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贵家里人口多,陶罐也多,林回星索性就不折腾了,直接把袋子里的种子倒在几个陶缸里后,又去烧了一大罐子开水。
开水里面兑上一些凉水,这浸泡种子的温水是宁愿冷一点,也不能太烫了,水温太烫,容易直接把种子给烫熟。
林回星兑好水后都不忘伸手泡进去试试温度,确定水温差不多在三十度左右后才敢往陶缸里倒。
给几只陶缸里的种子的浸泡好后,林回星直起腰道:“好了,先泡一晚上看一看,现在天气慢慢暖和了,说不定泡上两天就发芽了。”
其实棉花种子浸泡的时候,还应该在水里加一些药水进行消毒,不过林回星没有准备这个东西,就只能略过这一步骤。
反正在各种药剂出现之前,华国已经种了上千年的棉花了,想来就是没有消毒这一步,这些棉花也是能够发芽的。
“明天还得麻烦贵叔让安排人手去把棉花地的杂草除一除。”
那一大片地开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平常又鲜少有人往那边去,现在地里已经长出许多的杂草了。
没办法,春天就是各种野菜和杂草疯长的季节。
别说一两个月没人管的地了,就是村里人种着庄稼的地,但凡有个三五天没去地里除草,那地里就又长出一茬杂草了。
苏大贵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他心里甚至都已经想好了要去除草的人选了。
苏大贵是个好村长,在这种需要出力帮村里做事的时候,他是从来就没有躲过懒,这会儿林回星刚说完要找人除草,他就立刻把自己和两个儿子给算上了。
林回星选定的棉花地是一大片沙壤,这种棉花并不是他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之前他是查过资料,知道棉花就是得在沙地上种子,太板结的土壤并不适合棉花生长。
上梁沟的村民心齐,一听说是种棉花,但凡是有空的,当天下午都去棉花地里帮着除草了。
第二天林回星看着棉花种子浸泡得差不多了,大手一挥,就让村里人开始播种了。
“还是以一根手臂长为间距,用手指在地上戳一个洞,深度就约莫两根指节深,一个洞里放上四颗种子,然后覆上土就行了。”
本来一穴棉花有两颗苗就够了,不过林回星不知道这些种子发芽率如何,索性就让大家多放两颗种子,回头再进行间苗和补苗。
听完林回星的讲解,篮子里装着棉花种子的村民点了点头,觉得这也没什么难的:
“听起来倒是和种豆子差不多。”
“确实不难,我只听林郎君这么一说,就会做了。”说话的汉子为了证明确实所言不虚,当即就弯腰在地上种了几穴棉花打样。
“但凡是庄稼,种植方式大多差不多了,要说特殊,也就是林郎君之前种的那玉米和红薯特殊了。”
原本家里还担心这棉花难种,毕竟这可是能让大家能够暖暖和和度过寒冬的好东西,就该难侍弄一些才对,没想到现在听着倒是挺简单的。
见叔伯婶子们都一脸轻松,林回星不得不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这棉花可不好种,等到天气热起来后,每隔一两天就得浇一次水,棉花苗长高后,还得打顶,可不容易了”
第120章
听林回星这么一说, 苏大贵他们虽然也觉得这棉花不好伺候,但是一想到棉花的作用,就觉得这点麻烦都不算什么了。
虽说民以食为天, 但是衣食住行是一个人活着就离不开的东西。
以前上梁沟的人用苎麻纤维手工编制麻布。
山下富裕一点的人家还有织布机, 上梁沟在林回星来之前都没有木工,整个村子里都找不出一架织布机, 全靠村中女眷用手编制麻布, 效率低下不说,编织出来的麻布还一块疏一块密的。
这种在林回星看来连搽桌子的抹布都比不上的粗糙布料,在他来之前,上梁沟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毕竟要编织出一块能足够用来做衣裳的麻布,也是需要不少的时间的。
别说像现代人这样一年换好几身新衣服了,很多人成年到老去, 也就只穿过三四身衣服。
更贫穷一点的人家,毫不夸张的说, 那真是连一人一身衣服都做不到, 一大家子就一两套衣服, 只给要出门干活的人穿。
上梁沟现在倒是没有这种情况了, 主要林回星卖的棉布又好又便宜,之前村里基本家家户户都买了布回去做新衣服。
像马婆婆家这种条件不好的, 倒是没有买过新衣服, 不过之前林回星给了她半袋子的碎布头。
说是碎布头, 其实那些布料都是能用的,大一点的布块能有巴掌大,就算是小块的, 也有两三指宽。
马桂花眼睛不好,做不了针线活, 不过她给了几块稍大的碎布头给侄儿媳妇,对方用那半袋子布头做了两套小孩子穿的衣服和两双布鞋。
这种用碎布拼接起来的衣裳,舒适度和美观性都不好,但是至少能够蔽体,也算是够用了。
听林回星说这棉花能用来织棉布后,上梁沟的村民侍弄的哪里是棉花苗啊,那是他们的新衣裳!新布鞋!
十亩地的棉花,村里人出动了一大半的人,只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种好了。
看着这一片黄褐色的沙土,林回星仿佛已经看到了几个月后这里长满棉花苗,枝头结出一朵朵洁白的棉花的样子了。
林回星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村里的众人道:“行了,棉花籽种下后大概会在一旬之类发芽,在种子发芽的这段时间里,既不用除草,也不用浇水。”
其实除草也是可以的,不过林回星担心覆土后,在棉花苗没有长起来之前,这一大片地看着都差不多,怕村里人除草的时候不小心把棉花籽上面的地给踩实了,影响出苗。
想一想也就这会儿能松快些了,能到棉花苗长出来后,天气也越来越热了,山里虽然湿度高,但是一到夏天,地里的庄稼也都缺水,到时候光是浇水就是一项辛苦活。
林回星现在一想到自己的那几亩地的西瓜和果树都觉得累,他种果树和西瓜的地方离小溪还有一段距离。
上梁沟又没有滴灌系统,林回星都不知道等到夏天后自己光是给这几块地浇水,就得累成什么样子。
要是情况允许,林回星真想从溪边开几条小溪连通到自家地里。
不过现在村里人都在村尾的荒地上忙着造纸。
林回星不缺钱,之前那几池子纸浆做好的纸他也没有全部留着自己用。
他就一个人,每天能用得了多少纸?
倒是村里其他人,只知道这草纸好,还不知道它好在哪里。
第一批草纸晾干后,林回星就回家裁成小块了。
马桂花帮着做的抄纸用的竹帘很大,一张完整的纸差不多有亲眼见过一沓一沓垒在一起草纸后,差不多有八十厘米长,六十厘米宽。
这么大的一张纸,林回星是用剪刀破成四小张用的。
自己动手,林回星特意把每张纸都做的厚了一些,毕竟稻草做的草纸还是不够柔软,延展性也不佳,要是做得薄了,很可能在用的时候一用力就戳破了。
那个画面光是想想就让林回星浑身不适,他宁愿多花一点原材料,也要把草纸做得足够厚。
第一批的两池子纸浆差不多做出来一百斤的草纸,林回星把所有的草纸破开后,按照约莫五斤一捆的重量,给村里二十几户人家都送了一捆去。
村里人也不是没有推拒过,在他们心里,这可是六七个大钱一斤的东西。
林回星一脸无奈的劝道:“六七个大钱那是我们往外卖的价格,这草纸实际的价值,别人不知道,叔伯婶子们还不知道吗,只是点不值钱的秸秆树皮罢了,你们拿着放心用。”
被林回星这么一点拨,村里人倒也反应过来了。
要是不去想这些草纸拿下山值多少钱,只看做这些草纸用了多少东西的话,他们就觉得这么一点东西犯不着和林郎君多推辞的了。
卫生纸这种东西吧,作为现代人居家必会囤的物资之一,自然有其不可舍弃的好处。
以前村里人并不觉得厕筹好用,但是当他们用过草纸后,才发现这玩意儿确实比厕筹好用了不知道多少倍。
亲身试用过后,村里人对于这草纸的销路就更加有信心了。
他们这种山里的村民,在用过草纸后都觉得不愿意再退回去继续用厕筹了。
大家都已经想好了,大不了以后他们多上山剥背篓的树皮,弄两池子的纸浆做出来纸来自家留着用。
无非就是多耗费一些时间和气力罢了,能让一家人舒服一点,也是值得的。
村里的男人只觉得草纸比厕筹好用,村中的女眷却是真真切切的的体会到了草纸的妙处。
以前女眷们来葵水的时候,只能在月事带里装上芦苇花和草木灰使用。
草木灰易得,谁家灶台下面都能扒拉出来一大篓。
用草木灰应付葵水,谁都不会心疼,草木灰吸水,弄脏后随便扔掉就是是了。
唯一不方便的,大概就是之前大家用麻布缝制月事带,手工编织的麻布经纬线之间缝隙很大,草木灰装在里面并不稳当,经常会把人身下弄得很脏。
后来村里的女眷从林回星那里买了棉布后,大多都用棉布做了月事带。
棉布比麻布厚实,草木灰装在里面没有麻布那么容易往外跑,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
现在村里的女眷发现草纸也很吸水,这草纸裁成长条后塞到月事带里,完全能够替代草木灰。
只要勤换,能完美的保证身上清爽干净。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和草木灰相比,用草纸应付葵水成本太高了,
这要是葵水的量大一些,亦或者日子长一些的,一个月光是在这一件事情,就要用掉两三斤草纸了。
也就是上梁沟的村民自己会做草纸,这要是换成山下条件一般的人家,肯定是舍不得家中女眷在葵水这种小事上损耗如此多的银钱的。
上梁沟的男人也不是没有觉得家里的女眷这样用草纸太过抛洒,不过没办法,现在村里的女眷人手一副绣活,这可是两三两银子的进项。
有了这个进项后,现在女眷们的腰杆挺得可直了,说话也硬气。
比如苏丰宝的媳妇,本来就是一个性子泼辣的,听自己男人在那里嘀嘀咕咕的,当即就柳眉一竖:“你再在那里嘟囔,你说我怎么找了你这么个不知道心疼自己媳妇儿的男人。”
“不过就是一点草纸罢了,多弄点秸秆树皮就做出来了,又用不着你花一个大子买,我这自己还挣着钱呢,再说了,等到以后咱们自家做草纸的时候,我不也得去帮忙,就这样我用点草纸你都舍不得?”
苏丰宝的媳妇儿越数落越气,觉得自家男人是一点都不心疼自己,她进门晚,之前林郎君卖布的时候她婆家那会儿条件还不好,就只买了一匹布,在她嫁过来之前,那一匹棉布都已经做成衣裳穿在婆家人的身上了。
她出门子之前家里条件也不错,穿的用的在娘家的村里就没比其他姑娘差过,倒是和苏丰宝成亲后,村里的女眷大多都能用棉布做月事带,就她还用着麻布。
现在只不过用了几张草纸,苏丰宝就老大不愿意,想到自己进门后每天睁开眼睛就开始做绣活,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忙活,现在用点草纸还要被人挑理了。
苏丰宝虽然心疼银子,但是他也不是不疼媳妇啊。
主要是这男人,本来就很难理解来葵水这件事情对女人来说有多不方便,他心疼银钱,所以才念叨了几句。
苏丰宝觉得自己成委屈了,毕竟他只是嘟囔了几句,也没说不让媳妇儿继续用。
然而来了葵水的女人情绪波动本来就大,更别说苏丰宝的媳妇儿打心里觉得委屈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之后连着好几天,苏丰宝都没能再和媳妇睡在一张席子上过不说,对方也没正眼看过他一眼。
好在苏丰宝知错能改,在腌料池空出来后,连忙在自家那两口腌料池里把稻草给泡上了。
等到草纸做好后,苏丰宝先往他们小两口的房间里放了二三十斤的草纸,并且十分豪爽地让自家媳妇儿随便用。
等苏丰宝这边费了好一番功夫哄好了自家媳妇儿后,林回星那边的草纸也做得差不多。
主要是大家都急着想赶紧做自家的那份草纸,所以但凡有空的,都整日泡在这边,
蒸煮稻草的两口大灶这十来天都没有断过火。
捣纸浆和抄纸的人也没歇过,平均一天蒸煮四个腌料池浸泡好的稻草,这速度可不就快起来了吗。
第121章
虽然村里人一直没有耽搁草纸的生产, 但是林回星是一个人做完了造纸的所有步骤的,他知道大家造纸的速度还是卡在了铁锅不够,以及捣纸浆效率低下的两个步骤上。
趁着现在地里也没有太多的活计, 林回星准备抽空回现代一趟。
找一找水锥的资料, 顺便再采买几口大铁锅。
永国铁器价格高昂,现代因为冶炼技术的提升, 那铁锅都是用精铁铸造的。
和永国的铁器相比, 现代的铁锅厚度更薄,导热更快,耐用性也不差。
回到现代后,林回星直接开车去了南县。
镇上倒是有一家做了很多年生意的铁匠铺,不过铁匠铺的老板算是林回星的姑爹,他这次要买的铁锅数量不少, 解释不清楚用途,他也不能去照顾熟人生意。
虽然现在林回星的账户上已经有了一大笔钱, 但是像现在这样直接的采买, 他还是更习惯用现金。
主要是他之前卖黄金换来的现金实在太多了, 和银行账户上那些有正经来路的钱相比, 他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先想办法把这些不太好存到银行里去的现金给花掉。
南县有好几家铁匠铺,什么张记、刘记、李记, 林回星每家店都看了看, 最后找了铁锅最厚的张记下单。
毕竟这铁锅拿回上梁沟, 村里只要不农忙,那肯定是要日日开火造纸的。
永国铁器贵,这么大一口铁锅林回星也不可能卖得太便宜。
他之前给姚家买的那一口铁釜都好几两银子, 这铁锅用铁量也有五六十斤了,还都是现代的精铁。
林回星觉得这样一口铁锅, 自己怎么着都要卖个五两银子。
对于上梁沟的人来说,要让他们花五两银子来买一口铁锅,这和要他们的命差不多。
要是铁锅太薄,用上两年就破了,那更是一件足够击垮一家人的大事情。
林回星已经想明白了,在买质量好的铁锅的同时,他还可以把铁锅赊给大家用,或者在几年之内给清铁锅的钱,或者做好草纸后多分给他一些,总之两种法子他都能接受。
直径一米三的大铁锅,因为用料实在,价格也不低。
哪怕林回星一下子买了十口铁锅,十把柴刀、五把菜刀、五把锄头,老板也没给他优惠太多。
“你要的是加厚款,这锅造价高,我这边最低能给到你五百一口,这些菜刀和农具我给你算便宜,你一共给我五千三就行了。”
90/130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