是不接受。从北周宣帝宇文S到唐高宗李治,可以说历代皇帝几乎都有请他出山做官,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被他拒绝了。】
  【孙思邈的救世方式是行医救人,而不是以做官的方式为百姓谋福祉。
  或许这些皇帝看中的是孙思邈的文才,而不是医术,所以才会被拒绝吧。如果他们请孙思邈当医学博士后,教授学生医术,很可能就成功了。】
  隋文帝杨坚决定按天幕说的试试。
  他听闻孙思邈通晓诸子百家学说,请孙思邈当国子博士,教授学生经义,被拒绝了,也就作罢。
  没有想到孙思邈爱的是医学。
  唐太宗李世民反思了一下自己,他把孙思邈当成神仙看待,想授予孙思邈爵位,当成神仙供着,遭到了孙思邈的拒绝。
  此举,确实有些亵渎神仙。
  神仙想的是如何济世救民,怎么会想要百姓的赋税来充实自己的腰包呢?
  唐高宗李治明白了孙思邈为何拒绝当官。
  他也是看中了孙思邈的文才,授予孙思邈谏议大夫的职位,和医学完全不搭边。
  看来想留住孙思邈,还是要投其所好啊。
  【据史书记载,孟诜、宋令文、卢照邻等人,对待孙思邈如同对待老师一般,可见孙思邈应该是乐于传道受业解惑的,没有私心。
  后面将自己的心血写成医书,更是难人可贵。
  宋令文、孟诜我们或许不了解,但是卢照邻可太出名了,是“初唐四杰”之一,诗词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
  孟诜是医药学家,宋令文擅长撰写文章,卢照邻是文学家。
  前面说到,孙思邈日诵千言,能够对典籍进行注释。从文学到医药,孙思邈都有收徒的资格。
  卢照邻更是对孙思邈推崇备至,在《病梨树赋》中把孙思邈夸上了天,天文、历法、占卜、甚至丈量土地,孙思邈无所不能。】
第104章
  天幕上出现了卢照邻的《病梨树赋》全文。
  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看完,对卢照邻十分的欣赏,得不到骆宾王,不会也得不到卢照邻吧?“初唐四杰”已知其二,还有两位分别是谁?
  天幕似乎听到了她的心声。
  【卢照邻文采出众,幼时有神童之称,和其他三位神童并称“唐初四杰”。
  杜甫有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排行第二的杨炯曾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孙思邈得到了卢照邻的高度赞誉,可见其文学水平不弱于医术。
  有关孙思邈的史书记载到这里就结束了,在正史中,孙思邈擅长预言,和袁天罡是一类人,对于这种迷信的说法,看个乐子就行了。】
  汉武帝刘彻:“……”他唐朝在同一时期除了有一堆名将,连神童都齐刷刷地有四个?李二凤是天道宠儿吧,名将、神童都在太宗朝。
  杨炯能点评这个排名,肯定是同一朝的人。
  唐高宗位面
  武则天自言自语:“‘初唐四杰’天幕透露了三个,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还有个姓王的是谁?”
  李治听到了武则天这话,回答道:“王勃。”
  他见武则天面露疑惑,补充说道:“就是李贤的属官,作《檄英王鸡文》的那小子。”
  武则天遗憾地道:“原来是他啊。”
  可惜了,王勃空有一身才华,却是没有用到正途上。
  【我们现在的医生,术业有专攻。内科医生专看内科,外科医生专看外科,儿科医生专看儿科,眼科医生专治眼睛等等。
  在古代,医生什么病都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针灸推拿等各科都要会。
  孙思邈无疑也是这样一位全能型的医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儿科,孙思邈著《妇人方》和《少小婴孺方》,写在《千金要方》的开篇,强调其重要性。
  受孙思邈的影响,妇科和儿科在隋唐时期发展迅速。】
  天幕上出现了《妇人方》和《少小婴孺方》。
  天幕下的君臣们想着,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专攻一个科目,那么在这个领域应该更容易取得突破。
  不过,他们还是更信赖巫医。
  【相传扁鹊曾说,“大哥能在病人还未发病的时候将病人治好,二哥能在病人症状较轻的时候将病人治好,而他自己能在病人病入膏肓的时候将病人治好。”
  孙思邈对于疾病,偏向以预防为主,也就是尽可能的不要生病。
  他的徒弟孟诜就是擅长食疗的医药学家,著有《食疗本草》、《必效方》、《补养方》、《驱邪正本养生汤》等著作。】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