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开国皇后升职记——黄柏山人【完结】

时间:2024-12-15 14:42:35  作者:黄柏山人【完结】
  以皇后的身份送贺礼,当然是为杨宛如立下的那桩功劳和乡君身份,同时也有些许补偿的意思。
  平国公府在西南做下的事,现已人证、物证俱全,连平国公本人在内的主要涉案者,也都已经在押运途中,为防消息走漏,在途中横生波折,这件事做得很隐密。
  也就是说,在平国公世子大婚的喜事刚过去,平国公府就要迎来一场灭顶之灾,杨宛如这个新妇刚过门没几日,就要受夫家连累,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在皇上罚太子与曲少师闭门思过后,不出两日,皇后就亲自给曲家素有才名的曲五姑娘赐婚一事,除了被少数有心人关注到,并没在京中泛起多大水花。
  杨宛如就是有心人之一,听说曲琳玉被她那位皇后姨母给指婚了,而且被指婚的对象,是城卫军中的一个洪姓小军官,她再次有被震惊到。
  别人不知道,她可清楚的知道,那洪姓小军官,其实是曲琳玉的老相好。
  在她的上辈子,这两人情投意合,却被双方的长辈棒打鸳鸯,曲琳玉嫁入东宫,做了太子的侍妾。
  那曲琳玉的性情孤冷而又清高,并不被太子宠爱,却又凭借其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获得太子的欣赏,使得其在宫中成为地位特殊而又超然的存在。
  原以为那曲琳玉就是那种孤芳自赏的清高性子,直到宫变发生时,对方被那个姓洪的以军功保下,上演了一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大家才知道原来她在宫中不争宠,是因人家早就心有所属,不屑争宠。
  这辈子,曲琳玉不仅没有像她一样,早早的嫁入东宫,成为太子的侍妾,还能得皇后的恩典,如愿以偿的嫁给心上人。
  这样的改变,再次让杨宛如对自己上辈子的记忆,产生一种不真实感,她不明白,明明人还是那些人,事也大多还*是那些事,可是人的反应,和事情的走向,总能发生那么多变化。
  就连她自己,好像也是如此,人还是她,可她没有给太子当侍妾,而是将要嫁给平国公世子。
  那么平国公世子呢?他的身上会不会也出现改变?
  自打她的亲事定下来后,杨宛如也不得不像其他人一样,用平国公世子称呼平国公长子。
  可是这个一字之差,总让她莫名感到不适,可又说不清原因,毕竟平国公长子和平国公世子本就是一个人。
  想来想去,只能以她上辈子对平国公长子这几个字的印象太深,才会对平国公世子这个称呼感到难以适应来解释。
  看到杨宛如一改前些日子对大婚之日的期待,变得有些心神不定,杨宛欣从旁劝慰道。
  “姐姐不必担忧,你与姐夫的这场亲事,是由皇上赐婚,自身还是皇上钦定的乡君,那平国公府肯定不敢怠慢于你,何况从他们又补送过来的这些聘礼上,也能看出那平国公府,也非常重视这门亲事,重视姐姐。”
  听到妹妹的话,杨宛如矜持的笑着点头,心中再次告诉自己,她的选择一定不会错,就算别的人与事能改,等到她与平国公世子成亲后,总能从旁提点和督促着对方顺利建起一番功业。
  “欣儿,母亲给你挑选的那些人家,你先看看就好,可别急着定下,等到姐姐在平国公府站稳脚跟后,一定会给你挑个有前景的好人家。”
  杨宛欣闻言,瞬间生出一股冲动,想让她母亲赶紧将她的亲事定下,别再挑了。
  要是她的亲事落到她姐的手中,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她与杨宛如的岁数相差不大,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深知这个姐姐要强好胜的性格。
  她们姐妹之间确实存在手足之情,就是不够深,只要能一直保持着处处都不如姐姐的状态,一切都好说,但凡她在哪一点占了上风,都要被姐姐针对。
  所以杨宛如十分肯定以及确定,自己的亲事若是落到对方手中,肯定不会有好结果,至少是陪衬,还很有可能是对姐姐有利的垫脚石。
  【作者有话说】
  92
  
第92章
  谋划
  平国公世子大婚,是京中万人瞩目的一场盛事,京中有头有脑的人家,都有奉上厚礼道贺的,皇上也在这一天派人送了贺礼,也算是全了亲戚情分。
  对于平国公这个族弟将要面临的下场,皇上只觉唏嘘不已,却无半点要顾念旧情分的打算。
  而对方能做出私采金矿,勾结兵部的人挪用军资,用来豢养私军的行径,是在打什么主意,也能让人一目了然。
  更让皇上感到无法容忍的是,他们为了能更好隐瞒这件事,可能还想到若有朝一日事发,皇上可能会顾虑到涉案人多,法不责众,才有意拉更多的人下水,有不少将领其实没占多少便宜,却被他们拉去凑人头,才沦为同伙。
  皇上可以肯定,就凭他那族弟的脑子,压根就想不到这些,可是即便如此,徐继宗也绝对不无辜。
  管束不好妻儿,还沦为妻儿手中的工具,不管下场如何,都是他应有的报应。
  柳明月早知道自古以来,但凡牵涉到权力,各种明争暗斗,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流血冲突,她本身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今却需直面这些,其实很有心理压力。
  可她心里清楚,这一切,都将是她必须要面对的,现在遇这种大事有皇上出面,她所承担的压力其实还要小些,可是一旦没了皇上挡在前面,她最好能提前做好独自承担一切的准备。
  不过看得出来,在考虑如何处置那些涉案官员时,看着名单那一个个熟悉,或是有印象的名安,皇上的心情也很沉重。
  “若非朕这次去西北,在那边发现不少能力出众的可用之材,现在可能都找不到合适的补缺之人。”
  即便皇上对某些涉案之人,已是酌情处理,但是被降职、免职,乃至被判拘役的人数太多,军中还是空出一大批位置。
  本就是军中出身的皇上,当然是比谁都清楚军中那些位置关键性,一旦失控,就很容易对朝廷的稳定产生威胁。
  柳明月也很清楚这点,这也是她在之前一起隐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时的快意恩仇固然会让她感到痛快,可是若没有可以统筹全局的能力,势必将遗患无穷。
  “陛下,通过这次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大问题,就是这些军中将领很容易遭人引诱,做下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会违反法规的事。”
  柳明月花费这近一年的时间,才刚刚熟悉了前朝的和地方的部分官员,还基本都是能数得上号的重臣与封疆大吏。
  对于军中,她只和负责拱卫京城皇宫一些统领与将军打过交道,其他的,也就是通过稽查司的事,与各地驻军间接打过交道,对军中大小将领的履历和品性,都一无所知。
  所以,她完全没有能力像皇上这样,能及时抽调出足够,且合适的人手去各地补缺。
  皇上听到她的话,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与朕一样,大多都是草根出身,朕是因为脑子还算好使,有机会后,能学会读书写字,那些人,看到字就头大,可能连他们自己名字都写不好,就没几人知道什么朝廷法规的人。”
  柳明月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甚至在军中许多将士看来,领兵打仗的人,只需身强体壮,足够勇猛就行,在此基础上,若脑子活泛些,懂些谋略,那就是当将军的好料子。
  不仅有许多军中将士认为自己没必要学读书写字,还很看不上大多都比较文弱的读书人。
  “陛下,依臣妾之见,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让这些将领们都学会最基本的读写,教他们熟悉或是背下一些最基本的法规,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
  皇上欲言又止的看着柳明月,最终还是忍不住道。
  “皇后也太高看那些人了,若他们愿意学,又何尝需要等到今日,朕当年可是利用打仗的空隙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才能勉强有现在的成就。”
  那些人有钱有地位还有官身后,若有心想学,不说进士,请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去家里教一教,该学的早就学会了。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那些人根本没心思学,就想当然的觉得自己本事大,又有功在身,地位稳固如山,没必要做那无用事。
  柳明月当然也知道那些人的想法,所以她建议道。
  “他们不主动学,陛下就逼他们学,臣妾认为,朝廷可以开设一家专门教导这些军中将士的学院,将那些有升迁潜力的将士召到学院,让他们接受学习,将他们在军事学院学习的履历和考核的成绩,与他们的升迁直接挂钩。”
  皇上闻言,不由得双眼一亮,不过他只知有让文人学习的学院,还从没听说之前的哪个朝代开设过教将士学习的学院。
  “这样,可以吗?会不会引起那些将士的反感和排斥,而且,让那么多资质优秀的将士们聚集到一起,很方便他们拉帮结派啊,军中那些人若合起伙来,可比那些文人的威胁大多了。”
  柳明月当然知道这其中所存在的隐患,就像大安的那几家大名鼎鼎的文人学院,从里面出考出来的进士,很容易在朝堂上结成天然的同盟。
  “陛下应该已经体会到了,到我们这个位置,只要想做事,都免不了需要面对风险,因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注定没法讨好得了所有人,所以,若有心想做,我们所需考虑的,就是该如何做,才能尽量降低风险。”
  皇上若有所思的点头,“那么,依皇后之见,我们若决定做,如何能尽量降低风险呢?”
  话赶话说到这个份上,柳明月深思片刻,才回道。
  “依臣妾之见,若开设军事学院,可陛下亲自任院长,如此一来,进入学院学习的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陛下的门生,与那些进士一样的天子门生,可让在学院里任职的教官等人,如实记录下他们的表现,发现特别优秀的苗子,陛下可亲自接触拉拢。”
  皇上越听眼越亮,频频点头。
  “皇后的这些想法很好,而且还不难实现,就是这样一来,怕是会引起那些文人的抵触。”
  不过皇上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实际上并没在意这点,他原本更担心的是那些将士会反感和排斥,也就是他们费心费力的开设这么一学院,却让受益方都觉排斥与反感。
  但在听到皇后的这番建议后,他就没这个顾虑了,只要不是真正蠢到无可救药之人,都能认识到朝廷若开设这么一家学院,是对他们军中的照顾和偏向,也会很珍惜能去学院学习的机会。
  毕竟‘天子门生’这个身份,不仅能令文人趋之若鹜,那些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有追求的将士们,肯定也会很在意,能意识到这对军中而言,将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宝贵机会。
  “前朝若同意建这所学院,咱们就将它命名为大安军事学院,若前朝的文官和士人们反对声太大,陛下可以考虑直接由我们宫中出资,将其命名为大安皇家军事学院。”
  皇上闻言顿时失笑出声,“皇后此举甚妙,无论如何,这所军事学院,我们都是要建的。”
  想到那所军事学院建成后,他将成为院长,成为所有进入学院学习的将士们的座师,皇上的心中就充斥着难以言喻的莫名激动。
  见皇上对建军事学院的态度,现已比她更积极,柳明月也很欣慰,有了这么一家学院,就能方便让她掌握大安最顶尖的那批将士的信息了。
  “是啊,反正有出海的船队兜底,我们宫中出得起这个钱,在这件事情上,谁也拿捏不了我们。”
  提起这件事,皇上觉得自己的腰杆都伸得更直了几分,有钱的感觉就是不是一样啊,还是皇后这个贤内助最靠得住,总能及时给他提供最大的帮助。
  能与皇上议定建军事学院的这件事,柳明月的心情也很好。
  兵权是个很敏感的存在,也是皇上手中最大的底牌,只要他还活着,就不会给其他人染指的机会,非到迫不得已,连她在内。
  为了避嫌,柳明月也不会想着要去主动接触,但她既已临朝,却对军中情况一无所知,也太过不便,关键时刻更是容易坏事,所以她必须要提前谋划一下。
  与此同时,出海的船队也正式停靠到南方外海的一座大岛,船上的人都开心不已,岛上的人得知有来自东方大国的商队抵达,也都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这种岛国大多都资源匮乏,对炎黄大地的许多产品都颇为依赖。
  只是近百年来,从东方大国来的商船越来越少,给岛上的人,当然,主要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上层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海上海盗层出不穷的现实,他们这些岛国当然都知道,如今听说总算有东方大国的商队,满载各种商品而来,他们当然想要把握机会,尽量多买些。
  哪怕吴尚青等人跟他们解释,他们商队以后会较为频繁的前往这片海域,也无法阻止那些人异常充沛的购买欲望。
  因为在那些人看来,这些来自东方大国的商人固然想要频繁的来他们这里,可是海上那些海盗会不会给机会,让他们成功到来,就难讲了。
  所以与其等着这支商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来下一趟,还不如趁人家这次总算来了,抓住机会多买、多攒些东西。
  何况这些当地的有钱有势之人,往往也都在做生意,即便他们自己用不了那些东西,也能转手卖出去,大赚一笔。
  总算与商队抵达的第一座岛上的人做完生意,看到管事们核对整理好的帐本后,吴尚青等人都有些沉默。
  在战队时,他们没少听说海外的生意好做,只要有货都不愁卖,哪怕是加高价卖,之前他们战队也曾捎带过一些东西到外海,也发现了,确实很好卖。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们用这那么多的大货船,带上品种繁多,数量也更多的货物前来时,生意竟然更加好做,对方都不还价,抢着买,搞得他们都有些心虚了。
  因为他们的货物,是结合之前打听到的价格,在成本价的基础上,翻了好几倍后的售价。
  他们在接受那些人用来抵钱的当地特产时,是以当地的价格算钱,到时候,将那些香料、药材等物带回大安,又能卖出翻好几倍的高价。
  这么一进一出,所能赚取的暴利,实在很难让人淡定,商队和战队上的这些管事们,大多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哪怕自诩已经很有见识了,也再次被震惊到。
  相较而言,只有左子兴最为淡定,他没少与来自海外各地的商队打交道,对此已是司空见惯。
  “习惯了就好,出来赚得越多,我们的分红也越多,大家还要打起精神,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平安回去后,我们所有人都是能受到封赏的大功臣!”
  【作者有话说】
  93
  
第93章
  大功
  众人闻言,都笑着附和,毕竟这些正是他们愿意不辞辛苦的留在海上奋斗的最大动力。
  魏长延还笑着感慨道,“等到回去后**行赏,咱们左队长,一定能居首功,这次要不是有他带着我们及时避开那场大旋风,咱们肯定会损失惨重。”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