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育苗床上的秧苗已经得很高了,眼见着就可以开始插秧了。
这稻谷的播种对村里人可是一件大事,随着田里的秧苗越长越高,苏大荣已经来问过林回星好几次了。
林回星想着这会儿再去田边看一看,要是长势足够了,就可以让苏大荣忙活插秧的事情了。
看着林回星远去的背影,苏大贵偏过头对身后的族人道:“林郎君是我们整个上梁沟的贵人,别的不说,卖上一年的纸,咱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可以把房子翻修一下了,那些家里小子快成人的人家,也不用为小子成亲的银子忧心了。”
苏大华等人点头附和道:“是,自从林郎君在我们村里落户后,村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你们知道林郎君的恩情就行,之后帮林郎君造纸的时候,都仔细一点,可不能因为纸不是自家的,就胡乱应付。”
苏大贵这话一出,守在腌料池旁看苏大荣草纸的汉子们当即就不服气了:“我们又不是那种狼心狗肺的人,哪能做得出来这种丑事,您放心吧,我们帮林郎君做纸肯定比给自家做纸还有细心。”
对于村里这人,苏大华还是了解的,性子都还淳朴,想来被他这么敲打过一番后,大家都不会太轻慢了去,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而又说起来另一件事.
“这造纸的法子是林郎君给我们的,这法子能让稻草变草纸,其珍贵性我就不多说了,想来你们心里也有数。”
“方子是林郎君的,我们能学会都是因为他心善,你们可得之恩,自己学会了就算了,可不能再把这方子拿出去四处招摇,就是自家的亲戚想学都不能教。”
“我这么说可不但是为了维护林郎君,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现在会造纸的人不多,我们造出来的纸才好卖,你们要是四处宣扬,以后会造纸的人多了,卖纸的人也就多了,到时候自己的纸卖不掉,断的可是你们自家的营生。”
大家都知道苏大贵说的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他开口之前,这些人里也不是没有动过把法子交给亲戚的心思。
毕竟人活着,就少不了亲戚,嫁出去的姐妹,女儿,妻子的岳家,三姑六婆,要论起亲戚来,谁家都有两桌客。
这会儿苏大贵先把事情给钉死了,也算是绝了大家的心思了。
只要大家还想在上梁沟继续生活,就做不出来惹众怒的事情来。
而且再亲近的亲戚,哪有自家的营生重要。
没看这两池子的纸浆最后足足做了两百多张大草纸出来吗。
就架子上晾着的这些草纸,按照一半的水分算,都能剩下一百来斤纸,要卖七个大钱一斤,这就是七百多个大钱了。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谁还愿意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教自家亲戚做纸。
自己舒舒服服地把钱赚了才是硬道理。
亲戚要真的日子不好过了,大不了他们赚到钱后接济一些米粮就是了。
第117章
草纸的成功让整个上梁沟的村民都热情高涨。
还不等大家从兴奋中回过神来, 之前学着林回星的法子育秧苗的人又要开始插秧了。
插秧的第一天,林回星挽起裤腿,跟着苏大荣一起下田扯秧苗。
苏大荣见状连忙出声阻止:“都说不用你忙活了, 这田里蚂蟥多得很, 你不是怕这玩意儿吗。”
林回星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没事,我多注意一点就是了, 我不也得教大家该怎么做吗。”
因为种植方式的差别, 上梁沟的人确实需要林回星教一遍做法才知道这秧苗该怎么种。
都是做惯了农活的老把式,林回星上手演示过一遍后,苏大荣拔秧苗的速度就上来了。
扎成一把一把的秧苗被苏大荣挨着放在一块栓了草绳的竹篱笆上。
按照林回星说的,回头得在稻田里面间隔着抛洒秧苗。
林回星以前也跟着父母种过地,哪怕是在现代,这水稻都是最费心力的庄稼。
插秧, 割稻,每一样都是很累人的农活。
苏大荣却不觉得累, 今日苏家插秧, 除了苏大荣和林回星之外, 连季娥和苏云娇也都放下手里的绣活来帮忙了。
农户把庄稼看得很重, 哪怕女眷们现在做绣活也能赚不少的钱,但是在村里人心中, 最重要的时候还是粮食。
村里好些个老人都是从灾荒年里熬过来的, 真到了灾年, 粮食才是最可靠的,银子虽然好,但真到那个时候, 有银子也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苏家足足有好几亩的稻田,要是季娥她们不干的话, 光靠苏大荣一个人,都不知道要忙活多长时间才能种得完。
学着林回星的法子种水稻的人不少,考虑到大家都挤在田边学插秧的办法,他也没多耽搁,拿了两把秧苗就到育苗床外面的田里教大家插秧了。
“其实也不难,就是秧苗要插深一点,浅了会飘起来,间距也得做到尽量均匀,这样秧苗才能有最好的生长空间,后期割稻的时候也能省点力。”
插秧确实没多少技巧,全靠人力,看明白后,围观的村里人就赶紧回去忙活自家的活计了。
看着育出来的秧苗又高又壮实,之前因为担心而没敢留太多稻田出来的人都很后悔。
主要是对比太惨烈,之前大家播撒到田里的稻种已经种下一个来月了。
明明种下的时间都差不多,现在林回星他们育的秧苗长势足足比他们田里的秧苗要好上一半。
这育的秧苗都有半根手臂长了,之前播种的秧苗涨的稀稀拉拉,根茎细嫩不说,光是这高度就要矮上一大截了。
更别说按照林回星的法子,苏大荣他们插秧的时候是两三株秧苗一把,严格的按照一根手臂的长度插秧了。
一眼望过去,稻田里的水稻间隔均匀,高度也是一致了,看着就比播种的稻田要赏心悦目。
许久没有做过这么重的农活了,林回星插了四排秧苗腰就不行了。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不想折腾自己,最后索性直接摆烂,和年纪最小的苏应文守在育苗田里帮苏大荣他们拔秧苗,育秧苗了。
在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下,按照之前一日两餐的习惯肯定是挨不住的。
在日头快升到最高的时候,苏云娇就从田里爬了起来,洗干净手脚上的泥巴准备回家做饭了。
一上午劝了林回星好几次的苏大荣当即道:“小林你也回去休息吧。”
林回星确实已经很累了,闻言也没有拒绝:“行,我帮娇娘做一起饭。”
苏大荣和季娥因为胆怯,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去找林回星说两家人结亲的事情,这会儿也想让两个年轻人多点时间相处。
苏大荣想得明白,要是两个年轻人不用自己开口就能生出情意,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林回星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整个上梁沟的小姑娘里,他就和苏云娇交流多一些。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小姑娘在他面前之前那样神色怯怯了,偶尔还会主动和他打招呼。
作为一个现代人,林回星是不觉得自己和苏云娇多说几句话有什么不妥。
蹲在田坎上洗干净手脚后,林回星扭头对等在一旁的苏云娇道:“娇娘你先回去把干饭蒸上,今天大家都累了,白粥不顶饿,我去菜地摘点菜。”
苏云娇是个性子很柔顺的姑娘,对于林回星的安排,她是一点疑问都没有,乖乖地点了点头。
林回星的菜地长势良好,小白菜,上海青这些就不说了,早就长成了,这段时间不止苏家,连村里那几家和他关系好的,都已经吃过他送去的青菜了。
永国的蔬菜种类不多,除了野菜之外,普通常吃的蔬菜就那么十几种,什么葵菜、寒菜、薤菜……
这段时间村里人之前种下去的大豆长势不错,家家户户都爱摘豆叶回来吃。
吃了一个多月的野菜,如今地里有点什么时蔬对大家来说都是一口新鲜味道。
要不是来到永国,林回星都不知道这黄豆叶子也是能够当蔬菜吃的。
这太嫩的豆叶大家舍不得摘,吃得都是已经长大的叶子,那背后多多少少都带点毛毛,这种蔬菜林回星是咽不下去的,扎喉咙。
也就是因为上梁沟能吃的时蔬不多,林回星种的这些菜才吃香。
那小白菜和小青菜本来也没多特别,但是上梁沟的人平常鲜少吃到这种味道不苦,口感也很细嫩的青菜,这一吃可不就惊为天人了吗。
已经有不少婶子来找过林回星了,想朝他买点种子。
林回星来着不拒,现在他已经不怎么去拔小白菜和小青菜了,就想着留着做种。
今天林回星的不目标也不是青菜,而是已经挂了不少果的辣椒。
之前林回星抽空打了一回顶,现在他那一块辣椒地可谓是长势喜人。
现在辣椒苗上有不少垃圾已经长得比手指粗了。
要说起来,这辣椒要是留着也还能再长大一些,不过林回星就喜欢吃这种嫩辣椒炒肉,清甜、只有一点微微辣。
这种嫩辣椒在菜市场可不好卖,现在好不容易自己种了这么大一片辣椒,林回星可不得吃个过瘾。
林回星摘了两大把嫩辣椒,从辣椒地离开的时候,他还在附近的菜地里转了转。
茄子已经有小孩拳头那么大了,黄瓜、丝瓜都已经长出了大拇指那么粗的嫩瓜,四季豆和豇豆也已经开花了。
按照现在的这个趋势,之后的一两个月里,林回星是不用担心没有菜吃了。
光有辣椒也不行,林回星回家取了一块腊肉后,又拿了八个皮蛋。
对于今天的午餐,林回星只安排了两个菜,嫩辣椒炒腊肉,烧椒拌皮蛋。
苏家人都能吃辣,林回星定菜色的时候索性就按照自己的口味来了。
和种地插秧相比,林回星在做菜这件事上就要得心应手多了。
苏云娇都不知道对方怎么会有这么多做菜的方式。
平常村里人做菜只有炖,苏家有林回星送的铁锅后,倒也学会了炒菜。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季娥和苏云娇还是更爱做炖菜。
也不是炒菜味道不好,而是炒菜做起来比炖菜费油。
就比如这会儿,苏云娇坐在灶台前按照林回星的要求,用两根木棍不停地把辣椒放在柴火边小火慢焙,一抬眼就看到对方大手一挥,往铁锅里放了二、三十来片半肥半瘦的腊肉。
平常苏家吃肉都是数着片来的,一人来两片就顶天了,哪里会像林回星这样,一放就是至少一斤腊肉?
而且这肉切得还又厚又大片。
要换成苏云娇来炒菜,就锅里腊肉炼出来的油,怎么着都得全部舀起来留着以后用。
林回星就豪横多了,等腊肉练得差不多了,他直接就下辣椒了。
因为就两个菜,他特意多把多做了一些,现在锅里足有满满大半锅的菜。
这辣椒被猪油一炒,香味就出来了。
苏云娇闻着灶屋里的香味,又一次被林回星的厨艺所折服。
在永国,林回星作为一个男人,专职又不是厨子,能把饭菜做得这么好,这么香,觉得称得上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尤其是和上梁沟那些蒸干饭都不太能够蒸的的好的男人一比,这差距就更明显了。
等到林回星把烧好的辣椒死掉外皮,撕碎后和切成小块的皮蛋一拌,苏云娇更是睁着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在苏云娇眼里,这辣椒和皮蛋一拌应该就分好吃了,结果林回星还有动作,只见他切蒜末,放盐,随后又洗干净铁锅烧了一勺油。
滚烫的热油往蒜末上一泼,那香味简直能把人香迷糊了。
眼看着饭菜都做好了,苏云娇当即对林回星道:“林大哥你歇一会儿,我去叫阿翁他们回来吃饭。”
按照苏大荣他们的想法,一来一回也耽搁时间,还不如把饭菜带到田边去吃,林回星却觉得这样太累了,大家已经弯腰干了一个上午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怎么着都得歇一歇,松快松快。
这插秧又不是割稻,分秒必争,一点时间都耽搁不了,耽搁个一天半天的也不影响什么。
苏家住在村中间,今天中午的饭菜又香的过分。
这一下子可苦了左邻右舍的人了。
村里家家户户都留了一些地插秧,今天大家都在地里忙活。
插秧确实累,干到中午大家都觉得有些吃不消,连忙让家里的女眷回来做吃食。
不年不节的,一般人哪舍得吃肉。
这些女眷回家后,无非就是弄点野菜煮上一锅粟米豆子掺半的米粥罢了。
像苏大贵这种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还能像苏家这样蒸上一锅干饭。
他们养了鸡,想着今天的活重,卓宜狠了狠心,还从放鸡蛋的篮子里拿了四个鸡蛋出来递给王甜杏。
王甜杏坏了,年轻人不知道轻重,月事晚了十几天都不知道,前两天造纸,村里的柴火不够了,大家都山上捡柴火了,她也背着背篓上山了。
王甜杏又是个贪多的,背篓装满了柴火还不满足,又往上面压了好几根粗树枝。
当时背着背篓起身的时候她就觉得肚子抽疼,不过她也没有往心里去。
等回到家发现衣裳上沾了血后,她才意思到不对。
上梁沟有个老太公会点医术,不过也就是看看外伤把把脉,连赤脚大夫都算不上。
王青桃听王甜杏说过后,意思到了不对,把人带到老太公家里去看了看。
结果就是怀上了,都一个多月了。
这要是换一个人来,早就意识到了,也就是王甜杏心大,竟然一点都没有往那方面想过。
因为见了红,这几天卓宜让王甜杏在家里小心养着,所以她今天没下地,只在家里做做绣活,再帮着烧点饭。
王甜杏做菜也舍得放油,今天这盘鸡蛋更是做得很香。
然而闻着隔壁传来的肉香,苏家总觉得自家的炒鸡蛋不香了。
第118章
最后还是苏大贵看着馋肉馋得直咽口水的儿子和儿媳妇, 想着之后几天的活都不轻松,扭头对身旁的老妻道:
“等会儿你拿块熏肉出来,这两天让小王氏做了吃。”
上梁沟的村民叫家中的儿媳妇, 都是姓加氏。
苏大贵家的两个儿媳妇都姓王, 就只能按照两人进门的先后,称王青桃为大王氏, 王甜杏为小王氏了。
之前林回星给苏应胜他们的两大块肉, 肥肉用来炼油了,那瘦肉都被做抹上盐做成了熏肉。
熏肉这种东西,对于山下的农户来说都是金贵东西,在上梁沟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那肉刚熏干,就被卓宜收进了房间,和之前苏应平他们上山捉回来的熏野鸡和熏野兔一起挂着。
吃糠咽菜了这么多年, 现在卓宜只要看到房梁上挂的这些肉就觉得心里欢喜。
88/130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