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娘难得露出俏皮的姿态,掰着指头安排起来:“待会儿路过大姊姊府前,送她一只小鸡;路过青雀家,再丢给他一只;回宫之后,剩下的分别送给阿耶,太子阿兄、城阳、新城和雉奴,最后一只就是我们自己养啦。”
一家人嘛,就应当整整齐齐的!
送鸡的过程,少不得要闹出些笑话。
今日,魏王府内正赶上《括地志》编纂完成,文学馆内学士齐聚,欢饮满堂。听说晋阳公主登门送礼,大伙儿都是来恭贺魏王书成之事的。
只有李泰心中清楚,兕子才不关心他修了什么狗屁书,只怕又是闹幺蛾子来的。
李泰稳住一众学士,自己鬼鬼祟祟去了前厅,就瞧见他最喜欢的那对花釉瓷上,赫然卧着一只鸡崽子。
“啊——”
李泰大吼一声,从厅内一口气退到了中庭。
他最怕鸡了!!!
不出一日,整个魏王府都知道了,晋阳公主送了殿下一只鸡。
关键是这鸡不简单,陛下、太子和几位皇子公主都在养。
他们殿下再不喜欢……怕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一时之间,魏王党唏嘘不已,都将这事看成了太子党借着晋阳公主之手,对他们殿下肆意打压嘲弄。
在站队的朝臣们眼中,皇家无小事,亦无私事。
即便一只鸡,也能左右天下局势。
几日之后,连身处京大内的张阿难,都开始听说一些风言风语。
瞧着事态不对,张阿难打算寻个时机,将事情报给李二陛下。
今日,李世民才议定了修建凌烟阁一事。
按照帝王的初步设想,凌烟阁内陈列大唐功臣画像,以此追忆当年,护佑往后。
他甚至已经定好了,阿姊(平阳昭)在一众功臣中的排序……
李二陛下心情正好,哼着小曲儿,给竹篓里头的小鸡崽喂了煮熟的小米粥。
张阿难见状,硬着头皮将流言四起之事告知。
“外头闲言碎语不知从何而起,但朕不傻,猜也猜得出,以兕子赠鸡之事为引,多半就是太子,或魏王一党刻意放出去的。”
张阿难垂眸:“公主是大唐的福星,只怕还得陛下您来庇护,才能镇退这帮有心利用的人。”
李世民撸了一把小竹篓里头睡得打鼾的鸡崽子,哼笑一声。
“承乾和青雀虽无伤害亲妹之心,但约束不力,连自己眼皮子底下那点人都管不好,朕如何能放心将封地,将国家交到他们手上。”
这一题,就当是朕出给他们的活试卷;
若能交上个满意的答复,朕也好放心,将青雀这小子放去封地啊。
第53章 53 看似重情,却轻了与姊妹的情分。……
今年外头不太平。
春末时分, 吐谷浑丞相宣王独专朝政,袭击了大唐出嫁吐谷浑的弘化公主,并劫持诺曷钵王至吐蕃。
诺曷钵倒还不算太笨, 反应过来宣王的阴谋, 辗转逃亡到了鄯善(新疆罗布泊),向大唐求援。
没过几日,果毅都尉席君买、秦善道会同两军府精锐骑兵三百余人突袭宣王, 斩杀其三兄弟,并大败宣王关押候审。吐谷浑威信王趁此良机, 将诺曷钵迎回宫中。
李二陛下收到诺曷钵的上表, 已经是夏初。
席君买在果毅都尉的位子上已经任职了许多年, 兢兢业业, 未有错漏。趁此平定吐谷浑之乱, 给升个折冲都尉是理所应当的事;
可秦善道的封赏, 却叫李二陛下有些为难。
按理,同为果毅都尉, 秦善道功劳不小, 也该晋位折冲都尉,任一军府长官。
但这小子才到秦州将满一年, 会不会有些太快了?
军中靠实力和威信, 若他自己站不住脚, 升官太早, 只会害了这小子。
再者说, 他升的慢一些,兕子也能多在宫里留几年呢。
李二陛下摆摆手,只将秦善道从六品下的官位向上挪了挪,变为从六品上。
他还是原来那个秦州军府果毅都尉。
谁知道, 六月初,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与乙毗咄陆可汗竟开始互相攻伐。乙毗咄陆这些年逐渐抬头强盛,西域各国多有依附之意,这时候,李二陛下肯定不愿它灭了沙钵罗。
而这一次,赶在圣意之前救急的,依然是秦善道。
沙钵罗叶护被大唐骑兵救下,在秦善道的谋略和布阵下,抵御住了乙毗咄陆的强攻,最终反败为胜。
这一回,不止整个秦州军府,连沙钵罗叶护都跟着上书请奏,为秦善道晋升军中职位。
李二陛下:“……”
臭小子,竟比他阿耶还要更出息!
这回,秦善道带着秦州骑兵阻碍了乙毗咄陆可汗的进一步扩张,将朝贡大唐多年的沙钵罗保了下来。不仅如此,秦善道这一出兵,对于西域各国臣服何方势力,亦产生了一定影响。
李世民见火候差不多了,自然也不再拦着,将秦善道堂堂正正晋为凉州军府折冲都尉。
这一来二去的折腾到了快要入秋,长安城内倒也没闲着。
李二陛下养了一个多月的鸡,长成了!
前些日子,这白羽鸡出壳满二十八天,骨骼长成之后,李二陛下便开始给喂一些油脂,以便叫它短期内养好一身膘。
这都是兕子叮嘱过的,即便陛下有时忙得忘了,张阿难也不敢忘。
这只鸡,李世民给起名叫“飒星”。
只因小家伙抱回来当日,在两仪殿内上下奔跑,以一鸡之力搅得宫人们不得安歇,就连李二陛下都比往日多跑了数十圈。
“能吃能跑,叫朕想起了从前的飒露紫啊。”
那是他东征洛阳,决战王世充的坐骑。只可惜,在邙山遭遇敌伏时,飒露紫为了护着他冲出敌围,前胸中箭,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张阿难也不禁感慨:“奴记得大家那匹马,高大魁伟,头小臀肥,可被称作西面第一骏呢。它拼死护着大家,定是想要您好好的。”
李二陛下眼角微湿,摸了摸日渐肥润的飒星。
“四十五日养成的白羽鸡,的确比农户们精心饲育的三黄鸡要肥美。想来,南山的鸡都该出栏了,叫兕子的人宰上几只送入宫中,至于飒星它们……就留待各自身前养着吧。”
亲手养大的鸡,还起了这般纪念意义的名字,自然是舍不得要了它性命。
兕子和城阳、新城几个听说了,都忍不住高呼“阿耶万岁”。
她们的鸡也从黄绒绒一小只,养得白白胖胖,谁都不舍得吃呢。
“倒是那个臭青雀,若不是阿耶下令,他险些就将鸡吃了!”
“青雀阿兄一向嘴馋嘛。”
“最近外头流言蜚语,都是关于兕子的,是不是阿兄的人在传谣?”
城阳鼓起勇气这一问,叫新城、高阳和雉奴都忍不住看向兕子。
被看的人一脸淡然,将刚做好的西瓜酪分推给几人:“听阿耶说,不止有青雀的人,还有太子阿兄的人也在背后推波助澜呢。”
新城一脸惊奇:“三姊姊,你都会用推波助澜这个词啦!”
兕子骄傲脸:“你三姊姊什么都会,可厉害呢。”
雉奴:“……”
十一岁了,会用个成语瞧把你俩能的!
当然,这话他可不敢说出口。
雉奴轻咳一声,将话题引回正道:“阿耶跟你说这些,只怕就是真有其事了,要不要提醒两位兄长,早做应对啊?”
兕子歪着头想了片刻,摇摇脑袋。
“阿耶要考验考验他们驭下的能力。这时候提醒,可能反而害了他们。”
若问题没有充分暴露,得到成长,那太子阿兄永远成为不了真正的君,青雀也没有本
事治好封地。
她帮得了阿兄治好瘸腿,却没法帮他做好合格的储君。
这条路,还得他自己一步一步趟。
……
李承乾此番的表现,并不如何好。
东宫那帮人自以为躲在魏王的人背后,就可以随意搅弄是非。杜荷与杜楚客这对叔侄,更是借此打起了擂台,将有关兕子的谣言传出了花儿。
百姓们倒是半个字都没相信。
只是,这事儿闹到了朝会上,李二陛下当庭大怒之后,李承乾竟还选择站出来,为杜荷等东宫属官求情。
反观魏王李泰,却明智地选择站在一边,彻底将杜楚客等人放下了。
这小子鸡贼,觉得自己管不住的人,索□□给阿耶便是。
李二陛下两相对比,自然对承乾这个储君有些失望。
搬弄是非、玩弄权术者,他自是要罚的。可更重要的,是要看明白承乾究竟如何想的。
他是生性仁善,因怜惜部下,做出不适合储君该有的举动;
还是对自己的亲妹妹,果真有了防备之心?
“有了长白猪和白羽鸡,大唐的养殖重心自然会从牛羊转移,也不必在朝贡一事上,再为诸属国赏赐大量的丝绢茶粮。加上土豆、玉米、番薯这些个杂粮……”
“承乾,你当知晓,阿耶说这些,无非是想告诉你:如今的大唐缺不得兕子。”
李世民静静望着李承乾,见他眼底闪过挣扎和不忍,还是起身道出心中所想。
“阿耶,我知晓兕子有多好,正因如此,阿耶要修建晋阳公主府时,我比谁都要欢喜。有了府卫和邑司,她做许多事都方便些,也多了几分保障。”
“……这次是东宫约束不力,才叫他们犯下这般错事。可他们到底是陪在儿身边的老人,请阿耶给儿一次机会,也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
李世民垂眸,看着跪地俯身的嫡长子。
青雀舍了不愿听话的追随者,这是明志,意不在皇位;
承乾一心要保这些人,虽看似重情,却也轻了他与姊妹的情分。
这样一位储君,往后可压不住满朝文武的私心,又如何能在利益纷争中,保住兕子一世平安呢?
李世民不由轻叹一声。
……
重罚之下,朝廷里总算安宁片刻。
兕子才不在乎这点小事呢,南山的白羽鸡出栏,送来十几只处理好的嫩鸡,都叫内尚食局给收了。
杜尚食轻车熟路,从兕子这里请教了几个食方,便忙活着为立政殿制一桌家宴。
“三殿下明年就要前往封地,陛下与皇后娘娘不舍,这段日子怕是常会召进宫中。殿下喜用嫩一些荤食,这柠檬手撕鸡、大盘鸡都别做老了。”
杜尚食一边叮咛催促,官署后厨内一边忙碌,不多时,就将一桌子新鲜的家常宴饮都做好了。
手撕鸡里头用上南山摘来的新柠檬,小米辣,没有一点腥味儿,吃着酸辣爽口,夏日里用开胃极了;
大盘鸡端上桌还在咕嘟咕嘟冒泡,里头鸡肉嫩滑,土豆软糯,捞着鲜辣十足,再来一条吸饱了汤汁的汤饼,简直就是味蕾大满足。
李二陛下用着这一桌或没见过,或偶有尝试的菜色,再瞧瞧围坐桌前的妻子儿女,心中已然十分知足。
就连青雀也难得温情片刻,对着兕子自罚了三杯。
“先前那些流言,是三兄没能管束好身边人。如今该罚的都罚了,你还像从前一样做事,不用怕。”
一旁的李承乾握了握拳,歉意地看一眼兕子,并未起身。
兕子也不在意,笑着痛饮一碗牛乳,大度道:“青雀如今总算有个兄长的样子啦,阿耶阿娘,我好欣慰呀!”
李二陛下:“……”
长孙皇后:“……”
……
不知不觉迈入夏秋之交。
兕子的水稻平稳渡过开花期,灌浆长出饱满的谷粒了。
到这个时期,稻谷的叶子逐渐变黄凋零,水分明显下降,稻壳摸上去也干燥而硬实,收获在望。
宋管事比兕子还要紧张,每日里都要去稻田查看三五次,闹得庄户们都跟着警醒起来。
直到这八月彻底忙出去了,整个南山才算是放松下来。
大唐原有水稻的稻种内,最优质高产的当属江南稻。
李二陛下派人搜寻人才时,便留意叫各州县打听,谁家有亩产奇高的水稻,都取了稻种送交长安。
此番,这些优质的稻种果然派上了用场。
大唐目前最好的稻种,与万界庄园的杂交稻结合,竟真的跨越时空,孕育出了更好的留种。
这比兕子费心思兑换来的良种,还要神奇千百倍。
就好像看到了一颗成熟的果子砸落在地,在它彻底腐烂之前,新的种子已从烂果中脱出,钻入泥土中,扎根生芽。
此刻起,它们真正在大唐这片土地生了根;
再不用怕,会随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第54章 54 功封凌烟阁。
仲秋时节, 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高氏高丽)归来。
李二陛下拉着陈大德促膝长谈,详细地问询高丽城邑状况,百姓富庶程度, 乃至于一国军力等问题。
陈大德恭谨作答, 又补了一句:“听闻高昌被我大唐覆灭,高丽王甚为恐惧。”
李二陛下浅笑:“从前,高丽不过是汉武帝所置四郡罢了, 我大唐如若水陆并取,攻下高丽并不难办。只不过, 太行以东各州县疲软, 朕才一直没有行动。”
陈大德心中剧震, 伏地道:“微臣听闻, 陛下有意东封泰山, 莫不是为了……”
李世民赞许地瞅一眼陈大德, 摆摆手叫他起身。
不错,他的确有借着东封, 攻下高丽之意。
只可惜, 先前东宫犯错者众多,得了个“不治宫室, 妨害农功”之罪。太史令薛颐便借此阐明:
41/45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