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
接下来要做什么,已是不言而喻了,郑颖攒了一日的忐忑终于在此时达到顶点,闭上眼视死如归朝他走去。
宁王看着她慷慨就义的模样,哭笑不得,
“本王能吃了你?”
“啊?”郑颖睁开眼,见他眼底蓄着一眶溶溶荡荡笑意,受了蛊惑似的,将手搁在他掌心,“没有....”她害羞垂下眸。
宁王将她拉上塌,目光在她周身扫了一圈。
心想着他该从何处着手?
别看宁王贵为亲王,却一直不曾有通房。
皇帝将目光瞄准几家大族,知道这些大族挑女婿眼光极其苛刻,若是宁王有了通房,保不准被他们排除在外,是以对儿子管教严格。
郑颖顺着他视线看过去,她身上穿着繁复的婚服,头上还带着笨重的凤冠,总不能劳动宁王亲自动手,郑颖打小手脚快,于是一通忙活就把自己脱得只剩下粉红的中单,再看宁王还坐着一动不动,郑颖脸颊红得要滴血,想起嬷嬷的吩咐,王爷可不比寻常丈夫,既要把他当丈夫,更要把他当主君,于是郑颖目光落在他衣襟,哆哆嗦嗦伸手过去准备替他宽衣。
宁王顿时讶然,这姑娘看着腼腆,实则胆大得很。
他笑道,“不必,你先躺进去,本王自个儿宽衣。”
郑颖松了一口气,麻溜钻进被褥里,乖顺地躺好。
片刻,外头宫灯被吹灭,只留床榻前的两对红烛,帘帐内光色朦朦胧胧,郑颖悄悄吁着气。
帘帐一掀,宁王进来了,也随她一道躺入被褥里。
郑颖见他躺下,却是坐了起来。
宁王正要抬臂去揽她,见她突然坐起,手臂一顿,
“怎么了?”
郑颖红着脸嗫嚅着声道,
“请殿下躺好。”
嬷嬷教了她怎么服侍王爷,
皇帝派了内侍来教宁王房事,被宁王拒绝了,他长到如今十八岁,能不知男女之间那回事嘛,不说旁的,坊间的小册子可是看过的。
不仅看过,甚至好心送了一份给陆栩生。
可惜被陆栩生扔了回来。
他摸不准郑颖什么意思,却还是依言躺下。
郑颖见状,深吸一口气,紧握了下拳,给自己鼓了鼓劲,慢腾腾往他身侧躺下,随后双手从他腰腹伸过去拦腰抱住他整个人,成依偎的姿势。
郑颖能感觉到宁王呼吸一停。
宁王便以为郑颖是想抱一抱他,无妨,总不能一开始就提刀上阵,先缓和缓和是很必要的。
于是宁王开始跟郑颖聊天,安抚她紧张的情绪。
说起她马厩里的马,问她小赤兔是不是还爱跟其余的马打架。
换做过去,郑颖一提起马儿,那是眉飞色舞,今日脑子里却没听进去一个字,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小手已经开始琢磨从何处着手,好似腰带被他解开了,定是方便她施为,于是郑颖冰凉的手指从他腰腹下探入。
碰到他滚烫的肌肤,两个人同时一惊。
郑颖在犹豫下一步做什么,宁王属实被她给弄震惊了。
姑娘这是要作甚?
以他对郑颖的了解,她应当是不小心的,这不,僵住了进退不得不是?
郑颖尚在权衡到底是往上还是往下,往哪儿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程亦安说得没错,郑颖确实是个思想上的矮子,行动上的巨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等着掌心被他肌肤温热后,开始一步步往下试探。
只是姑娘到底没什么经验,笨拙地撞到了一物,瞬间醒悟过来。
太好了,这么说不需要她帮忙了。
宁王没有通房,皇后对他的底细也不甚清楚,又不是亲儿子,不好随意试探,可不得事无巨细交待郑颖这边,嬷嬷各种情形都预料到,一再提醒郑颖,必须侍奉好王爷,洞房花烛夜顺利了,往后夫妻二人和和美美。
郑颖一向细心,于是字字句句均记得辛苦。
确认宁王很好,郑颖心情舒坦多了,于是姑娘腼腼腆腆地爬到他身上坐着,娇娇弱弱望着底下的男人,
“殿下,妾身还不大熟练,您忍着些...”
宁王:“.....”
从那只小手开始捣乱,宁王就不再吭声,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娶错媳妇,半路迎亲的人是不是把喜轿给弄错了,这还是那个看到他就脸红眼神闪闪躲躲的郑颖吗?
怔愣的功夫,姑娘已爬他身上了。
再听这话,宁王蓦地明白过来。
姑娘是被那些嬷嬷教坏了呀。
这种事还要劳动郑颖,那他这个王爷面子也掉光了。
宁王宽掌覆上她腰身,毫不犹豫将她揽入身下。
席毕,众臣欢送皇后和太子妃回宫,程亦安也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长姐程亦歆。
程亦歆是郑颖的嫡亲表姐,今日被郑家请来送亲,程亦安等宾客渐散,来到程亦歆身旁,
“长姐。”
三日前她便听说程亦歆夫妇从太行山回来了。
想必也有了结果。
程亦歆看到妹妹,人前那些客套就消失了,姐妹俩一道出门登上马车,一进马车,程亦歆脸色彻底沉下来。
“怎么回事?”程亦安侧身问她。
程亦歆捂了捂脸,很头疼地看着妹妹,
“我们见了那位大夫,在那里住了七日,前三日行针,后面隔一日行一次针,回来后效果并不明显...”
程亦安宽慰她道,
“长姐别急呀,就算身子好了,心里也需要一段时间过渡,临走时那大夫怎么说?”
程亦歆神色疲惫道,“那大夫说该是无碍了。”
程亦安笑道,“那就没事,长姐你呢,接下来就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平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等到哪一日,就水到渠成了。”
程亦歆被妹妹这一宽慰,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惊弓之鸟,太过急切,
“是我太急了些,那大夫也交代,这种事一旦造成压力,男人会有心里上的障碍,我是得给他一些时日。”
“除此之外,”程亦安回想陆栩生日日晨起习武,忍不住建议道,
“大姐夫常年伏案,身子定比不上我们将军,长姐不知道,我们将军若非朝廷急事,每日天还没亮,总要扎扎马步,习一套拳法,大姐夫虽不是武将,平日也得强身健体,不能荒废了一身筋骨。这才是从根子上来解决的法子。”
“言之有理。”程亦歆也收了焦虑,“大夫额外还开了三个月的药方,先吃了再说。”
“嗯,记住不要催他,等着水到渠成。”
程亦歆看着妹妹镇定的神色,将她拥入怀里,“谢谢你安安。”
陆栩生在元月十八就赶到了金陵,长公主抵达之前,他没有露面,悄悄潜入江南豪族的老穴打探消息。
长公主直到二月初一方到金陵,她一到便召集陪都官员议事,将朝廷清丈田地的国策颁布下去,给各郡县定了交差的日子,若按期不能清丈完田地者革除官职,按情节轻重惩治。
然而,正如程明昱和皇帝所料。
收效甚微。
江南豪族就跟抽不动的牛似的,任凭长公
主和陆栩生如何疾言厉色,他们两手摊摊,就不配合,哪怕是两江总督带兵助阵,也没能奈何得了他们分毫。
说他们侵占田地,他们说没有,田亩鱼册还在呢,一张张一叠叠拿出来核对,说是这些年闹饥荒,江南赋税一年比不过一年,很多土地荒废了,他们不仅没侵占,反而少了不少田地,气人不?
紧接着,他们一手抱着各家的收入进账,一手抱着交给朝廷的赋税单子,两厢一比,那一个个亏得裤兜都没了,照他们的说辞,他们为了大晋繁荣,做出不少牺牲,只差没卖儿鬻女贴补朝廷。
其中一位豪族家主,将自家去年给朝廷的税单,扔陆栩生脸上,
“陆将军,若不是我们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将粮食抠下来送往边关,你们将士哪有过冬的粮食呀。”
“就是,都说饮水思源,陆将军不仅不感激我们,竟然还带头来清查我们的田地?成,陆将军,咱们的田地你们收回去,往后那些佃农都靠着你吃喝,我们不管了,不用交赋税,我怕我还能多活几年,多攒些家底。”
“没错!”
“陆将军,您是上阵杀敌的边军主帅,枪杆子应该拿来对准北齐的铁骑,怎么今个儿反而捅到自个儿人身上呢?智者不为啊!”
挤兑完陆栩生,他们又凑到长公主跟前,换了一副嘴脸,
“长公主殿下,您贵为公主,吃喝玩乐便是,何以跟那陆栩生搅合在一处?”
“您来一趟不容易,我家府上养了不少伶官,不日邀您府上做客,给您献唱如何?”
“殿下,我家在常州建了一栋别苑,山清水秀,风景宜人,里头更是养了不少曼妙的少男少女,其魁首像极了程明昱,殿下可要赏光莅临?”
长公主说不要,那他们嘴里立即没好话了。
什么一介女流之辈,牝鸡司晨的话都流出来。
那一张张嘴,比朝廷那些御史还能耐,把长公主和陆栩生气得不轻。
“去去去,换程明昱来!”
“让程家掌门人露面,再谈清丈田地的事。”
总不能真将他们一个个杀了吧。毕竟这些人手里握着整个江南的命脉,大晋国库就靠他们撑着。
不仅如此,这里头的豪族个个背后有靠山,长公主人一到江南,书房的说情帖堆了两案。
一个月过去,毫无进展。
不仅没有进展,一月和二月,江南抽分局的赋税金额减了一半。
那些豪族可精明着呢,就是利用这个手段逼得朝廷换人。
“想从咱们手里拿银子,也要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折子一封封砸在皇帝的御案,百官一看江南这个月的税额减半,急如热锅蚂蚁,纷纷上书让皇帝换人。
皇帝这个时候表现出他的魄力。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相信陆栩生。
连夜招程明昱进宫,商议对策,程明昱果断道,
“请陛下将诏书中臣领衔这几字给抹掉,全权交给陆栩生处置,不仅如此,违抗律令者,杀无赦。”
“此外,还请陛下额外下一道诏书,明言,愿意脱离豪强归附朝廷者,第一年免赋税,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免三年人口税,将人口税摊入田亩征税。”
皇帝一听免人口税,顿时大惊,“程公,人口税延续达两千年之久,朕恐开这个先河,其他州县蠢蠢欲动。”
程明昱深深一揖,“回陛下,此计,臣酝酿良久,一旦解除人口税,大晋百姓可肆意流动,由此百肆可兴,商贸繁荣,则国库充盈。”
这是程家管事在经营丝绸庄遇见的难题,譬如丝绸庄雇了不少苦力,可是这些苦力每年还要服徭役,种田地,必得农闲方有空来上工,由此大大影响了丝绸庄的效率,而事实是,这些年南洋商人与大晋来往密切,所需丝绸越来越多,很多时候程家的庄子里还忙不过来。
程明昱高居庙堂,又素来是深谋远虑之人,很快嗅到了这里头的机遇,也察觉到了根源矛盾所在,暗中已吩咐程家管事减少对田亩的投入,顺应朝廷清丈田地之大流,而转投海贸。人口与田地,终究是帝王最看重的财富,程家顺势改弦更张,即能永保富贵,也不至于因为树大招风,成为帝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程明昱又细细将江南的商贸与人口牵连解释给皇帝听,皇帝豁然开朗。
“倒是个妙计,朕就怕那些官员土绅不配合,也怕不安稳。”
程明昱笑道,“所以,臣只是借此机会,先在江南试行,若妥,两都十三省全境推行,若不妥,四年后江南一切照旧,谁也无话可说。”
名义上是平豪强,招揽佃农,实则是进行新一轮的赋税革新。
皇帝不得不佩服程明昱的心计,走一步算三步,高瞻远瞩,不愧是大晋第一能臣。
皇帝再次发挥他最大的长处,敢用人,敢信人。
“依你!”
程明昱当夜拟好诏书,让皇帝盖上玺印发布四境。
诏书发出后,皇帝看着黝黑的苍穹,深深叹道,
“栩生接得住吗?”
程明昱沉吟道,“恐怕,他就等着这把火呢。”
三月初三的深夜,陆栩生来到长公主的书房,慢腾腾将那些说情帖拿过来翻看。
长公主正在习字,头也没抬问他,
“火候到了吧?”
陆栩生面无表情颔首,“到了。”随后将那些写说情贴的人一个个记下来。
74/138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