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买了十几斤小肠回来,羊肠少数,大多数都是猪肠。
制作肠衣的过程极其复杂,又要有耐心,她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把这些肠衣做成肠衣,用盐水泡一两天,增加弹性。
次日,又去把买了不少小肠回来做肠衣,这些两次做的肠衣应该够做一百多斤腊肠。
店里这段时间忙着做蛋黄酥,人手不够用还请了两个短工,厨房里也忙得热火朝天,也腾不出地方来给自已切肉,李青禾把肉买了之后,干脆给肉铺老板一点人工钱,让他帮把肉切好。
上次灌腊肠菱儿没有看见,这次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乖乖坐在旁边看着。
“这是干嘛呀?”,菱儿睁着一双大眼睛,双手托腮,歪着脑袋问。
“在做腊肠呀”,李青禾回答着她的问题,手中的活也没停下来。
菱儿知道腊肠就是自已喜欢吃的那个红片片,高兴道:“菱儿喜欢吃腊肠。”
李青禾见她满脸开心的样子,想到了21世纪小孩子都喜欢吃的香肠,“你等着,大姐给你做个你没吃过的。”
第70章 过年
第71章 除夕
张招娣一家拜完要走的时候,张招娣也看见了她,还对她眨了下眼睛,看着心情还算不错。
妇人们总喜欢跪在地上唠唠叨叨地请愿,所以队伍只能龟速前进,好在都是同村的,陈氏和方桃便跟前后的妇人聊天,李青禾在一旁听听八卦,时间过得倒也不是很慢。
终于到她们家了,按照拜神的章程走了一遍,完了就带着贡品回家去了。路上还遇到了何氏带着两个儿媳和儿孙们,陈氏跟何氏两人一见对方,眼神就开始交锋,仿佛对方都欠自已几百两一样。
李承安跟杨碧云两人出来打圆场,规规矩矩地喊了声“二奶奶,三婶”。
李青禾见状,也带着弟弟妹妹们喊了声“大奶奶,大伯母,二伯母,堂哥堂嫂”。
何氏也没答应,哼了一声就走了,陈氏也只淡淡地道:“回去了。”
回到家,在堂屋点上香,把这些贡品摆出来,祭拜祖先。
等忙完之后都快午时了,早上只随便吃了些,李青禾已经饿得肚子打鼓了,见奶奶跟娘都有事做,决定自已动手做个午饭。
扯下拜神的鸡腿,把肉撕成条,又撕了一些鸡胸肉,跟白菜一起随便煮了六碗挂面。
李青禾:“中午随便吃点吧,我们晚上早些吃。”
说着就让小文小武把面端出去。
陈氏正在准备初二要走亲戚的年礼,抬头道:“以前我们一天吃两顿都过去了,哪还有随便一说。”
“今时不同往日嘛,现在有条件能吃饱吃好,现在这一碗面不就是随便吗?”李青禾笑道。
等都吃完面之后,方桃把碗放在盆里,用锅里的热水洗,小文小武不知道把菱儿带到哪里玩了。
李青禾就把剩下的鸡剁成块,放在炉子上慢慢炖着,也出了门。
路过林家房子的时候,原本破破烂烂的茅草屋顶已被修葺好了,还在房子前面围了一圈竹篱笆,林义正在门口的柿子树下杀鱼。
李青禾打了声招呼:“林二叔,你这鱼晚上准备怎么做呀。”
林义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是第一次做鱼,你奶奶给了我一块酸笋,说是炖鱼好吃,我打算晚上试试。”
李青禾笑道:“你多放点姜跟黄酒,鱼就不腥了,若是你家没有可以去我家拿。”
“姜倒是有,就是没有黄酒,用白酒行不行?”,林义问。
“自然是可以,白酒更好。”
林义一个没成亲的大男人,饭都不太会做,带着一个七岁的侄儿生活也不容易,他又不好意思跟自家一起过年,李青禾提点他一下其他的菜大概怎么做就走了。
今天是年三十,村子里基本没人去干活的,汉子们聚在外面聊聊庄稼,聊聊天气,小孩子们跑来跑去嬉笑打闹,妇人们则都在家里准备年礼和年夜饭。
路过大房的院子时看到里面挤了不少人,李青禾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她堂哥在帮写对联呢。
以往的对联都是在县城里面买的,今年村里出了个秀才,村人们买了红纸,想让秀才公帮写,这比买的划算不说,寓意也好。
李屯在一旁一脸欣慰地笑着,何氏小人得志般,尾巴都要翘上了天。
李青禾看了一眼就走了,她出来的目的是去找张招娣的。
张家在村南最靠边,一间普通的茅草屋,篱笆墙向外歪着,像是被撞过一般,院子里只有张招娣母女在削萝卜皮。
张母一眼就瞧见了李青禾,估计不满意她不肯跟张招娣说做米粉的方法,见到她也顿时拉着个脸。
张招娣也不看她娘的神色,直接跑了出来,兴高采烈问:“青禾,你是来找我的吗?”
李青禾微微一笑,道:“是啊,你这会儿方便吗,我们去玩。”
“玩什么玩,家里活这么多,你给我过来干活”,不待张招娣说话,她娘就厉声道。
张招娣却当做没听到一般,对李青禾道:“走,我们去看村正家捞鱼去。”
说着就拉过李青禾往外跑,不顾她娘在后面谩骂。
李青禾有些过意不去,问:“等会儿你回去你娘会不会为难你啊?”
“无事,不就是骂几句吗,爹跟弟弟们都去玩了,我也想出来放松放松。”
两人没一会儿就去到村正家的鱼塘旁边,这大冷天的,村正跟两个儿子不怕冷似的,光着膀子在鱼塘里。
一场长长的网,两个儿子一人拉一边,从鱼塘的这边,走到那边,村正拿着一根竹竿,把鱼赶进网里。
岸上不少人在看着,似乎是等村正他们网起大鱼来,就连小文小武菱儿和林狗儿等一众小孩也在这里凑热闹,难怪吃完面条就不见人了。
“帮我看看有没有鲫鱼,我要几条两斤左右的”,一个老太太在岸上喊。
众人在岸上讨论,这一网有什么鱼。
李青禾也激起了一些兴趣,想着要是有好的,也买一条。
没一会儿,村正的两个儿子就拉着网走上了岸,网里不少鱼在翻腾。
“哇,好多鱼!”,孩童们在尖叫欢呼,仿佛这些鱼是自已家的一般。
“哎,你们看那条鱼,好大啊,应该有十斤吧?”
“那是什么鱼,鲢鱼?”
“草鱼吧。”
众人纷纷讨论着。
老太太还在关心有没有鲫鱼。
田村正翻找了一下,找出了几条鲫鱼,道:“刘嫂子,这些鲫鱼都没有两斤,你还要不?”
老太太:“没有两斤也行,我孙媳妇最近在奶孩子,想买些鲫鱼回去给她炖汤。”
田村正的麻利地给老太太称了一下,“五斤二两,四十二文钱,你给我四十文钱就好。”
老太太从紧捏着的钱袋子里数出四十个铜板,递给村正,同时也递过自已带来的桶,让把鱼放进去。
等老太太走了后,村正举起那条十斤重地草鱼,问:“刚才是谁说要大草鱼的?”
“我,我”,李福从人群中挤出来。
“十斤三两,给六十文钱就行。”
“你先给我,我晚些让我婆娘拿钱来。”
村正也没在意,在村里赊账是常事,直接把鱼给了他。
第72章 新年
之后又有不少人买鱼,李青禾也买了一条鳊鱼让小文小武带回去,就拉着张招娣到一边去聊天。
李青禾:“你之前的荷包绣得怎么样了?”
一提到这个,张招娣就开心的眯起了眼睛,笑道:“我绣了十来个了,除去针线跟布,挣了几十文呢,之前卖给你的菌子也挣了不少,那些钱我藏起来了。”
“哦?那还不错,不过那些钱你最好分开藏,可不要都藏一处,不然被你家人找到,就白费了”,李青禾建议。
张招娣:“我自是晓得,我本来在我家柿子树底下藏了十文钱,我小弟在哪里玩给挖出来了,我娘还以为是我爹藏的私房钱,他们为此吵了两天架。”
说完自已先笑出来了,不过一会儿又为自已的十文钱惋惜,沮丧道:“那十文钱被我娘拿去买肉了,我一块都没吃上。”
李青禾有些生气,张招娣辛辛苦苦挣的钱,买肉却一块也吃不上,不过她也没啥办法,这个时代的女子还没出嫁,就得听父母的话,除非是父母给的,不然子女还不能藏私房钱,要不然她爷爷奶奶都是勤快肯干之人,被分出去的时候咋会这么穷困潦倒。
不过她倒是可帮张招娣想个挣钱快些的办法,“你平时做的荷包上面有没有花纹呀?”
张招娣:“有些有,有些没有,有花纹的要贵些,只是我学的不多,只会绣最简单的桃花跟荷花。”
李青禾想了几个可爱易画的卡通小动物,道:“我今晚给你画些花样,你照着绣,看看绣出来的荷包会不会受欢迎。”
“什么花样?”张招娣好奇问。
“我画出来你就知道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其它话题,见远处鱼塘边看抓鱼的人群慢慢散了,连孩童们也都到别处玩,张招娣家里还有事做,就各回各家。
回去的时候方桃正在剁排骨,猪蹄已经剁好放在盆里泡血水,买回来的鳊鱼还在桶里游着。
见李青禾回来,方桃道:“准备的菜已经够多了,怎么又买一条鱼回来呀。”
李青禾笑道:“过年吃鱼,年年有余嘛。”
说完就撸起袖子,她现在也有十分丰富的杀鱼经验,把鱼捞起来,用刀柄把鱼敲晕,刮鱼鳞,开膛破肚,留下小武爱吃的鱼泡,别的内脏就不要了,还要刮掉鱼肚子里面那层黑膜,再洗干净改花刀,用姜跟黄酒腌着,等晚点清蒸吃。
看着天色还早,李青禾就去找了一块木炭出来,小心翼翼地削成细条,然后找出一张白纸,在堂屋里画了一个哆啦A梦,又画了个皮卡丘和愤怒的小鸟,这会儿的人喜欢鲜艳的颜色,这三个都是颜色鲜艳简单易画的图案,只是这会儿家里没有颜料都是黑白的,只能明天再跟她口头上说说哪个区域该绣什么色。
让张招娣拿这三个图案练手,等后面再给她画一些复杂好看些的。
把纸拿回房间收好,出来的时候方桃已经把菜都洗好了。
李青禾围上围裙,又到她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这会儿陈氏也不知道从哪里回来,身后还跟着三个小尾巴,正是小文小武和菱儿。
陈氏让小文小武帮忙,把之前乔迁贴的对联都撕掉,然后贴上新年对联,一家人分工忙碌,就连菱儿也拿着一碗浆糊走来走去。
等年夜饭做好的时候,他们对联也贴好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搬进新家之后的第一顿年夜饭。
今年的年夜饭跟去年的年夜饭简直天壤之别,去年唯一的就是猪油渣,而今年的有糖醋排骨,酸梅酱炖猪蹄,清蒸鳊鱼,红烧肉,清炒大白菜,菌干鸡汤。
小孩们吃得开开心心,陈氏和方桃就有些伤感。
陈氏一边扒饭一边想,老头子和儿子福薄,没能享到禾儿的福,要是他们能多活几年该多好啊。
吃完饭后,把锅碗瓢盆一起收拾一下洗干净,就围着堂屋的火盆烤火,边吃零嘴边守夜。
小文则是跑去看书了,李青禾最喜欢小文这点,该玩的时候尽兴地玩,该学习的时候就心无旁骛地学习。
天黑没多久,菱儿就小鸡啄米似的,小脑袋一点一点,陈氏便让方桃带她去睡觉。
夜越来越深,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从后面传来,小文房间的灯光约隐约现,没一会儿就熄灭了,出来跟大家一起守夜。
大约到了子时,小文小武也熬不住了,也被赶去了睡觉。
“禾儿,你要是困的话你也去睡”,陈氏道。
李青禾摇摇头,虽然今天早上起得早,这时候她却并不困,十分精神。
看着噼里啪啦的火苗,李青禾想起了21世纪的家人,出事的时候大嫂已经怀孕八个月,这会儿侄子或者侄女应该也会爬会坐了吧,希望这个家庭新成员能给痛失女儿的父母一些安慰。
她早就发现了,这具身体跟她十二三岁的模样十分相似,又是叫同样的名字,就像是她本该也是属于这里的人。
有点想不通这是巧合,还是两个时代的自已本来就有联系。
子时过半,各家各户的爆竹声在上溪村各家各户的院子中响起来,陈氏也在院子里点了一捆。
点过爆竹之后,守夜就结束了,两人回到自已的房间睡觉。
第二日一早,许是想要凑个热闹一起过年,小雪纷纷飘落。
李青禾没忘记今日是初一,醒了就赶紧穿上衣服就出了房间。
家人们正在百无聊赖地烤火,菱儿见她高兴道:“大姐,我们等你起来吃汤圆呢。”
“怎么都没人叫我呀?”李青禾有点懊恼,自已怎么起晚了。
方桃笑道:“你忘了大年初一不能让人喊起床的呀?”
嗯?还有这样的说法,搜索一下记忆,好像是有这个说法,赶忙去洗漱,方桃已经把大家的汤圆给端上出来了,外面糯米粉皮糯叽叽的,包裹着香甜丝滑的豆沙,煮汤圆的糖水甜度适宜,一碗汤圆下肚,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吃完汤圆,陈氏摆出各种零嘴,等待村里的孩子们上门拜年。
若是哪家来拜年的孩子多,就寓意这今年这家福气好。不少过得去的人家都会准备不少瓜子糖果,等待着小客人们的到来。
第73章 探年
前两年自家能吃饱就不错了,陈氏就没怎么用心准备,今年不一样,孙女开了食铺买了田地不说,还盖了一家青砖大瓦房,所以在几天前就牟足了劲准备。
小武穿着新衣服,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门炫耀了一番了,陈氏便让他和小文带着菱儿出去拜年。
十二岁的李青禾自认为已经不在小孩的行列了,就留在家里帮忙接待上门拜年的小客人。
可能是前两年准备的东西不多,在村里孩子们留下了抠门的形象,许久了还没有孩子上门,陈氏和方桃有些心急,在堂屋里来回踱步,时不时的看一下外面。
李青禾被她俩晃得头晕,劝慰道:“我们家最靠北,他们肯定是从南边过来的,别急。”
话音刚落,就见冯家的小孩们结伴而来,陈氏和方桃脸上一喜,赶紧招呼他们进来吃果干糖果。
小孩们见桌子上用大海碗装得满满的七八样零嘴,眼神一亮,惊喜地哇了出来,这比自家准备的要多不少呢。
七八个小孩齐齐地说了几句吉利话,陈氏听得笑开了花,招呼孩子们自已拿东西吃。
李青禾见冯婆子的小孙子人矮够不着,就把他抱起来让他自已往他的小布兜里面装,拿够了就蹬着两条小短腿,示意自已要下来。
30/107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