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蘅皋向晚【完结+番外】

时间:2025-01-09 14:56:22  作者:蘅皋向晚【完结+番外】
  对于这样一位深得帝王宠信的大长公主,贾敏不由自主便从骨子里既敬仰又害怕。
  许是看出贾敏的不自在,用过午膳后,安平公主就让贾敏先回去了,留下黛玉吃晚饭。黛玉优哉游哉陪着安平公主游玩一下午,又一同吃了晚饭。
  “这是京城有名的春和楼的有名的菜式,我让他们的厨子现做的,你尝尝味道如何?”安平公主对黛玉说道。
  黛玉见桌上每道菜只看外表都精雕玉琢过似的,凑近了了些便闻到热气里散发的香味。
  黛玉夹了一筷子,双眼亮晶晶,肉入口即化、肉香四溢,而青菜爽脆清甜。一顿饭下来,黛玉很是满足。
  安平公主见她吃得香甜,又劝她多吃些:“我看着你都瘦了。”
  “夏日炎热,有些苦夏而已。”黛玉笑着解释。
  饭后散步的时候,黛玉说了要去章家的事,安平公主立马让人收拾出来衣料首饰给黛玉。
  她说道:“你不知道京里人都自视甚高,瞧不起外地来的人,若你打扮稍微差些,他们就能时刻记着,时不时拿出来调笑。”
  黛玉推辞不受:“娘亲已准备妥当了,再说了现在也来不及再裁制新衣,而且即便是京里的风尚多半是从南边传来的,我还怕穿得不如他们?”
  安平公主闻言笑着打趣道:“别的不说,但就你这样貌已赢得旁人了。”
  黛玉又言:“公主是把我当成自家孩子了,才觉得我好。”
  “这些日子也有不少诰命夫人带着家里的女儿前来拜访,我都仔细看了。”安平公主给黛玉做保证,“都不如你。”自从新帝登基后,安平公主这里就络绎不绝,安平公主对她们的心思一清二楚,她如今是宗室里地位最高的公主,且深得太上皇和皇上的宠爱。
  如今太上皇还有几个儿子尚未定亲,皇上的也有儿子为曾成亲,且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除了日常入宫请安之外,无宣召不得入宫。她们求见皇后不易,便来走她们的门路。
  黛玉仍觉得安平公主在夸她,心里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从来都不自视甚高。
  虽然安平公主说要送黛玉回去,但贾敏还是打发了还未回书院的林丛默来接她,虽然安平公主未见林丛默,但也赏了她一块好墨。
  林丛默和黛玉笑着说道:“这块墨我怕是得当传家宝了。”
  黛玉却道:“这墨就是用来写字的,默哥儿要用它来写锦绣文章,等日后你做官了,什么好墨得不来?”
  林丛默反驳黛玉:“小姑姑出身富贵人家,这样的好物自然是当成寻常东西看待,只是我家境普通,即便是我日后成了进士做了官,用这样的墨有些不配了,有了好墨,就想用湖笔,有了湖笔,就想用最好的宣纸,配齐了文房四宝,是不是这镇纸之类的都要换一换?人的欲望便是这样一点点被放大的。”
  黛玉闻言沉思,她到没想到林丛默看得那么透彻,良久才道:“有些人就为了面子,强撑着做力不所能所及的事。”林丛默听着话似是话里有话,似乎在说谁。
  但他不好问,边说起了新帝登基的场面。
  黛玉曾在礼书上看过登基仪,可以说新帝这个有些薄了,许是因为太上皇还在的缘故。
  正说着便回到林府。因晏先生带着林Z去了郊外,且林海未曾沐休,她们也不便上门,便去了章家。
  去的那日卯时刚过黛玉便起床了,梳头、上妆、穿衣、戴首饰,足足弄了一个时辰才好。贾敏还特意过来看了看,怕黛玉出岔子。
  她比往日的装扮都更隆重些,头上戴着赤金镶羊脂玉垂红宝石的步摇,发髻间又用白玉珠点缀。
  打扮妥当之后,贾敏才和黛玉一同用了早饭,贾敏说道:“多用些早饭。”
  因不是沐休日,且林海又常去章家,所以只有贾敏带着姚黄魏紫、黛玉带着迦陵青鸟,便上了马车往章家驶去。马车上车窗罩着一层薄纱,可以从里面看到外面,外面却看不到里面。
  黛玉便透着窗纱看到朦胧的街市,一片烟火气息。黛玉又在贾敏肩上靠了一会,便被贾敏叫醒,原来快到了章家,黛玉略微收拾一下,醒了神。马车顺利进了章家,到了二门。
  林海的表伯父章巡抚有三子,分别名为章语、章谦和章许,章许娶妻杨氏,育有三子,都已成家立业,除长子外,皆外放做官。长子名为章遇,娶妻赵氏,生一子一女。
  在二门外等候贾敏的,便是杨氏带着儿媳和孙女。
  “弟妹。”见着贾敏下了马车,杨氏忙上前唤道。
  “表嫂。”贾敏忙上前握住杨氏的手,上次见到杨氏的时候,还是贾敏和林海成亲的时候。
  杨氏笑道:“弟妹还是如初见风采依旧。”
  贾敏忙笑道:“表嫂别打趣了,刚看着侄媳妇,心中还纳闷您什么时候有个姐妹了?”杨氏已是祖母,知道贾敏奉承,可还是很高兴,让赵氏过来。
  杨氏笑言:“我这儿媳还和你有些关系?”
  贾敏看向赵氏,赵氏忙道:“我堂祖父曾和婶娘娘家是亲家。”贾敏这才想起来,贾赦的原配正是赵家。
  “原来还有这层关系,怪不得我看你亲近呢。”贾敏有些感慨。
  赵氏对贾赵之间交恶的事,略有耳闻,见贾敏似是不想提及,便笑着说道:“不论这份关系,我和婶娘也一见如故,想问问婶娘如何养出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来?我也好好学学。”
  话题便转到了黛玉和章凝,早在大人寒暄的时候,章凝就正大光明打量黛玉,黛玉也不甘示弱,会看过去,章凝先是一愣,后又朝黛玉笑起来,黛玉也忍不住笑起来。
  听着赵氏和贾敏互相介绍自己,章凝迫不及待拉着黛玉笑道:“娘亲,放心吧,今日就由我招待玉姑姑。”无论是亲戚里还是同门里,林海年纪都小,生黛玉又晚,所以黛玉基本比同龄人高一辈。
  赵氏又扶着贾敏上了轿子,章凝拉着黛玉上了同一个轿子,入了内院。
  贾敏和黛玉先去拜见了章巡抚,他已年过古稀,发须结白,可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和贾敏黛玉说了一会话,赏了东西,便让她们退去了。
  杨氏、赵氏皆是名门出身,置办一个宴席不在话下,让贾敏和黛玉宾至如归。
  大人们去听戏,章凝领着黛玉去了自己的院子里,她的院子收拾的很是雅致,一进屋子,章凝就捧着黛玉的手说道:“我刚就瞧着你的指甲了,是玉姑姑自己做得吗?真好看呀。”
  章凝的性子是很活泼开朗的,但她又很心细,不会说因性子大大咧咧就说些让别人听了不舒服的话。
  黛玉也不遮掩:“是我入京的时候,因在船上无聊,自己琢磨出来的,上面的花样是我照着前朝花鸟画画上去的。”
  “那些染料是我自己做的,在我家里放着,等你去我家了,我给你画。”黛玉许诺道。
  章凝见黛玉不把她当外人,笑意更深,也不推辞谢了黛玉,又问黛玉有什么喜好,见黛玉除了琴棋书画之外,与投壶、藏钩、射覆上也有所涉猎,忙让人拿出东西来。
  章凝对黛玉说道:“往日我结交的姑娘都不太喜欢这些,没想到玉姑姑也喜欢玩,今日定要痛快。”
  黛玉捏着箭矢笑道:“我怕是不如你。”一番比试,黛玉的准头比章凝好些,但是体力却不如章凝,投了一轮,便觉得香汗淋漓。
  章凝便带着黛玉玩别的,她看了一圈小声问黛玉会不会打叶子牌。
  但话音刚落,身边的嬷嬷便轻咳一声。
  章凝有些不满说道:“嬷嬷总说闺阁儿女不能玩这些,但我瞧着怎么一旦嫁人后,那些新娘子都能陪着婆母打几把呢?”这话说得极为大胆,嬷嬷怕黛玉不悦,看向黛玉。
  黛玉听后抿嘴笑起来了,说道:“就咱们俩人,若是凑齐人,少不得让丫头来凑数,她们哪敢赢钱呀,打起来不痛快。”
  章凝一想也是,决定和黛玉打双陆。虽然黛玉想让,但她平时里常陪安平公主玩,安平公主可是高手。所以章凝还是不敌黛玉。
  章凝越觉得黛玉有意思了,虽然看着带着江南姑娘特有的娇美,可是性子却一点也不柔弱,不似有些人扭扭捏捏的。
  章凝想起来,便对黛玉说道:“过几日,我交好的一位姑娘过生日,玉姑姑陪我一同去吧。”黛玉忙道:“我也不认是她。”
  “无妨,我让她多下个帖子。”章凝和黛玉介绍,“她祖父是工部尚书,正好我也把你引荐给京城里的闺秀们。”
  黛玉知道自己来京里不似在扬州,总要开始交际起来,见章凝愿意穿针引线,忙谢了。
  黛玉特意在贾敏面前说了这事,贾敏忙拉过章凝的手,夸赞章凝。
  杨氏忙道:“我家凝丫头可不是自谦的性子,你瞧她已得意的要上天了。”众人笑了起来。
  杨氏又道:“我和外子不日要随父亲外任,日后还需要你们在京里相扶相持。”章家的亲戚不少,可是如同林海一样才样才过不惑便到正三品的亲戚并不多。且林海简在帝心,前途无量。
  拜访完章家后,贾敏便准备带黛玉回娘家了。
  黛玉吩咐迦陵把自己贵重些的首饰拿出来,迦陵不解说道:“最为贵重的首饰,姑娘现在装扮起来怕是有些不相宜。”
  “无妨,我外祖家是门第高,我怕打扮的简省了些,不配登他们的门。”对于自己信任的丫头,黛玉没有遮掩自己对贾府的不喜,迦陵虽然不解,可也记在心里。
  见着黛玉的打扮,贾敏微微皱眉,“去你外祖家何必这么隆重?”黛玉笑道:“娘亲您多年未归宁,若是不好好打扮一番,万一外祖母以为你过苦日子怎么办?”
  贾敏笑着打趣:“哪里来的歪理。”
  黛玉便不再多言,只等着出门了。
第56章 我喜欢圣贤书
  贾敏归宁那一日,贾母用过早饭便在屋子外头的游廊上等候,小辈们劝她,她也不肯回屋里。王熙凤和三位姑娘以及贾宝玉陪着说笑,王夫人等人便有些不耐烦,邢夫人却老神在在,甚至背着人打了个哈欠。
  “怎么还没来?”贾母很是焦急往门口看去。王熙凤说道:“姑母也是一家主母得先安置好家里的事,老祖宗放心,我让人在街口等着了,看着姑母的马车立马让人来报。”
  贾母拍了拍王熙凤的手说道:“还是你做事贴心。”
  又说了几句话,便见着婆子匆忙跑进来,回话:“姑太太的马车到了宁荣街了。”
  贾母立即站起来,想要往外走,被鸳鸯劝住了。贾母用拐杖瞧着地板说道:“还围着我坐什么,还不去接一接。”
  王熙凤忙道:“老祖宗我这就过去。”贾宝玉早就听贾母提到姑母的家的表妹,忙说自己也去。王熙凤瞥见王夫人的脸色立马耷拉下来,说道:“宝玉和三位妹妹就先等一等,我保证会把人好好带回来。”
  黛玉坐在马车里,听这喧闹声逐渐小起来了,便知道到了宁荣街。贾敏已经许久没回过娘家,此时也忍不住掀开窗帘,往外打量。黛玉顺着缝隙,看到了并不陌生的“敕造宁国府”,再往前行,便看到三间兽头大门以及两只石狮子。
  黛玉还未抬头看上面的字,便有小厮开了正门卸了门槛,让马车驶进去,一直行到垂花门前才停下来。
  马车刚听闻,并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给姑妈请安,姑妈旅途劳顿了。”说话的人便是王熙凤。
  贾敏见着这明艳的年轻妇人,猜到是王熙凤,笑道:“是琏哥儿媳妇吧。”王熙凤忙上前扶着贾敏下了马车,夸赞道:“是我。姑妈可算是来了,老太太盼了一早上了。”
  她又见着黛玉,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连连夸道:“这是表妹吧,真真玉做的一般,气质不凡,不愧是姑母的女儿。”
  贾敏笑了笑,王熙凤便带着顺着抄手游廊进了穿堂,正中间就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的游廊都挂着笼子,里面的鸟叽叽喳喳叫着。
  门口的丫鬟婆子见着贾敏,有的上前迎接,有的往院子里回禀,“姑太太来了。”
  贾母已经等候许久了,听到这句话那里还能做得住,忙往外走去,贾宝玉忙上前扶住贾母,“老祖宗,您慢些。”
  贾母此时也顾不上贾宝玉了,一心只想见着贾敏。
  黛玉跟在贾敏旁边,才到了贾母院子门口,便见着丫鬟搀扶着一个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出来了,正是自己的外祖母。贾敏立马松开了黛玉的手,奔到贾母面前。
  “母亲……”贾敏才喊了一声,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贾母一把抱住贾敏,拍着贾敏的背,也是泣不成声,半响才说道:“敏儿,没想到还能在闭眼前能见到你。”
  母女俩哭成了泪人,旁边的姑娘、下人都跟着抹泪,即便是邢夫人和王夫人,都拿出帕子不停揉着眼睛。
  黛玉却很平静看着这一幕幕,上辈子她由着婆子丫头领进去,王熙凤来迟,三位姑娘和贾宝玉都不在,后来连两个舅舅也没能见到。如今却……黛玉心中冷笑一声,但即便是贾敏回贾府,也只有王熙凤一人来迎接,要知道她们去章家,可是杨氏带着儿媳孙女一同迎接的。
  贾敏痛痛快快哭了一场,才注意到贾母已经哽咽了,怕贾母身体不适,忙擦了眼泪,说道:“我一来就惹母亲伤心,倒是我的不是了。”
  王熙凤说道:“这是喜极而泣,老祖宗心里也高兴。”又对贾母说道:“外头还热,又苦了一场,您先让姑母进屋子缓缓。”
  贾敏忙搀扶着贾母,往屋子里走去。王熙凤却退后一步,跟着黛玉,往前走去。贾宝玉见着出尘的黛玉,早已看呆了,还是探春轻轻碰他一下,喊道:“二哥哥,进屋了。”贾宝玉才恍然回神,忙快走几步,跟在黛玉身后。
  王夫人瞧着贾宝玉的动作,沉下脸来。邢夫人还在一边笑着说道:“说一千道一万的,还是最疼自己的女儿,瞧,老太太眼里就姑太太了,连宝玉都忘记了。”说完,便也抬脚往屋里走去。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往前走。她进屋的时候,贾敏正陪着贾母坐在正中的榻上。
  贾母正拉着贾敏的手细细打量,语气很是心酸:“我瞧着敏儿倒是一点没变,和出嫁的时候一样。”
  “哪里没变,都是孩子娘了。”贾敏笑着说道,朝黛玉招了招手,“玉儿,快见过你外祖母。”
  贾母见着黛玉眼睛一亮,松开了贾敏的手,对黛玉说道:“好孩子,走近些,让我瞧瞧。”
  黛玉便大大方方往贾母面前走去,有丫鬟摆上了垫子,黛玉才要磕头,贾母就起身拉住她,说道:“不用这样。”黛玉微微用力,挣开了贾母的手,笑着说道:“我自打出生后还未曾见过外祖母,不知道欠了外祖母多少礼了,如今见着外祖母,就让我全了这份心吧。”
  黛玉跪下来,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这三个头也算报答她前世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了,至此之后,贾母于她而言也不过是贾敏的母亲而已。
  贾母又让邢夫人和王夫人上前,对贾敏说道:“这是你大嫂子。”贾敏便忙见礼,又向王夫人行礼。行完礼之后,便拉过黛玉,说道:“玉儿,这是你大舅母和二舅母。”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