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在现代, 一般人家的小孩子都会嫌落在地上的食物脏。
林回星眼前的这个小孩却没有这种意思, 饭团下肚后,他脸上只有吃了一口饭团的窃喜。
林回星应付不了这么吵闹的场面, 只能向苏大贵投去求救的眼神。
苏大贵到底年长, 又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族长,最擅长缓和气氛,当即摆手道:
“言重了,言重了,孩子这么小,贪嘴一点也是常事, 我家的孩子也这样,都是饿的, 要是能够吃饱, 孩子们哪里会这样。”
苏大贵家的情况在上梁沟是仅次于林回星的好, 虽然这次家里交了六个人的算赋, 但是就苏应平他们跟着林回星往青山郡跑了两趟,这点钱对他们来说就不算什么。
但是苏大贵知道现在大家心里忧愁的, 关心的什么, 直接就把话题引到了税款上面:“这一下子交了这么多税, 咱们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
苏苏大贵这话一出,直接得到了这家主人的认可,当家的汉子更是附和道:“虽说不是呢, 今年我家四人都纳了税,老娘虽然跟着兄长住, 但是她的税款我也得给一份。”
汉子还不忘替自家婆娘解释:“我家这个也是这几天被钱给憋的,火气大了一点,才会这样。”
别说是封建朝代了,就是在现代,父母心里不顺心,打骂孩子也常态。
汉子见女儿还是哭个不停,当即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大丫别哭了,你阿娘吓你的,她哪舍得卖你,家里还有客人,你别闹了,赶紧回屋睡觉去。”
这家的妇人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客人面前叱骂女儿不对,当即也收敛了脾气,说了句抱歉后,她一手一个牵着孩子回了房间。
怕林回星等人把自家婆娘的气话当真,汉子又免不了补充道:“这闺女都养到这么大了,又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那哪有轻易卖掉的。”
虽说永国一直有卖儿鬻女的事情,但是这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在永国,凡是卖儿鬻女的父母,得在头发上插上两年的草标,为的就是让邻里知道,这人是连自己儿女都舍得卖的人。
这样的人,在村里自然是抬不起头的。
苏大贵他们平常住在山里,偶尔下山一趟,对山下的情况也是一知半解。
这会儿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和他们闲聊的人,自然是要凑在一起好好打探一下情况了。
林回星也想知道山下的人对于今年的税款是个怎么样的想法。
要只是一点不满和怨言还好,要是群情激愤,那着永国恐怕就要乱起来了。
这个国家乱不乱,可是直接关乎到林回星接下来的计划的。
虽然这家的汉子有些心疼自家的灯油,但是林回星他们到底是给钱住宿的客人,他到底是不好怠慢,只能顺着他们的意聊了几句。
还别说,这一问林回星他们还真有不少的收获。
这家的汉子姓郑,郑在安平县虽然称不上望族,但也是庶族。
永国阶级明显,阶级的最上层自然是皇帝,其次是皇族,下面是世家、贵族、官僚,庶族。
这世家也能细分,底蕴深的几家大姓是能在皇帝面前都说得上话的,族中也有在朝为官的重臣或者大儒。
家族能量稍弱一些的,就是望族,望族也是很风光的,很多时候甚至能够反制当地的官员。
其次就是庶族,所谓的庶族就是b格够不上望族,可能是家产少薄,也可能是族中没有才干出色的人才,就算族中有几个在官府佐使的差役,也接触不到更上层的官僚。
安平县的郑家就是庶族,县里的郑县丞就是郑家的主枝。
这种人家在平都甚至青山郡都排不上号,但是郑家在安平县拥有几千亩的土地,在县里亦有好些个产业,就这些家产,就足以让郑家人在县城里横着走了。
说来也是巧了,林回星他们借宿的这家人就是郑家的本家人。
虽然和郑县丞已经是出了五服的关系,但是到底是自家人,怎么也比郑家的那些个佃户要的脸一些。
郑家在安平县的口碑不错,他们不剥削自家的佃户和本家人。
这次交税,郑家还帮下面一些实在困难的佃户垫过税款,也从本家买了好几个侍女小厮。
听说给的钱还不少,不然这郑二郎的婆娘也不会用这话来吓女儿。
苏大贵他们连今年为什么增税都没怎么搞明白,郑二郎却是知道的。
“诶,日子苦一点也没什么,现在只希望那位今年能把齐国给打下来,齐国有钱,要是能够打下来,国库就有钱了,以后说不定税款就降下来了。”
林回星和苏大荣他们一样,虽然知道有齐国这么一个国家,但是对其确实一点都不了解,当即追问道:“那这齐国既然这么有钱,恐怕是不好那么好打的。”
郑二郎听林回星他们这么一说,当即摆手道:“听郑家的老太公说,咱们陛下是战神转世,这几年每一场仗都是打胜了,这次筹措了这么多的银钱粮草,拿下齐国肯定没有问题。”
林回星确定自己从郑二郎的话里听出了他对元帝的崇拜。
林回星有些意外——原来这位元帝还是很有民心的。
“要我说这齐国确实该打,他们仗着靠海,能用海水煮盐,贩到我们这些地方的盐每年都涨价,从前些年的二十六钱一变成了三十六钱,咱们永国还好,听说泽国的盐更贵呢。”
好的,之前苏大荣他们一直以为这盐就是卖四十钱的,这会儿听郑二郎这么一说,他们才知道山下的盐只卖三十六个大钱。
“听说齐国的盐只卖十几钱一斤呢,要是陛下能把齐国打下来,以后我们也能吃上便宜的盐了,现在多交这么一点税款又算得了什么。”
别说苏大荣他们了,就连林回星这个不算永国人的现代人,顺着郑二郎的话想了想,都觉得兴兵伐齐是一件稳赚不亏的事情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盐实在是太重要了,原本对加税一肚子怨气的苏大贵他们,听郑二郎说完后,心里是半点郁气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这场战役的担忧。
大家都是平头老百姓,再担忧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郑二郎心疼自家的灯油,又略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这一晚上苏大贵他们各种心潮澎湃就别说了,第二天一早林回星去找郑二郎结房钱,末了还不忘让他去帮他们叫牛车。
林回星自己也有牛车,不过山路难走,牛车走一趟比他们自己背着东西走一趟还要费劲,所以他压根就没有用。
临走之前,林回星背着这家的大人,把自己装饭团的小袋子偷偷给了昨天的那个小姑娘。
郑大丫不敢置信地捏着手里的袋子,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然而林回星动作更快,他伸出手指比了个嘘。
郑大丫又不傻,睁着眼睛乖乖点了点头。
林回星不知道,自己处于怜惜给出去的几个饭团,小姑娘并没有如他想的那样藏起来偷偷吃掉,而是在郑二郎回去后交给了他。
看着手里装饭团的麻布袋子,郑二郎不由的感慨道:“是个善心的小郎君,给你阿娘拿去,让她拿两个给你祖母,剩下的我们晚上分着吃。”
林回星来过好几次安平县,这一次是城内气氛最沉重的时候。
也是,元帝连农户的税都加了,自然不能不加商税。
商人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受到的盘剥只会比农户更加严重。
见县城里的人日子也不好过,苏大华他们总算是平衡了。
林回星和苏大荣要去县衙办文书,顺便帮村里的三家缴纳赋税。
苏大华知道自家就在这三户人之中,涨红着脸对林回星说道:“这钱算是我借的,回头从我的工钱里扣。”
林回星也不是钱多了烧得慌,苏大华想还这税款,他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遂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
也是林回星他们运气好,苏大贵认识的佐使正好当值。
林回星往人手里塞了一把大钱后,对方就拎着他们到了县衙。
安平县是大县,县衙有两位县丞,今天在县衙坐班的是苏大贵之前没打过交道的郑县丞。
虽然和郑县丞之前并无交情,但是来都来了,林回星他们无论如何都得上去碰碰运气。
结果出乎林回星他们预料的,这位郑县丞不但不贪,反而还有几分清高。
林回星从怀里掏出碎银子的时候,对方的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蚊子了。
苏大贵本来还想说和几句,但是对方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现在农户的日子本就艰难,积攒下一点银钱也不容易,不用这样。”
郑县丞说的确实不是场面,最后林回星只花了十几个钱就拿到木片做的所谓的地契。
从郑县丞的值房里出来的时候,林回星还有些回不过神。
——竟然真让他遇到清汤大老爷了?
然而等林回星到负责赋税的主簿那里时,才知道如郑县丞这样的官员到底是少数。
这位主簿官威很大,听说苏大贵是上梁沟的村长,这次来是替村里三户人家补缴税款的时候,他可是好好地借机发作了一番。
“你说你们这个上梁沟,本来就偏,我们县衙的佐使过去一趟,得花上两三天的时间,好不容易到了吧,你们还推三阻四地交不上税款。”
“现在又跑来补缴,这县城足有一百三十几个村子,这么多文书,要从里面找出你们上梁沟的记录,难道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主簿心里有气,苏大贵虽然是一村之长,但在这些官员面前,也就只能算是一介草芥。
见苏大贵卑躬屈膝任人数落的样子,林回星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偏偏在县衙,他的地位比苏大贵还有低贱,想开口都没有立场。
等到主簿发泄得差不多了,苏大荣才从腰上捆着的麻布袋里掏出了林回星之前给的三串大钱:“大人说得是,税款是该缴的,不过当时他们确实是拿不出来,后来我压着他们,让他们卖了家里的存粮,才总算是凑够了钱。”
这税钱是林回星一早就准备好了的。
因为村里的叔伯们帮他修房子不愿意要工钱,现在林回星手里还是有些铜钱的。
村里的三户人家该缴纳的税款是一千六百八十个大钱,这钱是林回星在上梁沟的时候就一个一个数好的,正正好,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然而这种正正好,在这个时候好像就有些不太合适了。
主簿让身边的佐使帮着点数,数完苏大贵交上来的铜钱后,他不太痛快地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见主簿半天都没有提要把村里的三家人名字消掉,只让佐使在装文书的箱子里慢慢的时候,苏大贵就知道对方是不满意他缴上去税钱。
作为村长,苏大荣和县衙的这些人也是打过不少交道的,一看对方这个样子,他就知道自己该给钱了。
想到林回星还得去青山郡,在县衙耽搁得越久,他们到郡城的时间就越晚,最后就算苏大贵打心里不愿意,也不得不一脸肉疼地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小吊钱。
“这事确实是麻烦官爷了,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笑纳,还请笑纳。”
第072章
这钱不是林回星给的, 是苏大贵下山时卓宜给他的。
卓宜想的是下山一趟不容易,就给了一百个钱给苏大贵,让他在山下买点肥肉回来炼油。
王甜杏觉得家里的饭菜味道淡, 又开口提了想买点酱油。
安平县的杂货铺子里是有酱油和醋卖的, 也就是上梁沟这种深山里的农户不常吃用这些佐料,县城和附近的村子里却是时不时就得买上半角回家炖菜。
这可是足足一百个大钱, 天知道苏大贵把钱递出去的时候, 有多心疼。
然而这一百个大钱在主簿这种眼里压根就不算什么。
只见他随手就把那一吊钱扔到了案几上:“找到上梁沟的文书了没?磨磨蹭蹭的,不知道老爷我忙着呢吗。”
佐使闻言连忙从一个木箱里翻出了了一沓木片,赔笑着递上文书道:“找到了,找到了,上梁沟太偏了,这文书压在最下面去了。”
主簿伸手接过文书, 找到记着苏大华三户人家的地方,用朱笔划掉了他们的名字:“行了, 你们上梁沟的税款齐了。”
苏大贵和林回星闻言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县衙, 走出值房的时候, 林回星还能听到主簿十分嫌弃的对身旁的佐使抱怨。
“以后这种偏僻的村子就别往我这里领了, 一点油水都榨不出来,你们自己拿朱笔勾了就是。”
短短一句话, 暴露出来的问题可太多了。
作为一县的主簿, 本来就负责一切的文书工作, 这要是下面的佐使也能随意行使权利,那县衙不就乱套了?
然而这种事情并不是林回星这一介平民所能够置喙的,这里可没有□□办, 老百姓对官府有意见也只能憋着,根本就没有往上反映的渠道。
从县衙出来后, 林回星有些无奈地对苏大贵:“倒是麻烦苏大贵叔了,那一吊钱我等会儿补给你。”
村里哪一家都不富,就算是苏大贵,家里的日子也就是刚好能够过得下去罢了。
林回星估摸着那一吊钱怎么着也有一百多个大钱,这对上梁沟的任何一家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苏大贵闻言却直摆手:“我是村长,这是我该做的事情,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这税款你已经出了大头了,我作为村长出一些也是应该的,毕竟那也都是我的族人。”
林回星知道老头子有自己的坚持,见他不愿意,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耽搁了这么长时间,林回星他们赶到码头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好在大家刚交了税,都铆足了劲的在赚钱,林回星他们到得晚也顺利的坐上了去船。
唯一有些不舒服的,就是撑船的船家说今年车船税也涨了,所以每一船都要多收两个大钱。
林回星急着去青山郡,倒是也不在乎这么两个大钱,所以他都不眨地就包了两艘船。
乌篷船行往郡城的时候,苏大贵他们少不了要和船家们闲聊,聊聊今年的人头税,聊一聊地里的出息,镇上铺子里的商品价格。
作为以前不常到县城消费的人,苏大贵他们也从船家的介绍中知道了,安平县最物美价廉的铺子,就属郑家开的杂货铺子。
“你要买酱就去郑家的杂货铺,他那里的豆酱味道好,盐也用的实在,用那豆酱炒菜,盐都不用怎么放了。”
现代卖酱讲口感,麻辣鲜香为佳,在永国,这酱够咸就是好酱。
虽然过量食用盐影响健康,现代也一直在提倡健康饮食,减油减盐。
但是在永国,盐的价格本来就贵,这酱放少了盐就容易坏,是以盐越多越好。
这油就更不用说了,老话都说油多不坏菜,对于永国的人来说,自然是油放得越多菜越好吃。
嫌食物油腻什么的,是不会出现在苏大贵他们这种普通人身上的,他们只嫌饭菜油星不够,哪里会嫌油腻呢。
52/130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