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心里清楚,她那位大哥虽然没因她娘做下的事迁怒于她,但是对她也没有多深的手足之情,愿意将女儿嫁给五皇子的可能不大。
若非皇上自打从西北回来后,除了常去坤元宫,很少会留在后宫过夜,即便留下了,也是去那些年轻的小妃嫔那里,很少再去她那里,要不然,她也不至于在这种场合提五皇子的亲事。
可是皇上既已有了决定,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强笑着应下。
皇上不清楚常贵妃心中的担忧,在他看来,对常家而言,这绝对是门好亲事,肯定不存在被拒绝的可能。
毕竟常会成父子也知道五皇子的身世,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可以彻底拢络五皇子的机会,常家还能出个王妃,这也将是个莫大的荣耀。
柳明月能猜得到常贵妃想要借此机会,直接请旨赐婚的目的,也知道皇上的想法,但她更知道,那常明仁一定会拒绝这门亲事。
因为她已发现,随着她在无意间重用并提拔常明仁后,那常贵妃在后宫竟变得越发消停和低调了。
哪怕她并不清楚这背后的内情,但她也能肯定,在知道五皇子并不是常家血脉的情况下,常家,至少那常明仁,对扶持自家妹妹和五皇子的事情,其实并没多大兴趣。
尤其是在对方发现自己这个皇后用人,只重能力,不挟私怨后,便选择主动打压自家亲妹妹的决定,所展现出的这份心性和魄力,更加令人欣赏了。
接下来的事情走向,也证明了柳明月的判断没有错,在皇上透露出想要让五皇子和他大女儿成亲的想法后,常明仁毫不犹豫的直接表示,自家大女儿已于过年期间和人定好了亲事。
这就是和聪明而又有能力的人打交道的好处,既省心又省事,人家就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该怎么做。
哪怕柳明月并不认为五皇子娶了常家女,会给她与太子带来什么威胁,可是常明仁是她看重的得力人才,还是不要让他本就敏感的身份,变得更为敏感得好。
人心都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现在即便有常贵妃在,她依旧愿意选择信任对方,给机会提携对方。
但是将来会如何,谁又敢肯定呢,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提前做好某些防范。
这门亲事没成,皇上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多,更没因此而产生什么不悦情绪。
毕竟在他看来,人常家姑娘定亲在前,总不好毁了前约应下他儿子的亲事吧,那样他还看不上常家人了呢。
若说怪,只能怪常贵妃没有提前与娘家人沟通好,不知道自己侄女已经定亲的事儿,就敢在自己面前提这门亲事。
若非有皇后及时提醒他要先征询另一方当事人的意见,他可能会按照以往的习惯,直接就那么下旨赐婚,这次岂不是要闹场大笑话,尤其还是在这大正月的,简直能让人糟心一整年。
【作者有话说】
98
第98章
先机
常明仁在拒了宫里的亲事后,迅速召来家中几位知情人对口风,常会成实在无法理解长子的选择。
“娴儿若是嫁给五皇子,将来最差也是个郡王妃,又有珍儿照应着,这辈子怎么也差不了,你为何要拒绝?”
常大夫人连连点头,将女儿嫁给五皇子,是亲上加亲的好事,她也无法理解丈夫的决定。
常明仁目光锐利的看向自己的长子,“向和,你说呢?”
常向和站起身,恭敬的回道。
“儿子认为父亲的决定,才是对家族最有利的选择,姑姑和五皇子前些年在宫中的风头极盛,皇后娘娘虽然为人大度,临朝后不曾与我常家计较此事,还很看重爹,但是家里若不知主动避讳,娘娘再怎么宽宏大量,怕是也会心存芥蒂。”
常明仁欣慰的点头,然后将视线转向他的父亲。
“父亲,连向和都能明白儿子的选择,你不该犯这种错误才对,对常家而言,是儿子实实在在的前途更重要,还是借女儿攀上皇亲带来的虚名更重要?”
常会成对此感到有些汗颜,但他终究还是有些不服气,或者说是不甘心。
“皇后娘娘现在确实位高权重,甚至能左右你的前程,可她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仰仗陛下而已,这天下,终究是徐家人的天下,她终有退回后宫的一日,你不能因她愿意提拔重用你,就这么一门心思的奉她为主吧。”
说到底,对常明仁而言,常贵妃不过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感情不深。
对常会成而言,常贵妃也是他的亲生女儿,名下的五皇子已长大成人,所以他心里的那点盼头,始终不曾彻底打消。
所以在他看来,将孙女嫁给五皇子,相当于是将五皇子彻底变成常家外孙,是门天作之合的好姻缘。
常明仁当然很了解他的父亲,知道他在盘算着什么,他之所以毫不犹豫的拒绝这门亲事,固然存有避讳的原因,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彻底断了他父亲总不死心的那点念头。
“皇后娘娘愿意提拔重用儿子,若儿子还三心二意,做出首鼠两端的行径,不愿奉上自己诚意和效忠,儿子日后要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常会成对此有些无言以对,常大夫人赶紧回道。
“父亲,相公说得对,不说以后如何,就看皇后娘娘如此精明厉害,能在前朝和民间享有这么高的声望,贵妃娘娘却只能在后宫,就知道相公的决定肯定没错。”
重点是皇后能在前朝和民间享有这么高的威望,皇上不仅不忌惮和打压,还不吝亲自给其造势,让皇后的言行频频出现在邸报上。
这么一想,常大夫人瞬间觉得,之前是她短视了。
只想到五皇子有身份地位,常贵妃是常家女,还是能任她丈夫拿捏的那种,若无意外,定能让她女儿这辈子都能享尽荣华富贵。
却忘了她丈夫才是常家与她儿女未来的最大依仗,若因此而误了丈夫的前程,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她丈夫一旦失势,她那继婆婆生的小姑子,可也不是什么温善纯良的贤惠人。
眼看连他大儿媳都改了态度,认同长子的选择,常会成也只能道。
“不管错没错,他都已经拒绝了,我们也不能背上欺君的罪名,只能赶紧将娴儿的亲事赶紧落实下来了。”
常向娴今年才及笄,早就有很多上门提亲的人,只是常家本想再多观望一段时间,如今只能仓促的尽快定下。
好在常明仁是大理寺少卿,在某些方面的信息本就灵通,又因负责兵部大案,京中那些人家的情况,早就被他记在脑子里了,不怕会给自家女儿挑个祸害。
周围没有外人后,常明仁有些遗憾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感慨道。
“你若能参加三年前的那场大招募,为父就不用为你的前程担心了,真是可惜了!”
可惜世上难买早知道,他已察觉到,像他儿子这般年纪轻轻,思想却很通透,对人对事都很有想法的人,很投皇后的脾气。
他儿子若能早些投在皇后门下,磨练出来后,将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远比通过科举之途慢慢往上熬资历,升得更便捷。
常向和有些意外,不太明白自家父亲为何会突然发出这种感慨。
“父亲为何会这么想?都说科举才是正道,何况宫中不是已经放出风声,今年还会再招一批人。”
常明仁摇摇头道,“先机很重要,可惜我们没有抓住三年前的那次先机,毕竟在当时,为父也没料到那些人竟然能有今日,就算你现在去参加大招募,也晚了一步,不及上一批人容易出头。”
常向和仍觉疑惑,“那些人纵然能得陛下和娘娘的重视,如今也不过是其中的几百人得了八九品官身而已,就算船队和护卫队的那些人被纳入朝廷,想来起点也不会比之前的那些人高多少,父亲何必如此在意?”
不到弱冠之年的儿子终究还年少,经历限制了眼界,认知也就有所不足,常明仁叹了口气解释道。
“在这件事情上,你可看错了,依娘娘的性格,就算船队和护卫队被朝廷收编,她也不会允许别人染指这两大势力,你且看着,等他们出海回来,那两大势力的负责人,至少也是五品起步。”
京中一品、二品、三品的大员很多,这就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四品、五品的官员变得不那么值钱了。
可是事实上,四品、五品的官员,在朝堂上也是很有话语权的一批重臣,像常明仁,身为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在这京中和朝堂之上,都是一位实权在握,令人忌惮的人物。
常向和很清楚,三年前参加大招募的那批人,最多只有举人功名,其中大半甚至只是白身。
可他更清楚,他父亲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被震惊得愣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
“父亲,就算娘娘有这个意,陛下也同意,可是朝堂上的那些老大人们,也不会同意吧,朝廷的升迁,从来都是章可循的。”
在这件事情上,皇上皇后的权力再大,也不好冒天下之大不韪,破格提拔那些人,还是一下就给提拔到他父亲所说的高位上吧。
虽然儿子是在质疑他的判断,但是常明仁不仅没有因此而不悦,反而还很欣慰。
“若是他们为朝廷立下大功了呢?你可知道,虽然护卫队的事情曝出来时,有些人想以此为由,抨击娘娘豢养海盗,但是一旦那些海盗被纳入朝廷,成为大安的海上驻军,那么他们此前在海上剿灭海盗的行为,就是为大安肃清海盗,守护沿海百姓安宁的大功绩。”
更别说是只要有心,就能知道宫中在近两年拿出来的那些真金白银中,无人知道来路的那一部分,少说也多达上千万两的白银,很有可能就是那些人给宫里‘赚’的。
有这么一批能让宫中日进斗金的得力干将,谁不喜欢?谁不重视?
平国公府冒着杀头的风险,想方设法的捞钱捞物资,劳心劳力的忙活了六年,也不及人家皇后随手操作一下赚得多。
所以对于他爹始终不愿放弃的那点盼头,常明仁只觉得可笑,同时也觉得他爹是真的老了,脑子顽固不化,至今还没真正看清形势。
还好他的儿子是个目前虽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知道思考分析,还愿意听劝的可造之才。
“听父亲这么一说,儿子就知道您在可惜什么了,如此看来,三年前的那个机会,确实很难得。”
不过时光无法倒流,错过就是错过了,如今他们只能往前看,争取不会再错过下一个好机会。
“为父也就是感慨一下,你不必对此太过上心,还是好好筹备今科的春闱吧,你们这批人的运气很好,贡院经过这次的修缮过后,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再也不必再担心会抽到臭号,或是漏风漏雨的烂号了。”
常向和也在外听人议论过此事,听他父亲说得这么肯定,有些好奇。
“父亲也曾进去看过?”
常明仁摇摇头,他虽有机会进去,但他没去,他儿子今科要参加科举,哪怕现在距离会考还有两个月,他也不会做容易留下把柄的行为。
“我也是听同僚提起,才知道此事,贡院相当于是按照娘娘的意思重修了一遍,条件会更好,监考也会更严。”
对于有真材实学,不打算走走歪门邪道的人而言,监考严不严,完全可以不在乎,但是谁都会很在意贡院的环境问题。
“娘娘真是功德无量!”
收到承天七年的首期邸报发到各地后,引起的民间反馈,皇上也正在调侃皇后。
“哈哈,皇后决定大修贡院的决定,真是功德无量啊,朕也没有想到,不过是这么一个举动,竟能在民间和士人中,引起这么大的正向反馈,看来天下读书人都对贡院之前的环境,多有不满啊。”
柳明月笑着回道,“臣妾不过是将心比心,凭心做事而已,也没料到这件事竟能引起这么大的议论,不过这也再次证明,某些消息的及时公开和宣扬,能带来的一些正面影响之大。”
皇上深以为然的点头,他从这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确实,现在想想,我们以前做事,总想着要循旧例,认为既然前朝是那般做的,我们后来者只需跟着照做即可,可是前朝既然会走向覆灭,足以证明他们的各种做法未必是正确的,我们后来者若是不思改进,下场也好不了啊。”
像那贡院,不知已修建得有多少年了,有了损坏,只是修缮一下,从没想过要大修,要改善里面的环境。
就连大安立朝后,由于是在前朝旧都建京,直接继承了前朝皇宫等官方建筑,也没想过要对这些地方进行改建。
这其中固然有朝廷穷,拨不出相应的经费的原因,但是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皇后之前,大家都没想过这件事。
像邸报,更是从古至今都有的重要存在,可是它在此前的最大价值,就是向各地传达朝廷的最新政令和朝堂上的重要消息。
如今在皇后的建议下,让邸报在保存原本的功能的同时,增加了能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向百姓公开的内容,让普通百姓们也能及时了解京中,乃至与皇帝皇后有关的一些最新消息。
而他完全可以从百姓们给出的反馈中,看出这一改变所能带来的积极而又正向的反应。
例如老百姓对大安朝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强,提起当今皇帝后皇后的态度,越来越敬重,都盼着皇帝皇后长命百岁,不像过去,对这些都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
【作者有话说】
99
第99章
先机
“朕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将承前朝旧制,继续施行的那些给读书人的税收优免政策,都给取消了,有那些钱,拿来供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岂不更好。”
皇上说这话时,声音很低,也就连侍立稍远位置的苏福都听不清的音量,只有离得近的柳明月能听得到。
这绝对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凡有一丝口风传出去,肯定能让那些正在为他们两人写赞文的读书人,会在瞬间矛头一致的针对他们进行口诛笔伐。
皇上是真正的穷苦老百姓出身,在他看来,所有那些能有条件读书的人,绝大多数都算不上是真正的穷人。
尤其是那些考取了功名的人,有名望有地位,活得不要太滋润,凭什么不交税?可他们往往享受着更优惠的税收优免政策。
柳明月能够理解皇上的心情,“臣妾也认同陛下的观点,不过这件事,需要我们从长计议,缓缓图之,急不得,肯定有成功的那天。”
闻言,皇上的眼睛有些亮,这是他一直憋在心里,不便,也不敢对任何人提起的想法,这回也是因为两人聊到了与之相关的话题,他才忍不住说了出来。
原以为皇后会极力反对,毕竟她在这种干系重大的问题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持相对较为圆滑的态度,宁愿自己吃亏,多付出一些,也不愿去触碰某个庞大势力的利益。
尤其是在他想要动的这个势力,可是牵涉最广,影响力最强,势力最强的那伙读书人。
72/166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