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回星不懂太科学的种植方法,只能照样画葫芦,按照小时候看来的,让村里人先用水和草木灰把泥巴团起来,然后再一个个搓成大元宵的样子。
在搓好的一个个小泥团中间用手指戳一个约莫两厘米的小坑,这泥团就成了玉米培养皿。
这种育种的方式虽然麻烦,但是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也能保证长出来的玉米苗笔直立挺。
玉米发芽需要温度,永国没有塑料薄膜,但是早晚温度低的时候,可以在上面铺上一层稻草保暖。
上梁沟的村民怎么都没有想到种地和玩泥巴还能扯上关系。
偏偏林回星神情严肃,看着也不是在开玩笑的样子,虽然他们都一头的雾水,却还是乖乖地按照他的要求搓了一大片的泥球出来。
搓泥巴这活实在是没什么难度和技巧,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叔伯要面子,就算是搓泥团子都是背对着大家的。
——开玩笑,他们都是当祖父的人了,当着村里这些小辈玩泥巴像个什么样子。
这活有的人做得坐立难安,林回星和村里一些来地里看热闹的小孩子确实玩得特别的高兴。
最后搓好的泥元宵在地里铺了一地,村里人不知道玉米是个什么东西,只知道这玩意儿是海外的种子,想来价格就不便宜。
村里的叔伯都不想沾手种子,只有苏大荣不在乎这些,之后就由林回星和他一起完成之后的播种流程。
两人腰间一人捆着一只麻布袋,里面装着玉米种子,按照一个泥团子中间放两粒的标准,一一播种下去就行。
这玉米种子是经过消毒的,种子表面还有一层红色的药水。
林回星特意买的老式的自留种品种,自留种和杂交品种不一样,杂交玉米不能自己留种,种一次就要买一次种子。
自留种则没有这个烦恼,只要收上来的玉米粒颗粒饱满,明年都能作为种子使用,并不会影响产量。
播种阶段完成后,后面往泥团子上覆一层薄土的事情大家都能干。
也是人多力量大,只用了一个下午,林回星他们就种完了果树,起好了垄,种下了种薯,育好了玉米的苗。
现在晚上气温还是有些低,村里的叔伯听林回星说要用稻草防寒,纷纷贡献出了自家的稻草。
一层一层的稻草盖在还在休眠的玉米上,等它们适应上几天,应该就要挣扎着发芽了。
和上梁沟之前种水稻和粟米大豆那种翻好田地直接把种子撒下去的方式相比,这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式绝对可以称得上麻烦了。
林回星在上梁沟一直说自己不擅长种地,也不好去告诉大家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发芽率。
村里人知道林回星的这个红薯和玉米暂时就不用管了后,也能放下心去忙活自家的地。
这天气一天一天的热起来了,虽然离播种水稻还有一个多月,但是这种水稻的田要提前蓄水杀虫,还得用木耙子一寸一寸细细耙一遍。
还有种粟米和豆子的地,都得开始细耕,还有地里的杂草,总归一开春,地里的各种活计就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了。
然而就在这个档口,林回星又折腾起了下山卖货的事情。
这次的东西比之前两次都要多,这镜子,装化妆品,护肤品的瓶瓶罐罐都是既金贵又脆弱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有给村里人发剩下的点心。
整整一百盒点心,村里就这么多户人家,最后也就只发了五十几盒,这还是在林回星特意给苏大荣和苏大贵两家人多送了几盒的情况下。
就算现在天气热,点心比夏天能多放上一段时间,但是放上半个月就该影响口感了。
是以这些点心林回星只留下了几盒,剩下的四十盒全部准备拿去郡城卖掉,还有之前他带回现代的那些鞋垫。
回收鞋垫的店都倒闭了,在现代这玩意儿也买不上价,所以林回星就一齐带上了,准备一齐卖给秦辉。
林回星算是知道了,永国穷的只是老百姓,那些世家贵族压根就不缺钱,这鞋垫就算秦辉不要,他随便拿到哪家绣庄里去,这种做工,这种样式的鞋垫,怎么可能会愁卖。
唯一让林回星犯难的,就是他一时间不知道这次该选哪些人陪他走这一趟。
第070章
交过今年的人头税后, 如今上梁沟家家户户手里都紧张了起来。
都知道跟着林回星下山卖货有丰厚的工钱拿,如今这差事已经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林回星要想在村里长久发展,还不能偏心得太过。
林回星可不是一个爱难为自己的人, 他自己想不出个结果, 索性就直接跑去问苏大荣了。
“荣叔,我这次下山要找四个人, 工钱还是两钱银子, 你说我找村里的哪些人去好?”
苏大荣在上梁沟生活了大半辈子,自然知道林回星顾虑的是什么。
“你这孩子一贯做事周全,要说起来,这是你自己的生意,想叫谁都可以,若是为了面上好看, 不若就选哪些还没叫过的人?”
林回星点头道:“我正是这个想法,其实这次我想把大华叔给叫上。”
苏大华就是上梁沟唯三交不出赋税的那个鳏夫。
一个人带着一双儿女, 妻子在生儿子的时候也难产去了, 以前上梁沟的穷是出了名的, 苏大华家里也没什么钱财, 自然就没再娶。
苏大华成亲早,虽然大女儿都已经十七了, 但是他本人才三十四岁。
之前苏大华跟着村里人下山买过木头, 力气倒是不缺的, 倒也能够帮着林回星往山下运货。
之所以林回星现在才想到他,则是因为他平常和马婆婆家一样,属于村里的边缘人物, 不常来他面前晃悠。
就拿今天帮林回星种地来说,苏大华就带着儿子苏二毛扛着锄头在地里闷头苦干, 全程都没和他说过一句话。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木讷寡言的普通庄稼汉,长得也没什么特点,让人看过就忘到脑后去了。
也就是林回星这次准备帮这三家人交税,这税款都交了,他索性就再帮一把。
另外两家家里不是老人就是女眷,肯定是做不了这活的,所以最后算来算去也就苏大华这一个人合适。
之前去过的苏丰宝和苏大志倒是不用去了,因为这次的未婚女子人头税,他们两的亲事都进行的很顺利,两个人在这几天就要成亲了。
当然了,为了能够把新媳妇娶进门,今年两个姑娘的人头税都是两个新郎官的家里人帮忙交的。
人头税另算,再加上五六钱的聘金,这婚事就这么成了。
苏丰宝他们日子定下后也来请过林回星,不过他也拿不准自己到时候能不能从郡城回来,只说自己尽量,然后顺便把这次带来的两床棉被给两人分别送了过去。
如此一来在上梁沟就有六家人有棉被用了。
虽说除了苏大荣家的之外,其他的四床面被都是林回星送给苏大壮他们这些小年轻,但是现在那四床棉被的使用权都不在四个人的手里。
苏应胜的棉被只盖了一晚上就拿去给了苏大贵,山里阴冷潮湿,年轻人还好,身体底子好,忍一忍也能过去。
像苏大贵这种四十好几的中老年人确实不成了,常年的劳作不但损害了他们的骨骼,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少的沉疴。
这天气一冷,他们身上就各种不爽利了,加上人上了年纪就怕有个头疼脑热,是以苏应胜他们有了棉被后都给了家里的长辈用。
永国以孝治国,孝顺是最基本的事情,之前林回星在青山郡还听人说过,皇帝上位后定下的第一条政令,就是要优待老人。
也就是上梁沟没有长寿的老人,在青山郡,年满八十岁的老人,每月官府赐米一石,酒五斗,肉十斤,九十岁的老人,还加赐两匹布。
在永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绝对不是空话。
八.九十岁的老人能吃掉多少米肉,官府每月赐下这么多东西,老人们的家属不也能连带着享受。
其实越了解永国的法规,林回星就越觉得平都的那位元帝很矛盾。
没错,元帝一年一年地增加赋税,让普通老百姓叫苦不迭,但是他又善待老人,优待战场上退下了的伤兵。
那些在战场上受伤残缺的兵卒虽然领不到老人那么多食物,但每月也有米一石,肉两斤。
虽说永国老人不多,但是连着打了几年的仗,这伤兵可不少,每年光是给伤兵们的体恤,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偏偏元帝还是个有着铁血手腕的君主,听青山郡的人闲聊说,最开始也不是没有人贪墨伤兵们的体恤,杀了好几拨人后,才没有人敢再动这个心思。
总之元帝提倡以孝治国,下面的人也有样学样,就拿这小小的上梁沟来说,那可真是每个人都是孝子、孝媳。
顶撞父母这种事情,那几乎是不太可能发生了,这要真发生了,被老人告到官府去了,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除了大华叔,这次大贵叔也得跟我一去去,他要去帮我办文书,至于剩下的两个名额,我想找两个力气大,心细的年轻人,但是除了之前的那些人之外,村里好像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了?”
这两个人主要是帮林回星担落地镜和那些瓶瓶罐罐,这些东西不重,但是必须得加小心,可不能挑那种毛手毛脚的人。
好在村里这么多男丁,苏大荣稍微想了想,倒也找出了两个合适的人。
都是二十七八的年纪,自己膝下养着两三个孩子,上头还有老人,这次交过税后,正愁家里银钱不凑手呢。
林回星和苏大荣找过去一问,那都是一千一万个愿意的。
确定好人选后,林回星也没磨蹭,当即就通知了所有人明天一早出发。
下山之前,林回星也没忘记他那些玉米,再三交代苏大荣了,让他早晚记得帮自己掀盖稻草,别把玉米种子给捂坏了。
然后就是家里铺了石头地板,直接把林回星藏钱的地方给盖住了,下山办文书要花钱,他还得把木床移开,再掀开石板把自己的碎银子给刨出来揣身上。
临出发之前,苏大荣特意来送林回星,这一送还让他想起了一件事情:“荣叔,你这两天要是地里不忙的,可以去山上挖点山常山和葛根粉,这两样东西我在山下卖得还不错,你放心挖。”
“你要是忙不过来的话,可以让村里其他叔伯也帮着挖,反正我都是按照那个价格收购。”
这六七斤新鲜的野山药才能晒出一斤野山药干,林回星也不想总为这点东西来回折腾,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村里人的人一次多弄一点,然后数量够他卖上一年半载。
山上物产丰富,这野山药和葛根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和力气就能挖到,对于村里男人们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个赚外快的好机会。
交代完所有的事情后,林回星带着苏大荣一行人又踏上了下山的路。
春寒料峭,负责背镜子的苏应山却紧张得满头大汗。
这穿衣镜作为林回星这次准备的主推产品,自然得仔细保护。
然而这东西体积大,为了保险,出发之前林回星还用棉被把整张镜子牢牢地捆了起来,然后平放着用绳子牢牢地固定在苏应山背着的背篓上面,
背篓里面还装着几盒子点心和化妆品,因为装化妆品的盒子里面并不是塞得严严实实的,苏应山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那种璀璨夺目的瓶子碰撞的声音。
虽然林回星早就解释过,这瓶子比他看到的结实,轻微的碰撞撞不坏它们,但是苏应山还是紧张得不得了。
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每一脚落下之前,都得先试探一下,确定自己踩稳才敢行动,就怕自己踩空了摔跤。
和苏应山一比,负责担点心的苏大贵就轻松多了。
四十盒点心,用两个箩筐装正好,这玩意儿既不重又不怕摔,让年纪最大的苏大贵担着挑子直接走到了最前面。
其他两个人的背篓里或多或少的都背着一些香水、护肤品,这些东西让他们走得比苏应山轻松不了多少。
他们一早出门,走到晚上才到山脚。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林回星可没傻傻地带着大家睡山脚。
就着天上的月光又赶了一会儿路后,林回星带着苏大贵他们到了上次留宿的农户家里。
或许是因为才交了税款,对方看到林回星后,明明应该很高兴的,却也只是勉强地扯了扯嘴角。
林回星他们带了干粮,农户的妻子十分周到地去给他们烧了一罐子热水。
本来该是农户家里睡觉的时间,林回星他们天黑了才到,作为主人家,免不了要给他们点上一盏油灯,让他们能够好好地吃一顿饭。
看着林回星他们吃的饭团,农户家的两个小孩子在一旁不停地吞咽口水。
林回星最是见不了这个场面了,他的干粮是季娥抽空帮着做的腊肉饭团。
怕他路上不够吃,季娥蒸了整整一锅米饭,都给他带上了。
明天中午就能到安平县,只要身上有钱,在县城却什么都不会缺吃食。
是以林回星也没吝啬,直接从装干粮的布袋里又掏出了两个饭团来,递给了两个孩子。
农户家的小孩,也不懂什么规矩,他们只知道饭团好吃。
对于平常的农户而言,平常能有野菜粥吃就算是很好的了。
舍得吃干饭的人家并不多,至少林回星眼前的这两个小孩长了好几岁了,也没吃过两次干饭。
孩子们对于食物的忍耐几乎是没有,几乎是林回星的手刚伸出去,他们就直接一把夺了过去。
看着自家孩子捧着饭团狼吞虎咽的样子,这家的汉子也觉得有些抹不开面子,大声斥责道:“饿死鬼投胎啦,才吃了晚饭,偏要在客人面前做出这副样子。”
腊肉饭团这样的吃食,汉子平常也没吃过,见两个孩子吃得头也不抬的样子,气愤之余,他又忍不住心疼。
见林回星看着孩子半天都没有移开过视线,汉子只能一脸窘迫地解释:“实在是不好意思,小孩子不懂事,这几天又饿狠了……”
不等林回星说没关系,原本给客人们烧了水就躲回房间去了的妇人就听到声音出来了,看着儿女们这样样子,她也是心中窝气,抬手在女儿胳膊上拧了一把,恶狠狠道:
“吃吃吃,就知道吃,啥用都没有,这么馋嘴,回头我把你卖郑家去,让你吃个够。”
不知道是不是被妇人的话给吓到了,原本捧着饭团埋头吃着的小姑娘吓得一激灵,手里剩下的一小团饭团就掉在了地上。
然而小姑娘此时却顾不上地上的饭团了,当即就咧着嘴大哭了起来:“阿娘,我乖,我听话,我不馋嘴,别卖我,别卖我,我不想去郑家!”
第071章
老实说, 林回星也没想到自己随手给的饭团会引出这么一遭风波。
最让林回星心酸的时候,小姑娘哭得顾不上地上的那一小口饭团,被她身旁的弟弟捡起来一把塞到嘴里囫囵吞下了肚。
51/130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